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患」還是「人禍」?誰之責?

2020-11-27 澎湃新聞

核心閱讀

製圖:李曉軍

● 流浪犬之所以在不少城市逐漸成「患」,與主人隨意棄養、寵物走失,以及流浪犬群體的無序繁殖等因素有關

● 隨著城市寵物犬數量激增,養犬帶來的各類社會問題日趨嚴重,很多深層次問題並未完全暴露,也未引起立法、執法部門和防疫部門的高度關注,對犬類管理的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已經迫在眉睫

● 治理流浪犬的法律和政策規定要符合常識和理性,愛犬人士也應有自律意識,對隨意棄養行為進行一定規制,並不是「想養就養、不想養就可隨意棄養」

最近,一則事發江蘇無錫的「流浪犬被棍打」視頻在網絡流傳,引發了國內一些寵物保護組織的發聲質疑,由此形成的「支持清理流浪狗」「反對虐待流浪狗」等幾乎對立的觀點,在網上輿論場形成了愛狗和厭狗網友的激烈爭論。

事後經了解,被棒打的黑色流浪犬曾經多次在小區內追咬路人,群眾也多次要求搜捕,消除安全隱患。但有關流浪犬治理的話題,卻引發了法律界人士的普遍熱議。

當下,因為生活條件好了,養一隻寵物犬已漸漸成為不少城市家庭的生活選擇,但由於養犬的門檻低,諸如遛狗不拴狗鏈、隨地便溺不清理、犬吠擾民等現象也給他人帶來了不少滋擾。而大量被遺棄或者遺棄後自然繁殖的流浪狗,不僅極易成為狂犬病等各類疾病失控傳播的「溫床」,而且這些三五成群的流浪狗越來越多地在小區、公園、街巷穿梭還引發了各類安全隱患,亟待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高度關注。

不少城市「犬患」初顯的背後究竟有多少隱憂?11月23日,《法治日報》記者專程趕赴無錫市進行了深入採訪。

犬患不斷警情四起

2020年8月發生在廣東省佛山市的88歲老人被狗繩絆倒身亡的極端例子,似乎就在眼前。

而類似的寵物犬、無主犬、流浪犬傷人的案例,在每個城市幾乎都在不斷被重演。

2020年8月16日晚,家住無錫市濱湖區的錢女士下班回家,突然衝出兩隻流浪犬對著她吼叫。錢女士正準備小心翼翼靠牆繞行時,其中一隻流浪犬突然衝上去咬住了她的左腿,她怎麼都掙脫不開,只能大聲呼救。

幸好,當時有兩名過路人拿石頭和樹枝將咬人的犬只趕走。而錢女士的小腿被咬得血肉模糊,送到醫院縫了11針,並打了狂犬病疫苗。

儘管錢女士想找到狗主人進行維權,但卻是難上加難,最後不得不自己承擔這一「狗咬人」事件帶來的傷害和損失。

而流浪犬引發的交通事故也時有發生。2020年1月15日中午,無錫市民夏先生在駕駛汽車穿過城區新港大橋隧道時,前方樹林裡突然竄出一隻流浪犬,夏先生不得不猛打方向盤,車頭避讓不及撞上了隧道立柱,夏先生也重重撞在了車輛前擋風玻璃上,造成了輕微腦震蕩。

由於是避讓流浪犬導致的事故,所產生的修理費用和醫療費用都只能由夏先生自己承擔。

據無錫市公安局統計,該市2020年以來僅由犬類引起的擾民、傷人、交通事故、汙染環境等方面的警情就多達17000餘起,其中70%與流浪犬相關。

「因流浪犬和無人看管的家養犬引發的咬人傷人警情有200餘起。因流浪犬亂竄和遛犬不牽繩等發生的交通事故有160餘起。」無錫市養犬管理工作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周國慶介紹。

為了和其他城市情況進行一個對比,11月23日記者還特意聯繫了南京市三個公安派出所了解了收容流浪犬的情況,其中一個派出所今年以來已經抓捕了205隻,一個派出所已經收容了151隻,另一個派出所也收容了70隻左右。顯然,這個數字背後是一個巨大的流浪犬群體,「要不是這一輪集中清理和收容行動,流浪狗幾乎處於失控狀態。」一位派出所領導說。

