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痛苦是人清醒活著的最好證明(組圖)

2020-12-05 搜狐網
 
  日本「經營之聖」談「實學」主義
日文版《實學》 稻盛和夫著

  日本經濟新聞社

  定價:1470日元
中文版 《稻盛和夫的實學:經營和會計》

  稻盛和夫著 譯林出版社

  2006年1月版

  定價:18.00元
「實學」的倡導者、思想家福澤渝吉。

日本「經營之聖」、京瓷和KDDI兩大公司的締造者稻盛和夫。

  用日文Google搜「實學」的話,有396000項。這個名詞是由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澤渝吉提出來的,已經成為日本慶應大學(原慶應書塾)的校訓。「實學」

  一詞,在某種意義上意味著「最佳平衡」,即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庸之道」。福澤渝吉自己的解釋就是「有形世界中的數理學和無形世界中的『心之獨立』」,更通俗地講,就是「對社會做出切實的貢獻。」

  而日本京瓷和KDDI兩大公司的締造者———稻盛和夫先生在《實學———高收益企業的締造方法》中,完成了「實學」精神在「商學」領域的傳承和延展,這恐怕也是「實學」鼻祖福澤渝吉意料之外的事情了。

  在《實學》這本書中,稻盛和夫用福澤渝吉「實學」的觀點,來闡述經營中最實際的問題———會計。

  在常人看來,會計屬於比較專業的學科,只要特定的專業者弄懂就可以了,只要能對上帳,就完事大吉了。而經營者追求「利潤至上」,所以,通常不會在「會計」上敷衍了事。稻盛和夫在書中,以崇尚「實學」的經營者的身份,將「經營」和「會計」結合起來,加以解釋說明,即使是一個完全不懂會計者,也能瞭然於心。原因就在於他把功利的經營和複雜的會計賦予了哲學意義的「實學」主義色彩,於是,一切就變得淺顯易懂了。

  那麼,「實學」在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眼裡,究竟指的是什麼?

  人們往往容易把事情考慮得過於複雜,其實事情的本質是很單純的。表面看上去很複雜的事情,其實也是由若干簡單因素組合而成。人類的遺傳基因由三十億個鹽基序列構成,其實表達遺傳基因的密碼種類不過四個而已。

  這個簡單原理同樣適用於經營。人生和經營的根本原理原則都是極其單純的。關於經營和會計上的技巧和秘訣,無非就是最原始最簡單的東西。也就是說,不要被細枝末節蒙蔽了雙眼,抓住問題的「根本」即可,即使最複雜的會計也是如此。無論多麼錯綜複雜的問題,都能追根溯源回到原點。面對千頭萬緒的經營或者會計上的問題,用簡單原理對事情進行判斷,就能化繁為簡。

  稻盛和夫自稱曾經對經營一無所知,但他仍舊堅信,若做違背倫理和道德的事情,必將一事無成。

  這是一個極其簡單的標準,也是通情達理的原理,遵循這個原理進行經營就不會茫然失措,最終會取得事業成功。稻盛和夫認為,物質有三種類型:可燃性物質、不燃性物質和自燃性物質。那些優秀的人是自我燃燒、同時把能量傳遞給周圍的人,「工作需要相當大的能量來激勵自我,燃燒激情。燃燒自我的最佳方法是熱愛本職工作。無論是什麼工作,只要全力以赴去幹,就能產生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會產生積極性,向下一個目標挑戰。」

  稻田盛夫小時候家裡很窮,沒有一本書。一次去同學家裡玩,看人家的書架上擺滿了文學全集,十分羨慕。回來天真地問父親:「為什麼我們家裡沒有書?」背負生活重擔的父親沒好氣地回答:「書能當飯吃嗎?」當時因為實在太小,少年的他不識父親言語背後包含的辛酸滋味。

