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眠:藝術 是人生一切苦難的調劑者

2021-01-11 騰訊網

他是20世紀中西融合革新的先驅

他既是現代藝術教育大家

又是近現代傑出的藝術大家

然而,

他一直伴隨著各種爭議

從藝術創作到生活瑣事,無不如此

林風眠(1900年-1991年)的一生是

20世紀中國現代美術史的縮影

林風眠 仕女系列

人類所創造的美的對象是藝術,人類所創造的研究美的對象的學問是美學。

林風眠 寶蓮燈

美麗是這樣能夠吸引人的東西!

林風眠 伎樂 50年代 紙本設色 67cm×67cm

上海中國畫院藏

據心理學家言,美之所以能引人注意,是因為人類有愛美的本能的緣故;人類學者更以各種原始人類的,以及各種存在著的野蠻人類的,如愛好美的紋身,美的飾物,美的用具等,證明了這事實;生物學者亦以各種動植物之以花葉羽毛之美為傳種工具的事,把這事實推廣到各種生物界去。

林風眠 金秋

我們知道,屬於美的,有天然美,人工美,以及創造美之區別。天然美是天生地設不加上些人工而自然美妙動人的;人工美是在天然美之外,加以人工之改造或補充而成;創造美是完全由人類的力量,在固有的美的對象之外,創造出一種新生的美來的。

林風眠 青衣

中國現時所流行的,為多數人所喜悅,而特別認定為藝術的,如舊劇,如古畫,如音樂,雕刻,及建築諸類,我們試一略加思考,便可覺到無限的悽涼!

林風眠 仕女彈阮圖 1950年末或1960年代初作

在我國現代的藝壇上,目前仍在一種"亂動"的狀態上活動:有人在竭力模仿著古人,有人則竭力臨摹外人既成的作品,有人在弄沒有內容的技巧,也有人在竭力把握著時代!這在有修養的作家,自會明見取捨的途徑;但在一般方才從事藝術的青年,則往往弄得不知所適從!

林風眠 藍衣仕女 1980年代初期 彩墨紙本

香港三槐堂收藏

我從事美術工作已經40年了,大部分時間都在解放以前。回憶那時美術界的情形,猶如想起一個可怕的惡夢。從前的藝術生涯,美其名曰:在象牙塔中。美術界根本談不能什麼藝術思想,只有混亂和派系糾紛。美術家與時代和生活脫離,對著那一點可憐的作品自我陶醉。而今天,特別是大躍進以來,無論是我們美術家的作品或是從我們身上,都可以感覺到時代的脈搏。

林風眠 霸王別姬

解放前,畫國畫的瞧不起西畫,畫西畫的瞧不起國畫,進步的或稍有創造性的美術家就受到迫害,美術界內部也互相傾軋,彼此排擠。我還記得1926年我在北京舊藝專時,想請齊白石先生到藝專任教,結果校內一群國畫教師反對說,如果齊先生從前門進校,他們就從後門出去。這真使人啼笑皆非。

林風眠 花間仕女 約1940年代 彩墨紙本69 x 67 cm

香港三槐堂收藏

藝術是什麼?這個答案,我們再不能從複雜的哲學的美學上去尋求一種不定的定義(請參閱各種美學書)。我以為要解答這種問題,應從兩方面觀察:一方面尋求藝術之原始,而說明藝術之由來;一方面尋求藝術構成之根本方法,而說明其全體。

林風眠 戲劇人物

藝術之原始,系人類情緒的一種衝動,以線形顏色或聲音舉動之配合以表現於外面。

林風眠(1900-1991)鄉村小學77×85 布面油畫 50年代

談到藝術便談到感情。藝術根本是感情的產物,人類如果沒有感情,自也用不到什麼藝術;換言之,藝術如果對於感情不發生任何力量,此種藝術已不成為藝術。

林風眠 豐收 油彩 60.5 x 72.5 cm

此畫為林風眠贈予在監牢中給予多方照應的廈門陳先生

人類益進化,生活益複雜,情感方面需求表現的更多,漸漸地亦就脫離了一切應用的遊戲的目的。顯然已經獨立的藝術,是單為了美的情感的表現。

林風眠 漁 73×92.5 布面油畫 50年代

藝術根本系人類情緒衝動一種向外的表現,完全是為創作而創作,絕不曾想到社會的功用問題上來。如果把藝術家限制在一定模型裡,那不獨無真正的情緒上之表現,而藝術將流於不可收拾。

