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40年,「魚口」大普查 當年64種魚類怎麼樣了?

2021-01-11 揚州網

取樣調查開始了

繪圖 沈江江

核心提示

為全面掌握湖泊資源狀況,進一步「摸清」家底,近日,江蘇省高寶邵伯湖漁管辦邀請地理湖泊、魚類資源、水生生物等國內一線專家啟動了湖泊水生生物資源與環境本底調查,旨在通過調查湖區魚類的種類組成、生態類型及豐度、生物量等指標,分析魚類群落的優勢種組成及生物多樣性,準確掌握水生生物資源和棲息地狀況,合理安排湖區漁業生產的方式、區域、數量和布局,為湖泊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漁業可持續發展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40年過去了

「魚口」怎麼樣了?

參與調查的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的研究員介紹,這次調查,通俗來講,就是「魚口」普查,調查湖裡有多少魚爺爺、魚奶奶、魚爸爸、魚媽媽、魚子魚孫,魚的年齡結構合不合理等。

當然,「魚口」普查是一種形象說法,它們只是調查工作中的一小部分;而漁業資源包含的內容非常多,除了魚蝦蟹,還有水草、浮遊植物、浮遊動物、漁業環境等多個方面。水生生物資源與環境本底調查還可科學解決增殖放流「怎麼放,放什麼,何時捕,效果怎麼樣」等一系列湖泊生態環境增殖、修復的難題。

記者了解到,高寶邵伯湖如此大規模、系統性調查,上次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今年,在時隔40年後再次啟動湖泊水生生物資源與環境本底調查,是再一次為高寶邵伯湖進行「全面體檢」。

江蘇省高寶邵伯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謝偉軍主任說,今後漁管辦還將加強對湖區相關歷史資料、人文史記、文化傳承等方面的研究,讓湖區漁文化、湖泊文化融入城市發展,融入大運河文化,在講好中國故事中講好湖泊故事。

40年前

「魚口」普查查了啥?

40年前,江蘇組織了「江蘇高寶邵伯湖漁業資源調查組」,對湖區開展全面調查,並形成了《高寶邵伯湖漁業資源調查報告》。

漁管辦資環處負責人許飛介紹,那一次的調查,前後持續了一年。主要調查了湖區浮遊植物、浮遊動物、魚類資源等。

調查顯示,湖區資源較為豐富,如三湖共有浮遊動物186種。許飛說,浮遊植物、浮遊動物是魚蝦蟹的餌料,與「魚口」有著直接關係。另外,這次普查還調查了圍湖造田、閘壩等情況,對圍湖造田和修建閘壩對湖區漁業資源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湖區魚類共有64種!

調查顯示,高郵湖、寶應湖和邵伯湖共有魚類64種,分屬於16科46屬。其中,鯉科魚類是一個「大家族」,共有37種之多。64種魚類中,有經濟價值且數量也較多的魚類,大約有19種,如鯉、鯽、鯿、魴、湖鱭、大銀魚、小銀魚、蒙古紅鮊、翹嘴紅鮊、草魚、青魚、鰱魚、鱅魚、鱖魚、鯰魚、烏魚、赤眼鱒等。

由於水系和圍墾等環境條件改變,魚類從原來的鯉、鯽為主轉為湖鱭、青蝦、白蝦等。由於閘壩的修建,切斷了洄遊性魚類的通道,湖區自然資源衰退。

曾為湖區重要水產品之一的螃蟹,到1960年已幾乎絕跡,自1970年螃蟹人工放流後,資源得到恢復與發展,並取得明顯效果。1976年全湖螃蟹產量275萬斤,創歷史最高紀錄。

【延伸閱讀】

看!40年前湖區

魚類「家譜」

鯡科:短頜鱭、長頜鱭、太湖湖鱭、鰣魚。長頜鱭就是人們俗稱的刀魚

銀魚科:長江銀魚、大銀魚、太湖短吻銀魚、寡齒短吻銀魚

鯉科:鯉、鯽、青魚、草魚、鱤魚、赤眼鱒、䲘、逆魚、銀鯝魚、鰱魚、鱅魚、花 魚、麥穗魚、黑鰭鰁、銀色頜須鮈、棒花魚、蛇鮈、長蛇鮈、似刺鯿鮈、長春鯿、三角魴、團頭魴、似鱎、紅鰭鮊、翹嘴紅鮊、蒙古紅鮊、擬尖頭紅鮊、尖頭紅鮊、青梢紅鮊、 鰷、油 鰷、寡鱗飄魚、白河刺鰟鮍、興凱刺鰟鮍、斑條刺鰟鮍等

