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一個魚缸的物理過濾系統,其實並不複雜

2021-01-09 網易

2020-12-05 00:55:26 來源: 社會潮流時代

舉報

  相信很多魚友都看到了養魚老道各個魚缸的水質,我不敢說這些魚缸的水質是不是氨氮、或者亞硝酸鹽超標,但是,至少目測,魚缸的水體內,看不到任何的漂浮雜質,觀賞魚的攝食狀態和體色也很好,這也就可以了。

  

  可能大家還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對於魚缸底部的殘留雜質,並不是過於在意,除非是過多了,我才會抽底換水,我只在意魚缸整體水質的清澈度、以及濾棉過濾的有效性。本來飼養觀賞魚就應該在意濾棉過濾的有效性

  經常有魚友不斷來詢問,關於濾棉的擺放問題,事實上我也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越簡單越好,最多不超過五層。

  這個當然也要看濾棉的厚度,有些濾棉很薄,也可以適當多鋪點,但是再薄,五層濾棉絕對夠用,不管它是什麼過濾系統或者魚缸。

  怎麼算是濾棉完全包裹住水流?這個還用再解釋麼?

  就是說,無論從什麼下水還是水泵流出來的水,只要是流經濾棉的每一滴水,全部無一遺漏,只能最終從所有濾棉的底部流出,並且濾棉底部必須要有一定的高度空間,也就是要有水流暢通的流出位置,或者是直接隔空流入下方濾材。

  

  這就是一個最合格的物理過濾設計,至於說如何擺放,大小粗細,全靠個人研究,無論如何倒騰,達到這個結果就是OK,達不到的就是失敗。

  我想,我已經把它說得很詳細了吧?稍微積水並無大礙,只要不溢流,只要是下方走水還可以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上述所說的永遠是最佳狀態,但是,大部分情況下,我們能夠未必達到最佳,那麼,稍微濾棉有點積水,那也很正常,但是,我們要觀察濾棉的下水速度,是不是還能夠有效下水?

  如果積水過重,那麼說明整個濾棉過密或者淤堵,假以時日,可能積水超過了濾棉以外,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溢流了,在這種情況下,濾棉已經起不到任何的有效過濾作用,因為如果濾棉不淤堵,它就不可能積水。

  

  但是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水流過旺,這也確實存在,這個東西就和小時候我們所學的大禹治水是一個道理的,水流過旺需要疏導、需要分流,需要減少過旺的來源,需要因勢利導,讓其底部下水更為流暢……

  其實這個道理連小學生都知道,反反覆覆就是上述的這些基本原理,至於說怎麼去用?無外乎加強下部水流的暢通度,加裝雨淋管分散水流、減少水泵流量,細棉過多換粗棉,或者粗細結合去調整罷了。

  但是,最終的結果,一定是魚缸的水體內絕對看不到任何的雜質,我說的是水體,不是魚缸底部。而魚缸底部的殘留雜質,是需要根據情況而定的,少量無礙,多了看魚缸水流方向、或者人為去除

  這個我也反覆見過千八百遍了,不想再去囉嗦了。

  自己適度觀察魚缸內的水流方向,無論是加強或者改造缸內水流方向,或者加個小造浪以及抽底換水解決即可。

  

  魚缸內部少量的存留雜質,在一定的時間內,早就被各種細菌分解掉了,我們所看到的所謂少量殘渣,未必能夠興起什麼波浪,正如底濾倉中永遠會殘留雜質一樣,如果不是過多,不是水溫過高,夏季細菌盛行,爆發的可能性極小。

