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模樣幾年變一變,與小時候看見的不一樣?都是進口麻雀的鍋

2020-10-03 微風執杯煮酒上西樓

麻雀隨處可見,每天早上嘰嘰喳喳叫人起床的小鳥就是麻雀,它們聲音洪亮,清脆婉轉,在很多人心中想起鳥叫聲的話,第一時間想起的都是麻雀的聲音,可見它們與人類的關係之密切。

樹雀與家雀

2然而,很多人發現,現在的麻雀無論樣子、毛色、體型甚至叫聲都與小時候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麻雀的模樣幾年就有一個變化,這是為什麼呢?

彩頭麻雀

對於很多八零後來說,童年的時光總是與麻雀分不開,小夥伴們大多都在樹上、在牆縫裡掏過麻雀窩,有時候掏出來的是小鳥,有時候是鳥蛋,還有時候甚至掏出來蛇等小動物嚇人一跳;還有時候撒上稻米,支起簸箕,然後躲在門帘後面抓著繩子等著麻雀落入陷阱。

那時候寒暑假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養麻雀了,不過麻雀個性很強,有的麻雀被抓後不吃不喝,很難馴服,這樣的一般一天後就放生了,也有一些過幾個小時也會吃喝,這樣的一般會放一個假期,等開學的時候再放生。

那時候,感覺麻雀總是一個樣子,無非就是體型胖瘦而已。那時候的麻雀普遍毛色較差,體型較為大,特別是頭很大,灰色的羽毛加上部分黑點作為點綴,樣子實在是樸實無華。

紅頂麻雀

然而,近些年來,麻雀的樣子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很多地方發現了黑色的麻雀、白色的麻雀、深色的麻雀等等,麻雀的體型變小、毛色十分光滑,而且大多時候都是群居,要麼看不到,要麼看到的就是一群,生活習性也有了變化,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說麻雀少量,看不見了,而有的人卻說,麻雀多了,隨便扔塊石頭就能趕出一群來。

然而,這些變化是怎麼來的呢?這還要從兩次人為的影響來說。

消滅麻雀

第一次是由於上世紀五六十年的滅雀運動,當時麻雀被認為是害鳥,因為它們經常被看見在秋收的季節偷吃糧食,有科學家計算說,一隻麻雀可以吃四五公斤糧食,這在當時來說是很大的損失,當時一個成年人的口糧配給一年不到100公斤。

所以麻雀被廣泛消滅。

打家雀

據老人們講述,當時消滅麻雀的方式比我們小時候套麻雀嚴厲的多,毒餌、撒網等多種方式,由於麻雀與人類居住區域相近,夜晚都要歸巢穴,所以麻雀幾乎被消滅殆盡,然而,消滅麻雀卻帶來不好的後果,沒有麻雀對蟲子以及蟲卵的抑制,蟲害爆發,糧食減產嚴重,帶來的損失比麻雀吃掉的更多。

紅頭麻雀

然而,由於我國麻雀數量銳減,難以恢復種群,隨即從國外進口的很多麻雀,這樣,在我國就大量生存著進口麻雀,現如今進口麻雀的後代基本遍布全國各地。

原來我國分布的主要麻雀是歐亞樹雀和家麻雀,其中歐亞樹雀吃糧食最為多,家麻雀則少,更多的以草籽和蟲子為食物,而進口麻雀主要是樹雀為主,這種食性上的區別也間接造成了我國自有麻雀種群,特別是家麻雀在九十年代的再次銳減。

黑頂家雀

第二次是由於上世紀九十年代農業技術的發展,農藥等的大量應用,為了消滅蟲害,很多農業區在糧食生長成熟階段大量使用農藥,麻雀吃了被汙染的草籽和蟲子後中毒而亡,這造成了麻雀的二次減少,特別是善於捕食蟲子的家麻雀數量銳減。

紅頂黑腹麻雀

經過兩次人為影響後,麻雀種群發生了改變,樹雀數量增加,特別是進口麻雀佔據了主流,原來的中華本土麻雀在經歷數百數千年的進化後,形態基本穩定,而進口麻雀需要重新適應新的環境,在不斷的遷徙繁衍中,進化出來不同的形態,另外,由於和本土麻雀的雜交,麻雀的形態變化更加頻繁,這就是為什麼麻雀越來越富有變化,顏色和形態與小時候的記憶越來越不同的原因。

