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道教:符籙的含義類型及功用,說說道教的符籙與雲篆天書

2021-01-16 玄都玉京七寶玄臺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東漢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道教,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道教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道教的歷史與中國歷史緊密相連。目前,道教已經走出中華大地,正在朝著國際性宗教的未來穩步前進。有明一代,張天師們為上至帝王皇室,下至黎明百姓,做了很多符籙法事。開國皇帝朱元璋就命令的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先生為其傳授太上延禧諸階法籙。那麼,這裡的「符」和「籙」指的是什麼呢?它是如何製作的?它們有什麼功用呢?

相傳道教符籙最早來自黃帝「雲書」。黃帝善作雲書,故以云為紀。「雲書」是以流云為主要模擬對像的一種書法。雲書在秦漢之際演變為「神符」,古人相信天神以雲彩的形式顯現出來的圖紋或篆文,方士、道士將它記錄下來,便是神符。

道教認為「道無術不行」,它認為對於道德信仰是通過道法演示來具體體現的,而符籙就是道教眾多法術中最有影響最有代表性的法術之一。符籙一般指記錄有關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屬、召役神吏、施行法術的牒文。具體來講,「符」是將神力以「符號」的形式,附著在規定的「文字」或圖形上,並書寫在特定的物品之上,作為天神的旨令,系道士們所使用的法術。「籙」的涵義有一:其一指秘籍,如黃籙、玉籙、經籙、符籙等;其二指記諸天曹官屬佐吏之名者。道教認為符籙可以遣神役鬼,鎮魔壓邪,治病求福。由於道派、師承等關係,同名之符製法不盡相同。

構成符的主要成分為符字,《太上洞玄靈寶素靈真符》卷上說:「凡一切符文皆有文字,但人不解識之。若解讀符字者,可以錄召萬靈,役使百鬼,無所不通也。」符字筆形曲折盤繞,有多種字體,道教在長期傳習符籙術的過程中,創造了紛繁的符籙道法,造作了眾多的符書。所創符籙難以計數,符籙樣式千奇百怪。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四類:

1、復文。多數由二個以上小字組合而成,少數由多道橫豎曲扭的筆畫組合成形。主要見於《太平經》。

2、雲篆。據說是天神顯現的天書,實即模仿天空雲氣變幻形狀或古篆籀體而造作的符籙。主要見於《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3、靈符、寶符。由更為繁複的圈點線條構成的圖形。

4、符圖。由天神形象與符文結為一體的符籙。這類符籙也很多,在古墓葬發掘中,亦曾發現過這類符籙。

符籙是道教中的一種法術,亦稱「符字」、「墨籙」、「丹書」。符籙是符和籙的合稱。符籙術起源於巫覡,始見於東漢。《後漢書·方術傳》載:「河南有麴聖卿,善為丹書符,劾厭殺鬼神而使命之。」

道教符籙使用十分廣泛。有用於為人治病者:或丹書符籙於紙,燒化後溶於水中,讓病人飲下;或將符籙緘封,令病人佩戴。有用於驅鬼鎮邪者:或佩帶身上,或貼於寢門上。 有用於救災止害者:或將符籙投河堤潰決處以止水患,或書符召將以解除旱災等。至於道士作齋醮法事,更離不開符籙,或書符於章表,上奏天神;或用符召將請神,令其殺鬼;或用符關照冥府,鍊度亡魂。整個壇場內外,張貼、懸掛各式符籙。

符籙術導源於巫覡。《後漢書》載:麴聖卿「善為丹書符。」《後漢書·方術傳》記費長房向賣藥翁壺公學道,壺公「為作一符,……遂能醫療眾病。」《雲笈七籤》卷七《符字》說:「以道之精氣,布之簡墨,會物之精氣。」某些道士、鍊氣士書符時運氣於符上,以之治病,可能產生一定療效。道書謂:「符無正形,以氣而靈。」

符籙術是道教正一道的主要修習方術。宋元時符籙三宗(所謂「三山符籙」)為茅山上清派、閣皂山靈寶派、龍虎山天師道。

符籙的程序及畫法

符是溝通人與神的秘密法寶,所以不是隨便可以亂畫的,故有所謂「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的說法。畫符的方法成百上千,有的要掐訣存想神靈隨筆而來,有的要步罡踏鬥,念動咒語……就是在鋪紙研墨、運筆等方面都十分考究,其程序之複雜,方法之繁瑣,足令善男信女們頭暈目眩。

