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分的《人生一串》:關於燒烤的人間鬆弛指南

2021-01-09 界面新聞

偶爾拍紀錄片的美食家陳曉卿說過一句話,地球上不缺的是鋼筋水泥的都市,缺的是人間煙火。

而對於王海龍來說,在某些時刻,他感覺自己也捕捉到了這些煙火。比如炎熱的夏天,在酒樓包間裡大家正襟危坐著吃火鍋,那怎麼都不對,得換到馬路牙子上趿拉著拖鞋吃。要是此處正好有穿堂風,那就更妙了,用他的話來說是「這個地方的吃法會跟你想要的心境很搭。」

火鍋還是那個火鍋,妙的是那陣穿堂風。

對吃這件事頗有思考的王海龍正是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總製片人,這個片子最近在B站火了,播出4集之後點擊已經過了一千萬,豆瓣評價直接上了9分。

和此前那些聚焦在精美高端食材的紀錄片不同,《人生一串》瞄準的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形形色色的燒烤攤。第一集開篇就是生猛的涼山小豬肉,老闆小二哥把大塊肉用小米椒、蒜、鹽簡單醃製,半小時後放到架子上一烤,茲拉聲中香氣四溢,西昌人民的夜生活也開場了。

「燒烤是太LOW了還是太接地氣太尋常了?沒有人做,我覺得這個沒有道理的。你硬著頭皮仔細想,確實沒有道理。」中華美食博大精深,但也分菜系江湖,沒有哪種比燒烤更具有廣泛認同了,但它偏偏沒有被人拍過。王海龍和同事們對吃琢磨再三,發現了這個「燈下黑」的缺口。

前期的案頭準備和踩點共耗費了王海龍等人一年多的時間,團隊順著東北西南和西北東南兩條軸線去尋找可能的目的地,前者是經典食物坐標,後者有都市不尋常的味道,除了西藏、青海、臺灣、港澳、江西,他們都去了。

建立燒烤地圖的基本邏輯是避開知名店鋪,專在網絡上打撈那些隱秘的當地人點評,「比如說一堆學生可能會懷念某地學校前面的燒烤攤,或者是一些上班族可能每天晚上加班經常去吃的燒烤攤。」

分集導演張嶽明和一部分同事承接了這些田野調查,任務的難點在於由於燒烤攤的「人跡罕至」,老闆們往往沒有宣傳需求,因此溝通拍攝就成了一個需要耐心和技術的活兒。老闆們大多嗜酒,晝伏夜出,導演們至少得花上三兩天功夫同進同出才能取得信任。

總導演陳英傑在B站的評論區就記錄了自己第一次踩點的經歷:要感謝老婆和兒子,沒有她們,不少燒烤店會把我們當騙子,蹭吃蹭喝那種,真的,很多燒烤攤根本不相信我們,不相信有人拿拍電影設備去拍他們,覺得不可能。

老闆們的質疑不難理解,《人生一串》裡選的拍攝地都是那種市井之地,不是出沒在深夜街頭的流動攤點,就是待拆老城區無名巷子裡的小店,這些地方是都市之中的「隱世」。

在第三集《來點解藥》裡,有一對父子十幾年以來一直操持著無名小攤,攤位不大,但勝在細緻,比如拿蒲扇輕扇沾了水的韭菜,掐著點使嬌嫩的烤韭根兒火候恰到好處。拍攝的夜晚,有隔壁社區的姑娘踏月而來,這的確就是穿著睡衣就能遁入的一個異世界。

「我們沒有想做一個推薦店的節目,如果做成一個生活美食服務類節目就錯了,所以未必是本地第一或者全國第一。只要是當地人覺得還不錯,那其實就已經OK了。」在劇組看來,吃無第一,畢竟最好吃的可能永遠是你家樓下燒烤,最重要是留存那份日常之中的煙火氣。

這種氣質擊中了觀眾,有人點評:致那些食慾色慾交織的夜晚。把酒言歡,肆意江湖,當代風陵渡。

一共6集的紀錄片,在製作順序上也是按照人們點菜的日常來的,肉、素、筋頭巴腦、暗黑系、骨頭,看完《人間一串》仿佛也吃了一桌。這是王海龍的主意。

他不是公司裡唯一一個對吃有思考的人,在提到第五集拍攝的鳳爪、烤排骨、羊蹄的時候,陳英傑將吃這些食物的過程感性地形容為「專注地去啃」和「注意力非常集中」,而在看到食物的殘骸的時候,張嶽明說會有一種「成就感」,那是一种放松和釋放。

