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國火星探測器數據全對比,看誰更強?天問一號即將發射

2021-01-10 網易

2020-07-22 11:33:25 來源: 娛叔說娛樂

舉報

  

2020年地球和火星將再次相會,地火距離將最小,火星年全球矚目。中國和美國都將利用這個窗口時間向火星發射探測器, 中美兩臺火星車將齊聚火星,展開新一輪的競賽,這是中國的第一次深空探測任務,也是第一次有機會參與激動人心的火星探測競賽。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和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已經整裝待發

  2020年07月17日上午08時,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完成垂直組裝,並通過巨型的轉運平臺緩緩轉運至最終的發射區,國家航天局消息,將於7月23日至8月初的窗口期擇機發射。

  中美兩國的火星探測器數據對比

  

  中美火星車數據全面對比,數據來源官方和相關媒體報導

  從表中的數據,中國的「天問一號」包括軌道器、著陸艙(含火星車)兩個模塊三個部分,一次任務中實現多個任務,更加全面。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美國的探測器重量更大,超過了1噸,並且使用了核電池作為電源,因此可以火星上工作更長的時間,相關的儀器設備也更多更先進。下面讓我們看看 "天問一號"和「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的主要任務。

  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包括軌道器(中繼衛星)、著陸器和火星車三個部分組成,分別完成"繞"、"落"、"巡"三個任務。探測器將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並於2021年除夕前後進入火星軌道被火星引力捕獲。再經過兩個月的遙感觀測、選擇著陸點和軌道調整。著陸艙與4月底搭載著火星車與軌道器分離開始著陸,經過"恐怖7分鐘"著陸火星表面。火星車預計一周後駛離著陸艙開始科學探測任務,如果一切順利,5月中旬可以傳回第一批科學觀測數據。

  

  中國火星探測器組合體概念圖和組裝完成後的長徵五號整流罩(圖源:國家國防科工局和國家航天局)

  中國計劃在一次火星任務中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在航天史上史無前例。葉培建院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第一我們要能夠對整個火星進行全球觀測;第二要降落在火星;第三火星車要開出來,在火星上巡視勘測。這當中有很多難點,如果做成,這將是全世界第一次在一次任務當中完成三個目標。這個工程實現是個很大的創新。

  

  中國計劃在一次火星任務中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在航天史上史無前例。

  環繞火星運行的軌道器上將搭載高、中解析度相機、光譜儀、磁力計、表面雷達、離子和中性粒子探測儀等科學載荷;巡視器上將搭載探地雷達、光譜相機、小型氣象站、磁場探測儀等載荷。主要任務是進行火星地貌、土壤探測、大氣環境、生物探測等,幫助我們建立起對火星全面而基礎的認識。

  美國的"毅力號"火星漫遊車計劃

  "毅力號"火星車的設計將源自於"好奇號"火星車,是好奇號火星車的升級版,搭載了更先進的科學載荷。毅力號"火星車的任務將是尋找微生物或古代火星生命的痕跡,並收集和儲存樣本,這些樣本可以在未來的火星任務中帶回地球。

  

  "毅力號"火星車的裝配完成,即將發射

  "毅力號"火星車的裝配工作,由著名的美國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負責安裝的測試。 火星車的降落艙將採用火箭技術的"天空起重機", 降落艙使火星車能安全地降落到火星表面。

  

  "毅力號"火星車採用空中吊車方式著陸模擬圖,來源NASA

  它攜帶的X射線光化學螢光光譜儀,可以更加精細地測定土壤和巖石的元素構成。地下雷達成像儀則直接可以探測地下十米以內的水冰和鹽水含量和有機物的含量。毅力號"火星車搭載了23個強大的高質量成像攝像頭。其中最為強大的是在桅杆上的攝像頭系統(MASTCAM-Z),其主要任務是通過強大的變焦鏡頭拍攝火星表面的高清晰度視頻、全景三維圖像,還能夠放大遙遠的目標進行詳細觀察,相當於可以隔著足球場觀察一隻蒼蠅。根據距離的不同,圖像解析度可在每像素150微米到7.4毫米之間進行放大。主要目的是通過高清觀測能力放大巖石,找出一些可能保留生物留存遺蹟的巖石。