林風眠 荷塘飛雁

藝術家為情緒衝動而創作,把自己的情緒所感到而傳給社會人類。換一句話說,就是研究藝術的人,應負相當的人類情緒上的向上的引導,由此不能不有相當的修養,不能不有一定的觀念。

林風眠 蘆雁圖 紙本 彩墨

藝術是創造的衝動,而決不是被限制的;藝術是革新的,原始時代附屬於宗教之中,後來脫離宗教而變為某種社會的娛樂品。

林風眠 漁夫與魚鷹

託爾斯泰的《什麼是藝術》書中,謂「藝術好壞的定論,應該了解藝術的人多寡而決斷,如多數人懂的,多數人說好的便是好藝術;多數人不懂的,多數人說不好的,便是壞藝術」。這種論調未免失平。如果是這樣,藝術家將變為多數人的奴隸,而消失其性格與情緒之表現。克魯泡特金批評託氏這種言論,亦謂其過於偏見。

藝術的功能

藝術的第一利器,是他的美。

美像一杯清水,當被驕陽曬得異常急躁的時候,他第一會使人馬上收到清醒涼爽的快感!

美像一杯醇酒,當人在日間工作累得異常憊乏的時候,他第一會使人馬上收到甦醒恬靜的效力!

美像人間一個最深情的淑女,當來人無論懷了何種悲哀的情緒時,她第一會使人得到他所願得的那種溫情和安慰,而且毫不費力。

林風眠 桌臺

藝術把這種魔力掛在他的胸前,便任我們從那一方面,得到那一種打擊,起了那一種不快之感,只要遇到了他,他立刻把一種我們所要的美感,將我們不快之感換過去!只要一見到藝術的面,我們操縱自己的力量便沒有了,而不期然地轉到他那邊!

林風眠 細語

藝術的第二種利器,是他的力!

這種力,他沒有悍壯的形體,卻有比壯夫還壯過百倍的力,善於把握人的生命,而不為所覺!

這種力,他沒有利刃般的狠毒,卻有比利刃還利過百倍的威嚴,善於強迫人的行動,而不為所苦!

林風眠 雙棲

這種力像是我們所畏懼的那運命之神,無論生活著怎樣的生活方法,他總會像玩一個石子一樣,運用自如地玩著人的命運,東便東,西便西!

林風眠 白鷺鷥

藝術,把這種力量藏諸身後,便任我們想用什麼方法,走向那一方面,只要被他知道了,他立刻會很從容地,把我們送到我們要去的那條路的最好的一段上,增加了我們的興趣,鼓起了我們的勇氣,使我們更愉快地走下去了!

林風眠 秋林

藝術,是人生一切苦難的調劑者!

我們應該認定,藝術一方面調和生活上的衝突,他方面,傳達人類的情緒,使人與人間互相了解。

林風眠 風景

水彩畫如其他畫種一樣,脫離不了三性:民族性,應一看就知是東方的,而且是中國的,即使是外來的方法,遲早也必和民族傳統發生聯繫,成為民族化的中國風的。西洋美術開頭就提希臘、羅馬,那也是他們的民族傳統。

林風眠 秋色

時代性,文藝復興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特點,當時油畫嚴謹,水彩畫也工細;後期印象派時,不僅油畫有點彩派,水彩也有點彩的。不僅思想方面有,形式也有時代特點。個性,是在民族性、時代性中不同的畫家又有不同的個人風格。但一個時代中每個畫家總都帶有共同的時代特徵;而從時代特點看傳統,就更可看出它在繼承與發展中保持的共同特點和新創。

