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無錫老北塘的破敗老街和三百年的天主堂,塵封17年的老照片

2021-01-11 悠遊四方

前幾天一位博友貼出的一張無錫解放電影院的老照片,重新勾起了我對無錫老北塘三裡橋、民主街一帶的回憶,那裡有我珍貴的童年記憶。我在2003年的時候曾經拿著我的第一臺數位相機去掃了一遍街,留下過一些影像資料,今日得閒從電腦硬碟中重新翻了出來,和大家分享。

「北塘」隨著無錫市梁溪區的成立成為一個已經消失了的地名,但北塘的悠久歷史和昔日的繁華卻是老無錫人無法忘懷的。歷史上的無錫是聞名全國的布、米、絲、錢四大碼頭,米、豆、糧油加工和繁華的商業金融都集中在大運河邊的北塘。雖說這裡已經是無錫的北門外,但北塘大街一帶的繁華街區是城裡很多地方都所無法企及的。只可惜上世紀末,繁華的北塘大街連同其他十幾條小街巷組成的清明上河圖般的商業街市被地產商的推土機剷平,代之以一條毫無生氣的柏油馬路和沿街的一排不中不洋的小高層建築。

在這排小高層民宅的北側有一條叫做內塘河的小河浜,河浜北岸有一條滄桑的老街叫做民主街。溝通民主街和大運河邊的北塘大街之間的一座小橋,當時還在。

因為北塘大街一側已被改建成封閉的居民小區,這座小橋的一頭已被堵上,小橋也成了擺設。原本過了這座小橋,就是一條50米長的小巷,小巷的右手邊就是解放電影院,每逢電影散場,小巷裡一下子就被從影院側門湧出的退場觀眾塞得滿滿當當,如今解放電影院也早已不見了蹤影。

這裡的建築,說得文藝點就是充滿了滄桑的時代感,說得直白點,都是些年久失修、破舊不堪的民宅。住在這裡的人們都期盼著早日拆遷。很多人見我手拿相機對著破房子一個勁兒地拍,都把我當成建設規劃局的人了,紛紛問我:「我俚伊嗒啥辰光拆撒?」(我們這兒啥時候拆?)

幽長的窄巷在文青的眼中充滿了浪漫的氣息,而久居這裡的人們則滿心憧憬著能住上高層住宅,脫離這裡的陰暗和潮溼。事實上在我拍攝這組照片的四年以後,也就是2007年11月,常州常發集團以21億多元高價競得了22萬平方米的民主街地塊,成為當時無錫土拍的地王。

民主街在民國的時候原本叫做天主街,蓋因街上有一座天主教堂。這座天主堂佔地2700多平方米,是江蘇省現存最大的教堂,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天主堂始建於18世紀30年代,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曾被太平軍焚毀,現存建築是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由法國傳教士重建的。

我拍攝時的2003年,天主堂剛剛修整一新,後面高大的鐘樓還沒有興建。教堂呈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頂部豎立大十字架,下有一幅磚刻的對聯: 「萬有資生淵微莫測,一元默化浩蕩難名」。當時無錫一帶80%的漁民(無錫話稱「網船上人」)都是天主教徒,因為民主街瀕臨小河浜,直通大運河,漁民教徒可以直接搖船過來,每逢宗教節日,小小的河道會被漁船塞滿。

從天主堂出來,遇見兩位大媽手持火夾在生煤球爐,一時間小街上白煙瀰漫,很是嗆人。想當初,生煤球爐可是每個人都必須學會的生活基本功之一。

從民主街轉到蓮蓉橋附近的北塘大街,居然發現還有一小段老街建築沒有拆除,這幾家都是出售船用器材和捕魚用具的。想必17年後的今天,這幾家鋪子早就被拆了吧?

這是北塘大街北側的拆遷現場,房子已被拆一大半,剩下的老宅也是岌岌可危。

2003年,蓉湖大橋尚在建設中。

這是京杭大運河中的黃埠墩,是古芙蓉湖裡遺留下來的小島。2400多年前,吳王夫差率兵伐齊時,曾在墩上大宴群臣;南宋時文天祥曾兩度經過此墩,在這裡寫下了一首名為《過無錫》的愛國詩篇;明代名臣海瑞,在墩上題寫有「臨水玩山第一樓」的匾額;清康熙帝和乾隆帝各進行過六次南巡,每一次都會在墩上停留觀賞,乾隆皇因為對黃埠墩甚是喜愛,回京後還特意在昆明湖中仿造修建了鳳凰墩。因為四周被運河環繞,一般人根本上不去,黃埠墩也就成了北塘一帶唯一沒有遭破壞的文物了。而它面對的北塘大街,雖然街名依舊,卻早已面目全非。

