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符咒中的「敕令」和「急急如律令」是指什麼意思?很少人知道

2021-01-08 玄都玉京七寶玄臺

道教經文、符咒,乃至令牌上或者法師行儀中,經常出現「敕令」的字樣。那麼,「敕令」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符咒中的「敕令」:敕令:chì lìng,也寫作"勅令"、"敕諭"、"法旨"。詞典上的解釋是指帝王所發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敕令」一詞用於道教文書時,借鑑了這一層含義。不過,道教「敕令」發出的主體,不再是民間的帝王,而是尊奉的道教最高三位尊神三清三境三寶天尊,分別是玉清聖境元始天尊、上清真境靈寶天尊(玉宸大道君)、太清仙境道德天尊,有這兩層含義,一是三清三境三寶天尊下達的法旨聖諭,作名詞用;二是符籙法篆書寫的命令,作動詞用。

舉例示範

(1).誡令;命令。《漢書·韋玄成傳》:「初,玄成兄弘為太常丞,職奉宗廟,典諸陵邑,煩劇多罪過。父 賢以弘當為嗣,故敕令自免。」 顏師古註:「恐其有罪見黜,妨為繼嗣,故令以病去官也。」《後漢書·王龔傳》:「今旦聞下太尉王公勅令自實;未審其事深淺何如?」一本作「勑令」。《三國志·魏志·中山恭王袞傳》:「 袞疾困,敕令官屬曰:『吾寡德忝寵,大命將盡。吾既好儉,而聖朝著終誥之制,為天下法。吾氣絕之日,自殯及葬,務奉詔書。』」

(2).皇帝的詔令。詔書。《宋史·哲宗紀二》:「 章惇等進《新修敕令式》,惇讀於帝前,其間有元豐所無而用元祐敕令修立者,帝曰:『 元祐亦有可取乎?』」

有「敕令」字樣的令牌

「敕令」常出現在經文、符咒,令牌和法師內秘中,結合法師的行儀之功,以天尊之神力招神遣將,祛壓邪祟,可謂「神威赫赫」的特定之詞。不過,世人不可隨便稱念這一詞,以免冒犯仙真之過。

「急急如律令」是指什麼意思?

在很多古裝玄幻影視劇中,如果碰到有道長行法的橋段,在法事關鍵時,扮演道長的演員們通常都會有句臺詞——急急如律令,然後頃刻間,雷鳴電閃,神靈顯威。

藝術來源於生活,在現實中,道長們進行科儀法事活動時,也時常會說一句「急急如律令」,那這句咒語到底什麼意思呢?

咒語的形式,較客氣的有「今已知汝名,汝急速去--急急如律令」以及「吾知汝名,急去千裡--急急如律令」等咒語。

法師或道士在為人進行各類的祭改補運法術;在這些法術之中,有一類型的法術就叫做「呼名法術」。

道教符咒經常以急急如律令一語結尾。這有兩種解釋。漢代公文常用「如律令」字樣,表示同法律一樣須迅速執行。符咒仿效,也是令鬼神迅速執行的意思。另一種解釋說「律令」是鬼神名,能行走如飛。「急急如律令」表示要如「律令」一樣迅速。《土風錄》云:「令,音伶,律令,雷部神名,善走,用之欲其速。」

一種說法是:周朝時候一個人名字叫律令,據說他跑得極快,所以死後做了雷公的部屬。「急急如律令」,表示要如「律令」一樣迅速。《土風錄》曰:「令,音伶,律令,雷部神名,善走,用之欲其速。」《三教搜神大全》曰:「雷部有神名曰健兒,善走,與雷相疾速。」《搜神記》曰:「律令,周穆王時人,善走,死為雷部小鬼。」

另外一種更被普遍接受的說法則是這樣講的:因為漢代道教興盛,而漢代的詔書和檄文中多有「如律令」一語,意思就是下屬要嚴格按照法令執行,在語氣上有違律必究的意味。

祖天師張道陵曾官拜巴郡江州令,便將官府公文寫法移至道教靖治,用以召神劾鬼,所以在道教經文、道書中經常可以看到「急急如律令」、「一如律令」等語句,最常見的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有的還在後面加上「攝」、「敕」、「疾」等字眼,用來表示急急按照咒語之行,不得有誤,但大體上的意義都是號令鬼神疾速承辦某事。

