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預計明年5月著陸火星,天問一號還要再闖幾道關?

2021-01-10 新華報業網

  交匯點訊 10月28日,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在飛向火星的途中,天問一號為何要進行軌道中途修正?火星探測的難點在哪兒?距離成功降落火星,天問一號還要再闖幾道關?

  近日,江蘇省天文學會科技傳播專家在接受《科技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天問一號將會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要成功著陸火星並進行探測,天問一號後續至少要經歷三道難關。

  為什麼要中途修正?

  10月28日,我國的火星探測計劃再次傳來新的喜訊。當日22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的控制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8臺25N發動機同時點火進行工作,最後順利完成了這一次的軌道中途修正,並且還在軌標定了25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超過100天,飛行路程大約為2.56億千米,距離地球約為4400萬千米,目前,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已經對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進行了三次軌道中途修正。那麼,這種修正對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來說,有什麼作用呢?

  「地球離火星很遠,探測器發射後不一定能瞄準目標,會像射箭一樣容易射偏。」江蘇省天文學會科技傳播專家、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侯錫雲告訴記者,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有一條發射前就已規劃好的線路,這條線路就被稱為標稱軌道,但探測器實際發射線路和標稱軌道有差別,為了防止偏航,通過發動機點火工作調整姿態保證探測器繼續按照標稱軌道行駛至火星軌道。當然,軌道中途修正的另外一個作用是檢測一下探測器上的發動機,讓它工作一下,避免在太空中不工作的狀態過長。

  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之後,天問一號將會在當前的軌道飛行約4個月與火星交會。如果要成功著陸火星,天問一號還要再闖幾道關?侯錫雲表示,第一道難關要保證探測器在火星引力範圍內近火捕獲,即讓探測器在火星引力範圍內製動,速度不要過大,又可以環繞火星,避免探測器離開或撞上火星。

  「在火星軌道環繞一段時間對火星地形地貌進行掃描,然後找到合適的窗口期,讓著陸器分離進入火星大氣。」侯錫雲說,火星的大氣雖然稀薄,但是有減速的作用;著陸器在減速過程中會遇到8分鐘左右的通信中斷,要從很快的速度降為零,進行軟著陸,全部依靠天問一號自主完成一系列動作,這個過程也非常難。

  著陸器軟著陸成功後,還需要把火星車釋放出來開始探測。如果軟著陸落得不夠平坦或姿態不正,火星車很可能不能順利從著陸器上開下來。總之,天問一號後續還要經歷三道關口才能實現火星探測。「得益於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的多次任務成功,我國已經完成玉兔號月球車的月面勘探任務,也為火星地面探測積累了寶貴經驗。」侯錫雲說。

  火星探測到底難在哪?

  迄今為止,世界各國至少舉行了46次火星探測活動,其中只有20.5次取得成功(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車」取得部分成功),成功率不足45%,火星因此有「太空飛行器墳場」之稱。火星探測的難點到底在哪兒?

  「火星探測的難點主要在於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和著陸兩個階段。」侯錫雲解釋說,什麼時候「剎車」進入火星軌道,進入軌道的角度是多少,著陸時何時打開降落傘,何時切斷降落傘……每個環節都需要精準計算、毫秒不差,特別是著陸器著陸的8分鐘沒有任何通信信號。

  火星離地球的距離遠,距離遠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數據分析顯示地火最近的距離在5000萬公裡,最遠的距離可以達到4億公裡。「距離遠首當其衝帶來的就是通訊延遲問題,在相隔4億公裡的情況下,地球給探測器下達一個指令的單向通訊時間需20分鐘,來回就要40分鐘,而決定著陸器命運的窗口期控制時間很短,只能依靠研究人員提前輸入的數據,由探測器進行自主判斷,如果有緊急情況從地球無法做出任何調整。」侯錫雲表示,火星的大氣及地表與地球的大氣地表有較大差異,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第一手的火星大氣資料庫,可能會在著陸過程中對著陸器自主控制造成影響。除此以外,探測器在長達7個多月的旅途中會遭遇太陽系各種高能粒子的碰撞,給探測器帶來風險。

  此次探測任務,我國航天科研工作者還自加難度,在首次探測便要實現「繞」「落」「巡」三大任務,這在世界航天史上確實是絕無僅有的。據史料記載,此前只有美國在一次火星任務中同時完成「繞」和「落」,歐洲曾兩次嘗試「繞」和「落」,都以失敗而告終。中國計劃在一次火星任務中完成「繞」「落」「巡」,難度可想而知。

  雖然火星探測的難度非常大,但是中國已經做了大量準備工作,數次成功的探月任務也奠定了重要的技術基礎——首先,發射火星探測器需要大推力運載火箭,我國長徵五號火箭已經具備這樣的能力;其次,針對超遠距離的測控,我國已經建成深空測控站,並在嫦娥二號拓展任務中實現了超過1億公裡的測控;再次,探月取得的成功,幫助中國在著陸、巡視技術等領域奠定了基礎。

  成功登陸後會開展哪些探測任務?