黑白麻雀

不過,麻雀算是生命力比較頑強的生命,在經歷了重大挫折後依然頑強的繁衍了下來,它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尊敬,也更需要我們的保護。

相關焦點

  • 現在麻雀模樣幾年一變,與小時候看見的不一樣?都是進口麻雀的鍋
    ,而且,麻雀的模樣幾年就有一個變化,這是為什麼呢?那時候寒暑假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養麻雀了,不過麻雀個性很強,有的麻雀被抓後不吃不喝,很難馴服,這樣的一般一天後就放生了,也有一些過幾個小時也會吃喝,這樣的一般會放一個假期,等開學的時候再放生。那時候,感覺麻雀總是一個樣子,無非就是體型胖瘦而已。那時候的麻雀普遍毛色較差,體型較為大,特別是頭很大,灰色的羽毛加上部分黑點作為點綴,樣子實在是樸實無華。
  • 很多年,我都沒有見過麻雀了,麻雀,是我小時候的玩伴
    很多年,我都沒有見過麻雀了。麻雀,是我小時候的玩伴;是下雪天篩子下的驚恐萬狀;是雪地篩子裡的上當受騙;是缺衣少食時的美味。一群黑灰色的麻雀就在我們面前的青草地上,歡快地交頭接耳,商量著大事。現在,它們是這蓊蓊鬱鬱樹木間的點綴;是公園的另一個風景,公園因有麻雀的歌聲而更富有生機。
  • 麻雀進口了,青蛙又沒了?這些常見的小動物怎麼就突然少了
    猶記得幾十年前,這裡泥土芳香,岸邊小道上雜草叢生,一路過就能驚起一群麻雀,嘰嘰喳喳好不熱鬧;溼地裡湖水肆意流淌,青蛙叫聲不絕於耳。幾十年間,不禁想問:麻雀少了,青蛙沒了,它們都去哪兒了?麻雀的減少要從兩個階段講起來,第一階段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滅雀活動,麻雀被誤認為是害鳥予以消滅,五年多時間消滅麻雀近二十億隻,讓中華本土麻雀幾近絕跡。後來,從外進口了數百萬隻麻雀進行了補充,所以現在國內麻雀種群分為進口麻雀、本土麻雀和雜交麻雀三類。
  • 網友問:麻雀的壽命是多長,為什麼很少看見死去的麻雀?
    麻雀的種類很多,以農村常見的樹麻雀來說,壽命在10年左右,但是麻雀的天敵也很多,使得很少有麻雀能活到這麼長的時間,在森林中也是可以見到一些死去的麻雀。我們小時候的農村上,經常看到麻雀成群結隊地穿梭在竹林和森林之中,尤其是在曬穀物時,只要人離開一會,就會有很多麻雀來偷吃,但是麻雀的警惕性非常高,人稍微一接近就會飛走。
  • 麻雀的壽命有多長,為什麼很少看見死去的麻雀?
    麻雀並不是特指某種鳥,它是文鳥科-麻雀屬下的27種小型鳥類的統稱,中國有5種,分布十分廣泛,我們平時叫不出名字而用「小鳥」來代替的鳥類,大多時候都是麻雀。說到麻雀,有一點它和人人喊打的老鼠是一樣的,兩則都是高度跟隨人類社區的動物,換句話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基本可以看到它們。
  • 麻雀和貓咪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網友:麻雀會被氣死的!
    那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說麻雀吧,相信大家對於麻雀這種鳥類應該也都是不陌生的吧,不是有句話說的好嗎:「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但是麻雀這種鳥類可能有很多的人是喜歡的,但是也有很多的人是不喜歡了,相信也應該有很多的人應該也都是清楚的吧!