典故

東晉葛洪就強調人在登山涉水之時,必須帶著各類精怪的厭勝圖芨,並且熟知天下鬼之名字。則當這些精靈鬼怪出現時,人們只要能認出這時出現的精靈鬼怪,那些鬼怪就會退卻,在此時的「呼名法術」就是與旅人的安全相關。例如《山海經》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因為在《山海經》裡,除了記載各處的地理特徵之外,同時也記載了許多類型精靈鬼怪的名字、形狀,後世的人就依照這類的材料來分辨精靈鬼怪。除了原先與旅人求平安的功能之外,在道教的發展之中,就將「呼名法術」吸收,應用在一些祭改的儀式之中。具體表現「呼名法術」的道經,以《洞淵神咒經》最具典型,這部經典的目的就是要克制各類兇鬼,因此記載了克制兇鬼的方法,通常是藉著一連串的咒語來克制這些兇鬼。

咒語

道教施法儀式中,常有咒語、掐訣、步罡等,它們和書符一起成為道法的基本手段。道士以畫符念咒、掐訣步罡來施行法術,以增強人們戰勝邪惡的信心。這些法術本身具有使人類在無法控制的異己力量面前保持心理平衡和生活信心的文化功能。

咒語是一種被認為對鬼神或自然物有感應或禁令的神秘語言:咒語常和以人體真氣「禁制」鬼神、外物的氣禁術結合在一起,稱為禁咒。有時和符一起出現,稱做符咒。道士在施行咒術時又往往藉助某些中介物,如咒水、咒棗等,這些施過咒術的水、棗也有咒術的效力。

道士中對咒術的效力有極高的肯定《太上正一咒鬼經》說:「吾含天地?,咒毒殺鬼方,咒金金自銷,咒木木自折,咒水水自竭,咒火火自滅,咒山山自崩,咒石石自裂,咒神神自縛,咒鬼鬼自殺,咒禱禱自斷,咒癰癰自決,咒毒毒自散,咒詛詛自滅。」道士認為有法力強大的尊神,不斷把秘藏在天上的咒語傳授下來,念動咒語即有幾萬乃至幾百萬的天兵天將應召來服役。因此,咒語在道法中越出越多,應用範圍越來越廣。

咒語在道教中運用廣泛:道法凡結壇有淨壇咒、鎮壇咒;登壇先有衛靈咒;畫符有書符咒;步罡有步罡咒;誦經先念開經玄蘊咒;至於召將咒則和道書記載的天將神吏一樣多;殺鬼制魔、捉妖,也都有相應的咒。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咒就沒有道教的法術。

同時,咒語已滲透到道士日常生活的每一環節,融化進他們的人格中去。道士淨手、吃飯、沐浴、理髮等都要誦咒。不僅正一派擅於誦咒,全真道授戒也有相應的咒語。

咒語起源於原始宗教的先民對語言魔力的崇拜,後來成為巫術的核心部件。道教繼承了巫術的咒術並加以發展,從總體上來說道教咒語有自己的特點。

道教咒語常常用「如律令」、「急急如律令」、「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這是因為道教興於漢代,漢代詔書和檄文中多有「如律令」一語。「如律令」意指按法令執行,在語氣上有違律必究的意味。這種申述法律、政令權威的官方套語,先是被民間巫師所吸收。東漢巫師舉行「墓門解除」(即在殯葬中對墓厭鎮,使人鬼分途,鬼不殃及生人)的解除文,末尾即以「如律令」結束。解除文的簡單句式是:「百解去,如律令!」此類咒被道教所吸收,同時也產生某些變格,主要是嵌入神名。最常見的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有的還在其後加「攝」、「敕」、「疾」等字,以表示急急按咒執行不得有誤。這裡可以舉幾個例子。

在召集神兵收妖破邪有開旗咒:「五雷猛將,火車將軍,騰天倒地,驅雷奔雲,隊仗千萬,統領神兵,開旗急召,不得稽停。急急如律令!」這一咒先是稱引雷部神將,兼說其神武,同時也是說明他們職司所在,接著說明開旗(展開召將令旗)召喚他們來到,且令其不許拖延時刻,立即降臨。最後以「急急如律令」收尾。

道教咒語的這種結構首先表明它是託於神授、從而也是有神效的。稱太上老君、稱神霄玉清真王,稱天師,都是直接說出尊神的名號,來召役神將、鎮壓妖邪。對於比較低級、專供法師役使的神靈,則是直呼其名,以示自己有控制他們的能力。因此道教咒語的施行,與其整個神仙譜系是緊密相聯的,其中表現了他們的信仰,也反映了他們實踐信仰的方式。不過稱引神名,並不是道咒特有的現象,甚至不是咒語特有的現象。基督教徒在祈禱之後總要說「奉耶蘇基督的名」。

