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八大神咒,「神咒」指的是什麼?常用的神咒都有哪些?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咒語是在道法的過程中配合符,印,罡,訣,法器來行道施法,代神明宣言的一種咒術,是行法演道的核心手段。是修道之士日常生活中防身保命的武器,也 是溝通神靈的媒介,更是驅妖除邪的法寶。
咒語是在道法的過程中配合符,印,罡,訣,法器來行道施法,代神明宣言的一種咒術,是行法演道的核心手段。是修道之士日常生活中防身保命的武器,也是溝通神靈的媒介,更是驅妖除邪的法寶。《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三十六說:「夫大法旨要三局,一則行咒,二則行符,三則行法。咒者上天之秘語也,群真萬靈隨咒呼召,隨氣下降。」可見在道教法術中,道教咒語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皇經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云:以經中秘法語,能度人籙仙,制星,制魔,制水,鎮五方,濟法界,故曰神咒。從此可看出咒是神明宣經說法的秘言法旨,是具有很多神通力量的一種語言。咒語的種類很多,廣泛應用在道教各類法事科儀及日常生活中。如召請,祝禳,修煉,鎮伏,洗漱,飲食等等。
北極天蓬大元帥神咒
天蓬天蓬,九玄殺童。五丁都司,高刁北翁。七政八靈,太上皓兇。 長顱巨獸,手把帝鍾。素梟三神,嚴駕夔龍。威劍神王,斬邪滅蹤。 紫氣乘天,丹霞赫衝。吞魔食鬼,橫身飲風。蒼舌酌齒,四目老翁。 天丁力士,威南御兇。天騶激戾,威北御鋒。三十萬兵,衛我九重。 劈屍千裡,驅祛不祥。敢有小鬼,欲來現伏。鑊天大斧,斬鬼五形。 炎帝烈血,北鬥燃骨。四明破骸,天猷滅類。神刀一下,萬鬼自潰。
天猷元帥神咒
天猷天猷,位列諸侯。上佐北帝,下臨九州。肩生四臂,項長三頭。身披金甲,手執戈矛。雲隨步發,海逐身流。紅光杳杳,紫氣悠悠。雄風靉靉,猛霧颼颼。真氣宛轉,星鬥回周。千神自朝,五嶽巡遊。金童鼓吹,玉女歌謳。名列金闕,位鎮酆都。蒼禽獅子,巨海蛟虯。三十萬兵,從我週遊。逢妖即斬,遇鬼皆收。人遭尤善,祟遇無休。降臨福氣,滌蕩無憂。無知小鬼,敢有遲留。吾目一視,永作泉囚。急急如律令!
黑煞元帥神咒
北方黑帝,太微六甲。五帝靈君,光華日月。威震乾坤,走符攝籙。絕斷鬼門,行神布氣。攝除五瘟,左右吏兵。三五將軍,雷公霹靂。電激風奔,刀劍如雨。隊仗如雲,手把帝鍾。頭戴崑崙,行遠天下。搜捉鬼神,九州社令。血食之兵,不許拒逆。敢有張鱗,鎮星縛手,北鬥收魂。三臺七星,持劍斬身。罪不重考,殃及子孫。邪精魍魎,耳不得聞。聞吾咒者,頭破腦裂,碎如微塵。急急如律令!
真武大帝神咒
乾元有將,頂戴三臺。披髮圓象,真武威靈。助吾大道,龜蛇合形。身如山嶽,四氣朗清。金光赫赫,努目光明。牙如劍樹,手執七星。天魔外道,鬼魅妖精。見吾為血,化作紫塵。魁罡正氣,是吾本身。天符通現,大保乾坤。江河淮濟,五嶽之神。城隍社令,拱聽吾命。指揮綱紀,敢有攝停。上帝有勑,救護群生。敢有小鬼,捉縛來呈。急急如律令!
雷霆總誥
志心皈命禮
雷霆都司將。符圓法籙眾官君。歘火律令鄧元帥。銀牙猛吏辛天君。飛捷報應張使者。蒼牙鐵面劉天君。馬郭方鄧田大將。雷府蔣畢華雷霆。龐劉苟畢神通大。溫康嶽孟顯威靈。靈官王馬二元帥。地司太歲殷將軍。火犀雷府朱元帥。鬥中顓霸二雷神。天醫攻氣治病將。豐都府院眾祇靈。城隍社令功曹使。神虎何喬二道神。隊仗森森列左右。旌旗閃閃耀乾坤。劍戟戈矛常在手。槍刀斧鉞盡隨身。若有下邪截大道。攝赴雷獄便施行。掃蕩罡風迎帝駕。扶持道法救良民。我今有請望來臨。大賜雷威加擁護。
我們常看到的八大神咒是道士日常功課中用來滌除心中罪孽,衛護心神,請召神明護持,開經演道所用。是學道修道入門必修必會之咒。我等應熟記於心。
八大神咒出自《早晚功課經》,是道教諸多門派廣泛普遍遵行的幾種常用咒語。很多道友對這些咒語的內涵並不能完全理解,我今嘗試淺顯的語言來釋義,希望能更好的使道教咒語廣被人知。
八大神咒
淨心神咒
太上臺星 應變無停
驅邪縛魅 保命護身
智慧明淨 心神安寧
三魂永久 魄無喪傾
淨心神咒為八神咒之首,顧名思義為修道之人早晚功課及學煉符法時淨化身心,排除雜念,安定心神時所用之咒。此咒能使凡心入於冥寂,返觀道心,入於清靜之中。並有保魂護魄的作用。
太上臺星 應變無停
語釋:太上者即為太上老君,在此為大道之尊神,居上清境,名道德天尊,為道教三寶之師寶。
三臺者即三臺星君。唐杜牧有詩云:「三臺星裡拜文星」。應變無停是指大道(太上)無處不在,易處於運動中的狀態,變者變化也。《清靜經》云:「大道無情運行日月」是也。
驅邪縛魅 保命護身
語釋:大道隨聲感應,無處不在能驅除邪祟,而弘護正道,衛護修道之士能身心安泰,不受鬼魅侵擾。
智慧明淨 心神安寧
語釋:此言常誦此咒能使人智慧開朗,靈臺明淨,摒除雜念,心道合一,神明安寧。不染六塵。