他們的這些「黑話」也很快被B站的用戶注意到了。比如在描寫羅布羊的烤法時,劇組配的文案是「吃肉的動靜是對羅布羊最好的讚美」,彈幕馬上回應「羊:不需要讚美,謝謝您了」。而在記錄湛江地帶的生蠔時,節目組將「小小貝殼」形容為「男人人生的味道」,彈幕隨之飄過「開車了」。

作為一個向來高互動的社區,B站用戶對某些細節的感知能力驚人。在去年B站走紅的另一部紀錄片《尋找手藝》裡,攝影師小蔣由於有事臨時退出,彈幕馬上發現了「真相」:他就是來治鼻炎的。在這一集裡,《尋找手藝》剛剛拍攝了一個中醫針灸醫師,她順便治療了小蔣的鼻炎。

對於節目組來說,這也是有意的若干小玩笑,但他們也沒想到會引起這麼大的動靜。王海龍早些時候就已經意識到國內紀錄片的勢頭漲起來了,但基本上以「舌尖類」和「小清新」為主流,他一直想做出一部有點辨識度和銳氣的東西。選擇燒烤這種國民食物雖然上不了大雅之堂,但《人生一串》還是隱隱有了一些高於現實的情懷。

「很多人對街邊的燒烤越來越沒有機會吃到了,不單是北京、上海、廣東、深圳,哪怕是三四五線城市也越來越少了。城區改造、環境治理,市容市貌規劃等等,總之是已經越來越少。」王海龍倒不大想跟情懷扯上關係,他覺得只要能讓人們回味一下往日滋味,這就挺值得拍一拍。

在某種意義上,《人生一串》和出自陳曉卿手筆的「舌尖」有微妙的共性。比如它是一部燒烤紀錄片,但片子裡的邊邊角角都捻了生活的褶子:電動車啟動時發出的人工語音、烤全羊店裡日落時分工人在灑水、小二哥凌晨三點收攤後沒喝完的那杯酒…燒烤可能跟其他食物一樣,本身沒有意義,但是融入生活之後,被人們賦予了市井的熱辣哲學。

這種哲學在早期的「舌尖」裡也一樣存在,雖然後者的出發點似乎更高,從中國的地緣出發,以山川湖海的分野來展現各地的文化基因,但樸素的生活哲學一樣貫穿始終。這種哲學是香格裡拉採松茸的單珍卓瑪、綏德騎車賣黃饃饃的陝北大爺和蘭州拉麵的馬師傅們提供的:他們決定了人們的日常吃什麼,而這種日常逐漸印刻成各地人們的口味喜好,最後誕生出食物的文明。

「古人通過『茹毛飲血』區分自己和蠻族,後來用『南稻北麥』的分野,仔細一想竟然都是關於食物的。」一位豆瓣用戶在「舌尖1」的頁面裡留下了自己的評論,標題是:以美食的名義,遠離精英。

遠離精英有時候意味著更貼近生活。在關於吃這個私人化的議題上,王海龍跟他的妻子偶爾也有不同的想法,「我老婆經常問我哪好吃,她說的哪好吃和我說的是不一樣的。有的時候她說的東西就是食物好吃,有時候我說的好吃,坦白說跟人家拼的話食物沒有那麼好吃,但是整個地方的勁、人和氣氛會很舒服。」

陳曉卿也形容過這種「舒服」,他愛和朋友去薊門裡一個朋友的小店打牙祭,點的是炒螺和脆皮下酒,大碗螺螄粉加豆泡、酸筍和豇豆。聽起來規格不怎麼高,但正是這個老地方使得他流連忘返——

「桌子支在院子裡,旁邊路燈杆上貼滿了租房小廣告,創文的橫幅(海澱也創文哈)打著捲兒,知趣地纏在國槐的枝頭,晾曬衣服的居民不時從身邊穿過……我喜歡在這樣的環境裡吃東西,微風過處,偶爾飄落幾片秋天的葉子,空氣裡瀰漫著酸筍的味道,這是迷人的人間煙火氣息。」