鰍科:泥鰍、花鰍

鯰科:鯰魚

鮠科:黃顙魚、光澤黃顙魚、粗唇鮠、河龍盾鮠

鰻鱺科:鰻鱺

針魚科:鱵

鮨科:鱖魚、斑鱖

塘鱧科:黃 、沙鱧

攀鱸科:圓尾鬥魚

鱧科:烏鱧

蝦虎科:吻蝦虎

刺鰍科:刺鰍

合鰓科:黃鱔

魨科:暗色東方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河豚

從全名錄來看,在上世紀80年代時,湖區也有「長江三鮮」。而現在,湖區的湖鱭中,依然有長頜鱭,只不過長期生長在湖泊中,成了定居魚。

記者 向家富

相關焦點

  • 張繼靈:福建淡水魚「魚口普查員」
    受訪者供圖  福州晚報記者 王威 見習記者 藍秀楠/文  為了給福建淡水魚做「魚口普查」,兩年多來,他走過淡水魚棲息地的近百條溪流,家中擺了二三十個魚缸,成了「水族館」。  被親友戲稱為「魚口普查員」的張繼靈,本職工作是一名監獄民警,出於對淡水魚的熱愛,他購置設備,自學攝影,將省內淡水魚的身影記錄下來。
  • 江蘇省高寶邵伯湖今冬放流超60萬斤 「魚口普查」:湖區魚類達30多種
    江蘇省高寶邵伯湖今冬放流超60萬斤 「魚口普查」:湖區魚類達30多種2015-02-06 13:4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揚州晚報        瀏覽量: 906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記者&nbsp向家富&nbsp&nbsp實習生&nbsp劉激揚
  • 香港普查發現3種新魚類品種 均具有觀賞用途
    香港普查發現3種新魚類品種 均具有觀賞用途 2013年01月11日12: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時隔111年壁虎近親裡氏瞼虎種組新物種在海南發現
    新華社海口12月9日電(記者陳凱姿)近日,壁虎的近親,新的瞼虎科物種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被科研人員發現,取名中華瞼虎,屬裡氏瞼虎種組。這也是時隔111年後,該種組家族首次發現的新成員。包括此次發現的中華瞼虎在內,全球已知20種。此前,海南已發現海南瞼虎、霸王嶺瞼虎和周氏瞼虎3種,均為當地特有物種。中華瞼虎的吻肛長度大約98.64~105.7毫米,環鼻孔有8枚鱗片,爪為4枚鱗片包裹,卵比起海南瞼虎更大更重。
  • 被美國送上太空的猴子,時隔50年如今怎麼樣了?讓人意外?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那個被美國送上太空的猴子沒有,現在很多人把動物當成寵物,但其實動物也是作為我們的科研,也給科學家帶來了不少的實驗,然而,在太空上的動物實驗也並不為稀奇,那麼被科學家送上太空的猴子,時隔50年之後,現在怎麼樣了呢?
  • 海洋生物簡筆畫:海洋生物普查
    科學家目前正在進行一個名叫做海洋生物普查的計劃,預計要花上10年時間,至少需要花10億美元的經費,共有來自53個國家的300多位科學家參與到這個史無前例的合作計劃中來,讓世界上每一個角落的海洋科學家可以一起合作。從2000年開始,平均每星期就有3個新的海洋物種被發現。根據這個研究計劃的估計,大約還有5000種海洋魚類以及成千上萬種其他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還沒被發現。
  • 澳大利亞「大堡礁普查」 發現近30年來珊瑚減少了一半
    澳大利亞「大堡礁普查」 發現近30年來珊瑚減少了一半
  • 美國的人口普查:種族、移民與驢象之爭
    編者按剛剛過去的2020年不僅是我國開展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年份,也是美國進行人口普查的年份。相比於中國,美國的普查歷史要悠久的多。普查作為一項需要動員全國資源的大項目,對了解國家的基本國情與人口變化態勢、制定合適的社會政策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那些年,陪我們走過的人口普查
    大到國家戰略,小到家門口的商超布局,都離不開準確的人口信息支持。人口普查並非簡單的「數人頭」,最終目的,並不是為了把國民化作一個個冰冷的數字,相反,這場跨越67年的時空之約,正是為了確保人人可以感受到國之溫情,每一個你,對國家來講,都很重要。
  • 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守住百草,方能杏林芬芳
    上萬名普查隊員加入全國中藥資源普查試點工作大軍。截至2014年7月30日,匯總得到15萬餘塊樣地、近1.2萬種中藥資源的種類和分布信息,50多萬份標本實物,發現疑似新種40多個,數字每天都在增加,科研工作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廣度與厚度,著力摸清中藥資源「家底」,他們深知,守住「家底」,中醫藥產業便有了根本支撐。
