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水生生物,羅非魚,您別誤解了

2021-01-08 可為漁業

文章轉載自:漁業知識服務,作者:顧黨恩,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好文共分享)

羅非魚俗稱「非洲鯽魚」,原產於非洲,隸屬於鱸形目(Perciformes),麗魚科(Cichlaidae),包括口孵羅非魚屬、切非鯽屬(羅非魚屬)和帚齒羅非魚屬3個屬的100多個種類。

由於生長速度快;繁殖能力強;對餌料要求低;適應性、抗病性強一系列適合養殖的特點,羅非魚近幾十年來被引種到全球大部分地區,其養殖產量佔到了全球淡水養殖產量的11%,極大促進了全球漁業發展,滿足了許多發展中國家對廉價蛋白的需求。在眾多的羅非魚中,引種最廣,養殖量最大的種類為尼羅羅非魚。

任何事情都是一把雙刃劍。羅非魚生長和繁殖速度快、環境適應性強等一系列適合養殖的特徵也促進了其在自然水域的擴散和入侵,使得成為了「典型的入侵種」。目前,中國、美國、南美、中美洲、澳大利亞、東南亞、南亞等全球大部分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均受到了羅非魚入侵的威脅,羅非魚也和鯉魚一起成為了全球分布最廣泛的兩種外來魚類。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羅非魚養殖國,也是世界上遭受羅非魚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自1957年自越南引進莫三比克羅非魚以來,我國陸續引進了奧利亞羅非魚、尼羅羅非魚、齊氏羅非魚、荷那龍羅非魚、伽利略羅非魚等多個種及其品種和雜交種。

然而,我國羅非魚產業的真正快速發展源於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多個尼羅羅非魚品系的引進,再加上廉價的勞動力和熟練的養殖技術,我國的羅非魚的產量從1990年的10.6萬噸發展到2016年的186.7萬噸,年增長速度達到了12%。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就一直是世界上羅非魚產量最大的國家,年產量最高時達到了全球產量的49%(2000年)。

隨著羅非魚的不斷引種,養殖逃逸和養殖丟棄的現象也經常出現,經過幾十年的擴散,羅非魚已逐漸成為我國南方水域的常見種,在長江以南的珠江流域、海南島諸河、華南沿海諸河等水系均有分布,在部分河段甚至成為魚類群落中的優勢種。

廣東省是我國羅非魚最重要的產區,也是羅非魚入侵最嚴重的地區,是科學分析羅非魚的經濟效益和生態影響的樣板。

廣東的羅非魚產量從1990年的4.9萬噸增長到2016年的77.5萬噸,年增長率為11.71%,佔全國產量的比重在35%-52%之間,平均為43%。廣東的茂名地區更是我國羅非魚的最重要產區,素有「羅非魚之都」的稱號。

根據羅非魚的塘頭價計算,廣東省羅非魚每年的初級產值為77.5億元(2016年),根據出口價換算的次級產值在187.6億元,在1990到2016年的27年間,羅非魚累計為廣東省貢獻初級產值1038.9 億元(全國為2372.2億元),次級產值2514.2億元(全國為5740.7億元)。

儘管帶來了經濟效益,然而,隨著多年的擴散,羅非魚目前已成為廣東省自然水域中最常見的外來魚類,在江河、水庫、湖泊、溪流、水渠等各種生境均有分布。

在廣東的主要河流,羅非魚資源量佔到了漁獲物總量的11.81%(平均數),在部分河段,羅非魚的資源量甚至超過了其它魚類的總和。

在自然水域,羅非魚的擴散和入侵不僅降低了漁業捕撈量和漁民收入,也給生物多樣性以及水生生物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儘管羅非魚已成為我國分布範圍最廣的外來魚類,但是外來羅非魚的引種只是提供了羅非魚入侵的「種子」,其在自然水域的擴散與羅非魚的養殖並無直接的關係。目前野外發現的個體中主要以尼羅羅非魚和齊氏羅非魚為主,佔羅非魚總數的比例均在45%以上。

齊氏羅非魚是目前危害最大的羅非魚種類,也是擴散範圍最廣、擴散速度最快的種類。齊氏羅非魚由於個體較小、生長速度慢等原因,引種後很快就被養殖所淘汰,並不是主要的養殖種類。然而,由於更耐低溫、產卵量更大等特點,齊氏羅非魚在自然水域得以迅速擴散,在廣東北部、福建和廣西等地,齊氏羅非魚的數量都遠遠超過了尼羅羅非魚。齊氏羅非魚不僅具有其他羅非魚的危害特徵,其對水草的破壞更對水生生態系統帶來了致命威脅。

