27日,先有網友曝出臺灣35歲藝人高以翔在錄製浙江衛視綜藝《追我吧》時暈倒送醫,後於11月27日10點,據浙江新聞報導,臺灣演員高以翔已證實因搶救無效去世。
中午12點,《追我吧》節目組發布聲明,稱高以翔為心源性猝死。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模擬醫學中心負責人、網絡大v「急診夜鷹」王西富表示,心跳驟停,越早開展心肺復甦效果越好,最重要的是恢復大腦供血供氧,腦細胞對缺氧最為敏感,如果腦細胞缺氧超過5分鐘,腦細胞就會開始死亡,如果大腦長時間缺氧,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腦損傷,甚至腦死亡。所以,當一個人心臟驟停,如果身邊人能夠在「黃金四分鐘」內實施搶救,可以大大增加生存機率。
令人遺憾的是,我國經過心肺復甦培訓合格的公眾不到全國人口的千分之一。所以一直以來,國內院外心臟驟停存活率都低於1%。
要想挽救院外心臟驟停患者的生命,目前我們最緊迫的是做兩件事:1.大規模面向公眾普及心肺復甦技能。2.在更多的場所鋪設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突發的心臟驟停,很難預測,也很難預防。但是心臟驟停之後的急救,卻已經被清晰的總結,那就是生存鏈。
生存鏈
那麼,遇到有人心臟驟停,該如何急救?「急診夜鷹」王西富現場演示,點擊視頻觀看。
心肺復甦怎麼做,夜鷹示範講解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怎麼用,來源:騰訊醫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