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歐洲流行了長達兩百年的 排隊槍斃戰術

2021-01-08 聊歷史的書蟲

線式戰術,曾經盛行於17、18世紀歐洲,一般是將軍隊沿正面平均配置,展開成二至三線。各線相距50至200步,每線又分為3至6列。

具體在戰場上運用線式戰術時,步兵居中,騎兵位於兩翼,火炮視情況配置在隊列的兩翼或各線之間,騎兵位於兩翼,火炮視情況配置在隊列的兩翼或各線之間。步兵在炮火支援下以整齊而有節奏的的步伐整齊前進,一直到火槍的有效射程內進行火槍齊射。

線式戰術以士兵的高紀律高素質,提高了滑膛槍整體齊射的效果,形成彈丸彈幕式半自動覆蓋射擊,殺傷敵人,不這種戰鬥隊形轉動不靈活,只能適應開闊地形,機動能力要也不是很強。

從17世紀中期開始,自從歐洲步兵廣泛採用了手持式槍械後,線式戰術就逐漸佔據了戰場的主導地位,將步兵排成寬而淺的線列,然後進行火槍齊射這種戰術被成為「排隊槍斃」戰術。

不過即使再訓練有素的步兵,以線列陣型行進時,速度仍然會非常緩慢,尤其在通過灌木、森林的時候,步兵通常採用線列陣型,而在行進時,通常採用縱陣。在衝鋒、近戰時,也會採用縱陣。

造成排隊槍斃戰術盛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當時的槍械不管是火繩槍還是燧發槍,都是滑膛槍,那時候槍管的膛線還沒有大規模出現,由於滑膛槍發射彈丸精準度非常低,所以必須用密集陣型才能顯示出火槍的威力。