即使是尼羅羅非魚,其野生種群與養殖品種也存在著極大的差異,目前的養殖個體主要以吉富品系羅非魚(處理後的雄性個體為主)和奧尼羅非魚(以雄性個體為主的尼羅羅非魚和奧利亞羅非魚雜交後代)為主,而在自然水域,尼羅羅非魚的雌雄個體的比例差別並不大,其個體大小、形態特徵和生長習性與養殖群體也存在著極大的差異。

另一方面,由於生物多樣性降低、水質下降和人為幹擾導致的魚類物種多樣性降低和土著魚類的資源衰退也是造成羅非魚在廣東迅速擴散的重要因素。由於土著種資源的降低和環境的惡化,大量的空餘生態位被環境耐受性更強的羅非魚等外來魚類所代替,從這一角度來說,羅非魚在自然水域的擴散對於一些遭受人類破壞嚴重的水生生態系統反而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最後,飲食習慣和飲食偏好也是造成羅非魚在廣東不斷擴散和蔓延的重要因素,在廣東的大部分地區野生羅非魚由於個體較小等原因,其市場價格往往在每斤4元左右,甚至更低,遠遠低於其他常見的野生魚類,也導致了羅非魚在自然水域的捕撈壓力更小,從而得以快速增長。

羅非魚是我國引種最成功的養殖魚類,同時也是分布最廣泛的外來魚類,像合理利用水利水電工程一樣,在充分發揮其經濟價值的同時減少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一直是人們追求的目標。羅非魚的入侵看似是農業產業問題,其實更是一個生態環境的問題,水產引種只是提供了入侵的可能,水生態環境的惡化和過度捕撈導致的生物多樣性降低;人為放生和人為丟棄以及其他人為幹擾等因素才是這些高適應性物種成功入侵和大範圍擴散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加強養殖管理的情況下,加強羅非魚監測與防控技術開發,保護水生態環境,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或許是最有效的防控方法。

參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所

△內容來源:漁業知識服務,作者:顧黨恩,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專業水產知識,去關注可為漁業百家號!