  13歲的稻田盛夫,經歷了一場結核疾病的困擾,臥床期間,鄰居大嬸給了一本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書———日本教育專家谷口雅春的《生命的真諦》。年幼的稻田盛夫從書中接觸到啟蒙其一生的重要詞語「心態」。「心態」這個詞語造就了他「成功不盛氣凌人,失敗不妄自菲薄」的完美人格品質。「心態」這個詞彙從此就一直伴隨著稻田盛夫體悟人生的酸甜苦辣:家境貧寒、疾病困擾、考試受挫、創業艱辛和成功的喜悅。可以說他的人生哲學啟蒙於一本書,成就於一個詞語,「經營的真諦最重要的就在於具備了什麼樣的心態,如果經營者的心態調整好了的話,他公司的業務也必然會很順暢」。

  每一個創業者都有一種支撐其的哲學,成年以後的稻盛和夫在經歷創業的艱辛後,逐漸積澱了博愛的「實學心態」。稻盛和夫感慨地說:「有的人終其一生,在追求金錢、地位和名譽,我始終認為對社會、對他人有所裨益的話,是一個人的最高行為境界。行善必然會帶來善果的。如果一個人做的事情是正義和正確的話,整個宇宙都會回饋與報答他的。」

  這一點即現在很熱的「企業或者企業家的社會責任」。稻盛和夫關於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有一段真誠而坦率的話:「這個社會,的確存在著『勢力』一詞,現在,京瓷公司和稻盛和夫成為具備了一定『勢力』的代表,這個時候,將一部分『勢力』轉化成為愛心與善意,去幫助別人,就會在無形當中分解『勢力』的權威以及它帶來的高不可攀的距離感。」稻盛和夫的經營理念是:「在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幸福的同時,要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貢獻」。

  企業經營的首要目的是實現員工的幸福生活。

  但是,如果僅僅如此的話,那將是為某一個企業牟利的自私行為。作為社會的公器,企業有為世界、為人類盡力的責任,從利己經營轉變為利他經營。我想用我最喜歡的稻盛和夫的一句話結尾:「不願吃苦是人之常情,但以長遠性和前瞻性的眼光來看,年輕時候吃些苦頭對以後的人生會更有幫助。