林風眠 荷花圖

若喜歡,請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林風眠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他從梅州閣公嶺村走向世界,歷經苦難……」作為林風眠誕辰12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的首個「動態展示窗口」——大型客家山歌音樂劇《林風眠》於11月21日晚在梅州市亮勝客家藝術中心首演。  演出中,演員們身著黑白兩色服裝,寓意林風眠在黑白的世界裡,踽踽獨行的人生。
  • 百位世界繪畫大師之林風眠,藝渡文化版權授權藝術圖片集圖庫素材
    中西融合的代表人物林風眠,對中國近現代藝術做出巨大貢獻,其學生吳冠中、趙無極也在藝術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林風眠傳》對其人生經歷和作品進行了詳細的闡釋,歡迎品鑑:林風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家名紹瓊,字鳳鳴,後改風眠,畫家、藝術教育家、國立藝術院(現更名為中國美術學院)首任院長。自幼喜愛繪畫。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等。
  • 林風眠 持蓮仕女圖
    林風眠,原名林鳳鳴,廣東梅縣人。解放後,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常務理事。是享譽世界的繪畫大師,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導者和最為主要的代表人,是中國美術教育的開闢者和先驅,1925年回國後出任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兼教授。
  • 山歌音樂劇《林風眠》21日晚公演
    (圖片來源:梅州日報)21日至22日,我市將舉辦林風眠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大型山歌音樂劇《林風眠》作為此次活動的首個「動態展示窗口」,將為參會嘉賓獻上一場獨具特色的視聽盛宴。17日下午,在梅城亮勝客家藝術中心劇場內,《林風眠》的全體演職人員正在進行著燈光調整工作,「嘀嗒,嘀嗒,嘀嗒」,燈光控制臺運作的聲音在快速變換,舞臺上的演員跟隨著燈光進行著反覆細緻的調整,從第一幕場景開始,一場一場地過,只為調整到最好的呈現效果。演員們利用間隙在走步、臺詞、對戲等練習方面也沒有落下,一遍一遍排練,互相給建議。
  • 獨家丨專訪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張五常:林風眠是純真的藝術家
    「這是我第一次來林老(林風眠11月21日晚,國際知名經濟學家、林風眠摯友張五常接受梅州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如是道。1988年,張五常在香港拍賣行花了50萬港幣競拍到林風眠的畫作《荷塘》,從此對林風眠的畫愛不釋手。後來,在香港著名畫家黃黑蠻的介紹下,張五常認識了林風眠及其乾女兒馮葉。「我跟林老說想收藏一些他的作品,林老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八幀作品,說喜歡都可以拿去。」
  • 全世界最年輕的藝術院校的校長,比齊白石成名還早
    26歲的他也是當時全世界最年輕的藝術院校的校長。兩年後,受蔡元培的邀請來到杭州,出任我國第一所綜合性的國立高等藝術學府,杭州國立藝術院校長,一直這位畫家便是林風眠,一個把一生時間都用來融合中西方藝術的畫家。
  • 絕配:木心的詩,林風眠的畫
    畫:林風眠,畫家、藝術教育家、國立藝術學院(現更名為中國美術學院)首任院長。木心和林風眠既是師生也是摯友,木心在繪畫風格上深受林風眠的影響。
  • 微笑化解苦難 4K修復版《美麗人生》正式上映
    講述偉大父愛的最溫情二戰影片《美麗人生》於今日(1月3日)以4K高清修復的面貌與觀眾們見面。無論是22年前在坎城電影節首映時,全體觀眾含淚起立鼓掌長達12分鐘之久,還是時至今日在豆瓣上以9.5分的高分位列排行榜Top6,都令影迷對這部經典影片的重映萬分期待。
  • 圓桌|從齊白石到林風眠,近現代繪畫何以成為「第二高峰」
    近日,「碰撞交融生長——第二屆北京國際藝術高峰論壇暨中國近現代藝術名家作品展」於北京798藝術區舉辦。展覽共展出齊白石、李可染、林風眠、宗其香等42位近現代藝術名家的87件作品,涵蓋了北京上海等地等代表畫家的優秀作品。
  • 藝海詩會: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舉辦紀念李金髮先生誕辰120周年主題...
    既然已經確定了人生的坐標,語言課程一完結,李金髮便轉向了美術專業的學習,前往第戎國立美術專科學校接受藝術教育。此時,他與早在學習法語期間使結識的同學一一林風眠,也就是後來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的校長,逐漸發展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第戎是巴黎到裡昂途中的一座小城,風景秀麗,物產高庶,更以遍地教堂的「百鍾之城」著稱。第戎美專規模不大,地處市立博物館的三樓,教學環境異常艱苦。