歡迎留言評論,相互交流

相關焦點

  • 汪學傑:我在南非看到當地防範外來生物入侵的堅決態度
    期間,他對南非共和國(以下簡稱「南非」)外來生物的防範對策有一些感觸,本次採訪也由此展開。另外,汪學傑還介紹了一些常見觀賞魚類的外來生物入侵種類和的防範現狀,他表示,觀賞魚貿易是防範外來生物入侵的一個漏洞,因為該品類是作為活體動物輸入國境的,不需要經過引種審批程序,但是不能以此為由而禁止觀賞魚貿易,亟待得到更多的關注。《海洋與漁業》:當時您開展技術援非工作的契機是什麼?
  • 外來入侵水生生物治理案例
    外來入侵水生生物治理案例2020-12-17 10:3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瀏覽量: 2614 次 我要評論 廣州白雲湖「緝兇」鱷雀鱔2019年2月9日,適逢大年初五,廣州白雲湖中出現了「怪魚」。據值班人員回憶,他在巡查過程中發現水面有一條「怪魚」,它體型巨大,偶爾上浮將一小部分身體露出水面。
  • 660多種外來物種來襲,生態平衡面臨危機,這次我們該怎麼辦?
    而除了小龍蝦以外,羅非魚也面臨這樣的情況,儘管羅非魚是我國《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三批收錄的外來入侵物種,其中原名為尼羅羅非魚,是一種原產自非洲,後被我國引進的優質魚類,其肉質富含營養,且具有生長速度快,繁殖能力強的優點,深受國民喜愛,曾一度被吃到需要人工養殖,在外來入侵物種中可能算是「奇葩」。羅非魚為什麼會成為外來入侵物種?
  • 它是爭議最大的外來物種,早已走上了國人的餐桌,卻很少人知道
    所以,對於外來事物,我們一定要做好調查分析,避免低級錯誤頻繁出現。說起外來物種,我們不得不提到小龍蝦。它本來是生活於美洲地區的一種螯蝦科生物,經過人為傳播的後進入了我國境內,主要活動于田野、溼地和水溝等地區,以水草、藻類、水生昆蟲、動物屍體等東西為食。小龍蝦的入侵,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影響極為嚴重。剛開始,人們想盡辦法將之滅殺,後來意外發現小龍蝦經過烹飪可變為一道美味的食物。
  • 外來入侵物種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首先科普三個概念:外來物種、生物入侵和生物多樣性。入侵的外來物種可能會破壞景觀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毀生態系統,危害動植物多樣性,影響遺傳多樣性。 入侵我國的外來有害生物達到544種,其中危害嚴重的達100多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中,入侵中國的就有50餘種。我國每年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 生物入侵靠「吃貨」能解決嗎?想法別太簡單了,別再破壞生態平衡了
    生物入侵靠「吃貨」能解決嗎?想法別太簡單了,別再破壞生態平衡!之所以我們都認為靠「吃貨」解決外來物種,其實是對入侵生物的一種誤解。當年因為小龍蝦入侵我國,然後被橫掃一空,甚至還誕生了新的職業——養殖龍蝦。因此,就有人說「小龍蝦屬於最失敗的入侵生物」。
  • 外來物種?釣到這種「四眼魚」求釣友驗明正身,難道羅非魚變異了
    外來物種?釣到這種「四眼魚」求釣友驗明正身,難道是羅非魚變異了關注釣之娛,天天有新料!近幾年,外來物種入侵的事件時常發生,尤其是國外的一些國家,被一些外來物種弄的是束手無策,有些國家因此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在咱們中國,雖然也有一些外來物種,但是卻總能被中國吃貨們輕鬆消滅,比如說小龍蝦、羅非魚、亞洲鯉魚等等。
  • 巴西龜等外來物種禁止放生 發現可讓專業人士處理
    昨天導報記者了解到,國家禁止放生外來物種,包括巴西龜、鱷龜、牛蝸、小龍蝦、羅非魚、福壽螺、非洲大蝸牛等在內,都被列入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外來雜交轉基因統統都不能放生  廈門市海洋漁業研究所的翁工提醒市民,根據國家農業部的規定,凡是外來生物都不能放生,要嚴格監管,否則會對生態造成影響。  農業部2013年公布的《國家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第一批)》,有非洲大蝸牛、福壽螺、牛蛙、巴西龜等。
  • 福建廈門:巴西龜等外來物種禁止放生 發現可讓專業人士處理
    &nbsp&nbsp&nbsp&nbsp昨天導報記者了解到,國家禁止放生外來物種,包括巴西龜、鱷龜、牛蝸、小龍蝦、羅非魚、福壽螺、非洲大蝸牛等在內,都被列入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廣西將規範放生活動 巴西龜等殺氣大就別放生了-廣西新聞網
    廣西發布地方標準《水生動物增殖放流技術規程》(徵求意見稿),專家提醒 有些動物殺氣大 莫將放生變殺生 巴西龜、錦鯉、清道夫、淡水白鯧、福壽螺、雀鱔、食人鯧、羅非魚等物種,均不宜放生5月21日,記者從自治區質監局獲悉,廣西已發布地方標準《水生動物增殖放流技術規程》(徵求意見稿),對水生動物的增殖放流種類、地點、季候及流程進行了規定。專家提醒,放生要遵循動物生態學規律,有些外來物種或雜交品種不能放生,否則有可能對放生地環境以及本土物種產生滅絕性危害。