三魂永久 魄無喪傾
語 釋:三魂者:《雲笈七籤》云:「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二名爽靈,三名幽精。胎光主命,爽靈主財祿,幽精主災衰。三魂為陽,易上升,故應常守三魂。七魄為: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一代丹道大師魏伯陽真人在《周易參同契》說:陽神曰魂,陰神曰魄。七魄為陰神,故其性使人性堅貪嫉,遺精好色, 迷失自我,暴斂奢淫。故修道之人使三魂永固,七魄安然。
布壇施法,修煉功課之前都應先誦持此咒,寧靜心神,使心神歸於正道,魂魄安固。從此可看出修道之下手功夫即先修心。
淨口神咒
丹朱口神 吐穢除氛
舌神正倫 通命養神
羅千齒神 卻邪衛真
喉神虎賁 氣神引津
心神丹元 令我通真
思神煉液 道氣長存
淨口神咒含有兩層真意,一為:我人生於世俗,難免謗經毀道,妄言他人之過。更有世人不信鬼神,指天罵地,綺語兩舌,咒詛諛曲。此皆為口業。另居於塵俗,三葷五腥難免避諱。口氣腥檀羶臭。誦經論法,汙穢三寶。故應常誦淨口神咒消除口業,祈請正神,滌除口中穢氣。清靜口舌後方能誦經念咒,通真達道。
語 釋:按《黃庭內景真經》云:口神為丹朱,舌神為正倫,齒神為羅千,喉神為虎賁,炁神導引津液,心神固守丹元。口中常有穢氣故應常吐故納新,呼吐汙濁之氣於 外,吸引清新之氣於內。其法有六:噓、呵、呼、呬、吹、嘻六氣之法,能使五臟六腑康泰。《太平御覽》云:真人道士常吐納以和六液。另通過舌神吞咽津液,可 保津液。丹經有云:;白玉齒邊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長年。這樣引吞津液直接人任脈化為陰精,是造精之捷徑,健身之妙法,故能通命養神。道家認為牙齒為堅硬之 物,能摧萬物而食之,故能驅除邪魅。喉為吞咽之重樓,口中之液為玄泉,故吞咽生津聚精,滋養精氣。
心為五臟之主宰,丹元為體內元神,是主宰思慮意識,體內生機之神。思神是指存想體內口部諸神,煉液是運煉體內玉液還丹。此咒令口齒喉舌心思之元神,除口中之罪業,清口之濁氣。心神與道合一,存無守有,長生久視,道炁常存。
淨身神咒
靈寶天尊 安慰身形 弟子魂魄 五臟玄冥
青龍白虎 隊仗紛紜 朱雀玄武 侍衛身形
淨身神咒可令身體內的四正之神歸於正位,消除身業,擁護身形,保衛道體,所謂身業即殺盜透淫等罪。使修道之人身體清靜,能以清靜之身感召神靈。
語 釋:靈寶天尊為三清境第二尊神,居上清真境,為經寶。念誦此咒時要萬法俱忘,心神合一,神寧泰定。眼內視神光煥於玉闕,耳返聽妙韻於瓊臺,心存靈寶天尊於 上,三魂七魄不外遊,五臟靈神玄冥。玄者玄妙,冥者寂靜。安慰為靜養,身形安穩,五臟之氣化為四正神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侍衛自身左右前 後,養護肝肺心腎。自能修成道果。
中國道教學院的《玄門日誦早壇功課經》中是 侍衛我真,上海的《日誦早壇功課經》 侍衛我真,四川的《太上玄門日誦早壇功課經》中是 侍衛身形,福建福州的經本中的「淨身神咒」是 侍衛我身。「真」和「身」都是可以的。一個字的區別是不會影響神咒的作用,可能是身(真)的用法和地方習慣的問題。
安土地神咒
元始安鎮 普告萬靈 嶽瀆真官 土地祗靈
左社右稷 不得妄驚 回向正道 內外澄清
各安方位 備守壇庭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護法神王 保衛誦經 皈依大道 元亨利貞
此咒為結壇行法召遣土地山神,以使之代為凡夫奏告上天,保衛正道時所用。
元始安鎮 普告萬靈
語釋:元始為道教三清之一,號元始天尊,居玉清聖境,安為穩定,鎮為鎮守,普告是廣而宣告。萬靈是指山川河嶽十方之萬靈眾神。此句是以奉元始天尊法令,召告十方法界萬靈神眾。此中需要存想元始天尊法像。
嶽瀆真官 土地祗靈 左社右稷 不得妄驚
語釋:山嶽河瀆,山川大地一切神靈,社稷為正神,即福德正神。社為古代祭祀地神之處,稷為糧食作物,是百穀之長。傳有百穗。在此廣泛指山川河嶽之神神龍神土地等神靈。不得妄驚指不妄自擾亂驚惶。
回向正道 內外澄清 各安方位 備守壇庭
語釋:有 的門及有的修道之人自視功高,不用此咒。殊不知山川地神是備壇守護不可缺少的護法,一來可命他們護衛傳達,二來能領他們皈依大道。澄清是指身心內外似水之 清,走入光明大道。內淨其心,外淨其身。各安方位此處是指神靈依此備護好自己的位置,各安守崗位。在家誦經者可將壇庭誦作:「備守家庭」
如是律壇則又應誦作「備守律壇」。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護法神王 保衛誦經
語釋:太上有命是指奉太上老君敕令,各地山川神靈搜捕妖邪,不得作祟於人間,弘揚道法,保衛家國社稷。使人們幸福,世界太平,並且保衛誦經者。
皈依大道 元亨利貞
語釋:皈者,反黑為白,轉染成淨,把凡心住於正念清淨境界成就道心。「依者身之依怙,如子戀母。