  探測器將攜帶人類首個火星制氧設備MOXIE(Mars OXygen In situ resource utilization Experiment,火星氧氣原位利用實驗)。這套極其複雜的裝置將由MIT與哥本哈根大學研究所合作。可以利用火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太陽能通過非常複雜的反應過程產出純淨的氧氣。如果測試成功,用以這種方式生產氧氣以供未來登陸火星的太空人呼吸,也可以作為相關火箭燃料的氧化劑。

  此次火星的另一個亮點就是配備了首架火星直升機,這架直升機根據火星低密度的大氣(濃度約為地球的1%)進行特殊的旋翼設計,外形採用共軸雙旋翼布局,長度1.2米,每分鐘轉速達到驚人的2800轉以提供足夠的升力。NASA計劃使用火星直升機增加從空中觀測地面的視角,輔助火星車拍攝更大範圍的震撼圖像,並能為火星車提供更精確的導航、定位,還能"偵察"前方地形,擴大火星車探測範圍。不過這架直升機不會飛行太遠,每次起飛需要NASA對火星車附近天氣環境進行判斷。

  

  "毅力號"火星車和其攜帶的火星直升機

  

  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的目標著陸地點:傑澤羅(Jezero)隕石坑

  "毅力號"將於2021年2月18日左右降落在傑澤羅(Jezero)隕石坑。該地點是NASA從60多個獲選地點,經過5年的研究和論證最終決定選出的。這個隕石坑寬度為45千米,是曾經的河流三角洲,可能還有水流曾經帶來的各種礦物質,並含有黏土和碳酸鹽巖等,因此NASA希望能在這裡收集到有機分子,發現原始火星生命或微生物存在的跡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2021年,這些黑科技奇蹟即將發生,中國「天問一號」上榜!
    據報導,在西班牙的《趣味》月刊雜誌上,有研究者盤點了2021年可能創造出的五大科技奇蹟,其中著重提到了「天問一號」,作為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從去年發射開始,就一直備受矚目,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來看看都有哪些科技奇蹟即將變成現實。
  • 今年火星將迎三批地球訪客,中國天問一號有望創造歷史
    在剛過去的2020年,阿聯、中國和美國接連發射了三個火星探測器。經過數月的太空長途旅行後,2021年2月左右,三批「地球來客」將密集拜訪火星這個神秘的紅色星球,它們各自承擔著不同的科學考察任務。天問一號有望創造歷史《環球時報》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月3日6時,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探測器姿態穩定,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
  • 中美火星車同時抵達轉移軌道中點,為何天問一號要晚3個月登陸?
    人類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經開始了對於火星的探索,但是隨著前蘇聯的解體,以及美國在遠程行星探索上面的全勝,在減少了競爭壓力的情況之下,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也緩慢了下來,但是隨著我們航天技術的飛速進步,漸漸地成為了全世界主要的航天強國,我們也開始對於火星的探索,於是在今年,我們國家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要登陸火星進行探索。
  • 看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升空,拜登要認真準備登火星了嗎
    7月23日,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中國正式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目前,美國、俄羅斯、印度和日本等國都在推進「火星計劃」。人類把目光投向火星,是為未來大規模開發這顆星球乃至實施星際移民作準備,火星還可以作為人類走向宇宙更深處的前進基地。
  • 焦點訪談:「天問一號」要成功奔向火星,還得闖多少關?
    一切順利的話,「天問一號」將在太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星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7月23日中午,長徵五號火箭搭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發射升空2000多秒後達到每秒11.2千米的速度,探測器與火箭順利分離。這是我國火箭迄今為止飛出的最快速度,也是太空飛行器要擺脫地球引力,進入太陽系的最小速度。
  • 新知| 預計明年5月著陸火星,天問一號還要再闖幾道關?
    交匯點訊 10月28日,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在飛向火星的途中,天問一號為何要進行軌道中途修正?火星探測的難點在哪兒?距離成功降落火星,天問一號還要再闖幾道關?  近日,江蘇省天文學會科技傳播專家在接受《科技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天問一號將會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要成功著陸火星並進行探測,天問一號後續至少要經歷三道難關。
  • 天問一號已距離地球927萬公裡!9月擬第二次修軌,火星移民近了?
    根據科學最新報告指出,在8月23日,天問一號迎來了「奔火滿月」,如今也是一切正常,各種信號都正常,所以這也說明了「天問一號」正在不斷往火星著陸的那一刻靠近,這也預示著我們火星探測工作大規模開展也近了一步,當然火星探測器的著陸才是最為關鍵的,我們也是期待這一過程的早點實施。
  • 「天問一號」探測器 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
