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先百科下什麼是真皮頭層皮,真皮二層皮和人造革並圖解真皮頭層皮,真皮二層皮和人造革的切面。
真皮頭層皮
頭層皮是由各種動物的原皮經過去毛,鞣製等工藝直接加工而成,或對較厚皮層的牛、豬、馬等動物皮脫毛後橫切成上下兩層,纖維組織嚴密的上層部分則加工成各種頭層皮。頭層皮結實耐用,穿後不會發生斷裂。
從切面可以看出,頭層皮由又密又薄的真皮層及與其緊密連在一起的纖維組織層構成,底下還有絨毛,且絨毛與纖維組織層是緊密相連的。
真皮二層皮
嚴格意義上的二層皮是指用牛,豬,馬等厚皮用片皮機剖層而得,上層為頭層皮,下層為二層皮,下層經過塗飾或貼膜等系列工序製成二層皮,所以也稱貼膜皮。二層皮仍然保持皮的特性,但耐穿性及耐折強度與頭層皮相差甚遠。由於羊皮較薄,所以不存在二層皮。
但市場上存在把頭層皮剩下的邊角料經過化學處理,粉碎,壓制,然後塗層或貼膜而成的二層皮,這樣的二層皮更差,與人造革基本沒啥區別。如果商家和你說他的羊皮是二層羊皮的,那就是這樣的壓制二層皮。
二層皮則有疏鬆的纖維組織層(網狀層)。只有在噴塗化工原料和磨麵後才能用來製作皮具製品。層次明顯,纖維疏鬆。
人造革
人造革是一種外觀、手感似皮革並可代替其使用的塑料製品。通常以織物為底基,塗覆合成樹脂及各種塑料添加製成。人造革也叫仿皮或膠料,是PVC和PU等人造材料的總稱。
從人造革切面圖可看到細微的氣泡孔、布基或表層的薄膜和乾巴巴的人造纖維。
頭層皮、二層皮、人造革各有不同,只要我們了解其結構就很容易區分。
但是,平時我們買皮衣也不太可能去仔細的觀察切面,很多包邊的衣服也沒有切面給你看,所以,我們只能通過眼觀,手摸,聞味,滴水的感觀方式去鑑別。
大多數的二層皮的表面是塗層和覆膜的,所以感觀上和人造革是沒有任何區別的,通過感觀方式是無法區分人造革和二層皮的,只能把二層皮當人造革來處理。要想區分二層皮和人造革,只能通過切面或背面或燃燒法。
但如果只是磨麵的二層皮,在正面也能看到毛孔和纖維,也能聞到皮革的清香味,只是沒有頭層皮的那種紋路感和粒面感。
檢查背面 真皮有許多絨面革纖維,而人造皮革則有織物處理或合成纖維。
點燃:從真皮革和人造革背面撕下一點纖維,點燃後,凡發出刺鼻的氣味,結成疙瘩的是人造革;凡是發出毛髮氣味,不結硬疙瘩的是真皮。
眼觀:真皮革面有較清晰的紋路和毛孔,而且紋路和毛孔分布不規則,但人造革沒有毛孔,有也是仿出來的,分布比較均勻。
手摸:即用手觸摸皮革表面,如有滑爽、柔軟、豐滿、彈性的感覺就是真皮;而一般人造合成革面發澀、死板、柔軟性差。
用手指按壓人造革或二層皮皮面,沒有明顯的毛孔皺紋,如按壓後有皺紋,也不會明顯自然消失。而真皮頭層皮按壓後有明顯皺紋,鬆開後會很快恢復原樣。
嗅味:二層皮和人造革常會有較強的刺激性氣味,這是因為二層皮的表面和人造革都是化學製品合成的。頭層皮只有皮材本身的淡淡清香,絕不會讓人頭疼。
滴水: 真皮吸水,淺色調的皮革表現得更加好,在所有水分蒸發之前都會出現黑點並保持不動,水分會滲透到皮裡面,因為有毛孔。人造革或二層皮不會吸收水分,其顏色也不會改變。當然這種方法只有回家自己試驗,買的時候賣家是不會給你去滴水的。
通過上面的分析,大家應該對真皮與人造革,頭層皮與二層皮的鑑別心中有數了,但皮革比起皮草來說,其加工工藝更多,加工程序更複雜。後期我還會專門針對皮革這一塊寫文章與大家一起學習探討,比如說如何區分不同動物的皮面,按照加工工藝分,真皮有哪些品類和怎麼區分他們等內容,希望大家能一直關注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