政府埋單負擔驚人

2020年11月11日起,無錫全市開展了「遛狗不牽繩、不清理犬只糞便」小微執法統一行動月活動,城管部門在主要時段,對休閒廣場、公共綠地、小區和周邊道路等區域開展嚴格執法,重點推進依法養犬登記、收容無主犬流浪犬和查處違法違規及不文明養犬行為。

短短12天內,城管執法部門就查糾溜犬不牽繩、便溺不清理等行為655起,其中行政處罰471人,並收容了一批無主犬、流浪犬。

流浪狗之所以在不少城市逐漸成「患」,首先與狗主人隨意棄養、寵物走失,以及流浪狗群體的無序繁殖等因素有關。「不逮不知道,一逮嚇一跳!」無錫市經開區臨時犬留所負責人王子丹介紹,集中清理和收容流浪犬行動後爆出的數字驚人,經開區不得不投資70多萬元在轄區建設了一個臨時犬留所。

臨時犬留所工作人員正在為犬舍添加清水

從11月11日到23日短短不足兩周內,該犬留所就收容了612隻無主犬、流浪犬。「這部分費用,民間力量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基本上只能由政府買單。」王子丹介紹,目前在市級犬留所基礎上,還在各區新設了犬只收容場所,並進行規範化指導。而所有基礎建設、管理和技術人員費用、養犬設備和購買狗糧等基本開支,則是另一筆數字不小的「額外開支」。

11月23日下午,《法治日報》記者來到無錫市經開區的這家臨時犬留所,遠遠地就聽到了嘈雜的犬吠聲。記者來到新建的犬舍細細數了一下,大大小小有11個犬舍,幾乎每個都裝滿了各類犬只。

「我們根據犬只大小不同,分別進行收容,對於哺乳期的母狗則另外收容,每個犬舍內都有排汙管道,每天都要兩個人進行清理,24小時實時監控。」王子丹向記者介紹。

「送來的流浪犬要是生病或死亡怎麼辦?」面對記者的疑問,王子丹介紹,儘管是臨時機構,但該所與一家寵物醫院掛鈎合作,由寵物醫院的專業人員對生病犬只進行診治,並進行防疫工作。若是有死亡的犬只,會按照防疫要求集中運往指定地點進行無公害處理。「由於天氣漸冷,我們會在犬舍上安裝保暖門帘,以保證入駐的無主犬、流浪犬安全過冬。」

「我們正在計劃異地新建一個現代化標準化的犬留所,包括規範化犬舍、訓練場、無公害處置區等。」無錫市農業農村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毛愛民介紹。

制度滯後亟待完善

《法治日報》記者在採訪時深深感受到,隨著城市寵物犬數量激增,養犬帶來的各類社會問題日趨嚴重,很多深層次問題並未完全暴露,也未引起立法、執法部門和防疫部門的高度關注,更加凸顯了對犬類管理的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已經「迫在眉睫」。

「立法要從嚴,這應該是一個大的方向,流浪犬畢竟存在著社會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潛在危險。」江蘇法治建設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南京工業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小冰認為,治理流浪犬的法律和政策規定要符合常識和理性,犬類愛好者也應有自律意識,要對隨意棄養行為進行一定規制,並不是「想養就養、不養就可隨意棄養」,最後把所有問題「甩鍋」給政府來埋單。

目前,江蘇省級層面並未對養犬管理進行立法,而是由各省轄市基於實際情況通過地方立法解決管理難題。

如2008年施行的《無錫市養犬管理條例》規定,養犬實行強制免疫和登記制度,未經免疫、登記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養犬。規定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每戶限養一隻犬,且管理區內禁止個人養烈性犬和大型犬,還規定公安機關可以直接捕殺狂犬。

2007年實施的《南京市養犬管理條例》中,對重點管理區養犬應當遵守的規定進行了詳細列舉,如個人養犬每戶限養一隻,不得飼養烈性犬、大型犬;犬只在戶外排洩糞便的,攜犬人應當立即清除;攜犬出戶的,犬只應當掛犬牌、束犬鏈,由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牽領,犬鏈長度不得超過一點五米,還要遵守交通法規並主動避讓行人和車輛。

但如此詳細的立法規定,實際落地效果在各地並不理想。無序繁殖、無證飼養、各種擾民不文明行為依然沒有手段和辦法進行有效管理,違法飼養大型犬、烈性犬的依然在不少地方「大行其道」、不受監管。