有意思的是,給這種人間煙火帶來加持的恰恰是具有亞文化氣質的B站。這個以聚集了核心二次元用戶聞名的社區,在近兩年成為了各種小眾紀錄片的推手。除了《人間一串》,《我在故宮修文物》、《大國重器》、《五年規劃》、《超級工程》等一系列看似不符合年輕人口味的紀錄片在B站都有比較好的播放量。2016年12月14日,在廣州舉辦的第四屆「中國紀錄片推動者大會」上,B站獲得「中國十大紀錄片推動者」稱號。2017年,B站在中國國際紀錄片節公布了紀錄片「尋找計劃」,將為用戶「尋找」更多優秀紀錄片內容,同時為創作者進行全產業鏈的扶持。

社區氛圍和彈幕或許是B站與優秀紀錄片產生化學反應的重要因素。彈幕將原本單向的信息傳遞轉變為雙向,一定程度上擴張了內容的邊界。而B站倡導的「bilibili乾杯」這種分享、陪伴的精神,在穿越次元壁之後,與三次元的煙火氣其實有某種意義上的重疊。

《人生一串》火了之後,王海龍和他的朋友們也開始琢磨著第二季要拍點啥了,雖然還沒有確定主題,但應該還是發掘平常生活中那些被遺忘的主題。播出了4集,片子裡提到的店已經火爆了起來,連暗黑系食物燒烤蠶蛹都多了六桌客人。