元亨利貞出自《易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此為君子之四德。故土地神明行具君子之德,皈依大道。
金光神咒
一卷神光咒 物象空中有 念動金光咒 萬神都拱手
天地玄宗,萬炁本根。
廣修萬劫,證吾神通。
三界內外,惟道獨尊。
體有金光,覆映吾身。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包羅天地,養育群生。
誦持萬遍,身有光明。
三界侍衛,五帝司迎。
萬神朝禮,馭使雷霆。
鬼妖喪膽,精怪亡形。
內有霹靂,雷神隱名。
洞慧交徹,五炁騰騰。
金光速現,覆護真人(吾身)。
天之光 地之光 日月星之光 普通之大光 光光照十方
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此 金光神咒以修煉道體之心性為主,主張以內鍊金光元神護體,降魔衛道!此咒因其用途廣泛,法威強大。所以為道門秘咒神咒,其咒暗藏修煉之法。各門派的修法也 不盡相同,民間道派也有很多關於此咒的秘法,或用此咒結金光諱為符令;或是運潛金光,內煉成丹;或悟道修真,雷神護衛;或加持法寶,遁地偷天。
金光為道之發見,神之神光。金者剛強不壞之意,求道者玄功廣博,光華外著,足以驅鬼魅、斬妖氣,役神將。如金器之剛強不屈,灼然赫奕也,是號金光。
天地玄宗 萬炁本根
註解:天地,一陰一陽;玄者道也,宗者萬事萬物根本。故玄宗雖雲浩渺,莫非天地化生,道之體現。萬炁,總括萬事萬物,天地變化也,勿泥本根源頭也。言天地之眾炁莫非陰陽合散所為,是天地有萬氣炁之本根也。
廣修萬劫 證吾神通
註解:廣,博也.修,修持,即煉玄之功也。萬劫,言其修煉歷經浩劫之多也。蓋煉玄之士,時時修奉、其數無窮,如萬劫之累修。證,證明。神通,神明通靈。蓋神通本人所自有,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求道者能萬劫修持,則吾之神通不亦證明而擴充乎!
三界內外 惟道獨尊
註解: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也。另為天地水三界,宇宙之三界為無極,太極.有極三界.人之三界精氣神者,內而五臟六腑,外而手足耳目之類也。此言天人內外.法界上下。惟,獨也。道,玄妙大道。獨尊,言無有出其右者。蓋有道而天地乃立;有道而民物斯順,故曰獨尊。
體有金光 覆映吾身
註解:體,道體。金光,金罡之炁。大道本無形體,道體蘊顯金光,依人為體至有金光,則充足於內而發乎外也。覆,覆宥。映,庇映。吾身,求道者之身。蓋人能志道則道不遠人,而身即是道,道即是身。指修煉後金光圓滿,圍繞道體.
視之不見 聽之不聞
註解:視,望也。天下惟有形者可見,大道本屬虛渺,故視而不見。聽,以耳去聽。天下之有聲者可聞,大道湛寂清淨,故聽而不聞。老子曰: 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見名曰希.此言修煉者到離六塵,斷卻六根,無我境界.
包羅天地 養育群生
註解:至大莫如天地,然猶有可窮而道則無窮。包羅者,所謂道通天地有形外也。此言道體廣大。養育,受其孕育也。群生,兼人及眾物而言,而人之耳目口體,三元六府亦曰群生。此言大道雖無形與聲,而涵天蓋地,群生莫不賴之養育也。
受持萬遍 身有光明
註解:受持此咒者,於人以物與己受之,而持於心也。萬遍,受持不怠也。萬者形容其多也.身,受持者之身。光,金光。明,昭著。猶大學所謂德潤身也。
三界侍衛 五帝伺迎
註解:三界,見前解。侍衛,尊衛其道也。五帝,五方帝君,心肝脾肺腎也。司,司其職。迎者,彼來此受,如主之迎賓也。此為修者存道體之金光,三界上下,五老五帝都要迎候。
萬神朝禮 役使雷霆
註解:萬神,尊且多。在天為眾神,在人為人之全體而言。朝禮,同相集會也。蓋胎凝於紫府,百體畢具,如萬神朝禮於上帝也。役使,聽其命令,無不達也。雷霆,天之陽氣足以威天下者,此言修道者一呼一吸莫非真陽之運動也。能運使雷霆萬鈞。
鬼妖喪膽 精怪忘形
註解:鬼妖,背道之徒。喪膽,不敢肆也。人身亦有鬼妖,道氣存則萬緣俱息,不啻失其膽也。精怪,木精土怪。忘形,失其真形也。此指聲色貨利而言也,既入道則諸念不生,不啻忘其形也。修道者既證金光,則鬼魅邪祟則喪膽而顯露原形。
內有霹靂 雷神隱名
註解:內,道體之內。霹靂,雷聲。金光威力甚大,一震而山河鎮動,萬物凜威,道之尊嚴亦猶是也。雷神,先天一炁正神。隱名,三十六尊雷神名諱隱藏。此言道雖尊嚴性本自寧,雷神隱藏攝伏精怪。
洞慧交徹 五炁騰騰
註解:洞,空也。慧,靈也。通靈交徹,五炁,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氣輝映,互相螢而無微不照,無幽不燭也。五炁,五行之氣。騰騰,形容金光耀眼,五行正氣升騰。
金光速現 覆護真人
註解:速現,現實時發見,猶雲而時出之也。金光本隱藏於性海之中,今日速現則其得力於平時者深矣。覆護,金光遍體也。真人,求道者自稱。真人云者覆其真性,無愧於人之道也。此言神光護體,金光護法!