  • 廣州千江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水生入侵物種的「剋星」
    廣州千江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水生入侵物種的「剋星」2020-12-16 10:0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瀏覽量: 1625 次 我要評論 當前,外來水生生物入侵形勢嚴峻,清理外來物種是治理水域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任務。在科研人員的通力合作之下,外來物種清除裝置、清道夫清除裝置、鱷雀鱔誘捕清除方法等技術和方法相繼面世。
  • 北美太陽魚入侵多地河流,形似羅非魚,吃魚卵魚苗,但味道不錯
    ,但顏值要比羅非魚略高一點。孵化後的小魚以浮遊生物及藻類為食,成魚則以蝸牛、蠕蟲、蝦、水生昆蟲、小龍蝦和其他魚卵魚苗為食。儘管它們是淡水魚,但它們可以耐受高達18%的鹽度。可以說除了體型外,繁殖、生存能力和兇猛程度不輸羅非魚。  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藍鰓太陽魚存在「三角」關係。來自夏威夷海洋生物學研究所生物學家瓊?
  • 鱷雀鱔「有百害而無一利」,我國還有哪些外來水生物種?
    因此,鱷雀鱔這種外來物種一旦進入水生生態系統,實屬有百害而無一利。 「據不完全統計,為了養殖生產和經濟發展的需要,自1957年引進莫三比克羅非魚其,我國已引進外來水生物種約150種。此外隨著休閒與觀賞漁業的發展,各種國外的觀賞魚類也被大量引進到國內。目前,國內養殖的觀賞魚除極少數本土原生觀賞魚外其他均為國外外來物種。這些外來物種一旦進入我國的水生生態系統,有可能對我國的水生生物多樣性和水域生態安全帶來嚴重影響和危害。」羅剛說。
  • 10種外來生物「打入」安徽 尼羅羅非魚可滅絕本地魚類
    10種外來生物「打入」安徽 尼羅羅非魚可滅絕本地魚類 2014-09-04 15:34:33   來源:中安在線
  • 降溫後,貴州河道羅非魚開始凍死,罕見的冷冬會滅絕羅非魚嗎?
    烏泱泱、密密麻麻的羅非魚群,在東南、西南地區的許多河道都很常見。這種外來物種生命力強且在我國沒有明顯天敵,因此非常難以治理,如今已快成了一種河道「災害」……然而,隨著冷空氣連續降臨,這些令人頭疼的入侵生物似乎也「扛不住」了。
  • 最愛吃魚的廣東人,為什麼搞不定泛濫成災的羅非魚?
    提到羅非魚,很多喜歡垂釣的人應該恨得牙痒痒,在南方大小河流進行野釣時,十有八九都是這種魚。雖然羅非魚咬鉤能夠讓垂釣者享受到釣魚的快樂,但是野生羅非魚品質較低,大小不一,市場售價較低,再加上我國並不喜歡食用羅非魚,因此釣上來的魚只能喂喂小動物。
  •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水利部關於印發《重點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
    科學實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強化區域生態承載力研究,強化和規範增殖放流管理,加強增殖放流效果跟蹤評估,嚴控無序放流,嚴禁放流外來物種,確保放流效果和質量。強化對外來物種養殖的管理,規範民間放生行為,嚴控外來物種入侵。
  • 南方河流屢現太陽魚,形似羅非魚但更兇猛,現令日本人慾哭無淚!
    外來物種入侵在當今全球貿易密切的趨勢下已屢見不鮮,有些是人為引入,有些則是意外。甭管人為還是意外,很多外來物種在沒有天敵抑制的情況下,都對各國的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在外型上,太陽魚和羅非魚差不多一個樣,以致於太陽魚被人們經常錯認為羅非魚,但事實太陽魚更小、更兇猛。形似羅非魚,個頭小但更兇猛,會吞食其他魚類魚卵和幼魚!
  • 和羅非魚有多大仇!釣友釣起後直接摔在地上,稱:這東西就是禍害
    外來羅非魚大量繁殖,自然會擠佔本土魚類的生存空間。以至於釣魚人對這種外來物種是深惡痛絕,更有釣友釣起它們後,直接摔在地上,一摔就是一大片!這和羅非魚到底是有多大仇啊!「有了他們存在,就別想釣到別的魚了,現在是冬天,釣到的淨是小羅非,煩啊……本土魚都沒了,河裡淨是這些『麻將非』!」有釣友吐槽稱:「這東西就是禍害!」
  • 多種外來生物入侵我國,卻淪為我們的盤中餐,你知道有幾個?
    導語:面對外來入侵生物時,我們該如何選擇?是吃?還是將之拒之門外?入侵,是一個充滿暴戾、攻擊性的詞語,凡是心中愛好和平的人都非常痛恨這個詞語。而且小龍蝦的做法非常多,比如麻辣小龍蝦、紅燒小龍蝦等等,不同的小龍蝦做法都別有一番風味,讓人慾罷不能。可是你是否知道,小龍蝦是外來的「入侵者」。20世紀30—40年代,日本在入侵我國國土的時候,小龍蝦也隨之入侵進來了。小龍蝦可以混養在農田中,不過它的危害性極大。它們的繁殖速度極快,根本不需要人工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