概述

中國古代修道者認為,符咒作為山、醫、卜、命、相五術的根本,是修道者與上天(靈界)對話的媒介和渠道,通過這一渠道,可以讓九天神煞為我所用,役神驅鬼以達到祈福禳災、祛病救人的目的。符咒是由「符頭」,「主事神佛」,「符腹」,「符腳」,「符膽」等五要素所組成。若以符令引喻為人的話,符頭好比一個人的頭;主事神佛就好比一個人的思想和心臟;符腹就好比一個腹部的腸胃,是我們書明符咒作用之地方;符腳就好比一個人的腳;符膽就好比一個人的肝膽,一個符令若沒有符膽就好像門沒有鎖一樣,壞人都可隨便進入。因此,符膽對符令而言有深足輕重之地位。

符頭 一、自古以來,符咒派別不少,但各拜其祖師,有所不同,就因為如此其符頭的暗號也有所不同。如許多符圖上常見的「三勾」就是代表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或三界公(城隍,土地,祖師)的記號。三勾在整個符上代表三清,在敕令及神名之下者代表「三界公」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下筆書此「三勾」時應暗念咒語:「一筆天下動;二筆祖師劍;三筆兇神惡煞去千裡外。」

一筆一句須恰到好處,就是所謂"踏符頭。「符頭」也有敕令,雷令……等等作為符頭,其種類繁多,因教派不同有所差異,一般請神,調兵遣將,多書以「敕令」為符頭。如無「三勾」三清符號時,必須咒曰:「天圓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筆,萬鬼伏藏。」即可。

符膽

二、符膽是一張符令的靈魂,是符的主宰,一張符能否充分發揮校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有符膽鎮守其中。書符一般都稱為入符膽,入符膽的意思就是請祖師(神明)鎮座於這一張符令之內,把守此符的門戶。一般常見的符膽是「罡」字,也有「井」字,也有「馬0字,「化」字等不勝枚舉。然何謂符膽呢?符膽是由一些秘字所組合而成。

符腳

三、「叉符腳」,用以結束符膽,結束一張符的書寫手續,它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註:榔梅符法:符頂上三勾代表「三昧真火」)

畫符儀式

一、畫符儀式的程序畫符有一定程序,決不可以簡單了事、順序顛倒。從總的方面看,畫符都要設壇行祭禮(尤其是道士),有所謂「總壇式」。總壇式裡的總符咒寫有道士們通常信仰的神祇——福德正神土地公、城隍尊神、東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朱雀大將、玄武大帝(真武大帝玄天上帝)、黑殺大元帥等。如古代敦煌道士畫符時所設的總壇式圖中的總符咒。道士們還要造壇,造兩塊天帝的印把子。這兩印是雕在壇上的,前後都要雕。也有不設「總壇式」或造壇的,如「請仙箕法」等。

請仙箕時,用三盤果子,茶、酒各三盞供於正堂屋的神龕上…,或供於臨時設在屋外某個方位,相當於供桌的飯桌上即可。畫符前,先要淨心——聚精會神,誠心誠意,清除雜念,思想專注,以及要淨身、淨面、淨手、漱口,並要預備好水果、米酒、香燭等祭物,還有筆墨、硃砂、黃紙等。對這些用品,道士先用神咒來敕,以使其具有神威)。

(1)筆咒:居收五雷神將電灼光華納則一身保命上則縛鬼伏邪一切死活滅道我長生急急如律令。(2)水咒:此水不非凡水北方壬癸水一點在硯中雲雨須臾至病者吞之百病消除邪鬼吞吞如粉碎急急如律令。四、畫符的時間禁忌端午節是畫符、造符水的吉日,畫符造符多在這一天舉行。畫端午驅鬼符更是如此。每年有四天不可亂畫符,如若在這四天畫符;不但不靈驗,而且還有害。這四天是農曆的三月初九、六月初二、九月初六、十二月初二。畫符最好選擇子時或亥時。據說此時是陽消陰長、陰陽交接之時,靈氣最重,其次午、卯、酉時亦可。

符的常用書寫材料有紙、木簡、桃板、鐵札等。少量符被鐫刻於玉石、錢、鏡及某次飾件之上,以作厭勝之用。道教中符被認為是能代表玉帝、神仙權力和神通的信物。《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三六說:「夫大法旨要有三局。一則行咒,二則行符,三則行法。咒者,上天之密語也,群真萬靈隨咒呼召,隨炁下降。符者,上天之合契也,群真附符攝召下降。法者,主其司局仙曹,自有群真百靈各效其職。」道教符籙最基本、最核心的作用是祛邪禳災,這是從最初的《正一盟威法籙》到後來的《上清派法籙》幾乎一以貫之的思想。