淨天地神咒
天地自然 穢炁分散 洞中玄虛 晃朗太元
八方威神 使我自然 靈寶符命 普告九天
乾羅答那 洞罡太玄 斬妖縛邪 度人萬千
中山神咒 元始玉文 持誦一遍 卻病延年
按行五嶽 八海知聞 魔王束首 侍衛我軒
兇穢消散 道炁長存
註:本咒中度人萬千,本作殺鬼萬千,但道門慈悲,喜願幽眾安樂,樓嘉詠道長在白雲觀2011年為道教居士講座上,說解此時道:「人家本來高興來聽經,與你無怨無仇,你念成殺鬼萬千,要殺他們,這不是結仇嗎,就成了罪過。」此處應作度人或度鬼。查白雲觀早課視頻念「赦鬼萬千」。在 「淨天地神咒」中有 度鬼萬千(殺鬼萬千、赦鬼萬千)三種中國道教學院的老師是說,一般都不用殺鬼萬千。都是用度鬼萬千和赦鬼萬千,度鬼萬千主要用於晚課度亡。平時念成度人萬千無妨。
祝香神咒
道由心學,心假香傳。香爇玉爐,心存帝前。真靈下盼,仙旆臨軒.令臣關告,逕達九天.
註:非是道長,善信和居士誦經將」令臣關告「改念」弟子關告「。
玄蘊咒
雲篆太虛,浩劫之初。乍遐乍邇,或沉或浮。
五方徘徊,一丈之餘。天真皇人,按筆乃書。
以演洞章,次書靈符。元始下降,真文誕敷。
昭昭其有,冥冥其無。
沉痾能自痊,塵勞溺可扶,幽冥將有賴。由是升仙都。
(玄蘊咒:與諸路仙真神將結緣,日後法成之時,可得其相助。)
元始安鎮神咒:關鍵在於號令壇場內外的方隅神眾,各自歸於正位,備守壇場,保護行者不受外邪侵擾,當境神靈,各安其位,各守其職,外邪就不能假得其便了。
[注釋]
1、玄蘊咒:道教法事中常用「八大神咒」之一,又稱「開經玄蘊咒」。即準備翻開道經奉誦時所念。「玄蘊」,指經中蘊藏著玄妙的義理。早期靈寶派即有此咒,其後各派具有仿作與衍變,其辭不盡相同。
2、雲篆太虛,浩劫之初:「雲篆」,靈圖符篆。指撰集雲書或符篆文字。形體如雲。《雲笈七籤》云:「篆者,撰也,撰集雲書謂之雲篆。」道教認為此符類符字皆系三天自然之氣結成,天真仰寫,方傳至下界。又《三洞神符記》:「撰集雲書謂之雲篆,道教符篆文字形體如雲,故名雲篆。」「太虛」,指遼廓的太空。《莊子·知北遊》:「是以不過乎崑崙,不遊乎太虛。」又《太上靈寶金庭無為妙經·太虛章第一》:「道言無形合虛,中有萬物,而行二儀,是謂太虛……太虛者,神運也,神命而萬物生。」其意指在漫長劫運之前,元始雲篆靈書,以告下界。
3、乍遐乍邇,或沉或浮:「乍」,忽然。「遐邇」,遠近。此句意為元始告傳下界的雲篆靈文在「太虛」階層忽遠忽近,或沉或浮,不斷地上下傳播。
4、五方徘徊,一丈之餘:「五方」,指東南西北中。其意言元始告傳下界的雲篆靈文不斷地、不停地在天地間出現、不停地傳送下界。
5、天真皇人,按筆乃書:「天真皇人」,指元始天尊侍衛之尊。此句意指元始開經講道的雲篆靈文在太初吋,就記敘諸法音,由天真皇人將此雲篆靈文記載並以此演說教化俗世。
6、以演洞章,次書靈符:此句意為元始在為下界眾生演說大洞真經,而後陸續傳播雲篆靈符,普渡眾生。
7、元始下降,真文誕敷:此句意指元始天尊親臨下降,開始為下界敷講《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等真文。
8、昭昭其有,冥冥其無:「昭昭」,光明、明亮。「冥冥」,昏暗。按《荀子·勸學》:「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此句意指元始演說之真文,其經含義深奧,玄之又玄,只可意領,不可言傳。
9、沉痾能自痊,塵勞溺可扶,幽冥將有賴。由是升仙都:「沉痾」,指重病。「塵勞」,指墮落塵世。此四句為開經偈語,其意指誠心誦念此經者,能使重病痊癒;只要悔過自新,多積功累德,不斷持誦此經,即使墮落凡塵,亦如同有人扶持,在幽暗陰昏之地亦將有人搭救。真仙上聖無不護佑,使人人都可升入仙都,長生久視。
修真圖金光護身心法
金光神咒是玄門八大神咒之一,在道教,科儀,齋醮,施法中,無不運用。在起壇中可威懾鬼神。熟讀之中,心領神會,必達通靈。辨析正邪。有制鬼祛邪,制敵懲惡之功效!常用於修道者加持護身,去精邪,闢穢物,開光,益智、延年,轉摺⑵碭5取