那是對神強烈的信賴敬仰的表現。所以道咒中的稱引神名,表明的是許多宗教中共通的對神靈的信仰、依賴,只不過各自的神有不同的面貌罷了。其更能表達道咒本身特色的還是下一方面:它表明咒語是對祈使對象的命令,而「如律令」,既是催促,又是強調其命令必須執行,不執行,則依律懲罰。咒語的內容都直言不諱地講清命令的目的,具有很強的功利性,這是道教咒語具備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一般說來,中國的民眾對待宗教的態度,以祈求解決眼前的困難為主導,求得平安便算有福。象西方社會和印度人那種對神靈的虔誠皈依,是有相當差距的。

大悲咒的特點,在叫人先皈依,倘皈依了,一念它,觀音就能幫助解決各種魔難,直至接引他上西方極樂世界,念咒的本身就是皈依。道咒則是直接驅策鬼神,讓它們走開或者完成凡人無法完成的甚至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現實的目的是前提,對神的敬仰,乃以當下直接的利益為中心。道教咒語的這一特點規定了每一咒的應用範圍相對較窄,所以道咒各有針對性,數量極多。

念咒與氣禁:念咒時常常要求與體內的運氣、在意念中存想相關的神靈形象(存想)統一起來。認為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內氣作用於對象,使之受到控制,或發生相應的變化。這種方法稱為禁咒,又稱氣禁,簡稱為禁。氣禁的方法在中國古代道術中就已經使用。晉代葛洪《抱樸子內篇.至理》說:「吳越地方有稱為禁咒法的,很有顯著的效驗,(那原因)是法師氣充沛。」

(吳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驗,多氣耳。)從近幾年來考古發現看,氣禁流行的地區不限於吳越地區。楚、蜀等地區都有類似的方術。據葛洪的記載,禁咒的應用範圍廣泛,有入大疫不受傳染、驅逐邪魅,禁虎豹蛇蜂、為人治病,乃至于禁水倒流等。氣禁術被道教所吸收,成為道法的一部分,早期道教正一盟威道的二十四階籙中專有一種《禁氣籙》,可見已經是整個法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道士在念咒時與內氣的發放相伴隨,念咒兼有以氣作用於對象(通常稱為布氣,又稱內氣外運),因此對於道士平時的鍊氣,提出了一定要求。

需要牢記的是,作為一句咒語,「急急如律令」不可隨意說出,必須是受過法籙、道戒、有相應法職的道教法師才能夠憑咒向鬼神發號施令,而我們普通信士如果在持誦經典時遇到此咒,跳過不讀即可。