  有時候,痛苦是人清醒活著的最好證明。「這句話與」實學「無關,卻又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李穎秋《新京報》新聞熱線:010-63190000 、010-96096333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3不問,庸人長籲:知道得太晚
    稻盛和夫曾告誡人們: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有3不問,那些平庸一輩子的人,聽完後都會長籲短嘆,只恨知道得太晚。一、不問曾經,空杯心態稻盛和夫認為,真正聰明的人不會抓著過去不放,過去可能有好有壞,有痛苦的,也有快樂的,但若是沉溺在過去的溫柔中,或是深陷過去的痛苦中,這只會讓你止步不前,永遠也不能迎來新的希望與轉機。
  • 稻盛和夫:人為什麼而工作?為什麼而活著?這是我聽過的最好解答
    這些聽起來就很玄幻的奇蹟,竟都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創造的。從京瓷到KDDI再到日航,與其說是稻盛和夫的成功,不如說是稻盛和夫哲學思想的成功,稻盛和夫的哲學就是他的成功方法論和經營之道,是經過實踐驗證的哲學。也許有人對此嗤之以鼻,認為在創業過程中講哲學太理想、太空泛,還不如談管理和業績業務來得實在。
  • 稻盛和夫:立場不同,所見的世相也不一樣,甚至到了令人恐怖程度
    「我們的煩惱和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而是因為我們加在這些事情上的觀念。」這句話包含了一個很重要的因果關係,我們的觀念是「因」,煩惱和痛苦是「果」。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就非常重視這個關係,他常常告訴別人:只有自己的心境向好的一面轉變了,身邊人對你的反對、阻力和環境的氛圍、氣場才會向好的方向發展。世界隨著人的心境發生變化稻盛和夫年輕時,曾經得過一場肺結核。
  • 稻盛和夫:人為什麼活,為什麼而工作?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答案
    我國學術大家季羨林,曾這樣評價稻盛和夫: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作為企業家,稻盛和夫有著世界公認的影響力,正如季羨林所說,稻盛和夫的成就不僅在於擁有兩家世界五百強公司,更在於他把自己的哲學思想毫無保留地分享給所有人,讓更多的企業家學習他的經營哲學,在生活和事業上少走彎路。人為什麼而活,為什麼而工作?很多人認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生活的食糧,但是稻盛和夫在《幹法》一書中卻告訴我們:工作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
  • 稻盛和夫:人為什麼而工作?又為什麼而活?這是我聽過的最好解答
    如果你的腦中還是混沌迷茫的,那不妨來聽聽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答案,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解答。人為什麼而活,為什麼而工作?稻盛和夫認為,這個問題關係到一個人乃至一個社會的目的和使命。而他也給了我們一個最有意義的解答:為了打造更好的自己而工作,為了創造更好的世界而活著!工作的意義稻盛和夫認為,工作其實是一場「修行」,不要只把它看成是賺錢的工具。
  • 稻盛和夫:迷茫無助時,普通人想翻身,牢記4句話,比學習更重要
    稻盛和夫的人生智慧給了我們啟示。稻盛和夫是誰?作為日本「經營聖徒」的稻盛和夫,早年命運多舛,卻曾兩度創業,創立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據悉,他從27歲開始創立京瓷,努力了10年,將京瓷打造成世界500強;52歲退休後,他選擇繼續創業,創辦了電訊公司,將其打造成世界500強。
  • 稻盛和夫:聰明的人,一生3不說,窮人樂在其中,富人笑而不語
    稻盛和夫:聰明的人,一生3不說,窮人樂在其中,富人笑而不語有人的地兒才稱之為是江湖,現在的生活隔三差五會在不經意給咱們幾拳,提醒咱們現在的生活不僅僅有甜,也有苦。稻盛和夫是日本這個國家耳熟能詳的運營之聖,也是當今世界認同的經營之神,出身平淡無奇的稻盛和夫,二十七歲白手創業創建了京瓷,52歲再度創業建立了KDDI,2家公司企業都進入了當今世界500強,稻盛和夫為此成為全世界首位白手創業,運營了2家500強公司企業的人。在公司企業裡,稻盛和夫是毋庸置疑的運營之聖,在日常生活中,稻盛和夫也是一個哲學家。
  • 稻盛和夫的《幹法》,為什麼在日本被企業奉為神作?五點做到極致
    《幹法》濃縮了稻盛和夫畢生的經營哲學,他看到很多日本年輕人毫無欲望,整天無所事事,不願意工作,他希望通過文字,讓日本年輕人重拾對生活的熱情與希望,他把自己一生的工作心法寫進了《幹法》。《幹法》的作者是稻盛和夫,這本書也也被日本的人奉為工作神作。
  •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很多人一生也未知,稻盛和夫用8個字就道破