  如果一切順利,天問一號預計將於明年5月份在火星著陸。侯錫雲告訴《科技周刊》記者,經過漫長的飛行後,天問一號預計會在火星北半球的烏託邦平原著陸。國際上有著陸計劃的火星探測任務,大多數選擇著陸在火星北半球。天問一號將要著陸的地點在烏託邦平原南部。地質學家認為那裡很可能是一個古海洋所在地。

  侯錫雲表示,著陸器降落時需要藉助火星大氣減速,因為高度越低,大氣密度就越厚,著陸器的制動力就大,有助於著落時的減速,而烏託邦平原符合大氣壓稠密、海拔低的特徵。同時這個著陸點在古海洋和古陸地交界處,科學家認為該地方有很高科學價值,很有可能會取得意想不到的科學成果,這也是我們選擇這個地方來進行軟著陸、巡視探測的原因。

  成功到達火星軌道及表面後探測器將會開展哪些科研探測任務?侯錫雲介紹,環繞火星的軌道器上會攜帶相機、雷達、光譜儀、磁強計、高能粒子分析儀等設備,主要測量火星地貌特徵和火星磁場,著陸器上的火星車上則會攜帶相機、雷達、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等,通過對礦物質信號的分析,探測火星上的資源分布,還有對火星本體科學的研究,為研究火星積累資料。此前的探測表明,火星表面有很多古河床,證明以前有河流,然而如今表面並沒有天然水存在,中國還將探測火星地下水的分布。

  天問一號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未來我們國家在深空探測領域還有哪些計劃和安排?侯錫雲介紹,我國行星探測計劃規劃了3次任務,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是第一次,已經發射實施,目前其他任務正在論證中。規劃的第二次是小行星探測任務。此外,2030年前後還將有一次木星系及行星際穿越探測。讓我們共同期待天問一號順利到達火星,在這顆神秘星球留下「中國印記」,實現預期科學目標。