建立共識文明養犬

要根本上要治理好城市「犬患」,目前看來其關鍵點並不是有沒有出臺各類「限犬令」,或者一味遷就、放任各種違規行為,而是能否抓住實際可行的、利益衡平的「關鍵幾招」,切實規制好犬類管理從繁殖、買賣、飼養、防疫等各方面,乃至對各類不文明、甚至犬類侵害事件責任等的詳細要求,更大範圍達成社會共識,形成文明養犬的更多自覺。

記者還注意到,早在2004年11月,基於治理行政亂收費等問題,江蘇省政府把養犬管理費納入了取消涉及行政許可收費項目之一。而放眼全國,目前不少省份依然保留著「養犬管理費」的收費名錄,不少地方還嚴格進行了犬類管理的「年檢」制度。顯然,對養犬者「寬管」,會不會導致犬類管理的「散管」?有一定的制度修正探討空間。

出臺取消犬類管理費的初衷,是減輕群眾負擔。但隨著養犬家庭越來越多,出現了城市環境衛生、狂犬病防疫、犬類傷人等更多難題,尤其是違法飼養大型犬、烈性犬等貴族消費問題,應該實行更為嚴格的管理。「小區物業應該被賦予更多輔助管理職責。」劉小冰認為。

記者在南京律師群裡發出有關流浪犬治理問題的探討提示後,迅速引起了律師界熱議。大家最集中的問題,就是寵物狗在小區內隨意大小便問題,和流浪狗無序繁殖問題。「流浪狗在外群體化後野性很強,能形成狼群式的集體狩獵行為,因此極容易攻擊老人和兒童。」律師謝實秋認為,應當學習國外成熟經驗,定期進行捕捉並安置到救助站。

「應該通過宣傳教育,讓更多人認識到養寵物不是一時興致或者跟隨潮流,而是一種責任。」律師顏瑞認為,可以通過立法明確遺棄寵物將面臨的責任。「嚴格執行養犬登記制度,每年進行審核,如有走失或者意外要進行備案,要加重遺棄寵物的處罰力度,加大對流浪動物的防疫、絕育和收容,鼓勵居民領養。」律師王曦認為。

記者還了解到,無錫正積極推廣智慧養犬管理系統,組織協調132家授權寵物醫院進社區開展犬只信息登記、電子犬證申請及智能犬牌發放「一站式」駐點服務,目前累計新登記犬只29163條、審核籤發犬牌12791隻。同時,授權全市132家寵物診療機構作為免疫授權點,今年以來已免疫狂犬病犬只3.5萬餘條。

「流浪犬治理是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主要內容之一,應該彰顯人文關懷和科學理念。」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楊登峰認為,撲殺有傳染病或者對人攻擊性強的流浪犬,執法者應該做好音視頻同步取證工作,並限制在嚴格條件下對收容後的犬只進行分類處置。