金光神咒曰:「天地玄宗,萬炁本根;廣修萬劫,證吾神通;三界內外,唯道獨尊;體有金光,覆映吾身;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包羅天地,養育群生;誦持萬遍,身有光明;三界侍衛,五帝司迎;萬神朝禮,役使雷霆;鬼妖喪膽,精怪亡形;內有霹靂,雷神隱名;洞慧交徹,五炁騰騰;金光速現,覆護真人。急急如律令。」
修持密法:每天清晨卯時(5~~7點),面向修真圖正身端坐,存神靜觀,萬念歸一注於修真圖中,深吸一口氣於丹田,暫屏呼吸,將此氣存於下丹田後,再緩緩呼氣,將能量充盈全身,形成一●,然後,用自己的真神意想五彩祥雲將自己全身託起,一閃之間,進入修真圖金光能量場○中(修真圖即道),先給修真圖三叩首,然後盤坐修真圖金光場中,默念金光神咒。
用鼻息呼吸.存想萬道金光不斷擴大,金光充滿全身透過全身毛孔向外擴展,充滿整個房間或身體周圍一至二丈的範圍。至同氣相求、同聲相應、同場場融,可觀見體內金光透射,與修真圖之金光能量場互相輝映、渾然一體,我即金光、金光即我,包羅天地,養育群生,自然靈光照體,感而遂通,而得修真圖之妙境,與天地同體,日月同輝。自然「三界侍衛,五帝伺迎。萬神朝禮,役使雷霆。鬼妖喪膽,精怪亡形……」
金光神咒,為玄門修真妙法,其威力不可思議,一般至二十一天就能體生金光,日久功深金光圈外產生紫光輝,諸邪不侵,甚至防兵器傷害,入老子所謂「無死地」之境。其中妙用,修煉日久自知。
本法也可貫穿於生活之中,於人群雜處之機場、車站、會場等地,靜觀守中,虔誠誦念,自有奇效。舊社會遊方各地,往往藉此趨吉避兇,預先知警。不論社會上還是空間界的幹擾,可以先避之。
北鬥大神咒(八大神咒之外)
北鬥七元,神氣統天。天罡大聖,威光萬千。上天下地,斷絕邪源。乘雲而升,來降壇前。降臨真氣,穿水入煙。傳之三界,萬魔擎拳。斬妖滅蹤,回死登仙。
念咒一般結尾不念急急如律令之語,道人一般也只默念。更不用說一般正信和居士了,更是於此不能了。有命令嚴詞之意。
王靈官元帥啟請咒
仰啟神威豁落將。都天糾罰大靈官。
火車三五大雷公。受命三天降鬼祟。
手執金鞭巡世界。身披金甲顯威靈。
綠靴鳳帶護身形。三目火睛耀天地。
頃刻三天朝上帝。須臾九地救生民。
銀牙鳳嘴將三千。虎首貔貅兵百萬。
走火行風前後衛。穿山破石捉妖精。
祈晴禱雨濟世間。附體圓光通事意。
治病驅邪如閃電。收瘟攝毒伏群魔。
飛騰雲霧遍虛空。號令雷霆轟霹靂。
三界大魔皆拱手。十方外道悉皈依。
我今啟請望來臨。大賜雷威加擁護。
薩祖(真君)仰啟咒
仰請碧雲大教主 一元無上薩仙翁
先天雷部大尚書 親授鐵師傳妙旨
手執五明降鬼扇 身被百衲伏魔衣
常將鐵罐食加持 普濟含靈皆得度
咒棗書符皆有應 代天宣化總無私
雲遊天下至龍興 鐵面將軍潭底現
一十二年觀過錯 百千萬種積功勳
爰把誓盟朝上帝 普令三界悉皈依
治病回生如反掌 圓光附體闡威靈
我今啟請望來臨 伏望師恩加擁護
雷部辛元帥誓章
雷霆猛吏神,威震九天霆。出入三界內,忠勤佐帝君。
湧身千萬丈,號為雷部尊,都督諸雷部,風伯雨師神。
霹靂電光母,大力夜叉群。左右承天命,輔弼五雷尊。
吾奉玉帝敕,能救世間人。人若受持者,吾當速現形。
請吾上天界,朝奏諸帝君。請吾入地府,直至幽境宮。
請吾入水府,四海波浪翻。請吾佐陽界,立便救眾生,
請吾救大旱,滂沛雨霖霖。請吾捉精怪,摧破諸鬼營。
請吾救生產,母子速離身。與吾同終始,共為玉帝臣。
可見他能夠出入三界,代天行命,救佐萬民。
五雷罡咒
一步天雷動,二步地水通,三步雷火發,四步霹靂通,五步五雷使者,前掃兇惡,後驅孽龍。神靈神靈,上徹三清。五雷風伯,雷電奉行。星罡步至,與吾當先。陽光陽光,與吾蕩兇。急急如律令。
欻火律令鄧元帥啟請咒