    記者15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據介紹,受天體運動規律影響,火星與地球距離在0.5億公裡至4億多公裡周期性變化。
  • 天問·探路火星|回顧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前世今生
    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極其遙遠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8月2日7時0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  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太空中飛行約230個小時,距離地球約300萬公裡,各系統狀態良好。
  • 誰能第一個把火星石頭撿回家?
    一塊石頭看似普通,卻可以告訴科學家當地的歷史變遷、生命活動等各種信息,為了了解火星,尤其是生命是否在這顆星球上出現過,科學家希望去火星上撿幾塊石頭回地球。這種任務有多難?人類能做到嗎?「逐火嘉年華」2020年7月,中國、美國和阿聯三個國家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爭先恐後地前去探索這顆紅色星球。
  • 「天問一號」團隊發了一張慶祝合影,綠媒評論區又有人開始喊「臺灣...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就在這一值得紀念和慶祝的時刻,臺灣島內某些媒體又給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增添了些許「歡樂」的氣氛。
  • 天問一號突破4億公裡!與美國火星車並駕齊驅:延遲登陸有利我方
    與毅力號火星車所不同的是,天問一號著陸器並沒有那麼快著落,而是先進入環火星軌道,並且在軌道上運行3個月左右的時間,計劃在5月進行著落。為什麼美國宇航局要搶先登陸,而中國的天問一號要延遲登陸?據國家航天局的消息,天問一號累計航程突破了4億公裡,距離火星已經非常近了,預計在2月中旬進入火星的引力場控制區域之內。與天問一號同時發射的還有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該火星車也預計在2月中旬抵達火星。
  • 人類為什麼一定要上火星?-虎嗅網
    2020年7月23日下午,肩負著為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天問計劃」發射第一組探測設備的中國重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舉國歡慶。七個月後,「天問一號」探測器就將抵達火星,擇機著陸、巡視,為中國航天事業再續新的光輝。也是在這一年,美國和阿聯也先後表達了探索火星的意願。
  • ...天問一號」、新型納米硒肥、熱帶珊瑚礁魚、新鮮蘿蔔、「隼鳥...
    ——新華網2離開家鄉的第144天 「天問一號」探測器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
  • 青島理工大學複雜網絡與可視化研究所為「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
    截至1月3日6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按計劃,探測器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
  • 煉獄般的金星,火星就仿若天堂,探測器能扛住近500℃著陸嗎?
    金星,這顆既熟悉又陌生的行星,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它和地球、火星都處於太陽的宜居帶裡。孕育了我們的地球自不必多提,拿金星的環境和火星相比,就相當於煉獄之於天堂。火星這顆位於地球外側的紅色星球,歷來就是大眾關注的焦點。勇氣號、機遇號等明星火星車早已踏上火星的大地,經過多年的實地勘測,傳回了大量珍貴的數據、圖片。
  • 登陸火星,深空探測,載人航天
    我國的「天問一號」任務是中國獨立自助研發的第一個火星任務,我們將看到軌道飛行器、著陸器和火星車三位一體來探索這顆紅色星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還向火星發射了第一個任務「希望號軌道器」,以激勵「下一代」。中國 天問一號據國家航天局消息披露,2021年2月10日將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近火制動捕獲的關鍵時間節點,當天也是我國農曆臘月二十九,距離除夕僅一天之隔,是獻給億萬國人農曆新年的最強賀禮。臘月29進入火星環繞軌道 4月23日,「天問一號」將抵達火星。部署了13個不同的科學有效載荷,其中7個在軌道飛行器上,6個在火星車上。
  • 長五B擬於今年春季發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任務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1月6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由該集團研製的我國空間站工程空間站各艙段、飛船及其發射使用的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各項總裝與測試工作,其中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任務擬於今年春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
  • 新探測器、新飛船、新火箭……你方唱罷我登場
    各種新探測器、新飛船、新火箭在經歷漫長的研發製造測試後,即將你方唱罷我登場。現在讓我們一起列數今年將會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航天熱點。火星探測三路齊至月球深空熱鬧非凡類似1986年「五星齊出」的「哈雷艦隊」一樣,2020年中國、美國、阿聯三國火星探測器不約而同奔向火星,並將於今年陸續抵達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