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大連12月13日訊(記者蘇大鵬 通訊員李玉思、史小武)自2015年12月17日丹大高鐵開通一年來,大連站、大連北站兩個車站動車組列車共發送旅客約161萬人,日均0.44萬人。其中大連站發送約15.4萬人,大連北站發送約146萬人,佔車站旅客總發送量的 10%。丹大高鐵的開通,方便了旅客的同時,更加帶動了兩城的經濟,開啟了沿線人民的美好生活。
丹大快速鐵路位於遼東半島、黃海之濱,西起大連市甘井子區,沿海岸線一路向北延伸,止於全國最大邊境城市丹東。平均距海岸線不到10公裡,旅客坐在車上,可欣賞到海濱風光。全線建設裡程290.7公裡,共設19個車站,其中辦理客運車站共15個,分別是大連北、金州、廣寧寺、登沙河、杏樹屯、皮口、城子坦、花園口、莊河北、青堆、大孤山、北井子、東港北、丹東西、丹東。
丹東、大連兩座城市之間一直沒有直通鐵路,往來兩地乘坐汽車需要近4個小時的車程,以往的普速列車需要耗時9個小時以上,給丹大兩地的往來帶來不便。丹大快鐵開通之後徹底改變了現狀,將時間縮短到了2小時以內。而且對於莊河等沿線地區而言,更解決了當地不通火車的歷史。
丹大開通一年來,加快兩城市之間的經濟交流和人員往來,一天之內就可以往返丹東至大連工作、遊玩。晨起在星海廣場迎接冬日裡日出的和煦,午後在鴨綠江畔欣賞落日的餘暉,一時間「說走就走」開始流行起來。家住莊河的周先生高興地說:「我的兒女都在大連工作,以前,每次回莊河都是他們開私家車送我,現在可是想來就來,比坐小汽車舒服多了!」
今年五一小長假第一天,市民張女士就迫不及待地為全家計劃了一次丹東行。「停經站點不多,票價與快巴相差無幾。近2個小時的車程,真的非常省時間。」張女士說,以前從大連去丹東看鴨綠江非常不方便,沒有直達,普速列車需要耗時9個小時,有時候還買不到票。「就算坐快巴也要4個多小時,票價還特別貴,我可不願意那麼舟車勞頓,動車就快多了,我們一家小長假就是在那裡過的。」張女士對於那次小旅程全家都很滿意。
原本因交通看病難的老百姓,如今也能便捷地走進了想去的醫院。家住大孤山的呂先生因車禍造成腿部嚴重挫傷,導致膝關節骨折,當地醫療水平有限,他從當地乘坐動車來到了大連。「一個多小時就能趕往大連知名醫院去坐手術,避免了因此導致的後遺症,既安全又高效。」對於患者來說,高鐵就是康復的希望。
為了讓旅客切實體驗到丹大高鐵開通後帶來的新變化,感受「高鐵站高標準,新北站新形象」的服務魅力,大連站多渠道提升服務質量,從細微處入手,認真關注旅客的每一個表情,細心對待旅客的每一句點評。從旅客能接觸到的每一個崗位、每一個作業環節、作業流程、作業標準,進行服務旅客換位思考、對號入座,圍繞「優化服務環境、改進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三大主題,眼睛向內查找不足,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多渠道提升服務質量,為旅客鋪就溫暖回家路。
在大連站、大連北站,以全國勞模呂玉霜命名的「呂玉霜服務臺」品牌,是集問詢引導服務、售票參謀服務、重點旅客一條龍服務等十項人工服務和三項自助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服務臺的工作人員全部經過專業培訓,她們傳承呂玉霜精神,真情服務旅客,為旅客分憂,替旅客解難。自丹大高鐵開通以來,在大連站和大連北站之間,通過「呂玉霜服務臺」緊密銜接,接力互動,為旅客提供乘車參謀、重點救助等「無縫隙」連鎖服務,成為敬業愛崗、勤奮服務的「姊妹花」。
(責任編輯:楊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