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著名畫家,寫意人物畫的創始者——梁楷

2021-01-08 馮鑫說一說

大家好,跟著馮鑫說一說,說盡天下大小事,今天和大家聊一下中國古代著名畫家,寫意人物畫的創始者——梁楷。

梁楷《六祖圖》,「六祖」,即禪宗六世祖師慧能,是中國禪宗「頓悟」學說的創始人。他以貧苦勞動者的身分進入寺院做燒火和尚,成正果後以浪蕩子的面貌出現,嘻笑怒罵,蔑視佛教教義。《六祖圖》中的「砍竹「,表現六祖在上山砍竹中「悟道」的場景。畫中六祖蹲在地上凝神砍竹,一手抓住竹竿,一手舉刀欲下,若有所思,這正是他悟道的時刻。「撕經」則表現六祖毫無顧忌,撕毀佛經時的狂態,畫家藉此來抒發自己蔑視禮法的思想感情,真是淋漓盡致。《六祖圖》以折蘆描表現,線條粗獷有力,乾澀古樸,而人物的精神氣質躍然紙上。

《太白行吟圖》,現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是梁楷減筆人物的代表作。這幅畫的筆墨更為洗鍊,寥寥幾筆就勾畫出這位胸襟豁達、才華橫溢的「謫仙人」的精神氣度。畫中的李白瀟灑自若,緩步低吟。作翹首遠望的姿態。人物的面部用色度略有變化的淡墨畫出,線條輕盈秀潤,表現出詩人文靜的氣質。額部與鼻頭用爽利的筆線勾出清晰的輪廓,而頰部的淡墨線則隱約不明二表現出骨與肉的不同質感。

須、發用焦墨、幹筆刷成,對比鮮明,提神醒目,畫家尤著力於人物神情的刻畫,那凝思遠眺的眼神,那沉吟淺唱的口型,似乎正在眺望什麼,思考什麼,或者有了什麼佳句華章,是「長風萬裡送秋雁」,還是「孤帆一片日邊來」,足以引起觀者無窮無盡的遐想。人物的衣服則用粗獷而奔放的減筆畫出,墨色富於變化,行筆於流暢中有頓挫轉折,線條極具形式美的價值,表現出畫家在造型上具有極強的概括力。人物的背景一片空白,使人感到詩人博大的胸懷與寥闊的天地融為一體。梁楷的減筆人物,筆減而意不減,給觀者創造了極為廣一闊的想像天地,這是一個更高的藝術境界。

佛經上說,布袋和尚是彌勒佛(未來佛)的化身,他是一個扛著破布袋、雲遊四方的胖和尚。梁楷的《布袋和尚》用較細緻的筆調。畫出一個圓碩的和尚頭,眉、眼、口、鼻都是在笑的特徵上作了誇張處理,更顯得胖和尚笑容可掬,和藹可親。然後簡單三四筆,勾勒出和尚肥厚的肩背,極有肌肉的質感。而和尚披的袈裟,則用粗大的闊筆掃出,水墨渾融,很有韻味。袈裟濃厚的墨色與和尚肌肉的白色對比鮮明,使佛神的形象具有世俗人物的氣質特徵,使觀者感到親切。

《潑墨仙人》的筆墨更為悠縱,除頭部外輪廓和五官用細線描繪以外,全以淋漓奔放的水墨畫成。在面容描繪上,畫家作了大膽的誇張,將眉、眼,口、鼻擠成一團,刻畫出一副醉眼朦朧、爛醉如泥的模樣。後人題詩日:「地行不識名和姓,大似高陽一酒徒。應是瑤臺仙宴罷,淋漓襟袖尚模糊。」這首詩是這幅畫很好的註腳,也說明梁楷的潑墨畫法不是筆墨遊戲,而是服從於主題需要的巧妙構思。《潑墨仙人》運用粗闊的筆勢和濃淡相間的水墨寫成,更富於水暈墨章的情趣,是典型的大寫意畫法。

