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那玉成的工筆人物畫

2021-01-10 百姓藝術

那玉成老師

林木/文

這些年來,工筆畫在國畫界頗為走紅,在各類中國畫大展中已漸居首位。原因不外有二:比之逸筆草草、隨意性太多的水墨寫意,工筆畫對現實生活表現更直接親切,其技法更嚴謹且具有法度;工筆畫家,尤其是工筆人物畫家,所畫大多為真實人物,造型大多高度寫實,線型準確,賦色豐富,技法有難度。但這種工筆畫現狀比之逸筆草草一千餘年的水墨寫意畫,在反映現實的直接性、真實性和技法的嚴謹性上佔了上風,與現實貼得太近,無中國藝術超越之精神,亦缺乏意筆飄逸之氣。

滿族畫家那玉成的國畫作品《踏歌》獲第七屆少數民族百花獎作品展金獎,其後作品《熾心已飛》在第八屆全國工筆畫大展中又獲優秀獎。那麼,那玉成的工筆人物畫有何獨到之處?

那玉成的選材固然也源自生活,他雖然長期在少數民族地區生活,但不論是《踏歌》《熾心已飛》《花落成泥香如故》還是《良宵淡月映佛心》,都充滿著一種超越現實的浪漫遐想和濃鬱的民族詩情。如《踏歌》中縹緲妙曼似影似幻的少女造型,朦朧迷幻的說不清色相的色彩,都給那玉成的工筆人物畫罩上一層童話般的動人意味。人物深邃神往若有所思的眼神,乃至遊移不定的富含表情的動作也把我們的想像引入夢幻中……這在工筆畫這種以寫實為特色的畫種中是極為少見的。他似乎在強化這種神秘感,整個人物造型在清淡的色調中變化,淡淡的線條,柔和的暈染,然而,卻又不乏勾勒之精湛和層次的豐富。更值得指出的還有那玉成的畫面渲染效果,淡雅迷離,充滿著複雜肌理和色彩交融的畫面處理,不僅帶給他的工筆畫以工致嚴謹的技法效果,更給他的繪畫增添了無窮意趣和浪漫色彩。

由此,那玉成的畫,真是既清晰又朦朧,來自現實的民族人物形象清晰,又是精神意象的朦朧,浪漫的音樂和詩情的朦朧!這不是又一類型的「不似之似」嗎?或又一類型的超越與逍遙嗎?誰說工筆畫就不能「目送歸鴻」超然悠遠?不能「因心造境」「中得心源」「隨類賦彩」?

那玉成的工筆畫不已在向我們昭示工筆與意筆同源異流的中國繪畫特質嗎?

(林木,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國家近現代美術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第十一、十屆全國美展評委。)

那玉成老師接受採訪

那玉成:1963年生,遼寧錦州人,現任貴州省工筆畫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貴州畫院西雙版納創作中心主任,南京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客座教授,貴州畫院特聘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北京工筆重彩學會會員。

收藏專線:18608786578,朱女士

2017年中國工筆畫作品《歲月如歌》入選第五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

2016年中國工筆畫作品《勐巴拉娜西》等十五幅作品參加《眾妙攸歸》當代書畫四人精品展。

2016年中國工筆畫作品《舞者》參加「見徽至」湖南省首屆小幅工筆畫暨中國工筆畫省際聯盟小幅工筆畫邀請展。

2016年中國工筆畫作品《布依族丟花包》入選多彩貴州大型書畫「雙百」創作工程。

2016年中國工筆畫作品《紅雲》《行板如歌》《逝》三幅參加「溪山翰跡」形意工筆全國工筆畫名家學術藝術邀請展。

2015年中國工筆畫作品《行板如歌》參加「多彩貴州」全國中國畫展。

2015年中國工筆畫作品《行板如歌》參加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舉行的「留存記憶——貴州古村落文化的視覺再現美術作品展」。

2014年中國工筆畫作品《透過陽光的森林》獲第十二屆全國美展選拔展貴州美術大展銀獎。

2014年中國工筆畫作品《苗願》入選「七彩雲南,多彩貴州」中國美術作品展。

2012年中國工筆畫作品《九曲天歌》獲全國第三屆工筆山水畫大展銅獎。

2011年中國工筆畫作品《踏歌》獲第七屆少數民族百花獎全國美展金獎。

2011年中國工筆畫作品《熾心已飛》獲第八屆全國工筆大展優秀獎。

作品欣賞:

工筆肖像畫私人定製展示

工筆肖像畫私人定製展示

工筆肖像畫私人定製展示

相關焦點

  • 天津美術學院「經典傳承」2021(首屆)中國工筆人物畫研修班招生簡章
    1、中國傳統經典人物畫臨摹(白描人物)線描基礎訓練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八十七神仙卷》;李公麟 《維摩詰像》;武宗元 《朝元仙仗圖》2、中國傳統經典人物畫名作賞析、臨摹。展子虔 《授經圖》;閻立本 《歷代帝王圖》、《步輦圖》;張萱 《虢國夫人遊春圖》;周昉 《簪花仕女圖》;貫休《十六羅漢圖》;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3、中國傳統優秀壁畫名作賞析與臨摹(藝術考察)中國經典壁畫的學習、藝術考察、解析、臨摹、學術交流研討4、現代工筆人物臨摹與寫生(素描、速寫、白描人物及設色)5、中國人物畫創作元素的基礎訓練
  • 身為工筆人物畫大師,吳光宇的仕女圖為何備受讚譽?原因有這3點
    這位畫家名叫吳光宇,從小就喜愛繪畫,中學畢業後又跟隨兄長吳鏡汀學習繪畫,此後他中國畫學研究會,在金城的指點下,師承徐燕孫,從此專攻人物畫。20世紀30-40年代,吳光宇在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京華美術學院擔任教師,此後又進入北京畫院,成為一位專業畫家。他一生創作無數山水、動物等繪畫作品,其中以工筆人物畫最具特色,在這一領域堪稱大師,同時也是北京傳統派人物仕女畫的突出代表之一。
  • 中國古代線描人物畫歷史沿革
    中國人物畫的基礎:白描 中國白描人物畫是從單純的線條勾勒作為造型手段,借線的粗細、長短、曲直方圓、輕重緩急、虛實疏密、頓挫剛柔、濃淡乾濕在造型上生動運用和有機結合,表現形體的質量感、體積感、動態感和空間感,區別於西方以色彩、明暗來表現物體的方法。這種方法稱之為「白描」。
  • 淺談中國古代工筆花鳥畫體現的中國畫構圖!
    摘要:中國古代工筆花鳥畫在技法、構圖的等多方面具有很深的研究意義。本文分析中國古代工筆花鳥畫的發展、地位,淺析其構圖特點兼論其中體現的中國畫構圖法則。中國古代早期繪畫中,花與鳥都是作為重要的構成元素出現在中國畫布局當中的,而到了唐代花鳥畫獨立成科,由唐人邊鸞開始的花鳥寫生到五代逐漸興起的花鳥畫再到兩宋時期的「徐黃異體」,花鳥最終擺脫了作為人物畫陪襯的地位,而擁有了獨立的精神內涵和繪畫方式,最終在明清以大寫意花鳥畫的方式得以成熟。
  • 運用掏藍技法,賦予工筆作品唯美韻味,清代鄒一桂繪花鳥四幀
    國畫中花鳥畫與人物畫、山水畫地位相同,遠在唐代花鳥畫已經成為貴族的裝飾物,藝術作品融入生活才能快速發展。到五代、北宋時期,花鳥畫的技法更加完善,所繪主題得到極大擴展,描繪的內容從珍花奇鳥發展到鄉野燕雀。此後歷代畫家創作花鳥畫作品,都以宋人技法為宗,對於宋代花鳥畫技法的研習一直持續到當代。
  • 講中國故事 古骨新風——蕭和人物畫作品展開幕
    江蘇籍畫家蕭和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人物畫藝術委員會顧問,江蘇省民建書畫院院長。他此次展出的人物畫作品涵括了童趣系列、佛教系列、青花系列、民國系列和古風系列等。 蕭和嘗試以微見著,以人文精神去看待歷史,去重新詮釋歷史人物,他的畫作背後闡述著自己對於中國文化的思考。
  • 美術觀察|我的水墨人物畫引路人
    金庸先生說:「現代水墨人物畫,溫州唯吳永良老師水平最高,他又是科班出身,最好跟他學。」溫州畫人物畫的老師大都從事工藝美術工作,所以他們大都擅長畫古裝高士和仕女,且工筆和兼工帶寫居多,像吳老師這樣大刀闊斧水墨淋漓的現代人物畫原作,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心情很是激動。經家父多方打聽,得原溫州工藝美校高宏佐先生介紹,我跟他第一次見面。
  • 臺灣著名畫家張克齊:以工筆呈現靈秀之氣
    臺灣著名畫家張克齊:以工筆呈現靈秀之氣 2014-08-21 22:08:5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惠州8月21日電 題:臺灣著名畫家張克齊:以工筆呈現靈秀之氣  作者 宋秀傑 李春鳳  8月17日至20日,臺灣中華工筆畫學會榮譽理事長,臺灣藝術大學畫系講師、教授,臺灣畫院副院長張克齊從臺灣專程到廣東惠州,參與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和惠州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海峽兩岸名家採風活動