  但是,如果魚缸的整個水體內,混濁度增加,根本毫無任何的清晰度可言,觀賞魚一定會患病,大部分原因還是在物理過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我就不明白了,搞好一個魚缸物理過濾,有那麼難嗎?
    可能大家還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對於魚缸底部的殘留雜質,並不是過於在意,除非是過多了,我才會抽底換水,我只在意魚缸整體水質的清澈度、以及濾棉過濾的有效性。這個當然也要看濾棉的厚度,有些濾棉很薄,也可以適當多鋪點,但是再薄,五層濾棉絕對夠用,不管它是什麼過濾系統或者魚缸。怎麼算是濾棉完全包裹住水流?這個還用再解釋麼?
  • 魚缸裡的物理過濾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掃除一切雜質!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關於魚缸裡的物理和過濾,可以說是整個魚缸的重中之重,物理過濾不在於數量的多少而在於使用效率,如果我們能夠用一塊濾棉就可以搞定魚缸內的所有雜質,那麼我們就用一塊濾棉作為物理過濾的核心就好了,為什麼總要去搞得那麼複雜呢?
  • 最簡單魚缸過濾系統,只需要下述的三樣濾材,也能夠把觀賞魚養好
    如果說我能夠使用三樣濾材就可以搞定一個魚缸的過濾系統,相信很多的魚友也可以做到,這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而且操作簡單,實用性很強,關鍵問題是省錢、省事、省時間。三、陶瓷環就是最好的生化濾材多孔、表面積大、中空、不規則擺放,這些都是陶瓷環的特點,如果說我們魚缸裡的白棉是起到了很好的物理過濾的效果,生化棉對於白棉的過濾能力是一個有效的補充。那麼,接下來的生化濾材,陶瓷環就是首選。
  • 過濾系統原來這麼豐富——成品觀賞魚缸的過濾系統!
    大家都知道,過濾系統對於飼養觀賞魚來說至關重要。擁有一個好的過濾系統,可以過濾掉水中的有害物質,保障魚缸內的水質,使觀賞魚能夠健康成長!既然過濾系統這麼重要,大家是否知道過濾系統的組成結構呢?還有就是市面上的成品缸的過系統都有哪些形式的呢?今天,我們就帶大家走近魚缸的過濾系統。
  • 魚缸水質非要靠物理和生化過濾嗎,其實一塊濾棉也能夠解決!
    其實一個魚缸裡在只有物理過濾的情況之下,魚缸的水質就應該完全的達到清澈,不知道這個理論大家相不相信?所謂的物理過濾,可能只是一塊白棉,也可能會是幾層白棉加上生化棉而已,為什麼這麼說呢,但從水質的清澈度來講,只要是我們能夠把魚缸裡的雜質濾除,它就應該恢復清澈,這是個顯而易見的物理原理。
  • 到底怎樣才算一個好的過濾系統?魚缸過濾大有乾坤,資深魚友解讀
    從這一期開始,我打算更新一個系列專題,主題就是詳解各類魚缸過濾系統。我看到很多魚友問我,我這個一米二的魚缸用滴流過濾效果怎麼這麼好,還有些朋友看到我正在建設的魚池,問我為什麼沒有採用雙層翻水牆等等。正好,老孫在魚缸或魚池過濾這方面,還有些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所以,打算把我了解的一些知識和大家分享一下。
  • 魚缸水泵與過濾系統搭配方法
    魚缸通過濾系統來維持魚缸生態穩定,從而給水族生物一個與大自然類似的生活環境,把原生態的美景展現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魚缸從簡單到複雜、從便宜到昂貴,各式各樣的都有,那麼我們應該怎麼選一套適合自己魚缸的水循環過濾系統呢?
  • 魚缸的上部過濾系統還是溢流結合滴流模式比較好!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當中,過濾系統一直是各位魚友的重中之重,很多魚友並不是喜歡用到底濾系統,一個是因為魚缸的大小限制,另一個是不易觀察、清理起來不會很方便。今天一位魚友問到了養魚老道關於魚缸上濾的設計問題,其實魚缸的上濾槽真的是多種多樣,有的魚友魚缸較小,可以用到瀑布過濾,小型的塑料濾槽過濾,最原始的還有用到一個可樂瓶裝上些許濾棉即可。
  • 購買了一個小下濾魚缸,我們來看看它的過濾系統如何運作?
    一、循環水道的走向無論是下濾還是上濾,都無外乎是一個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的有效結合,上濾魚缸比較簡單,水流經過魚缸裡的底吸泵抽到了上濾槽,依次經過物理濾材和生化濾材之後,在下水到魚缸裡,完成一個水循環。而魚缸的下濾系統正好相反,是魚缸的水流先經過了魚疏進入到了第一層管道裡,然後經過溢流管再次下水到底濾槽,依次經過了物理和生化濾材,通過水泵再把水流打到魚缸裡,完成一個水循環。
  • 濾不厭強:一個強大的過濾系統對於養錦鯉的重要性
    從魚糞收集角度來看,過濾系統就兩種:一種是魚缸底部開口,使用微斜坡的結構或者水流,收集魚糞;另外一種是用一個水泵,把魚糞抽走。這兩種方式,顯然是底部開口收集魚糞的方法收集的更徹底,微斜坡的結構利用魚糞自身的重力和魚缸中微弱的水流工作,效率更高。