「畫法始從梁楷變,煙雲猶喜墨如新。佔來人物為高品,滿眼煙雲筆底春。」(《南宋院畫錄》)梁楷繼承唐、五代以來寫意畫的技法,又加以發展變化。他善於以簡潔豪放的筆墨,抓住對象的主要特徵,充分表達畫家的感受,痛快淋漓,酣暢白如。他在人物畫藝術手法上的大膽創新,不僅在當時光照藝壇,對後世也起著極大的影響。明代的徐渭、清代的八大、石濤以及「揚州八怪」,都從梁楷的人物畫中吸取了營養。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線描人物畫歷史沿革
    中國畫表現對象是以線為基礎,而對象本身並沒有線的存在,所以決定了中國畫不是「再現」,而是「表現」為特長;這就決定了中國畫必然從寫實走向寫意。 在上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歷代藝術家對於線描進行了艱辛的藝術勞動,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線描藝術,留下了無數的優秀白描作品,使之舉世矚目,在世界美術領域中獨樹一幟,並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也是其他畫種無法取代的。
  • 陳莊|對於中國寫意畫,素描色彩不是洪水猛獸!
    遙想當年徐悲鴻先生一輩人把素描引入中國,以科學的觀察方式,造中國繪畫的形,最起碼的成果,把中國畫(人物畫)的形扶持到真實自然的形,嚴謹而科學,畫面讓人感覺舒適,造型讓人感覺真實,並且還有了真情實感,不得不說,素描在此方面,還是起到了改良中國畫的作用,這是正向。
  • 講中國故事 古骨新風——蕭和人物畫作品展開幕
    本次展覽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新文藝群體(組織)展覽與推廣中心」主辦的首次展覽。 江蘇籍畫家蕭和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人物畫藝術委員會顧問,江蘇省民建書畫院院長。他此次展出的人物畫作品涵括了童趣系列、佛教系列、青花系列、民國系列和古風系列等。
  • 傳神寫意的繪畫藝術,是中華民族獨特智慧與審美觀念的結晶
    正是在這樣的政治歷史文化背景上,繪畫一直是中國藝術中最為興盛的門類之一,其突出成就主要表現在人物畫、山水畫與花鳥畫三個方面。人物畫人物畫是中國繪畫史上最早形成的畫類。見之於戰國時代的《人物龍鳳帛畫》與《人物御龍帛畫》便是以人物為主體的。漢代的墓室壁畫、畫像石、畫像磚等,也大多是以人物為描繪對象的。中國繪畫史上最早聞名的一些畫家,也多是以人物畫顯示其才華的。
  • 【國畫研究】著名畫家江雪川的中國畫與禪
    江雪川,1941年生,當代著名實力派寫意花鳥畫家。數十年來專注寫意花鳥畫,先後師從趙合儔、唐醉石、黃胄等國畫名家。 (圖)江雪川 春欲去莫輕負 中國歷代名畫家中受禪宗影響的數不勝數,在南朝有宗炳,唐代有王維,五代有貫休,宋代有蘇軾、梁楷,元代有趙孟頫,明代有董其昌
  • 淺談中國古代工筆花鳥畫體現的中國畫構圖!
    摘要:中國古代工筆花鳥畫在技法、構圖的等多方面具有很深的研究意義。本文分析中國古代工筆花鳥畫的發展、地位,淺析其構圖特點兼論其中體現的中國畫構圖法則。我們縱觀古代花鳥畫,其在視覺上有寫實、寫意之分,我們可以將中國畫花鳥畫簡單歸納為工筆花鳥與寫意花鳥。其中工筆花鳥畫具有一種精於製作的表現方式,而將所表現的圖像加以具象化、細節化,從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1]。
  • 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古代人物畫、山水畫收藏概說
    一人物畫的收藏,從內容方面看,一是宗教題材的繪畫,二是非宗教題材的人物故事畫、文士畫、仕女畫、風俗畫和肖像畫。宗教題材繪畫描繪的對象, 包括佛道圖像與民間神祇。在佛教題材的作品中,元佚名《羅漢圖》軸,明佚名《羅漢圖》軸、丁雲鵬《羅漢圖》四條屏和吳彬《洗象圖》軸,反映了中國佛教的本土化和世俗化。
  • 當代著名女畫家:胡愛玲水墨人物作品賞析
    胡愛玲,湖南黔陽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女畫家協會會員懷化市中國畫學會秘書長、副會長2019年9月參加中國美院「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中國畫寫意人物畫 青年人才培養」2019年作品《晨曲》入選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 近日,周文矩梁楷之作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