記者還了解到,目前江蘇很多城市已經充分關注到了無錫市此次流浪犬治理背後暴露的各類治理難題,有些已經著手進行調研。

來源:法治日報

(ID:fazhiribaoxinwen)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犬患」還是「人禍」?誰之責?》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狗吠殺人案」:狗患不治,人禍不止
    (10月12日南方都市報)近日來,「狗吠殺人案」引起熱議,人們在譴責犯罪嫌疑人兇殘的同時,也表達了對城市「狗患」的普遍不滿。我以為,城市治狗刻不容緩,狗患不治則人禍不止。記者採訪事發小區所屬的梅墟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回應說,遭遇狗吠擾民,首先應該跟街道或物業反映。
  • 「狗吠殺人案」 狗患不治,人禍不止
    近日來,「狗吠殺人案」引起熱議,人們在譴責犯罪嫌疑人兇殘的同時,也表達了對城市「狗患」的普遍不滿。我以為,城市治狗刻不容緩,狗患不治則人禍不止。   記者採訪事發小區所屬的梅墟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回應說,遭遇狗吠擾民,首先應該跟街道或物業反映。不過,街道和物業只能進行調解和勸導,處置權限在執法部門。
  • 說法周刊丨寵物約束不當造成他人傷害誰之責?
    說法周刊丨寵物約束不當造成他人傷害誰之責?律師:藏獒屬於烈性犬,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八十條的規定,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如小威通過「撲、抓、咬」等行為給王阿姨造成人身損害,作為飼養人的羅素毫無疑問應當承擔責任。本案中,小威並沒有直接對王阿姨實施侵害,甚至沒有吠叫,而是王阿姨由於害怕致使騎車時操作不當造成了傷害。
  • 網紅為狗毆打孕婦:狗患,說到底還是人禍!
    當時看到墜樓貓狗的小區業主急忙四處聯繫貓狗主人,誰知電話接通後被主人告知,他們不管貓狗的死活,誰願意埋就埋去。可憐的金毛和美短,斷氣的時候,眼睛都沒閉,耳鼻全是血......到死也換不來主人的半點憐愛,後來還是好心的鄰居幫忙將貓狗掩埋。
  • 狗傷人事件屢見不鮮,多少人受其迫害,狗患怎能不說是人禍!
    青天白日,誰能料到逛個街都能被「狗網紅」氣的早產。更氣憤的是,狗狗的主人不但語言攻擊,更是動手打人。面對一個懷孕8個月的孕婦,竟然能下得了手去撕扯孕婦的頭髮、甚至用力踢她的大腿。子不教,父之過在這個網紅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 白金出渣作 《忍者神龜》的敗筆是天災還是人禍
    這個由《生化危機》之父三上真司,開發了《鬼泣》《大神》的鬼才神谷英樹和稻葉敦志,知名經理人三並達也創立的白金工作室,就算在偌大的遊戲行業依然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群星匯聚。而這也是玩家與媒體方面如此憤怒的原因所在,雖然大廠出渣作的事情並不是第一次發生,但在這個大神匯聚的白金工作室發生,卻讓那些衝著大神名氣而來的玩家在感到被欺騙之餘又有些恨鐵不成鋼之意。
  • 放生免患:犬救火災烏鎮人
    《江慎修居士選錄》【放生善報 第三章放生免患】  放生現報故事集----印光大師鑑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殺生現報錄鑄板流通  民國十一年壬戍冬釋印光謹撰  第三章放生免患  【原文】  40.犬救火災烏鎮人  桐鄉烏鎮人,家畜一犬,每夜必涉水,至河南人家守宿。
  • 兩車出環島發生碰撞,究竟誰之責?
    原標題:兩車出環島發生碰撞,究竟誰之責?近日,快處三大隊民警駕駛警車沿學城大道行駛,開展治安巡邏。車行至虎溪轉盤時,民警發現車行緩慢,道路較為擁堵。於是民警下車查看,發現兩臺小轎車在出轉盤時發生碰撞,造成兩車不同程度受損,並引起交通堵塞。
  • 誰有責 誰受罰!哈囉順風車取消規則升級 責任劃分更公正
    取消判責升級一:誰有責,誰受罰為了讓順風車回歸互助本質,市面上的順風車平臺都會限制車主每天能夠接單的次數,這本是件好事兒,但有些平臺還會把取消的訂單也算進每天接單次數之中,不管是乘客取消還是車主主動取消,不管是乘客有責還是車主有責,這非常影響車主的使用體驗。
  • 「狗患」下的哈爾濱
    2007年提到的《哈爾濱養犬管理條例》,到2011年底通過,2012年實行,耗時6年之久。其明確公安機關要為準予登記的犬只植入電子身份證,要求主人為犬只投保傷人責任險,明確犬只外出活動細節。於是,一邊是頻頻出文件,打狗進行時,另一邊,狗患不休,從線下到線上,養狗戶與厭狗者之間的「人民內部矛盾」日益突出。狗患的實質在於人禍,在於養狗環節缺失制度化、精細化管理。