律令大神,風火之尊。功行非細,飛遊乾坤。斬妖滅孽,捉鬼收魂。致雨倏忽,作晴頃分。持上帝敕,主火元君。撒風擲火,作水團雲。雷公電母,黑暗驚人。霹靂一震,萬裡皆聞。隨咒所召,來降巽門。飛沙走石,撼動崑崙。五方五炁,驅雷伏神。統領火將,殺戮妖氛。救護群品,拯濟皇民。玉清敕下,五雷捷將,元帥真君。急急如律令。
華光大帝馬靈官神咒(啟請咒)
仰啟靈官馬元帥,福德華光五顯王。
錦袍繡帽威容猛,火劍金鎗聖力強。
天下正神功第一,道中上善世無雙。
玉宸殿畔登珠幌,金色臺邊建寶幢。
破洞封山妖魅絕,興風走電鬼邪亡。
化導萬民垂福佑,保安九域去災殃。
焚香奉請虔誠禮,願賜恩光降道場。
地司太歲殷元帥啟請咒
仰啟北方殷太歲,鬥口主令上將軍。
威光赫奕通三界,殺氣騰騰凌五雲。
搖動金鐘邪祟伏,手持戈戢鬼神愁。
煞神聞言心膽碎,瘟疫擎拳悉退藏。
上天稟令誅兇宿,下地司權斬鬼神。
解厄御災於頃刻,去邪治病在須臾。
二十四氣為君使,七十二候順我行。
羅李二將向前行,黃幡豹尾謹隨身。
我今禮請望來臨,大賜雷威加擁護。
趙元帥啟請咒
仰啟龍虎玄壇將 金輪元帥趙將軍。
三十六員大神王,天傷五雷無量兵。
移山拔樹驚宇宙,驅雷掣電耀乾坤。
飛符破廟搜邪鬼,急捉速縛妖魔精。
騰魂附體傳事意,持鞭執索驚鬼神。
捉呈形散塚訟,賞善罰惡禁讒言。
人有萬病治即痊,叩求發願隨心應。
八王猛將當先鋒,四方大力如雲擁。
天師有旨速尊依,發兵布陣列旌旗。
聽吾命令即報應,功成果滿昇天墀。
急急如正一老祖天師真君律令。
百變誓章
三界猛吏,欻火大神。軒轅治世,衛有將軍。五月戊午升入南宮。火令之神,變化乾坤。霹靂大震,欻火飛升。玉帝有敕,命佐雷霆。騎龍披霧,身掛黃神。戊己巡歷,丙丁遊行。清茶淨水,桃香上焚。書吾真篆,錄吾真形。請吾焚化,吾即降臨。統領雷部,火車火鈴,火頭力士,六甲六丁,洞淵黑煞,雷將雷兵。巡繞三界,從吾降升。幹河竭海,擲火流金。焚擊火車,霹靂大轟。破洞伐廟,馘妖滅精。追魂攝魄,顯赫威靈。手執斧鑽,鐵面銅睛。解冤釋結,咒詛脫清。驅瘟斷疫,剪截魔靈。救民疾苦,病患和平。生理興王,萬事昌榮。齊吾造化,玉帝書名。三官五府,列位高真。吾於左右,侍衛祗迎。妄告吾誓,雷火自焚。汝負吾誓,天制及身。風刀拷體,六天剪形。對天歃血,毋忘誓盟。急急如雷祖大帝律令敕。
通濟誓章
雷霆猛將欻火神,黃帝之時為將軍。
戰死蚩尤立功勳,玉皇敕命主雷霆。
羽翅雙飛烈火迸,牙如利劍炎燥焚。
兩目爍火耀天地,一怒海沸山摧傾。
火車霹靂震兇逆,木石成粉鐵為塵。
破窠搗穴擊妖怪,焚堂毀廟馘邪神。
癆瘵伏屍並故氣,瘟癀疫毒並區分。
解冤釋結無牽執,禳官散訟度災迍。
錄吾真像聲吾號,焚吾符篆化吾形。
隨吾應聲無阻礙,汝亦安心莫惕驚。
誓願救民諸厄難,化形三界濟生靈。
惡鬼奸神莫敢幹,努目一視萬邪傾。
一如玉皇上帝敕,雷祖大帝令。
敕遣咒
上帝敕命,雷祖告盟。中天欻火,律令大神。徧身流火,萬丈藍身。眾衝雲陣,聲震雷霆。手執斧鑽,呼集天兵。上下交接,足踏火輪。水火縱橫,魁罡真人。除災力士,降魔將軍。解分咒詛,度厄消迍。官符解散,禍害離身。瘟癀癆瘵,復連家親,山巖洞谷,惡鬼強神,神胎鬼孕,化作微塵。行神布氣,遶遍乾坤。發號施令,助國救民。大彰赫奕,廣顯威靈。帝敕在手,萬裡橫行。立垂報應,風火無停。一如玉清真王律令。
制魔神咒
元始化生,五雷威神。開天闢地,降伏威星。猛火萬隊,夜叉千軍。四頭八臂,巨口金睛。高天萬丈,吞魔食精。呼吸風雨,叱吒雷霆。雷公霹靂,電母流金。風雷鼓動,天地冥昏。誅龍斬怪,日月無停。天神拱手,地只奉迎。九天幹象,日月星辰。飛天神王,一一鹹聽。九地坤維,泉曲幽冥。北都羅酆,洞淵四溟。地司水府,明檢鬼營。常行正道,養育草生。敢有作禍,惱害生靈。符命所召,雷霆奉行。誅斬焚燒,化作微塵。諸天遙唱,神功日升。威制三界,役使萬靈。真靈護佑,與道合真。急急如上帝律令。
九天都召破魔神咒
九天九氣,百萬天兵。上總天魔,下察幽冥。千神拱手,萬魔導形。吞星食月,三界之尊。口吐猛火,流金火鈴。雷風電雨,刀劍紛紜。神通護衛,家宅蕃榮。魔無幹犯,鬼絕妖精,瘟皇消遁,壇禁肅清。五雷神將,安鎮宅庭。玉皇敕命,不得容情。急急如律令。