相關焦點

  • 這座藏在貴陽市區森林公園裡的百年老建築,漂亮,但沒多少人知道
    眾所周知,在貴陽市區,超過百年以上的老建築並不算多。在屈指可數的百年老建築裡,有這麼一處,藏在省植物園內(現屬鹿衝關森林公園),歷經一百多年風風雨雨,但知道的人並不多。鹿衝關天主堂修道院舊址從財經大學後門這個門進植物園,一直順著山道走,會看到一個小操場,修道院舊址就在操場邊。舊址有三棟老建築,其中兩棟已經成為危房,被圍了起來,遊人不能進入。
  • 無錫北塘殘破的城中村,居然藏著江蘇最大的天主教堂,超300歲
    前天我貼了一組拍攝於17年前的無錫老北塘解放電影院附近民主街及三裡橋地區的一組老照片,沒想到有很大的回應,勾起了許多少年時代曾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的美好回憶。今天繼續發一組2003年拍攝的照片,特別是在三裡橋天主堂拍攝的圖片。
  • 走進百年東街旁的天主堂,沒有想像中那麼神秘……
    韶關市,天主堂始建於1932年,位於百年東街馬路對面。進門就看見,天主堂活動時間表右手邊是神父樓如今看到的,已是天主堂修復後的樣子。左邊的小房子為第一任神父的住所,旁邊的一棟三層樓建築,是以前修女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叫「育嬰堂」。
  • 上海老街
    孫維陵 上海老底子上海老街作者:周雲海改編、朗讀:孫維陵推薦:丁迪蒙點擊下方收聽音頻,時長9分15秒。記憶裡向搿段路從當中開始,朝北有大勝館(無錫飯店)、四明西藥房、五金店搭一家專營南北貨還連帶賣食品、水果個泰豐(兆豐)商店;朝南呢,有王三和酒店、周虎臣毛筆店、醬油店,隔了一條館驛街還有爿大餅油條點心店搭一爿銀行儲蓄所;西段起始個北面,有邪氣有名氣個百年老店「陸稿薦」熟食店、華成興食品店,南面有永盛雜貨鋪(後來改水果鋪)、順昌雜品店;再朝東南方向走過去麼,依次有香燭鋪、刀剪鋪搭仔腳踏車修理行;城隍廟牌樓以東
  • 跟著《隱秘的角落》打卡赤坎老街,本利士多店主表示很煩
    等到17:30,終於有了一張乾淨的畫面。劇中朱朝陽的家在煙店旁邊十米處,即永寧路5號,大門是個拱門,門牆上一側布著密密麻麻的水管,另一側是幾十戶居民的電錶。進了大門發現不是直線的,而是往左偏,越往裡走越窄,是一座破落的老建築,最後採光也成了一個問題。很多遊客想上到朱朝陽的家,上不去,我也知趣地退了,果然角落很隱秘,於是轉而去往附近的老街拍片。
  • 蓬溪百年老街的「舊時光」
    青石臺階   吳永生/攝最後的聚餐——僻靜獨巷擺起壩壩宴這是一條承載著回憶的百年老街面對即將被拆遷的觀音街,3月17日,老街坊們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相聚一堂,擺起「壩壩宴」,重溫兒時快樂,追憶老街舊時光。在蓬溪縣城區蜀北上路與東街交界處以東,一條東西走向、約100來米長、2米來寬的獨巷,就是觀音街。街口立著「觀英街」的路牌,但人們還是習慣稱「觀音街」。平日觀音街寂靜寥落,50餘戶居民房裡不到10戶人,其中還有部分租住戶。
  • 清末彩色老照片:士兵瘦如猴子,坐轎子的老爺,百年前的紫禁城!
    清末彩色老照片:士兵瘦如猴子,坐轎子的老爺,百年前的紫禁城! 清朝時期,有錢人家的少年,通過打扮和氣質就可以知道了。
  • 天主堂記憶
    特別有意思的是,在我十歲那年,我居然還搬到了天主堂,在那裡住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那是1972年,由於老住所要拆掉建電影院,政府便讓我們家在天主堂的內院空地上建一個四十平米的平房,供一家五口暫住。從搬進天主堂的那一刻開始,此地便成了我一生的記憶。  那時,聽外婆說,天主堂建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是一位法國神父主持建造的。
  • 深圳:稅惠助力百年老街再續繁華
    「那天老闆本想把公司註銷掉,稅務局的同志上門來告訴我們,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延緩繳納2020年所得稅,讓我們又看到了希望。」曾愛群說。據了解,為幫助老街正常復市,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鹽田區稅務局減稅降費黨員先鋒隊的青年稅幹們多次走上街頭巷尾,逐戶上門送達疫情防控稅費優惠政策。
  • 興化老照片引網友集體懷舊
    原標題:興化老照片引網友集體懷舊   老街老景,滿載時光記憶  中國江蘇網5月29日訊 老街老景,滿載時光記憶。中原才子坊舊址,是在今天的儒學廣場嗎?老大興商場是在現在的大興大酒店嗎?
  • 《漢口老街》爆紅網絡喚醒百年中山大道記憶