  • 魚缸生化濾材的擺放順序,和物理過濾正好相反!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魚缸的水質不清澈、水面上有氣泡不破散、黃水、綠水等等這些問題,都是來源於過濾系統的無效率工作,或者是濾材擺放順序的不合理。其實魚缸裡所謂的的物理過濾就是個白棉、生化棉、魔毯而已,生化濾材真正能夠普及用到的,也不會超過兩三樣,我們怎麼就搞不明白呢?
  • 魚缸過濾棉的選擇,物理過濾棉的作用原來這麼重要!
    文|大李話魚點右上方【關注】查看300餘篇精彩文章,您的鼓勵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現在觀賞魚的養殖已很普遍了,而在魚缸的過濾系統的維護中,最長更換的應該就是物理過濾部分的過濾棉了魚缸過濾棉的選擇,物理過濾棉的作用原來這麼重要!在物理過濾部分,除了隔離過濾可見雜質之外,也會承擔一部分有機物分解工作,這個過程會由異養菌進行,因為物理過濾的空隙也並不是太大,也不能太大,但是如果小了,異養菌就會相對增多,畢竟空洞越細密,菌巢的空間就越大。
  • 魚缸過濾系統怎麼完善?沒有最好的過濾,只有不停的完善過濾系統
    聊到養魚的時候,很多的魚兒一直都在討論怎麼去完善魚缸裡面的過濾系統,這是大家討論最多的話題了。因為現在沒有什麼絕對最好的過濾系統,只有不停的去完善自己的過濾系統,才能讓魚缸裡面的魚更好。今天柳絮給大家分享一下過濾的幾點小總結。第1點,底濾。
  • 購買了魔毯和一種高效過濾棉,魚缸物理過濾效果會有所改善嗎?
    在飼養觀賞魚的物理過濾系統中,我們最為常見的濾材,也是最普遍使用到的只有生化棉和過濾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白棉和黑棉,黑白無常闖天下,還給我們一個空氣缸。雖然從正理上來講,生化棉未必應該歸類到物理過濾的行列,但是它絕對會有一定的物理過濾功效。
  • 魚缸水質不好,不必問東問西,就看魚缸過濾能否達到一個標準?
    雖然養魚老道確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一下子更改四個魚缸的過濾系統,但是,在視頻中告訴大家的原理,其實是再簡單不過了。魚缸的水質之所以不好,永遠只有一條理由,就是魚缸過濾不及格。至於說,培養硝化細菌,那是手到擒來的事,只是時間問題,絕對不會有各位新魚友想像的那麼複雜和難以調理。為什麼我的上濾魚缸,一兩塊濾棉也可以大致把魚缸水質調理個差不多,而到了底濾魚缸,竟然如此大費周折?
  • 準備養魚了,那麼如何去選擇魚缸的過濾系統呢?
    魚缸大體上講,通常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上過濾系統,另一種是下過濾系統,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什麼是上過濾系統,如圖所示還可以有效觀察物理及生化過濾的情況!,他不但有強大的過濾系統,而且相對於上濾缸來說,噪音小!
  • 魚缸生態過濾系統,挑戰長時間不換水
    魚缸上面漂浮的是浮萍,底部沒有放貼紙大家好,我是小城良哥,今天跟大家聊聊簡易魚缸過濾系統的配置,養魚離不開一缸好水先來分析一下過濾系統的種類,正常大家使用的過濾有,底部過濾、上部滴流過濾、側濾、濾桶、外掛式過濾。底部過濾好處就是美觀,對應的上部滴流過濾,缺點也就顯而易見,目前主流過濾也就這兩種,我是傾向於使用上部滴流過濾,沒有為什麼,就是喜歡那種自己動手組裝的樂趣。
  • 魚缸的過濾系統根本無所謂好壞,關鍵看我們養的什麼觀賞魚!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飼養觀賞魚的過濾系統無論如何去變換,其原理都是相同的,要麼處理掉魚缸多餘的雜物,要麼維持住魚缸的整個生態循環,之所以最終我們在魚缸水質的處理上很吃力,那只能說明我們飼養的觀賞魚和魚缸的過濾系統不配套
  • 小魚缸才有側濾系統?大型魚缸也會有,側濾系統有什麼優缺點?
    只要談起魚缸側濾系統,基本上就要和背濾結合在一起,因為二者原理完全相同,只是在魚缸內的位置不同罷了,再者就是過濾個體大小和濾材多少的問題了。所以說,我們只講一個側濾大致上就可以代表背濾了。不佔用魚缸外部空間,是魚缸側濾系統最大的優點不管是背濾、側濾系統,二者都是需要在魚缸的內部,單獨開闢一片小天地,用來進行物理和生化過濾,因此來說,對於有一定擺放空間要求的魚缸來說,我們既不想要底櫃、也不想加個難看的上濾,更不想整天去倒騰那個濾桶,那麼,側濾或者背濾魚缸就是我們的首選。很多魚友以為側濾系統,只會出現在以前的小型魚缸內,那樣看著更加的整潔、方便,其實不然。
  • 魚缸過濾器怎麼選性價比高?告訴你養魚過濾系統的核心,你就明白
    過濾,是一個完整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即使是在家養魚也是如此。 魚缸本身其實就是一個微縮的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生物都佔了重要的地位,缺任何一者都不可行。很多人注重過濾,注重過濾的好壞。過濾在我看來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有簡陋或者精密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