五雷都聚咒
陰靈陰靈,天昏地驚。神通廣大,吞日食星。三清氣滿,五帝清靈。總領三界,提點雷霆。九州社令,役使萬靈。五湖四海,十二溪真。山川分野,名山洞天。泉源地府,九地九靈。上朝金闕,下救凡民。三天之下,五嶽大神,四瀆水府,一一呼名。當雷者死,順雷者生。玉皇正氣,鍊度雷霆。除邪斬妖,救護群生。一如玉皇上帝律令敕。
五雷威猛神咒
諸天雷神,三界之尊。威動上帝,誅斬兇群。天上地下,北都幽冥。降伏魔怪,追攝幽魂。三界奉命,敢有不遵。五雷猛吏,霹靂風奔。魔王束首,鬼妖滅形。護持法救,救濟生民。天真保舉,地只奉迎。一如上帝律令。
威明神咒
威明大神,上帝雷神。前有焰火,後擁天兵。風雷雨雹,霹靂交轟。逢妖斬馘,遇鬼滅形。雷公電母,風伯雨師。玉皇敕命,不得留停。一如玉皇上帝律令。
霹靂大神咒
三元九老,玄元始分。天兵萬億,收捉魔精。威神萬隊,夜叉千群。吞妖食孽,部領萬神。玉帝敕命,救護生民。邪精束首,人道長生。急急如玉皇上帝律令敕。
摧生五雷罡咒
一步天雷起,二步地水風,三步雷霆震,四步霹靂通。五步驅役五雷使者前馘厭蠱,後驅孽龍。神靈神靈,上達天廷。五雷風伯,雷電奔騰。雷罡踢起,萬鬼滅形。破洞伐廟,馘妖滅精。陰陽交媾,十月滿盈。當令分娩,何用稽停。誅鉏襁褓,蕩滅血精。厭耗妖怪,產育魔靈。血湖硤石,殄掃無停。神胎鬼孕,立要區分。前生父母,鹹即離身。冤家解散,咒詛消停。速生順生,胎衣俱生。橫逆利順,如水流傾。良時吉日,星耀長庚。十月滿足,何為不生。司命右門,太乙在庭。品命定筭,萬神鹹聽。九天上帝,賜與吉祥。注祿定筭,速下命章。己生未生,早獲生成。父甲母乙,男女利益。債負不牽,寃讎兩釋。解分胎結,驅卻兇殃。救民產厄,子母榮昌。六丁六甲,火首金剛。霹靂吏兵,威劍神王。擲火萬裡,電掃八荒。陽光陽光,掃蕩兇殃。順雷者生,逆雷者亡。急急如雷祖大帝律令。
大喝一聲:欻火橫天霸,疾速興雷,助吾與某氏解分陰陽,冤家咒詛,神胎鬼孕,前生父母,執吝胎結,隨手解分。吉日良時,速生順生,胎衣俱生。利順如水,不得稽停。疾速仍步前五雷罡作用,持斧擊破陰陽碗,翻身踢倒瓦罇中墨水,存身飛過九江。
救產役遣咒
天令靈,地令明。雷罡起,欻火興。霹靂發,火雲生。雷轟煞,電光橫。天地震,役天丁。解胎結,馘血精。誅襁褓,解牽纏。產身即分娩,子母獲雙全。急急應吾口,急急應吾聲。稍違吾口敕,有如逆上清。急急如雷祖大帝律令。
召請嶽元帥法
三光之精,五星之靈,宋朝忠烈,武穆威靈,吞日食月,吐氣乘雲,聖皇玉旨,敕命真人,奏聞金闕,職在雷霆,權衡豐都,總制幽冥,提刑三界,糾察萬神,驅邪治病,攝毒收瘟,濟生度死,福國佑民,吾今召汝,立現真形,急準北極紫微大帝敕旨宣召,雷霆忠烈,顯應上將嶽元帥
精忠報國嶽元帥 宋朝江山定太平
康王曾有牛馬渡 長安城內便見都
二十七歲為總府 二十八歲為總兵
鎮守河南朱仙鎮 朱仙鎮上有威名
可恨秦檜真無恥 風波亭上起虧心
金牌銀牌十二道 宣取嶽帥父子行
嶽雲張憲前引路 王貴牛高鎖後營
吾今奉法差兵將 速往凡間救萬民
召高天君法旨
杳杳冥冥,天地齊生,聞呼即至,遇召即臨,散則成氣,聚則成形,陰陽交合,便有雷神,大極既判,飛仙速行,前驅雷電,後剿邪精,二鬥作發,鳳帶繞身,收入精氣,丁甲隨行,元辰手棒,天地長春,斬鬼寶劍,妖怪滅形,驅雷掣電,風火送行,吾奉高上雷祖大帝律令,天師張道陵法旨宣召,催生保產,除邪滅穢,高刁部領,全司官將,聞今宣召,速至行壇,少駐威光,心香作供。
仰啟神功天醫將 九天大乙高天君
甲子年間方得道 元始大乙化金精
仁能醫虎猴之毒 慈憐懷鶴頂之榮
蠢動生靈皆有賴 枯松古木(得)回春
詔受玉帝之敕命 行持觀音之慈心
萬民苦難急時醒 女人妊娠順轉輪
天地變化以成真 是男是女受大清
衛房聖母同慈心 監生大神同司命
同奉天慈體人情 盟天證地(救)眾生
祖師有令來宣召 保胎高刁速降臨