    這首帶點慢搖曲風、以漢腔京韻為特色的歌曲,用輕鬆的演繹、豐富的表現手法唱出了百年武漢中山大道的歷史巨變,徹底將武漢人對這條百年老街的記憶喚醒,更為全新蝶變後重新開街的中山大道平添無限亮色。&nbsp&nbsp&nbsp&nbsp「左看右看,看不完武漢;緊走慢走,走不出漢口;七繞八繞,繞不出中山大道。」
  • 12月31日,在蘭州老街你想和誰跨越零點?我們老地方見!
    那時想要去參加一場這樣有儀式感的跨年,現在,蘭州老街通通幫你實現!雷射倒數,於零點鐘聲響起時放飛萬隻氣球,在人群中雀躍吶喊狂歡,一起送走艱難遺憾的2020年,共同迎接新的一年。  當零點鐘聲想起,萬隻氣球一同飛上天空,是對2020的告別,也是對2021的憧憬和期待。
  • 臺灣收藏家:用老照片講述百年中國史
    臺灣收藏家:用老照片講述百年中國史   中新社北京他還打算把這本印刷精美的畫冊帶到今年的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上,讓更多人看到百年前華人走向世界的那段歷史。  2日,「世界華人與華人世界——19世紀西洋畫刊版畫精選展」在北京開幕。
  • 瀋陽老照片一眼穿越城市百年
    這些碎片構成一個城市的無窮無盡的事件和物件,隨著老照片去旅行,確實是一場穿越時空的精彩之旅!  這次由市建委聯合瀋陽市檔案局籌備的百年圖志——瀋陽老照片展中,圖片拍攝時間最長的距今已有130年,是目前所見再現瀋陽風貌年代最早、極為難得的珍品。瀋陽建城已經有2300多年了,特別是皇太極大規模重建瀋陽城也已380多年。
  • 尋訪上海徐家匯天主堂
    聽人說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值得一觀,便在十月三號的下午去了一趟。不巧的是,工作人員說除了來做禮拜的信徒之外,遊客一概不接待。又發現牆上貼了張告示:因國慶處於疫情防控期間,徐家匯天主堂暫不對外開放。真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了。
  • 武漢歌曲《漢口老街》走紅 唱誦中山大道百年變遷
    武漢歌曲《漢口老街》走紅 唱誦中山大道百年變遷 2017-01-09》曲作者、演唱者陸鳴(左),詞作者高妞(右) 鍾欣 攝   中新網武漢1月9日電(馬芙蓉)中國最早以「中山」命名的城市道路——漢口中山大道近日「盛裝歸來」,而唱誦該大道百年歷史變遷的歌曲《漢口老街》隨之在網絡上走紅。
  • 【記憶】風景變遷,時間是最好的參照物~青浦老照片暖心回憶殺
    也許歲月無痕,也許滄海桑田,那麼10年甚至更早之前呢?記錄著時光的老照片,讓我們在對比中,審視歲月帶來的心靈激蕩,同樣留存下來的,還有始終觸動心弦的風景變遷。很多建築已經拆除,舊貌換了新顏,剩下的這些泛黃的老照片,成為一把打開時光之門的鑰匙,舊時角裡的安靜祥和,昔日路口旁的一堵堵老牆,過往的老街歲月在現實中又栩栩如生起來。
  • 「網紅」帶您「雲逛」瀋陽百年老街太原街拉動消費
    中新網瀋陽5月30日電 (沈殿成 李晛)「我所在的位置就是已有百年歷史的太原街,這個周末來跟我逛吃吧!」30日,數十位知名「網紅」、網絡媒體齊聚瀋陽太原街,以在線直播的形式帶領大家近距離探訪極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蘊的百年老街。
  • 正在消失的上海老街,在戰爭中遭到嚴重破壞,再不去就真的沒了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隱藏在上海各個角落的老街有著不同的命運。這些老街有的已經成為旅遊景點,有的正在改造,有的已經完全消失。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只有在城市腹地才能找到。至今,這座城市的往事還留有一絲痕跡。松江葉榭老街在上海就是這樣一個存在。葉榭老街位於松江與奉賢交界處,大冶公路南側。
  • 一條老街帶你穿越回老上海
    黃包車、霓虹燈、石板路、廣告牌……一條老街瞬間讓你穿越回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沉浸在十裡洋場中,感受老上海的風情萬種。位於浦東世紀匯大廈地下二層的1192弄老上海風情街,已成為不少市民遊客的打卡地。圖說:1192弄老上海風情街 來源:網絡在老上海的百年老店前,身穿旗袍留影的時髦阿姨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鐺鐺鐺……」「1192弄」號有軌電車慢慢開啟,串起各條街道,喚起了人們對老上海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