  • 麻雀在這裡做了窩
    這兩天隔壁老太太從外地回來了,黎明又恢復了原有的熱鬧,麻雀圍著房前屋後,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老太太是個信教徒,以前每個禮拜天都去教堂做禮拜,現在走不動了,依偎在窗前,經常的在窗臺、空調外機上撒小米粒,惹得小鳥們一片鶯歌燕舞,熱鬧極了。我喜歡這樣的場景,經常的和老太太一樣,躲在房間裡,隔窗相望,分享這一快樂的時光。
  • 蒙冤的小麻雀
    截止1958年11月上旬,全國各地不完全統計共捕殺麻雀十九億六千萬隻。1955年4月21日的《北京晚報》發表了郭沫若作的「咒麻雀」詩一首,對可惡的麻雀進行了憤怒地聲討:麻雀麻雀氣太官,天垮下來你不管。麻雀麻雀氣太闊,吃起米來如颳風。麻雀麻雀氣太暮,光是偷懶沒事做。麻雀麻雀氣太傲,既怕紅來又怕鬧。
  • 王祥夫丨麻雀帖
    那個修房頂的工人說他已經看見了,那兩隻老麻雀急得什麼似的,在不遠處飛來飛去。還有一天下大雨,我站在窗子前看著那片稍稍翹起來的瓦,看著雨水「譁譁譁譁」在上邊流,我想瓦片下的那麻雀一家日子肯定不怎麼好過,那瓦片之下,一共有幾隻麻雀?兩隻老麻雀,再加上幾隻小麻雀,三隻還是四隻?
  • 麻雀一、二……
    雲雀、黃雀、孔雀自不必說,那顏值,那清脆,都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就說跟它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燕子、喜鵲,也都比它耐看。燕子一身玄衣,就一個字——「酷」;喜鵲黑白搭配,走的是經典路線。灰不灰、褐不褐的麻雀,在人家面前蹦躂,像長了一臉大麻子的小丑,也難怪不招人待見。樣不俏,又肯說。一睜眼,嘴就不停,聲音還嘶啞,嘰嘰又喳喳,聒噪得鳥見鳥躲,人見人煩,懶覺都睡不成。
  • 麻雀:冬天裡的精靈!為什麼冬天只有麻雀不怕冷,出來活動沒事?
    雖然沒有下起來,今天吹著溼冷的北風,凍的連門都不想出去,冬天真的來了。要說在農村野外,你能夠看見的鳥只有兩種,麻雀和烏鴉。格外是麻雀,由於麻雀是群居性鳥類,所以一來就是一大片,要麼在光禿禿的樹枝上面,要麼就是在電線桿上面。往往是黑壓壓的一大片。冬天灰色的天空,加上灰色的麻雀,為單調沒有生氣的田野添了一點活力,讓人看上去沒有那麼冷清。
  • 麻雀的壽命有多長,為何很少看見它們的屍體?
    提起麻雀,大家第一反應都會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句話。從這句話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麻雀是一種體型非常小的生物。一般來說,體型小就意味著壽命短,不過這不包括烏龜。那麼,麻雀最長能存活多長時間呢?儘管小型鳥類的平均壽命大概為5到10年的時間,但與其體型比較,10年已然是非常長壽了。而大型鳥類中,最為長壽的當屬鷹,其最長可存活50餘年。
  • 麻雀的壽命到底有多長,為什麼很少看見死去的麻雀?
    在大家的印象中,動物的體型和壽命大致是相關的哦,比如朝生暮死的蜉蝣只有幾個小時的壽命,還有各位看都毛骨悚然的老鼠,大概是1-3年,而大象壽命則是80年左右,藍鯨的壽命則可能超過100年!那麼麻雀的壽命是多久呢?體型大小真的和壽命相關嗎?