「那老闆們有特意表示感謝嗎?」

「沒有,言語上有一些。」

不過,對於他們來說,也許彈幕上紛紛刷過的「多謝款待」就是最好的答謝,這一句已經足夠讓他們體會到:有煙火氣的人生就不會孤獨。

相關焦點

  • 常州版《人生一串》!那些隱藏在煙火深處,讓我們欲罷不能燒烤攤
    白天不懂夜的黑夜市攤這種晝伏夜出的傢伙被燒烤安排得明明白白前一秒秉持銅牆鐵壁的減肥意志下一秒坐在店裡滿嘴流油驚呼真香燒烤簡直是生活中一道跨不過去的坎而小遊只想被它絆倒、餵好、撐飽……前陣子,有人把燒烤拍出了一季紀錄片《人生一串》不僅開啟了「刷屏模式」
  • 高分紀錄片《人生一串》你擼了嗎?一起致我們七葷八素的口腹之慾
    在這個夏天一部零宣傳、小製作的美食紀錄片在B站上線一集捅破9.8的逆天高分豆瓣評分直逼9.0因其畫面質感非常贊「沒了煙火氣,人生就是一段孤獨的旅程,這話簡直就是為燒烤量身定製」——《人生一串》在這煙火氣中,感染我們的不僅僅是食物的口感,還有吃上那一串燒烤時盡情宣洩的情感、平凡又閃閃發光的小事,全片共分六集,分別是《無肉不歡》《比夜更黑》《來點解藥》《牙的誘惑》《骨頭骨頭》《朝聖之地
  • 《人生一串》網紅茄子妹,竟然為某手遊打工?
    《人生一串》在今年夏天紅遍了整個網絡,各類GIF圖傳遍網際網路的"大街小巷",成為深夜必備放毒表情包,饞的我口水都流下來了!要說其中我最喜歡的,當然是90後姑娘茄子妹了!按理說,上過《人生一串》的燒烤師傅都該身價翻倍,賺的盆滿缽滿,但是最近我聽說,茄子妹竟然在為某手遊打工?
  • 這10部「人生必看」的神級紀錄片,我必須安利給你
    這個系列的紀錄片分五集:太陽帝國、從混沌到秩序、蔚藍色的大氣層、 生與死、未知世界。從我們已知的太陽,到地球的形成,又到大氣層的奇觀,再到生命的輪迴,以及我們所想像的宇宙邊界,這部紀錄片層層遞進,恰到好處的讓我們嘆為觀止。一恆推薦:宇宙紀錄片入門級2、《行星旅行指南》那麼了解完太陽系,我們就可以去進一步探索行星了。
  • 蠶的一生各個階段都可以做成烤串,東北人就好這口,人生一串開掛
    說到吃,那東北大哥絕對不輸任何一個人,就說東北的燒烤,真的是烤什麼的都有,其中最讓小編驚奇的就是蠶蛹,東北大哥的燒烤裡最受歡迎的的一個就是蠶蛹了吧。人生一串裡的燒烤大哥叫小軍,小軍就特別喜歡烤蠶蛹,也不止是蠶蛹,蠶的一生除了蠶卵都會被小軍給做成美食,真的是一點都不誇張,就像烤蠶,這個菜單裡邊都沒有,除非你在那兒跟小軍整兩口才有可能吃到烤蠶,在他們眼裡烤蠶就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 豆瓣9.2分,這部皮克斯新作你去電影院看了嗎?
    本文作者:格瑞普win皮克西最新作品《心靈奇旅》是一部堪比《尋夢歷險記》一樣的佳作,豆瓣打分高達9.2分。但在國內院線上映卻顯得格外寂寞,似乎沒有幾個人知道這部影片的存在。好可惜!我以為,最後會出現22號活在這珍貴人間,雨水溫柔,葉落幸福的影像。但是,沒有。為什麼有的人一事無成,死了以後還是想回到地球繼續活著?看完《心靈奇旅》,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也許是因為想靠近未實現的夢想,也許牽掛著至親,但更多的人可能只是想吃一塊蛋糕,想摸摸家裡的小貓咪,想把追的劇刷完。
  • 人生一串 | 餓餓餓餓餓餓餓餓餓餓餓餓餓餓餓了嗎?擼這個!
    而是擼N根串串還覺得不過癮的路邊燒烤攤!   「我想家的時候,除了想我媽,還想吃肉……」——摘自今兒要安利的這部真·吃貨舔屏片。   它是我減肥路上的絆腳石,但我心甘情願栽在它手上—— 《人生一串》 豆瓣9.0
  • 東北燒烤指南:大金鍊子愛要不要,燒烤必須有!
    東北燒烤指南:大金鍊子愛要不要,燒烤必須有!有一句話:世界上沒有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如果有的話,就再來一頓。還有一句流傳在全國的東北定律「大金鍊子小手錶,一天三頓得燒烤。」燒烤文化在整個東北的盛行程度,和洗浴中心一起,成為東北的最大特色。現在年輕人已經不興「金鍊子」社會大哥那一套了,但是燒烤這個傳統文化可謂是老少皆宜,全民適用。上到老年人,下到小學生,飯後溜達得來個夜宵,當正餐聚會的也不少。尤其夏天,整個東北烏泱泱,各大燒烤攤只要味道不算太差,全部爆滿。商家一個夏天至少能賺個幾十萬。
  • 值得N刷的豆瓣9.0分以上高分日影,這個假期看這個就夠了!
    因為疫情的原因,這個清明假期,大家還是不能夠隨心所欲地出門旅遊,這個時候也是控制疫情的關鍵時刻,沒有特殊情況需要出行的小夥伴們,還是乖乖在家吧~ 如果在家覺得太過無聊,小七給你們整理了15部在豆瓣9.0分以上超高口碑的日本電影,劇荒的小夥伴們快快碼住吧~
  • 連續被《舌尖》《人生一串》點名,這座雲南小城不火沒天理
    @junyuan_zhang你不應該對它感到陌生,陳曉卿在拍攝《舌尖1》時就挑中了建水,後來口碑頗好的《人生一串》也來到了這裡。連上兩個國內最棒的美食綜藝,建水有多好吃無需阿球多說。@虎皮貓大人這個渾身都是可愛的城市,真的值得去一趟。
  • 人生一串:一隻雞的心聲,原來這麼多年你們根本不懂雞