一直倒了19世紀末期,新型武器的不斷發明和開發,使得歐洲步兵開始逐漸接受了散兵陣型作戰,排隊槍斃這種戰術才慢慢退出了戰場舞臺。

相關焦點

  • 蠢到無可救藥的「排隊槍斃」戰術?卻能幫英國成就日不落帝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7世紀中葉的時候,歐洲就發明出了「排隊槍斃」的戰術,開戰時士兵一排一排的站好,然後一起向敵方發動進攻。在現在看來,這個戰術完全就是蠢得無可救藥,然而在當時,這個戰術卻幫助歐洲稱霸了世界。
  • 從排隊槍斃到散兵戰術,歐洲人是怎麼想明白的?法國大革命是關鍵
    編者按:18世紀是公認的線式戰術時代。歐洲人的線式戰術雖然簡單有效,但排隊槍斃這事確實太反人性了,因為正常人在排隊對射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的去躲避和恐懼。因此散開隊形,自由射擊往往會成為很多人的潛意識選擇。而這在戰術上的最終結果,就是散兵戰術了。那麼歐洲人是怎麼想明白的,從排隊槍斃進化到散兵戰術的呢?
  • 排隊槍斃時代的普魯士軍隊:腓特烈大帝締造的歐洲步兵模板
    對於戰史研究者來說,18世紀是個不容忽視的時代,因為它在線性戰術(也就是俗稱的排隊槍斃)時代中處於一個承前啟後的階段。如果說線性戰術時代的戰爭藝術以拿破崙戰爭為巔峰,那麼18世紀最為重要的一場戰爭就可以說是直接啟發了這個時期諸多通用的軍事法則。
  • 射速更高的傳統箭陣能打贏排隊槍斃戰術嗎?在一種情況下有勝面
    影視劇《愛國者》中有關排隊槍斃戰術的畫面。在火藥武器剛剛大量裝備步兵的時候,因為全部是滑膛槍,精度十分糟糕,再加上當時火藥槍發射的速度極慢,火藥和子彈都要從槍口分別裝填,所以為了增加火力密度提升命中率,發明了線列步兵密集排列和射擊的戰術。交戰時兩邊部隊面對面射擊,不能臥倒或者找東西隱蔽,所以被形象地比喻為排隊槍斃戰術。而且為了保證隊列的整齊,在行進時速度十分緩慢,並且還要奏起鼓樂。
  • 在鐵律下「排隊槍斃」:拿破崙時代的軍隊是如何作戰的?
    文/天元宏大的隊列方陣,華麗的服飾,以及貼面對決的排隊槍斃戰術……這一切,是許多人對拿破崙戰爭以及其前後時期的戰爭形態的印象。其中,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可能就是那士兵面對面的排隊槍斃了:士兵列成方陣,緩緩前進,行至距敵不過幾十米後駐足,隨著槍火嘯叫,雙方士兵在指揮官指引下輪流開火,刺鼻的硝煙瀰漫戰場……這一幕幕足以讓人血脈賁張,同時也讓人對這群衣著華麗的士兵們產生了好奇:這個時期的軍隊都有哪些兵種?他們作戰職能是怎麼分配的?為什麼他們作戰時要列方陣?他們是如何安排戰術以實現協同作戰的?
  • 18世紀歐洲人笨到「排隊槍斃」,仍大殺四方?有錢人的世界你不懂
    他的戰術體系真是大錯特錯。」這樣的戰爭自然只是愚蠢、怯懦或者說沒有現代人「智慧」的將領進行的禮節性遊戲,就連他們的遊戲工具也不過是些撲著發粉、梳著假髮的士兵……那麼,歐洲人為什麼要採用這麼呆板的戰術,並且還憑著這麼呆板的戰術去大殺四方呢?十八世紀,從託木斯克到裡斯本的廣袤土地上,步兵戰術方面近乎唯一的戰法便是「排隊槍斃」,排列極其整齊的步兵戰線展開集體射擊和衝擊,鬆散的隊形在會戰中幾乎可以忽略。
  • 步兵排隊槍斃?為什麼會有這樣讓士兵送死的戰術?
    17世紀左右,歐洲出現了一種奇怪的戰術,士兵們排成線列或者是方陣,排著隊緩慢前進,同時一邊開槍一邊看著身邊的戰友陣亡,但是就是那麼直直地站著和對方互相對射。 很多人在影視劇中都看過這樣的橋段,這實在是讓人看不懂,為什麼不衝鋒?為什麼不躲一下?為什麼不跑快一點?
  • 排隊槍斃的戰爭年代,什麼樣的士兵會站在第一排?
    所謂的排隊槍斃,其實就是雙方士兵在相距一百米左右的地方,橫向列隊進行對射。為什麼要相距那麼近呢,因為當時的軍隊使用的都是滑膛槍。所謂的滑膛槍,就是一種從槍口處往裡面裝填彈藥,槍膛內沒有膛線的火槍;它從中世紀後就開始流行,在歐洲各國軍隊中大量裝備。
  • 歐洲的火藥進階與軍事變革,為什麼都從法國開始呢?
    在火藥西傳的過程中,歐洲人率先接觸的是阿拉伯人使用的金屬管型火器「馬達法」 (類似中國突火槍)。「馬達法」傳入歐洲後,被改良發展成為後世火槍 在14世紀這一百年中,亞歐大陸兩端的火器基本處於同一水平。但進入15世紀後,火器開始出現了顯著的分野。
  • 縱觀十八世紀的歐陸,是什麼讓戰術走向排隊槍斃的時代
    而為什麼他們當時要採取列陣前進、依次射擊這種看起來完全就是送死的戰術呢?首先是槍械方面,十七八世紀的滑膛槍多數沒有膛線,採用的火藥爆炸後殘留物也會影響精準度,彈丸與槍膛間存在空隙也會造成氣密性的不足,而且當時的士兵們普遍缺乏訓練,可能瞄準的是自己正前方的敵軍士兵卻命中了左邊的敵人這種情況時有發生。