  • 別墅區猛犬令人心慌 大狗出沒市民避之不及
    投訴  別墅區猛犬令人心慌  除了風光帶等公共場所,小區同樣是狗患比較集中的地方。在長沙御景龍城小區,有居民為此憂心忡忡:別墅區的業主為了防盜,最近開始養起了大型犬類,甚至有業主在家裡養起了藏獒,現在小區裡面的大型猛犬已經有上百條了,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
  • 狗狗「婚介所」(配種)內死亡,誰之責
    愛犬相親死於非命,誰之責楊某飼養了一隻松獅犬(公)甚是寵愛,狗狗成年後,在發情期老是狂躁不安,楊某心疼便找到了專門從事寵物配種工作的李某,約定到李某「婚介所」內為楊某的狗狗配種,楊某支付300元配種費。
  • 飛來橫禍,88歲老人被狗繩絆倒不治身亡,是意外還是人禍?
    近期,網上流傳出一段88歲老人站在路邊被狗繩絆倒摔倒在地的視頻……視頻上,老人站在路邊,有兩隻狗飛奔而來,其中後面那隻大型犬後面還拖著一條狗繩,當這隻大型犬從老人身邊飛奔而過的時候,連帶的狗繩將老人重重絆倒在地上,由於傷勢過重,老人不治身亡。
  • 還是人禍?呼喚養狗人的責任擔當!
    我不禁想問:流浪狗四處遊走誰之過?是天災?還是人禍? 養狗自古以來都有,東方西方都有養狗的習慣。狗狗為人類的發展也是做出過貢獻的,就現在而言,狗狗也還承擔著部分人力無法企及的工作。比如導盲犬,警犬在他們各自的工作領域,都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和犧牲。這也證明狗狗是非常聰明的動物,能夠聽懂並很好的理解主人的意圖。
  • 寵物傷人誰之責? 主人或管理者承擔無過錯責任
    在松北區一小區內,77歲的居民韓女士在散步時遇到了一隻雪橇犬,這隻雪橇犬見到韓女士便撲了上去。韓女士驚慌失措,後退時不慎跌倒,導致心臟病發,住院達半月之久。雖然狗主人表示他的狗撲人並不是為了咬人,而是要同人玩耍,但事實上已經造成了傷害,最後賠償了韓女士住院等費用一萬餘元。
  • 寵物之「傷」誰之責
    首先,貓狗的血統真的只是個噱頭,難道中華田園犬和中華田園貓不乖不聰明嗎?當然,選顏值選性格是個人的選擇,自己願意為「喜歡」買單也無可厚非,但是貓糧狗糧的水有多深,又有幾個消費者知道?一切都隨著寵物的死亡而消失,而寵物的死亡原因有太多了,誰又會去追究?病從口入,人類注重食品安全,但是寵物的食品安全又有誰來關注?隨著養寵人群的擴大,以及相關產品服務的增長,相關的監管工作也應該落到實處!關心寵物,從食物開始!
  • 犬患為當前城市治理短板 文明養狗如何成自覺
    值得深思的是,這背後反映出的城市犬只管理難題:犬患已成為當前城市治理的短板,處理不好極易產生矛盾糾紛,甚至導致極端案件發生。糾紛頻發,犬患成群眾煩心事廣東一位88歲老人近期被狗繩絆倒致死的視頻曝光後,輿論高度關注。一開始,不少網民在爭論該意外事件的侵權責任劃分問題,但隨後,大多數網民的關注點聚焦在城市文明養犬問題上。
  • 犬患糾紛頻發 城市治理管得了人治不了狗?
    值得深思的是,這背後反映出的城市犬只管理難題:犬患已成為當前城市治理的短板,處理不好極易產生矛盾糾紛,甚至導致極端案件發生。&nbsp&nbsp&nbsp&nbsp2&nbsp&nbsp&nbsp&nbsp「史上最嚴養狗令」為何落不了地&nbsp&nbsp&nbsp&nbsp為管住狗患,全國多地制定了「史上最嚴養狗令」
  • 植入晶片治理狗患,倒逼文明養犬
    近日,話題#深圳犬只未植入晶片將被視為無證養犬#衝上熱搜,引發眾多網友討論。《深圳市犬只電子標籤植入管理規定(試行)》顯示,深圳將9月底之前設為警示期,督促犬主主動為犬只注射電子晶片;10月份開始,犬只未植入晶片將被視為無證養犬。
  • 揭秘中國犀牛2000年的滅絕之路:是天災還是人禍?
    然而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中國,犀牛的足跡卻遍布中原大地,而且數量還相當之多。那麼,2000年前遍布中國的野生犀牛為何在中國一頭都見不到了呢?這是天災還是人禍?下面就聽小編娓娓道來。  從現在的考古發掘遺蹟上來看,中國古代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了犀牛的存在,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中就已經多次發現犀牛的骨頭。到了商代,甲骨文中也經常常出現殷王獵犀牛的記載,君主在獵犀之前都要動用龜甲求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