天之精 地之靈 高元帥 速現形
我今啟請望來臨 大賜雷威加擁護
召朱天君法旨
仰啟火犀雷府將,朱彥聞令速現形,黑面大將,太陽之精,鐵棒所指,萬神拱迎,上帝有敕,朱彥來臨,雷火左出,電光右生,鼻擁黑霧,衝塞海門,呼風喚雨,哭鬼愁神,天罡大聖,化現真形,手執鐵棒,剿除不平,黑虎奮急,足攝風雲,旋乾走巽,天地皆昏,兇惡自滅,何鬼敢存,吾今召汝,速出天門。吾奉玉皇上帝律令,宣召火犀滅巫朱天君,聞今宣召,火速來臨。
仰啟火墀雷府將 蓬頭鐵面朱將軍
騰騰煞氣推五陵 炎炎金光耀天地
金錐舞動邪魅亡 鐵鎖響處鬼神驚
不信道法諸兇徒 捉上壇前重加刑
召請財神趙公明誥咒
微妙真空,神霄趙公。驅雷役電,走火行風。神虎一吼,萬鬼無蹤。真皇有令,汝急降臨。吾奉元陽上帝律令老祖天師法旨宣召,高上神霄大都督,正一龍虎玄壇趙朗,聞今宣召,火速降臨。
玄壇元帥、提鎖腰鞭、八王猛吏、猛勇當先、我今奉請、速降壇前、陰報陽間事、陽報陰間靈、吾今呼召汝、疾速速壇庭、敕法大將、速現真形。
公明公明,上合天心,隨心禱祝,萬召萬靈,汝若負我,品秩不升,吾若負汝,風刀拷刑,兩無相負,共為帝臣,吾今奉請,速赴壇庭,急急如老祖天師,六合天師,高明大帝律令敕,謹召上將,正一龍虎玄壇,和合趙天君,麾下田洪義,田苟畢,二十八將,青彪黑虎大神,速赴吾壇,少駐威光,心香作供。
召請華光大帝馬元帥誥咒
仰啟靈光馬元帥 上清雷霆不動尊
顯應橫天號法王 急捉三界邪魔精
頂負白蛇威赫奕 臂生圓光德巍峨
務銷藍袍邁大華 風飄朱發霞丹散
手執金槍氣芒寒 坐跨火輪震撼山
搖動帝君驚天地 神槍一輪鬼神愁
神箭射去流星落 飛符到處箭邪精
怒發火鴉焚社廟 祭滕龍銷縛山魅
六甲玉女左右隨 八煞將軍隨後衛
剿除惡孽救眾生 大顯威靈扶正教
天之精 地之靈 馬元帥 速現形
我今啟請望來臨 大賜雷威加擁護
召請溫元帥法旨(溫元帥祈請咒)
仰啟地祗溫太保 翊靈昭武大將軍
青衣皂履束玉帶 部領神威冠紫巾
手握玉印傳空至 舉動鐵棒鬼神驚
能捉妖魔並地祟 上升金闕下黃泉
陽日領兵助吾法 四時運用振天庭
布鎖張羅收邪鬼 倒拖神棒拷妖精
敕賜東嶽為主帥 度亡濟幽正法門
天之精 地之靈 溫元帥 速現形
我今啟請望來臨 大賜雷威加擁護
張天君啟請咒
仰啟先天一氣將 火雷陽穀張天君
本從大極化身形 專在神霄統雷部
或現藍身蜚玉翅 或在玉府著天衣
或執皂幡召雷將 或持钁斧斬妖精
一體三身揚道範 千變萬化顯威靈
玉帝金書親付汝 鞭龍跨鬥出天門
風雲雷雨電相隨 百萬雄兵前後衛
天之精 地之靈 張元帥 速現形
我今啟請望來臨 大賜雷威加擁護
思想來源:以符、咒、訣、步四大功能為主體,都以想像的鬼神世界為前提,面對鬼神世界施行的;主要靠存想和氣法。存想,又名存思,簡稱為"存",若存想專精,則稱為"精思",是道教最普遍、最具有特色的思維方法。在道教徒的修煉中、法術中、齋醮科儀中,都運用"存想"的方法,往往成為全程法術、科儀的關鍵。
道教齋醮之法的產生、形成與完善,是道教發展歷史的折射投影。論道教思維方法,不能不討論存想。因為存想是道教思維方法的實質所在。氣法的修持與運用是道教的重要特點。存想原是氣法的一種,以後成為服氣和發放外氣的意念引導方法。靠存想,符、咒、訣、步面對的鬼神世界才能在法師眼前發威功效;靠氣功的內氣外運,符、咒、訣、步才能和外物兼容並企圖控制對方的意識型態。
從道教齋醮祀神儀式中,蘊含著道教的神學理論、哲學思想、祀神觀念、信仰習俗,及道教文化的諸多層面,開拓道教文化研究領域,推動宗教學的儀式研究,豐富宗教學的基礎理論,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因而研究道教符咒,有助於正確認知與評價,宏揚中華傳統文化,準確把握道教文化的現實意義所在。這就是道教的八大神咒以及常用的神咒,大家有什麼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