    B站熱播的《人生一串》大家都看了嗎?這部超火的紀錄片每到深夜觀看簡直是煎熬!烤爐上滋滋作響的食材泛著誘人的油花,每一個畫面仿佛都在說:「來啊~來吃我啊~」除了日常的燒烤一說擼串肯定有人會想到日式燒鳥。小看了這一隻雞,渾身上下從內臟到肉至少有18處用來做成串,用不同部位做出這麼多美味的料理,僅憑一隻雞?真的是極致!縱使我這個業餘吃貨也未曾想過這麼專業的吃法。
  • 豆瓣上9分以上的日劇,你都看過幾部?
    上一篇呢,寫了超過十萬人評價的9分日劇,竟然只有6部!引來了很多人的吐槽。紛紛說,為什麼《白色巨塔》沒有上榜!XXX沒有上榜……再次聲明一下,上一篇是寫的評分人數。很多評分高,但是評分人數沒有達到的,就沒有寫。那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些9分以上的日劇吧。根據我的統計,9分以上的日劇,有84部!
  • 30年燒烤師傅分享最受歡迎的9種燒烤蔬菜的配料和做法
    基本能吃的素菜都能做燒烤,茄子、 辣椒 、菜椒、 長豆角 、香菇、 平菇、 土豆片、紅薯片 、藕片 、香蕉、 青蘿蔔、芹菜等。如果要評選出中國最受歡迎的街頭美食的話,那非燒烤莫屬了,儘管有些時候街頭上的燒烤都不太衛生,但是仍然阻止不了中國吃貨對它的喜愛,燒烤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除了肉類、海鮮,還有就是各種各樣的素菜。
  • 推薦5部豆瓣超過9分的好看臺劇!事實上,臺劇復興早就開始了
    被稱作神仙劇集的《想見你》完結了,從開播以來,口碑和熱度持續走高,豆瓣評分一路狂飆,從8分直衝上了9.2分。它的出現,讓不少人感嘆臺劇真的不一樣了,連偶像劇都能拍的這麼恐怖又燒腦,不愧是臺劇的文藝復興之作。《想見你》不僅讓我們熬夜通宵追劇,還讓伍佰的《last dance》重出江湖,再次火了一把。
  • 桌面燒烤神器!美的照燒爐讓你在家燒烤無煙不油膩
    閒暇時刻,約上三五好友擼串喝酒,伴隨烤串在手中奮力一甩,香氣和汁水在口中瀰漫開來,不禁讓人嘆一句「真是人間美味!」不過,寒冬燒烤雖然美味十足,但隨著聚餐氛圍越濃,油煙也在逐漸「上頭」...濃濃油煙讓我們惹得一身尷尬,無論是漂亮衣服還是心愛包包都會是一股同款燒烤味...  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縱情享受燒烤聚餐的樂活人生了。
  • 豆瓣是一部8.9分的電影,根本不存在,有人看到了
    這是豆瓣的一部電影,他在豆瓣上得了8.9分,但事實上這部電影根本不存在,豆瓣的一些人說他們見過,怎麼了?讓我們一起來知道。事實上整件事很荒謬,的一天,一位網友正在上夜班,他閒得很無聊,於是編了一部電影放在豆瓣的電影庫裡。他給這部電影取名為《即使變成甲殼蟲卡夫卡還是進不去城堡》,和同事的英文名編了一份演員名單,用《石榴的顏色》的插圖製作了一張海報,並將其放入電影庫。
  • 零差評紀錄片《人生第一次》,豆瓣9.2,看完才懂人生多純粹
    2020年開篇,好像諸事不宜的樣子,但央視新出的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火了,不僅零差評,還斬獲豆瓣9.2的高分。從出生到告別,12集短片,6個多小時,講述了大部分人必經的12個階段。1、初來乍到,請多關照看到《人生第一次》宣傳海報上的這句話時我們以為它講述的是嬰兒,但海報傳達的剪影則告訴我們,是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 豆瓣9分以上的國產電視劇,《潛伏》上榜,你全看過嗎?
    評價一部電視劇的好壞,除了觀眾口碑和收視率(收視率其實也不能算)外,豆瓣評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今天要說的是豆瓣評分9分以上的電視劇。1.《男親女愛》豆瓣評分:9.1分,《男親女愛》是香港無線電視(TVB)製作出品的時裝處境喜劇,於2000年2月21日至7月7日期間播出,共100集。由徐正康監製,黃子華、鄭裕玲主演。據聞是TVB史上收視率最高的劇集,豆瓣評分也高達9.1分。3.大宅門 (2001)豆瓣評分:9.1分,看完了整部劇以後,我眼前浮現著楊九紅,久久不能釋懷。
  • 這部西安本土兒童片豆瓣評分達8.0分
    沒有大製作、大明星,主演甚至是個普通農村娃,但正是這樣一部講述陝西關中農村孩子童年故事的電影,9月6日於愛奇藝平臺公映後,收穫8.0分的豆瓣高分,一舉拿下今年網絡電影豆瓣最高開分。截至13日晚,該片豆瓣評分已超越《信條》《八佰》等熱映大片,抖音話題討論量破7億。
  • 燒烤三寶,牛油黃喉掌中寶,厚實Q彈,一串下去讓你意猶未盡
    為了吃,也是拼了,管他肥不肥,吃了再說,還不是因為太香了燒烤小串有三寶,牛油黃喉掌中寶——其中牛油更是評判一家湘西燒烤店是否正宗的標準。牛油牛油是黃牛胸前的脂肪,一頭牛身上也就那麼一丁點。牛油外層焦脆,內裡質地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