  交匯點記者 張宣 文/攝

相關焦點

  • 焦點訪談:「天問一號」要成功奔向火星,還得闖多少關?
    一切順利的話,「天問一號」將在太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星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7月23日中午,長徵五號火箭搭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發射升空2000多秒後達到每秒11.2千米的速度,探測器與火箭順利分離。這是我國火箭迄今為止飛出的最快速度,也是太空飛行器要擺脫地球引力,進入太陽系的最小速度。
  • 今年火星將迎三批地球訪客,中國天問一號有望創造歷史
    天問一號有望創造歷史《環球時報》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月3日6時,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探測器姿態穩定,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
  • 中美火星車同時抵達轉移軌道中點,為何天問一號要晚3個月登陸?
    中美火星車同時抵達轉移軌道中點,為何天問一號要晚3個月登陸?目前,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已經成功越過了轉移軌道中點,預計在明年5月份的時候,將進行火星登陸,而與此同時,和我們天問一號同一時間發射的還有美國的毅力號探測器,運行的速度是一致的,也越過了轉移軌道中點,預計在明年的2月份登陸火星,那麼兩者之間是因為技術原因,所以天問一號要晚登陸3個月嗎?
  • 天問一號已距離地球927萬公裡!9月擬第二次修軌,火星移民近了?
    根據科學最新報告指出,在8月23日,天問一號迎來了「奔火滿月」,如今也是一切正常,各種信號都正常,所以這也說明了「天問一號」正在不斷往火星著陸的那一刻靠近,這也預示著我們火星探測工作大規模開展也近了一步,當然火星探測器的著陸才是最為關鍵的,我們也是期待這一過程的早點實施。
  • 中國美國火星探測器數據全對比,看誰更強?天問一號即將發射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和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已經整裝待發  2020年07月17日上午08時,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完成垂直組裝,並通過巨型的轉運平臺緩緩轉運至最終的發射區
  • 「天問一號」探測器 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
    記者15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據介紹,受天體運動規律影響,火星與地球距離在0.5億公裡至4億多公裡周期性變化。
  • 天問·探路火星|回顧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前世今生
    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極其遙遠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
  • 天宮一號將在除夕前抵達火星
    年1月3日6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 探測器姿態穩定,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
  • 青島理工大學複雜網絡與可視化研究所為「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
    截至1月3日6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按計劃,探測器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8月2日7時0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  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太空中飛行約230個小時,距離地球約300萬公裡,各系統狀態良好。
  • 天問一號突破4億公裡!與美國火星車並駕齊驅:延遲登陸有利我方
    與毅力號火星車所不同的是,天問一號著陸器並沒有那麼快著落,而是先進入環火星軌道,並且在軌道上運行3個月左右的時間,計劃在5月進行著落。為什麼美國宇航局要搶先登陸,而中國的天問一號要延遲登陸?據國家航天局的消息,天問一號累計航程突破了4億公裡,距離火星已經非常近了,預計在2月中旬進入火星的引力場控制區域之內。與天問一號同時發射的還有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該火星車也預計在2月中旬抵達火星。
  • 煉獄般的金星,火星就仿若天堂,探測器能扛住近500℃著陸嗎?
    金星,這顆既熟悉又陌生的行星,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它和地球、火星都處於太陽的宜居帶裡。孕育了我們的地球自不必多提,拿金星的環境和火星相比,就相當於煉獄之於天堂。火星這顆位於地球外側的紅色星球,歷來就是大眾關注的焦點。勇氣號、機遇號等明星火星車早已踏上火星的大地,經過多年的實地勘測,傳回了大量珍貴的數據、圖片。
  • 霞姐帶你追火星Vlog丨太空有個風箏叫「天問一號」,不信?你看!
    今天,「天問一號」奔向火星已經60天了今天,「天問一號」完成了它的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今天,「天問一號」在太空已經飛行了1.6億多公裡???速度這麼快?沒錯!天問一號現在每天要飛300萬公裡這是什麼概念呢?
  • 2021年,這些黑科技奇蹟即將發生,中國「天問一號」上榜!
    據報導,在西班牙的《趣味》月刊雜誌上,有研究者盤點了2021年可能創造出的五大科技奇蹟,其中著重提到了「天問一號」,作為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從去年發射開始,就一直備受矚目,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來看看都有哪些科技奇蹟即將變成現實。
  • NASA飛船57天後登陸火星,死活命懸恐怖7分鐘,中國飛船也是
    曾經登陸火星的7個可行動裝置 如果順利登陸,毅力號將成為歷史上第8輛成功登陸火星的可移動探測器——中國的天問一號預計在4月底登陸,將晚於毅力號
  • 學術頭條:4名輝瑞疫苗志願者出現面癱,天問一號春節將被火星捕獲...
    天問一號預計春節前後被火星捕獲12月9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研製團隊,以「天問一號」的口吻,寫了首封「家書」。信中稱:目前「天問一號」一切均好,已飛行了快3.5億公裡,對地球距離約9250萬千米,對火星距離約1400萬千米,預計春節前後被火星捕獲。
  • 登陸火星,深空探測,載人航天
    我國的「天問一號」任務是中國獨立自助研發的第一個火星任務,我們將看到軌道飛行器、著陸器和火星車三位一體來探索這顆紅色星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還向火星發射了第一個任務「希望號軌道器」,以激勵「下一代」。中國 天問一號據國家航天局消息披露,2021年2月10日將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近火制動捕獲的關鍵時間節點,當天也是我國農曆臘月二十九,距離除夕僅一天之隔,是獻給億萬國人農曆新年的最強賀禮。臘月29進入火星環繞軌道 4月23日,「天問一號」將抵達火星。部署了13個不同的科學有效載荷,其中7個在軌道飛行器上,6個在火星車上。
  • ...天問一號」、新型納米硒肥、熱帶珊瑚礁魚、新鮮蘿蔔、「隼鳥...
    據了解,因某型衛星發射任務時間調整,遠望5號船及時修改航行計劃、提前返航,本航次海上作業82天,安全航行1.8萬餘海裡。至此,遠望5號船今年累計海上作業逾220天,再創歷史新高;總航程達到51萬餘海裡,相當於繞地球23.7圈。
  • 誰能第一個把火星石頭撿回家?
    一塊石頭看似普通,卻可以告訴科學家當地的歷史變遷、生命活動等各種信息,為了了解火星,尤其是生命是否在這顆星球上出現過,科學家希望去火星上撿幾塊石頭回地球。這種任務有多難?人類能做到嗎?「逐火嘉年華」2020年7月,中國、美國和阿聯三個國家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爭先恐後地前去探索這顆紅色星球。
  • NASA毅力號明年2月登陸火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展示了重達一噸的「毅力」號火星車將如何在明年2月18日登陸火星。「毅力」號火星車將被送往火星上一個名為「傑澤羅」Jezero的隕石坑,去尋找火星曾經存在生命的證據。但要進行這項研究,火星車必須首先實現軟著陸。登陸火星的一系列程序通常被稱為「恐怖七分鐘」,之所以這麼說是有充分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