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曾幾時,中國電影屆就只剩下一個字,爛,既有郭敬明一類的一線明星出來圈錢,也有各種各樣小導演拍亂七八糟的東西來掏中國觀眾的錢包。他們憑藉低劣的場景,完全侮辱觀眾的故事情節,跪著賺觀眾的錢。可偏偏有這幾個導演,像姜文導演的《讓子彈飛》中張麻子說的一樣,站著,就把錢掙了。
寧浩
寧浩電影生涯始於2006年的《瘋狂的石頭》,這部喜劇是空前的,對於後來的喜劇影響也很大,不難看出後來的類似《泰囧》也是模仿石頭。小人物,黑色幽默,重慶地方特色,在這部電影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另外不得不提一下另一部作品《無人區》,這部片子不同於以往他的喜劇片,善惡太明顯了,以至於遭到了某局的封禁,幾年以後才得以重見天日。甚至修改了結局。寧浩類似於西方的昆丁,即使不夠昆丁的藝術性,也值得觀眾為他的電影買票。
2.張藝謀
張藝謀,老謀子,很多人都說老謀子江郎才盡,從《活著》以後,所有人都已這部影片的成就要求他,但是真的沒有哪一位導演是一成不變的,作為第五代導演,他一直在嘗試形象領域,他正如一頭老牛一般,默默耕耘著他的土地。《英雄》這部電影也是兩極分化,經典還是垃圾眾說紛紜。他的作品大氣磅礴卻不失溫潤。另外,對2008北京奧運會的貢獻,也足夠讓人敬仰。
3.烏爾善
他的作品不多《刀見笑》《畫皮2》《尋龍訣》,只看過《尋龍訣》,這部影片應該是當時工業體系下最好的作品,評價也是一邊倒的好。至於烏爾善本人,作品比人有名,作品比人受歡迎,還有。作為一個新導演,他真的很捨得砸錢,他對於場景絕不馬虎,錢都花在了該花的地方。他離真正的top導演只差一個好的編劇。另外,他的封神演義系列要開始準備了,有望成為中國的指環王,可以關注一下。
4.楊德昌
楊德昌的電影,永遠有一種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感覺,他對於人性與社會的剖析正是精準的不差分毫,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在冷靜理性的同時讓人感覺溫暖。楊德昌的電影,更注重「義」的闡述,通過生活中仰望的一些人事去講道理,流暢的劇情語言與結構相得益彰,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沒有工業氣息,這樣的氣憤在現代工業社會中已經難能可貴了。
5.姜文
這是小編最崇拜的導演,沒有之一,很多人應該是通過《讓子彈飛》認識的他,但是如果想要進一步領教他的才華的話,還是應該看《陽光燦爛的日子》之類的片子。姜文現在最大的問題應該是無法將他的才華完全展現出來,腦子裡很多東西,要麼表達不完全,要麼如《一步之遙》一樣,像脫韁野馬一樣橫衝直撞,觀眾是看不懂的。可要說導演這個身份,他是絕對對得起觀眾的。站著,還把錢掙了。
6.李安
眼裡食色男女,心中臥虎藏龍。這句話評價李安在合適不過了,作為華人導演界的大師級人物,他與其他幾位比有一個明顯的優勢,那就是他幾乎所有類型通吃,他的電影,可以沒有太深刻的寓意,可以沒有盛大的場面,但是一定要有趣。兩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及大大小小的獎項,已經奠定了他的地位。他很慢,成功幾乎是四五十歲才獲得的,慢工出細活。所謂電影,最根本的還是要慢慢把話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