  • 線列步兵是近代歐洲陸軍的主力步兵,近距離齊射戰法有何意義?
    英軍是在戰爭中使用了傳說中的二段擊的,第一排放完槍後第二排迅速放槍,隨後便是刺刀衝鋒(當時也只有英軍敢把部隊排成兩排,並用二段擊攻擊),亞伯拉罕戰役和半島戰爭英軍都有這種戰術,即便不刺刀衝鋒,第一排蹲式換彈也應該是可行的吧,莫非還要站起來?
  • 電影明星秦漢的父親 年輕時因畏敵逃跑差點被槍斃
    [摘要]蔣介石說:這次打仗,第一團孫團長沒有命令退卻,應照革命軍的連坐法拿來槍斃。這次失敗,是我們革命軍最不名譽的一件事,也是北伐史上最恥辱的一頁。3日,蔣介石匆匆趕赴奉新,召集一師官兵訓話,痛斥代師長王俊指揮無方,並下令槍斃孫元良。他說:「這次打仗,第一團孫團長沒有命令退卻,應照革命軍的連坐法拿來槍斃。這次失敗,是我們革命軍最不名譽的一件事,也是北伐史上最恥辱的一頁。倘使第一師不退下來的時候,我們的戰事一定不會失敗。所以孫團長沒有命令,擅自退了下來,一定要按法槍斃。
  • 百年夢劇場:一座球場見證了紅魔的百年榮辱興衰
    第一場他們的對手正是曼聯的百年宿敵利物浦。可惜,夢劇場的第一場比賽,曼聯卻3-4輸給了對手。 百年夢劇場:見證過紅魔百年榮辱興衰 建成之的百年裡,夢劇場作為曼聯的主場,既經歷過二戰戰火的洗禮,也在戰後見證過曼聯從巴斯比爵士到弗格森爵士的輝煌歲月以及丹尼斯·勞反戈一擊的灰暗時刻。
  • 歐洲大陸最後一塊殖民地,曾經的世界霸主被佔領至今未還
    隨著二戰以後現代國家秩序的建立,很多殖民地都獨立獨立了,一些被割佔的海外殖民地也逐步被母國收回,然而在歐洲大陸至今卻仍然存在著一塊殖民地,它曾經是世界第一列強的土地,後來卻被歐洲另一大國佔領,至今未歸還,這就是位於西班牙南端的直布羅陀。
  • 「藍色風扇」,憑什麼在歐洲轉動百年?
    自1900年在德國巴伐利亞州創立以來,在一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中,博樂品牌一直以優越品質馳名於歐洲大陸,如今更是發展成為一家橫跨歐、亞、美等六大洲,受到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無數用戶愛戴的國際知名品牌。博樂的魅力,究竟在何處?
  • 四年排一便的大蟲子,竟引人排隊圍觀,結果因為粑粑火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竟然有人願意花錢排隊去看這個「大蟲子」排便,這也讓其貌不揚的它徹底火了一把,我們可以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在日本的三重縣鳥羽水族館裡有這樣幾隻成員,今年5月25日的時候,這幾隻動物排便了,當地民眾花錢買票進來看它們進行排便,研究人員也拿起小本本準時的來到這裡等待,這一次的主角就是大王具足蟲,一種生活在深海裡的節肢動物,想像不出來是什麼,你可以幻想一下皮皮蝦。
  • 橫濱兩所中華學校的百年曆程
    坐在操場邊的椅子上,看著忙碌而快樂的學生們,該校老師張巖松感慨良多,「我相信胡主席的來訪一定會載入學校的百年校史。這是中華民族復興和海外華僑學校振興的契機」。  在橫濱地區,除了張老師任職的「山手中華學校」外,還有一所華僑學校叫「橫濱中華學院」。兩所學校分別位居石川町車站南北兩個出口附近。
  • 2個師團5天內全軍覆沒,武器殘骸遍布戰場,師長直接被槍斃
    導語:2個師團5天內全軍覆沒,武器殘骸遍布戰場,師長直接被槍斃1939年德意志挑起戰爭期間,蘇聯方面也沒有閒著,他秉承著侵略擴張的理念,朝著芬蘭出手。士兵們利用嫻熟的滑雪技巧,穿梭在密集的叢林中,他們目標很明確,以打擊蘇軍補給部隊和指揮部為主,消滅士兵為輔,持續進行遊擊戰術,將蘇軍陣型分割。當時有兩個師團被切斷聯繫,芬軍立即通知後方部隊進行圍剿,第二天芬蘭第3軍幾萬人將蘇軍兩個師團包圍。
  • 歐洲野牛——曾經是歐洲大陸上最著名的動物
    關注了也沒有損失,告訴你個小秘密,隨時可以取消奧 199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歐洲野牛定為瀕危物種。但20世紀以來積極的保育計劃,為歐洲野牛進行人工繁殖及野放,歐洲野牛的數量於2000年開始回升,IUCN於2008年將歐洲野牛定為近危物種。然而,部分歐洲野牛群落的數量仍然正在下降,並未擺脫瀕危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