    《畫明皇會棋圖》舊傳為南唐周文矩所作,但從畫風看,與元代任仁發更為接近;而馬遠《小品》冊圖繪各種花卉,尤其罕見的是畫心作獨木舟式,署梁楷的《東籬高士圖》應是精彩且忠實追隨梁楷畫風的作品。傳 五代南唐 周文矩 《畫明皇會棋圖》(局部)人物畫的典範在六朝至唐代(222-907)間,經由顧愷之與吳道子等人逐步奠定。
  • 傅抱石人物畫:線條極為凝練,「勾魂眼」彰顯大師獨特的個性風格
    傅抱石人物畫《東山絲竹》,約1944年作。東山指謝安,晉高士,圖中三人,謝安居其主,愴然撫琴,意在弦外;一妓伴笛其側後,一妓弄琵琶於側前。線描簡潔勁暢,神採生動,鬚髮運墨,尤見活潑蒼潤之妙。《屈原漁父圖》,1954年創作,傅抱石人物畫。
  • 讀那玉成的工筆人物畫
    原因不外有二:比之逸筆草草、隨意性太多的水墨寫意,工筆畫對現實生活表現更直接親切,其技法更嚴謹且具有法度;工筆畫家,尤其是工筆人物畫家,所畫大多為真實人物,造型大多高度寫實,線型準確,賦色豐富,技法有難度。但這種工筆畫現狀比之逸筆草草一千餘年的水墨寫意畫,在反映現實的直接性、真實性和技法的嚴謹性上佔了上風,與現實貼得太近,無中國藝術超越之精神,亦缺乏意筆飄逸之氣。
  • 古代眾多著名畫家之中,誰的蘭花作品最佳?
    古代眾多著名畫家之中,誰的蘭花作品最佳?枯木蘭花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和文化傳承,是文人墨客最喜愛的花卉之一,梅、蘭、竹、菊被稱為「花中四君子」,蘭花同菊花、水仙、菖蒲一起被譽為「花草四雅」,可以說,蘭花是最能代表文人氣質的花卉。
  • 周晶:中國佛教繪畫研究略要
    古代第一批確有歷史記載而在當時又以繪畫著稱的畫家出現在東漢,代表畫家有二個:曹不興,衛協。1、曹不興,三國吳人,是最早享有盛譽的一名畫家,他的畫被列為吳國「八絕」之一。傳說他畫屏風時落墨為蠅,使吳王孫權誤以為真,說明他具備一定的表現技巧和能力。他主要是畫人物,也是記載中最早的佛像畫家。
  • 於筆墨淡彩裡聽虎嘯獅吼——記當代中國寫意動物畫家「蕭萬慶」
    長期在中國電影出版社和人民美術出版社從事美術編輯工作。曾任美術編輯室主任、美術編審。參與編輯的《中國電影三十年》獲全國首屆圖書評獎的銅獎。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聯書畫中心畫家,中國廣電總局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創作以動物畫為主,兼事山水花鳥,畫風靈動灑脫,融匯中西。多幅作品被中央電視臺、外交部、人民大會堂收藏。
  • 臺灣著名水彩畫家陳陽春畫展在北京舉行
    新華網北京4月21日電(記者楊維漢)由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和中國美協等共同舉辦的「愛與美——陳陽春大師水彩畫特展」21日在北京國粹苑開展,展期一周。一邊是萬裡長城,一邊是鹿港小鎮……臺灣知名畫家、臺灣藝術大學教授陳陽春用水彩繪就兩岸美景,筆下丹青傳遞濃濃兩岸情。
  • 中國古代繪畫裡的「遊春」盛景
    在中國古代悠久的繪畫歷史裡,有很多以「遊春」為主題的精美作品。它們在各個時期政治、思想、文化的影響下,展現了多樣的風格和藝術特色;它們以春意盎然為美好景象,折射出社會的繁榮景象、民間的世態萬千,是後人欣賞品味古代繪畫藝術境界的瑰寶。
  • 英國畫家查爾斯·唐尼利夫,畫動物很逼真,但他的人物畫更精彩
    #油畫#英國畫家查爾斯唐尼利夫,油畫《牛市場》他的動物畫大多是科普讀物的插圖,正兒八經的寫真描繪,很難體現畫家的風格,他自由創作的人物畫才真實展現他本人的畫風畫家採用一種樸素、簡練的背景,把精力放在人物刻畫上。我們可以看到,女孩的五官畫得很精緻,其次是手、翻領和袖子的襯毛;衣服和帽子畫得很概括,次要的衣紋、褶皺都被略去,只畫幾條主要的大衣紋。在這裡,橙子和帽子的顏色呼應,成為這幅畫的活躍色塊。
  • 身為工筆人物畫大師,吳光宇的仕女圖為何備受讚譽?原因有這3點
    這位畫家名叫吳光宇,從小就喜愛繪畫,中學畢業後又跟隨兄長吳鏡汀學習繪畫,此後他中國畫學研究會,在金城的指點下,師承徐燕孫,從此專攻人物畫。20世紀30-40年代,吳光宇在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京華美術學院擔任教師,此後又進入北京畫院,成為一位專業畫家。他一生創作無數山水、動物等繪畫作品,其中以工筆人物畫最具特色,在這一領域堪稱大師,同時也是北京傳統派人物仕女畫的突出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