相關焦點

  • 急急如律令怎麼翻譯英文完整版咒語 急急如律令什麼意思
    急急如律令怎麼翻譯英文完整版咒語 急急如律令什麼意思  急急如律令怎麼翻譯?《哪吒》官宣將陸續在北美和澳洲上映,但是在電影中有很多富有中國文化的語句,這就難倒翻譯了,不知道其中的文字要怎麼翻譯才算是正確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急急如律令怎麼翻譯介紹,一起去看看吧!  急急如律令英文翻譯  fastfast biu biu。
  • 你知道他們念的「急急如律令」是什麼意思嗎?
    道教術法 | 急急如律令,究竟說給誰來聽?急急如律令,是漢朝官府的公文格式,意思是讓下屬急速按照法律上的命令去照辦。漢朝張道陵天師曾官拜巴郡江州令,將官府公文移至道教靖治,用以召神劾鬼。所以在道教經文、道書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咒語後綴有「急急如律令」、「一如律令」等語句,其意義是號令鬼神疾速承辦某事。唯有受過法籙的道士才具有召劾鬼神的全力,所以這一句「急急如律令」代表的快馬加鞭的意思。而隨著全真教的興起,全真一系的法師高功多沿用丘祖的職號,其在遣令兵馬辦理某事的時候的流程也有所不同。
  • 《哪吒》將在北美和澳洲上映 但「急急如律令」英文怎麼翻譯
    接下來,《哪吒》官宣將陸續在北美和澳洲上映。電影裡各種梗如何更好被國外觀眾理解?「申公公」「我命由我不由天」「沙子裡面進眼睛了」……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在打開乾坤圈時,曾有一句「急急如律令」,那這句話要怎麼翻譯呢?8月19日,人民日報給出了最佳的答案:「fast fast biu biu」,這個解釋一出,立刻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短時間內便上了熱搜。
  • 「急急如律令」用英語怎麼說,盤點那些神級翻譯!
    《哪吒》上映25天票房過40億升入「影史三甲」如今也要踩著風火輪去北美和澳大利亞了裡面的這些「打油詩」和「中國咒語」該如何翻譯呢?人民日報給出了最佳答案並在短時間內上了微博熱搜急急如律令是什麼意思急急如律令是道教詞語,漢代公文常用的結尾語詞,意謂情勢緊急,應如同依照法律命令一般火速辦理。後多為道教念咒驅使鬼神時所用的末語急急如律令完整版咒語急急如律令出處,唐·白居易《祭龍文》:「若三日之內,一雨滂沱,是龍之靈,亦人之幸。禮無不報,神其聽之!
  • 急急如律令,茅山術中的經典口訣
    道教茅山一派,關於驅邪,止煞,鎮宅的數術有很多,在此簡單介紹幾個:驅邪煞咒:  敕敕洋洋,日出東方,吾賜靈符,普掃不祥,口吐山脈之火,符飛門攝之光,提怪遍天逢歷世,破瘟用歲吃金剛,降伏妖魔死者,化為吉祥,太上老君吾吉吉如律令。
  • 《哪吒》要國外上映,「急急如律令」咋翻譯?網友吵開鍋了!
    接下來,《哪吒》將陸續在北美和澳洲上映。而電影中各種經典臺詞如何被國外觀眾更好的理解呢?「我命由我不由天」「急急如律令」「沙子裡面進眼睛了」,還有小哪吒的打油詩,如何翻譯成英文呢?為此,網友們吵開了鍋,有的發揮英語特長,貢獻翻譯,有的則認為:文化輸出,不用翻譯!討論區真的是大型搞笑英語現場!「急急如律令」怎麼翻譯?
  • 道教八大神咒,「神咒」指的是什麼?神咒都有哪些?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八大神咒,「神咒」指的是什麼?常用的神咒都有哪些?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咒語是在道法的過程中配合符,印,罡,訣,法器來行道施法,代神明宣言的一種咒術,是行法演道的核心手段。是修道之士日常生活中防身保命的武器,也 是溝通神靈的媒介,更是驅妖除邪的法寶。
  • 道教高功培訓班符咒課程(道教學習)
    、劍五、符咒典籍• 《三洞神符記》• 道教符籙一卷,書中匯記了三洞各經關於天書、神符之名稱和解說。書中收有厭鬼闢邪之鎮宅靈符七十二道。能「厭鎮兇惡之鬼」,「厭鎮牛馬六畜死傷鬼」「厭除家鬼克害人口」《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 元秒宗編。此書收集就是治病秘法口訣及符印步罡踏鬥諸術。所記載道法一天心正法為主,大旨以符咒為人驅邪治病,「助國救民」。載有天心正法鬥下符咒和《上清隱書骨髓靈文》。
  • 道家內功,符咒密法!
    清筆咒居收五雷神將,電灼光華納,一則保身命,再則縛鬼伏邪,一切死活天道我長生,急急如律令。清紙咒北帝敕吾紙,書符打邪鬼,敢有不服者,押赴都城,急急如律令。清水咒此水非凡水,一點在硯中,雲雨須臾至。病者吞之,百病消除,邪鬼粉碎,急急如律令六丁護身咒指召請六丁神捍衛護身,其辭為:「仁高護我,丁丑保我,仁和度我,丁酉保全,仁燦管魂,丁巳養神,太陰華蓋,地戶天門,吾行禹步,玄女真人,明堂坐臥,隱伏藏身,急急如律令。」解三刑六害符咒烏桓叔稽,制會五行。一切刑害,乖炁合併,五雷符命,卻災保生。變禍為祥,眷屬安寧。