  • 工筆禽鳥實用技法,工筆燕子、白頭翁畫法設色步驟與技法詳解!
    零基礎如何學習工筆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想問如果零基礎學習工筆畫或者國畫,最好的學習方法莫過於請教大師的經驗。畢竟從大師到書本到老師再到學生,這無數次轉手早已失了多少真諦,還不如直接從源頭學起。再者工筆畫要有良好的繪畫功底,特別是線條和用色的掌握。
  • 中國古代著名畫家,寫意人物畫的創始者——梁楷
    大家好,跟著馮鑫說一說,說盡天下大小事,今天和大家聊一下中國古代著名畫家,寫意人物畫的創始者——梁楷。梁楷《六祖圖》,「六祖」,即禪宗六世祖師慧能,是中國禪宗「頓悟」學說的創始人。他以貧苦勞動者的身分進入寺院做燒火和尚,成正果後以浪蕩子的面貌出現,嘻笑怒罵,蔑視佛教教義。
  • 國畫基礎|工筆螳螂與工筆蝴蝶的畫法步驟
    希望下面這篇「國畫基礎|工筆螳螂與工筆蝴蝶的畫法步驟」對你有所幫助!工筆螳螂的畫法步驟步驟一:先畫出螳螂的鉛筆稿,然後用勾線筆沿著鉛筆稿勾出墨線稿。步驟二:用花青加藤黃分染螳螂的頭部、頸部、翅膀、尾部與腿部。用赭石分染螳螂的頭頂、頸部、胸部與腹部。步驟三:用翠綠分染螳螂翅膀。進一步用花青加藤黃分染螳螂的頭部、頸部、翅膀、尾部與腿部。
  • 欣賞 | 臺灣大師張克齊筆下的工筆花鳥66幅
    張克齊是臺灣南投人,結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曾在文化大學美術研究所攻讀碩士,室名「鳩安居」,是臺灣少數長年對峙以工筆花鳥、走獸為創作道路的畫家,早年曾師承金勤伯、喻仲林等先生,跟隨喻仲林進修染色技巧。
  • 葉淺予:關於水墨人物畫的造型
    方增先最近在《美術叢刊》第七期發表的《中國人物畫的造型問題》的文章,以他的實踐經驗,深刻感到素描對他的人物造型的具有大的阻力但不能同意有些人所說的,中國人物畫衰落了,必須全盤接受西方素描所謂科學的造型方法來改造它。
  • 傅抱石人物畫:線條極為凝練,「勾魂眼」彰顯大師獨特的個性風格
    傅抱石人物畫《東山絲竹》,約1944年作。東山指謝安,晉高士,圖中三人,謝安居其主,愴然撫琴,意在弦外;一妓伴笛其側後,一妓弄琵琶於側前。線描簡潔勁暢,神採生動,鬚髮運墨,尤見活潑蒼潤之妙。《屈原漁父圖》,1954年創作,傅抱石人物畫。
  • 2020首屆重慶工筆畫雙年展在九龍坡區舉行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林濤·《蝶舞》·90×55cm 即將從紙上躍然而飛的小鳥、扇著翅膀的蝴蝶、憨態可掬的熊貓、神情專注的男子……一筆一划、一勾一勒之間,呈現在紙上的工筆畫畫作為推動重慶市工筆畫發展,搭建藝術交流平臺,今起到12月15日,匠心·構造——2020首屆重慶工筆畫雙年展在重慶市工筆畫學會美術館(102藝術基地)隆重舉行,這場堪稱藝術盛宴的畫展,每天吸引從四面八方前來參觀的遊客,甚至有從深圳來的遊客,為的是目睹這場藝術的盛宴。
  • 俞致貞 工筆花卉技法——構圖及注意事項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會顧問,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教授,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副會長,北京花鳥畫會名譽會長,擅長工筆花鳥、草蟲、蔬果。作品有《沙果雙鵲》、《荷花》、《耄耋圖》等。出版有《榮寶齋畫譜——工筆花卉》、《俞致貞畫輯》、《工筆花卉、草蟲技法》、《美術畫庫——工筆花卉技法》(與劉力上合作)、《俞致貞、劉力上畫集》等專集、專著。
  • 工筆鳥的步驟畫法技法示範,灰雀工筆畫法步驟,工筆鴿子的作畫步驟
    宋代工筆花鳥畫家以逼真的筆法渲墨敷粉令畫中物象栩栩如生、鮮澤疏潤。運用程式化手法布局、造型、上色,將意境、情趣作為繪畫的靈魂,以詩意的筆觸給我們留下了一幅幅精緻細膩、玩味無窮的藝術精品。這種嚴謹、典雅的宋院體花鳥畫風格,作為中國工筆花鳥畫的典範,在近千年的中國繪畫歷史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影響及今。紅腹灰雀,雀形目,雀科。作為留鳥主要分布於黑龍江、遼寧、吉林及河北等地。體長16cm。雄鳥頭頂輝黑,胸腹為紅色,背腰為灰色。腰下部灰白色,嘴短而粗,黑色。額、頂、枕及頦部為輝黑色,頰部為紅色。背部為灰色或灰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