  • 有沒有感覺到現在農村很少有燕子了,而麻雀卻多起來了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小時的我們讀著白居易的這首詩時,不油得對燕子產生了好奇心。於是不斷的尋找燕子,發現燕子好美啊,它那剪刀似的尾巴,清翠的歌喉,不油的讓我們愛上了燕子。大家都知道,燕子是益鳥,專門吃莊稼裡的害蟲的,因此大家都很喜愛燕子。記得小時候,大家都住老房子,每年都有燕子飛來堆積燕窩,還經常看到一窩窩的小燕子在燕窩裡揚著頭吱吱地叫,在等燕媽媽給它們哺食呢。現在大家都住進洋房,很少看到燕子過來堆積燕窩了。現在農田裡都在打農藥除蟲,這也是燕子減少的原因之一。
  • 幾百隻麻雀從家上空飛過 市民擔心是災害先兆
    在杭州的城郊接合部,上千隻麻雀飛來飛去很正常,並不是自然災害的前兆。」  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陳水華說,中秋過後麻雀集群現象會多起來,通常有兩個原因,一是覓食,二是取暖。平時它們嘰嘰喳喳從空中飛過,是在作短距離的遷移,到一個稍微暖和一點的地方去。  由此判斷,沈女士昨天早上看到的情形,很有可能是麻雀們結伴找食物去了。
  • 遇見廈門·在我的眼裡,不一樣的沙坡尾避風塢,一狗二貓三麻雀
    而在我眼裡,沙坡尾避風塢,卻是與眾人不同的模樣。二貓沙坡尾一小店櫥窗內的喵星人很多人都聽過廈大附近有一條頂奧仔貓街,7條主幹道都在翻修,偶然看到幾個姑娘在抬頭看,原來頭頂上竟然有幾百隻小麻雀。若您晚上的時間點,經過中華兒女美術館公交站,不妨抬頭看看這些小麻雀。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眼裡的沙坡尾避風塢都有自己的模樣。我真的挺喜歡沙坡尾的,也很喜歡發現不一樣的沙坡尾。你來過沙坡尾避風塢嗎?
  • 嘰嘰喳喳的麻雀你吃過麼,這裡有幾個麻雀菜譜
    但明代的房中術,已吸收道家的吐納功夫,注重採陰補陽古書上就記有與十來個女子交合不洩,可延年益壽至八十歲,與數十個女子交合不洩,可如神仙般長命不衰的荒唐記載。但在西漢創立之際,主要還是研究提高男性性機能,藥食相補和研製春藥的。
  • 農村麻雀越來越多了,偷吃農民的莊稼,捕捉麻雀違法嗎?
    原創/三農孫大地今天又有幾隻麻雀溜進家裡來覓食。我就躺在床上看著他們蹦蹦跳跳的,一點都不怕我。我突然覺得麻雀這麼可愛,怎麼可能是害鳥呢?小時候貪玩,也掏過麻雀窩,用彈弓打死過麻雀,也活捉過麻雀,試圖養起來,但是養幾天就會絕食而亡。村裡的老人都說,麻雀是養不活的。
  • 麻雀的日常
    到了六十年代,人們經過認真的反思,覺得把麻雀作為「四害」實在是太不公平了,開始為其平反。原因是,麻雀不僅僅吃掉一部分糧食,更主要的是,麻雀的主要職能是保護莊稼捉害蟲。按照三七開的原則,麻雀的功大於過。從此,麻雀不再被列為「四害」了,成了莊稼地裡的「守護神」,漸漸地受到了人們的保護和尊重。 麻雀遍布在世界各地,城市和鄉村的每個角落都有。在我國北方,大家都習慣地叫它小家雀兒,意思是與人為伴。
  • 百草園到小麻雀的故事(輕閱讀)
    我對麻雀的好感其實是成年後的事。記得小時候的某一天,弄堂裡的大人一早就被動員起來,人人手裡拿一件能敲打出聲的物件,諸如臉盆,破鍋,簸箕,鏜鑼,鼓,……笑嘻嘻象玩笑又象在做一件不同尋常的事。小孩也可參加,有的頸上掛著哨子,玩具喇叭,有的拿著晾衣服用竹竿,有的拿著長棍,上面還拴上幾片布條,人人又興奮又好奇。聽到一聲號令,全弄堂,從頭到尾在屋上,在老虎窗口,在平房頂上,以及大敞著的窗口,立時都有人咚咚鏘鏘,乒桌球乓夾雜著人的喉嚨間發出的悠長的歐~歐~歐的聲音。砰!啪!中間還夾著劈劈叭叭的聲響,什心地方放起了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