  • 道家符咒——開心符
    最近看到結緣群好多人問,我不開心,道教有沒有開心符,讓我開心呢?那是肯定的有,想不到吧。開心符是一道很有意思的符咒 凡是憂傷,憂慮,心情不好,擔心、思念牽掛,受到了驚嚇等等,凡是所有的這些就可以在水中畫道「符,飲喝了這杯符水,你的心情會立刻好起來。
  • 道教有一句咒語,人人都會,但不可隨意喊出,現在知道還不晚!
    道士手中拿著一張符紙,另一隻手拿著佩劍在壇上做法,口中還念念有詞,然後把符紙丟入火中,最後一句大喊一聲「急急如律令」,這樣一來,便達到了道士「捉妖」的最終目的。「急急如律令」口號是怎麼來的?「急急如律令」是道士常念的口號,時間久了,我們每個人都是耳熟能詳,沒有人不知道的,甚至有的人有事沒事互相開玩笑,經常拿這句話作為說詞,但是卻並不知道,這句話其實有著更深的含義,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剖析「急急如律令」背後真正的內涵,為什麼說不能隨便亂喊這句話呢?
  • 尚方風水邵陽大師:道教受驚嚇符咒,靈驗!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元神自在,百病消除身無災,日吃飯乳知香味,夜好安眠不啼哭,生命之光照靈臺,吾奉「九天司命護宅真君急急如律令」。(反覆念三遍) 黃紙硃砂寫符。在驚嚇之人睡著後。將寫完之符在驚嚇之人頭上繞三圈。再其頭一米處燒掉。普通驚嚇一天可好,嚴重符咒寫七道 每日一道 睡著後燒。
  • 帶你了解神奇的道教八神咒!
    對於我國的宗教體系,除了外來宗教之外,土生土長的道教是大家最感興趣的文化系統了。曾作為我國封建社會穩固皇權之用,神秘之處令人神往,尤其港臺電影中道教降服殭屍、惡鬼所用符咒、咒法,更是勾起了我們的好奇心。那現在被我們知道的道教神咒都有哪些呢?又是念來做什麼用處的呢?我們今天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 走近道教:符籙的含義類型及功用,說說道教的符籙與雲篆天書
    那麼,這裡的「符」和「籙」指的是什麼呢?它是如何製作的?它們有什麼功用呢?相傳道教符籙最早來自黃帝「雲書」。黃帝善作雲書,故以云為紀。「雲書」是以流云為主要模擬對像的一種書法。雲書在秦漢之際演變為「神符」,古人相信天神以雲彩的形式顯現出來的圖紋或篆文,方士、道士將它記錄下來,便是神符。
  • 人民日報:急急如律令怎翻譯?
    這個事情真不好說,不過在出徵之前的當下,著實存在一件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急急如律令怎麼翻譯?」這是一條剛剛被推上熱搜的話題,相關閱讀量也達到2億+程度了,足見網友對此的關注度。事實上,關於急急如律令的翻譯,官方已經有了初步的候選方案了---「fast fast biu biu」很顯然,這是形容詞加擬聲詞組合而成,並帶有些許笑料的全新名詞短句。不能說不正確,但總感覺這會與中國傳統古文化相去甚遠,絲毫感受不到那種文化淵源感。
  • 鎮煞驅邪,收妖降魔|道教法器中的尺、板、如意、扇
    朝中之笏有一定之制,天子用玉,諸侯用象牙,大夫和士用竹片,尺寸也略有不同。道教造像中道尊和協侍真人多有持玉圭或朝板的形象。道士原本也根據品級不同使用不同材質的朝板,現在道士則多根據自身條件選用,各種材質均有使用,一般多用木質。舉行道場時,高功登壇,雙手兩手相合捧笏於胸前,仍尊古意以示法師向帝尊奏告,如對天庭。《道書援神契》:「古之公侯皆執圭。周禮有桓圭、信圭、躬圭。
  • 道教三寶、七寶與八寶分別指的是什麼?一般人很少知道
    道教歷史源遠流長,自東漢張道陵正式創立道教以來,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的發展過程中一直與中華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道教元素的存在。本期就來跟大家一起聊聊道教的「三寶」、「七寶」與「八寶」。道教三寶何謂道教的三寶呢?
  • 道教:淨口、淨心、淨身神咒及其心得要解
    急急如律令。淨心神咒太上臺心,應變無停,祛邪縛魅,保命護身,智慧明淨,心神安寧。急急如律令。淨身神咒靈寶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臟玄寧,青龍白虎,隊仗紛紜,朱雀玄武,侍衛身形,急急如律令。要義簡講此三大神咒皆以『靜』字為要,靜在這裡是廣義的,不能狹義用之。是指清淨,掃除穢雜炁,又通靜,清靜口與身心。
  • 「符咒水」治病,真的靠譜嗎?為你揭秘道教法術!
    這些充分表明道教醫學符咒治病術興盛之況。林正英飾演的道長值得注意的是,道士在運用符咒治病時,已能根據病情狀況,有的放「符」,不僅僅是「辨病施符」,而且根據各種疾病病程發展的階段、臨床證候的差異進行「辨證施符」。所以同是治療某一疾病的符籙又分若干道,分別適用於不同的臨床治療階段和目的。如理瘋病符就分「欲入瘟病人家吞之」「瘟病大煩熱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