  • 《活出生命的意義》:經受住苦難的考驗,人生將會更加出彩
    01 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二戰爆發後,弗蘭克爾原本是有機會逃離險境的,但為了父母,他選擇留下。最後,一家人都沒有避開被抓進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厄運。作為醫生的弗蘭克爾也是這樣進行自救的,當他為眼前的瑣事感到厭煩時,他會迫使自己想像自己站在明亮、溫暖和歡快的講臺上,面前坐著專注的聽眾,自己在給他們講授集中營心理學,他從科學的角度客觀地觀察和描述著折磨自己的一切。弗蘭克爾除了積極自救外,也力所能及地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犯人提供心理治療。
  • 人生的每一次苦難都會在未來化作一束光,照亮你前方的路
    人生在世沒有人能夠做到讓所有人都滿意,即便你處事再圓滑。尤其是在人與人之間發生利益衝突的時候,更不會做到讓一切皆大歡喜,總會有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所以在生活中出現矛盾時,就需要我們用智慧去取捨,一定要清楚的明白我們想要的到底是什麼,該捨棄的哪怕再痛,也要舍掉,切不可心存僥倖,貪得無厭、既捨不得這個,又不想放棄那個。如若這樣,也許原本你想留下的,也都再也找不回來了。
  • 馬上評|藝術之美 沒有邊界
    到上海中心,看看「小康生活」的模樣程十髮美術館舉辦了一場音樂會:女高音獨唱訴說林風眠生命的坎坷和幸福,鋼琴家用音樂的「印象」致敬美術的「印象」……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圖說:孔祥東和吳睿睿在程十髮美術館演出時下,文藝的跨界、融合與破圈並不鮮見。
  • 路遙短短42年的人生,嘗盡人間苦難,留下《平凡的世界》影響數人
    這些經歷與苦難雖然讓路遙非常的痛苦,但是這也為路遙以後的的創作提供了更多的靈感。後來經過一番折騰路遙終於上了大學,但是他的苦難並沒有因為大學的開始而結束,他還是過著清苦的生活。在大學裡,路遙永遠是一身灰色的衣服,吃的也永遠都是發糕配著開水衝菜湯。
  • 什麼都不能忍,說明你成就有限;忍是大海中的舟,能度一切苦難
    人生的修行,很大程度就是對欲望的控制。美國一家雪山探險隊準備公開招募一批探險隊員。領隊對測試合格的十五名雪山愛好者進行了最後一項心理測試,只有通過測試的人才可能成為雪山探險隊員。測試的題目很簡單,就是每一位應聘者回答同一個問題:「假如在你面前的正是珠穆朗瑪峰,可是在你前面不遠處還有一個隊員,這意味著他將比你先登上頂峰,而你只能屈居第二,這時候你會怎麼辦?」
  • 失戀真的不是一件小事,只有在苦難中悟透無常,才能徹底的解脫
    離婚,也是人生頭等大事,婚姻是架起你人生的幸福橋梁,可當你走到中途之時卻橋梁崩塌,你掉入河水之中,身泡冰冷河水,你抬頭仰望過去,卻永遠無法達到幸福的彼岸。而那個與你共度橋梁之人,此刻卻站在橋對面說出了他的心聲:相忘於江湖也好。不管是失戀還是離婚也好,都是人生的苦難,但,苦難是人生的一道光,是希望之光,有些人遭遇苦難之後,看到的是身後的陰影。
  • 品讀|龐驚濤:《驚蟄》與《在人間》的苦難敘事互闡
    叔本華說:「人生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像鐘擺一樣的來回擺動著。」在思想的深刻性還沒形成之前,兩個少年倒應該慶幸他們的年紀輕輕,因為,這種精神上的苦難領教,比起肉體上的苦難領受,確乎要痛苦得多。因此,他們和大多數人一樣,對大地苦難並沒有抱怨,而是坦然接受。《驚蟄》的苦難敘事不是單純的,顯然帶有複雜的對創作背景和時代特性的投射。
  • 那些敢於把苦難和挫折踩在腳底的人,都成了自己人生的王
    打漁是這樣,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圖片來自網絡2.平靜的湖面,練不出剽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那些彪炳千秋的民族英雄,那些浩氣長存的時代偉人,那些成就突出的時代精英,他們哪一個不是從苦海中躍起,哪一個不是從挫折中跳出?正是那些苦難,那些挫折,才成就了他們的偉業,成就了他們高光的人生。
  • 【尋找最可愛鄉村教師】崔彩絨:面對人生苦難,可以選擇堅強
    「面對人生苦難,可以選擇堅強」 ——記慈利縣三合鎮莊塌中學教師崔彩絨 一波接一波的苦難,衝擊著這位病魔纏身的女教師,但她沒有被擊垮,依舊挺立在講臺上。 到底是什麼支撐著她?這些苦難,連錚錚鐵漢也可能承受不了。 崔彩絨說:「誰不想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樂樂?我也想。面對人生苦難,可以選擇堅強。」 苦難中的崔彩絨,以樂觀、豁達的精神面貌,感染著身邊的人。
  • 幸福就在身邊,我們不要一直盯著苦難
    她輕描淡寫地說:幸福就在身邊,只要我們不盯著苦難,什麼都不遠,該盛放的便不會凋殘!看著她朝氣蓬勃的笑臉,我深以為然。01或許,人生真的有太多沒法逆轉的苦難、沒法去挽回的缺憾。靈姐是個孤兒,九歲前在福利院長大。使她有了敏感怯懦的性格,但她運氣不錯,兒童節一個節目,讓她被養母看中,帶回了家,開始了讀書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