  • 劍閣縣生態環境局第二次汙染源普查工作獲省表揚
    近日,四川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表揚四川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表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的決定》(川汙普〔2020〕11號)將劍閣縣生態環境局評為全省表現突出集體
  • 小露寶》時隔20年再次上映
    ロボコン)是日本1974年的特攝,原作漫畫作者是石森章太郎,曾於1974年10月4號至1977年3月25號在日本NET-TV電視臺放映,並於1976年至1977年初在香港麗的電視中文臺放映,全118集。1999年翻拍的新版小露寶又叫新鐵甲小寶。
  • 《甌江流域溫州段魚類圖譜》出版 收錄90種溫州本土淡水魚
    可就是有人願意用兩年時間調查和採樣,製作溫州魚類圖譜。這本圖譜收錄了90種溫州本土淡水魚,有常見的,也有十分罕見的。市海洋與漁業局近日發布了《甌江流域溫州段魚類圖譜》的出版消息。今天,就請各位看圖識魚。  這本圖譜是溫州市漁業技術推廣站和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聯合編著的,收錄的魚類隸屬12目32科72屬。
  • 三千萬單身男的數據在第七次人口普查露相了,我們的將來會怎樣?
    據《中國新聞周刊》中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登記工作即將完成。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和世界第二大經體。根據計劃的時間表,人口普查分為三個階段。 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是準備階段,2020年11月1日至12月10日是普查登記階段,它將進入2021年4月。這是一個為期兩年的數據匯總和發布階段。
  • 告白的64種「顏色」
    40年多後,臺灣大學社會學教授孫中興開設了《愛情社會學》課程,火遍臺大。他的書中引用了這一研究——「愛情的顏色理論」(Color Theory),又被稱為「愛的風格」(Love Style)。這個理論認為,愛情跟顏色是可以類比的。在色彩學中,紅、黃、藍三原色可以互相組合搭配成其他的顏色。
  • 調漂能調出好魚口?看完這個才知道被騙了10年
    調漂能調出好魚口?看完這個才知道被騙了10年 原標題:調漂能調出好魚口?
  • 贛江曾有118種魚鯉科魚類居多 中華鱘、胭脂魚等魚類幾近絕跡
    消失與新生,就這樣隨新舊時光的交替而更迭……  贛江曾有118種魚  以鯉科魚類為主不少是中國江河平原區特產魚類  1982年~1983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專家田見龍,先後四次對贛江進行了魚類和食料基礎等方面的調查,發現贛江魚類有118種,隸屬11目22科74屬。
  • 面對越來越難的野釣,真假魚口的判斷,是不「空軍」的致勝法寶
    現在隨著魚類資源日益匱乏,「空軍」在野釣時已是常態(只是有些釣友不願意承認罷了)。那問題來了,現在野釣難度係數這麼大,如果再遇到有口打不著,釣不上來魚是不是感覺到更加可惜呢?帶著這個疑問,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野釣有口打不著,釣不上魚,該如何面對的問題。
  • 蘭州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任務完成
    12月30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7年以來,歷經3年多的努力,蘭州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任務圓滿完成。據悉,此次汙染源普查對象4895個,獲取了工業源、農業源、生活源、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和移動源5類汙染源相關基本信息和汙染物排放情況,精準掌握了汙染源排放情況。
  • 釣魚時遇到魚口不好的情況該怎麼辦?釣魚的促開口方法和技巧
    各位釣友在垂釣園釣場或者是野外釣魚時,都常常會遇到魚口不好或者魚沒口的情況,讓廣大釣友茫然不知所措。魚口不好或者沒口的情況時有發生,可把很多釣友愁懷了。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魚口不好呢?下面我們就講下造成魚沒口的原因以及釣魚的促開口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