    我們可以搞不清楚這幾個問題,但是要明白人活著有什麼意義。很多人就是不知道活著是為了什麼,一輩子過得稀裡糊塗。別人上學他上學,別人結婚他結婚,每一步都按照固定的路線走,卻失去了自己生命獨特的意義。在日本有位88歲的老人,他是世界著名的經營之聖,是很多人稱讚的,集企業家哲學家於一身的人。他就是稻盛和夫。
  • 人為什麼而活,為什麼而工作?稻盛和夫:原因就在這2點
    稻盛和夫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傳奇的人物了,在創業、人生、處事等各個方面都有著讓人驚嘆的才能。除此之外,能夠讓稻盛和夫取得現在這樣大的成績,還要數這2點。對於工作,稻盛和夫可謂是十足的認真和熱情了。要說這個世界上誰最熱愛工作,這位老先生當屬第一。
  • 有些笑容背後是咬緊牙關的靈魂:職場崩潰不妨學學稻盛和夫的智慧
    家裡為了支持稻盛和夫上大學,兄弟姐妹都放棄了升學,結果他卻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大學畢業後也沒有門路,入職考試也屢遭失敗,最後去了一家瀕臨倒閉的企業。稻盛和夫的經歷可能比我們每個人都難,那時他也經常感嘆,有時候甚至想破罐破摔,有一次他甚至萌生了想當「黑道書生」的念頭。
  • 稻盛和夫:想出人頭地,並不在於知識多少,關鍵是這3個認知覺醒
    閱讀稻盛和夫的作品,你會感覺到他從一個逆襲人生的平凡年輕人身上的不易,你還可以學習到一些簡單而又極其寶貴的成功法則,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從他的經歷中獲得足夠的認知思維,從而改變你的人生。因此,稻盛和夫值得每一個普通人學習。現在我將分享三個稻盛和夫對思維的認識,希望能給你一些認知上的覺醒,給你一些啟發。
  • 稻盛和夫:真正牛的人「發財」,不靠天意,而靠這4種方法
    說到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你應該也是有所耳聞,他是日本商界的傳奇人物。光看老人的臉,你可能會認為他是一位普通的,面相慈祥的老爺爺。然而,對他有所了解的人可就不這麼認為了,在在商界人眼中,這位老人經過種種歷練,非常的有智慧。稻盛和夫一直被稱為經營之聖,他不僅是一位富商,而且是世界著名的實業家和哲學家。
  • 稻盛和夫:一開口就說3種話的人,請趕快遠離,看看你身邊有嗎
    稻盛和夫作為世界上少有的,企業家和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成功人士,他有很多企業經營和人生的哲學智慧值得我們學習。很多人拜訪稻盛和夫向他「取經」,希望獲得一些指導。其中就有一個人向稻盛和夫哭訴,說遇到的人都是壞人,遇到的事也都很倒黴。
  • 稻盛和夫:真正聰明的人,這2樣從不問,庸人長嘆:知道得太晚
    日本唯一在世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一生崢嶸歲月,創立了兩家世界500強,挽救了日航的沒落,其實這些成績,大多是在稻盛和夫獨特的經營哲學指導下,自然形成的結果。著名學者季羨林就曾讚嘆道,稻盛和夫既是企業家,更是哲學家。
  • 稻盛和夫:贏到最後的,不是聰明人,而是那些看似「愚拙」老實人
    大家都去追捧聰明人,他但是唯獨他站起來為老實人發聲,甚至可能是「憨厚老實有些傻」的人。他就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白手起家創立2家世界500強,並拯救了瀕臨倒閉的日本航空。稻盛和夫說自己不是聰明人,可能有人覺得他謙虛,但了解之後其實發現,是事實。
  • 作為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如何在新的領域取得成功?
    本田汽車的本田宗一郎,和京瓷集團及kddi的稻盛和夫,這四位經營之聖創造了很多商界傳奇故事。其管理學上的哲學成了不少商業領袖們遵循和學習的教科書。道盛和夫是現在唯一在世的經營之聖,道盛和夫也是全球唯一一個獨自創辦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企業家。
  • 稻盛和夫打架輸了,回家哭訴,母親把他趕出門:打贏了再回家
    說起稻盛和夫,大家就會想到他是日本經營之聖,別人創辦一家世界500強就很厲害了,而他創辦了兩家,還在78歲的時候,拯救瀕臨倒閉的日航。全世界就找不出第二個,像他這樣既是哲學家又是企業家的人。當然稻盛和夫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奮鬥還離不開父母對他的教育。
  • 當你負債纍纍,親戚朋友都看不起你時,請牢記稻盛和夫逆襲定律
    有些人經歷逆境之後沉淪在消極中,徹底一蹶不振,而厲害的人卻能夠把逆境當作儲能的機會,扭轉逆境後便一飛沖天。稻盛和夫就是那個能一飛沖天的人,他出身不好,家庭貧困,身體也不好,上學讀書成績又不理想,畢業後工作也不順利,身邊的親戚都看不起他們家,就這樣過了二十多年,稻盛和夫依然不放棄改變,堅持突破生活的重圍,最後建立起兩家世界五百強的企業,成了日本著名的「經營之聖」。
  • 稻盛和夫的幾十本書,到底有什麼區別?
    內容簡介:稻盛和夫《幹法》唯一授權版本,寫給職場人的必讀第一課。凝結了「經營之聖」稻盛先生70多年工作經驗,收錄了他在2014年杭州報告會上的講演。這些思想對企業管理者有極大的借鑑意義,也是稻盛不可動搖的「信念」,更是被稻盛先生實踐證明了的正確的「工作哲學」。本書最新平裝版多次霸佔圖書暢銷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