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男士家裡都喜歡備一兩雙真皮的單品,比如皮帶、皮鞋、手提包等,這些東西不僅看起來上檔次質量也是槓槓的。然而很多人卻因為無法準確區分真皮和皮革,導致買到了很多假貨。下面我就用這位從業16年的專業皮革技術工程師的話來教教大家,如何6招識別真皮與皮革。
首先了解下什麼是真皮。真皮就是直接用動物剝下來皮,經過泡皮、侵酸、鞣製等工序,把原來「生」皮變成可以耐高溫,耐乾濕擦的皮革。人造革是機器把布纖維之類的東西,經過合成在布的表面,形成均勻的一層薄膜。由於不是天然生成,日長月久會發生剝落和脫層現象。
那麼二者該如何區分呢?
1.看表面
真皮的表面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不規則顆粒狀的花紋,凹凸不平,每個顆粒狀上還有許多很細的呼吸孔,可用肉眼看見的,非常清晰。
2.用手摸
一般皮具表面會有許多大小不一樣的顆粒狀的花紋,用手輕輕一按非常的有彈性,在拉一拉皮料能感覺到皮的韌性。
3.聞味道
對於皮革來說,因為是動物的皮毛,所以無論是真皮還是假皮都具有它自己的氣味。真皮略帶一點淡淡的動物腥味。而假皮味道比較像塑膠,味道很刺激,對人體健康非常的有害。
4.燒
真皮點燃後的氣味是跟人的頭髮被燒的味道一樣,燃燒物不結塊,手捏會變成粉末。皮革燃燒會有一股化學燃料的味道,非常刺鼻。
5.看標誌
現在在皮質行業已經有了明確的規定。只要是正規大廠家經過是工商局登記註冊過的,一律有工商局發的證明商標。
6.看價格
真皮從動物身上剝下來經過脫毛,浸灰,鞣製,復鞣,中和,染色等過程,再由塗飾進行顏色,手感效果的處理來達到鞋面、箱包,腰帶等要求,至少100多道工序,所以成品革,價格較高。市面上價格低廉的皮革製品,一般都是pu或者庫存皮製作而成!
看看大家怎麼說:
小多多:發展到現在,真皮的定義是千奇百怪了。和很多產品標明是真皮,但是可以是很多種,質量和價錢上相差特別大。也不知國際是怎麼規定的。
無人問我粥可溫:有一種皮,是亂七八糟的廢皮料,邊角料回收打爛,然後壓制覆膜或者其它處理。這種皮也被叫做真皮,其實己經開始變味了。更變味的是把那人造超纖皮也標為真皮的。
冷庫公司:如果這款產品標明;只在網上銷售的皮革,真皮,真皮革,進口綿羊皮,不敢買就是怕騙。第一價格不對,4、5百元皮衣標明進口綿羊皮,你信嗎?國家質檢總局就應該確定,羊皮就是羊皮,多一個字都不是羊皮,什麼真羊皮,什麼真羊皮革,就認定是合成的,現在工藝仿製的太像了。
世界之和平:如果看不到裡面,把單層皮揪起來用手搓,手感光滑的人造革,真皮搓不動,百試不爽
好想你:我在網上買的一件皮衣,穿一次破一次,期間你根本不知道是怎麼破的,用手撕輕輕就撕爛了。老闆還說是真皮,還支持鑑定,哎。
船老大:還有一種是羊皮或牛皮的邊角廢料粉碎後製成的皮,也稱為真皮,這種皮料太吭人。
山東大妞兒:皮就是革,革就是皮。皮革就是真皮,區別於人造革。現在好多人把人造革認為是革,是不對的。
請把牛b還給牛吧:現在的皮革能把毛孔,傷疤,都模仿得很像,外行人真不容分辨,以前的人都以為用火燒來分辨,其實現在的仿真皮很多是耐高溫材料了,用火燒也分不出來。別以為真皮耐高溫,真皮其實是易燃易爆物品。但是用水可以,真皮有毛孔可以吸水的。PU仿得再像它也不可能吸水。
有閒最任性:做為一個皮鞋行業業內人說明一下,我們俗稱的真皮、人造革等,在國家標準裡皆稱為革(皮是制動物身上剝下來還未製作的,製作之後稱為革)。革又分為頭層牛皮革、牛皮絨面革、羊皮革、豬皮革、移膜革、人造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