因為籙上記有諸天曹官屬吏佐的名字,弟子受籙,虔誠修行後,可以召請籙上記載的天兵天將以治妖鬼,消災火禍、延年益壽,甚至可以名列仙籍,超度祖先。若是輕慢籙文,則禍將殃及祖先。受籙是道教徒從凡入聖、修證真仙的必要途徑。一般根據道教內部的說法,符籙的功效主要有四:其一,佐天行化,助國救民;其一,斷火邪精,消災度厄;其三,保命護身,延固壽年;其四,七祖超升,位登天人。

而道教中包括龍虎山正一天師道和閣皂山、茅山等三山符籙派,是以擅長運用符籙法術而出名的。尤其是正一天師道,更是被尊為符籙派的始創之派,符籙是其傳家之寶。歷史記載祖天師、系師和嗣師,常以符水給人治病。

張天師對於符籙作用的描述,實以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在《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卷一中的論述最為經典。他認為符籙「上可以動天地,下可以撼山川,明可以役龍虎,幽可以攝鬼神,功可以起朽骸,修可以脫生死,大可以鎮邦家,小可以祛災禍。然得之在修,失之在墮」。

唐末宋初,道教中的天師道和上清、靈寶派分別以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為活動中心,形成著名的「三山符籙」。即茅山的上清籙,閣皂山的靈寶籙,龍虎山的正一籙,稱為符籙三宗。都屬於正一道。

以後出現的天心派、神霄派、清微派、東華派均為符籙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

宋哲宗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朝廷下令,封以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為本山的正一、上清、靈寶三大派為「經籙三山」。當時是三山鼎立,領導了整個江南地區的道教。但到了南宋氣息奄奄地理宗時期,情況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皇帝因為張天師禳災有功,封張可大先生為提舉三山符籙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事」。也就是說,早在宋理宗時候,龍虎山的海拔高度,就已經被人為地提到茅山和閣皂山之上。

人們常常以「鬼畫符」形容書寫太潦草。果真如此麼?來看看古人畫的符,也是用筆精道,筆畫遒勁,結構飄逸,堪稱小楷佳品。

「畫符」是中國道教用以傳道修持的主要手段之一。「符」指的是用硃筆或墨筆所畫的一種點線合用、字圖相兼、且以屈曲筆畫為主的神秘形象。

在古代,「符」是一種信物。許慎《說文》:「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 分而相合。」《漢書文帝紀》:「初與郡守為銅虎符、竹使符。」應邵注曰:「國家當發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聽受之。」張晏曰:「符以代古之圭璋。」鐫刻篆書於竹簡上,半留京師,半予郡守,使達帝王旨意,符合是取信的憑證。

道教符一般用朱或墨畫於黃色紙、帛上或木板上,形似籙書,難以辨認,給人神秘莫測之感。《玄門大義》解釋說:「(神符)即龍章鳳籙之文,靈跡符書之字是也。」

道士書符以召役鬼神或即沿用其意而來。以為天神垂符圖,示以雲採圖像,即所謂 「雲篆」,錄之而神符。又以為天神降授神符,焚之取信天神,可役使、召劾不同司職的鬼神,或鎮邪祛疾,或倒轉日月,或稱位五嶽。《山海經》記有一則神話:東海仙都山上有大桃樹,蟠屈三千裡,居有神荼、鬱壘二神,監領眾鬼之惡,所以後人常用桃木板書符,以示鎮邪避惡,治病療疾。

咒與祝、詛,在道書中通用,是與神靈取得聯繫的語言,大抵承繼古巫祝之術而來。同符一樣,咒也是感召神靈,以達到所祈求之目的的法術。

書符者 「以道之精炁,布之簡墨,會物之精炁,以卻邪偽、輔正真,召會群靈,制御生死,保持劫運,安鎮五方。」也就是說,道教畫神符,具有召神劾鬼,鎮邪扶正,消災祛病, 保佑平安的神奇作用。

道教符籙雖帶有濃厚的神秘色彩,但從形式上看,符又是一種具有抽象意義的書法藝術。

早期道教符籙,基本上是在隸書的基礎上形成的,是漢代隸書若干字的結合。因此,畫符就成了具有獨特意味的道教書法。後來,道教又對漢字作了大膽的變形,突破了字體筆畫的束縛,並吸收了古代各種字體的寫法,特別是吸收了草書的寫法,創造出人們難以辨認的一種文字。

但符籙也不是道士隨意所為的產物,而是有著一定規律的獨特文字。唐代書論家張懷瑾曾說:「案道家相傳,則有天皇、地皇、人皇之書各數百言,其文猶在,象如符印,而不傳其音指。」

道教的這些書體,對於一般人來說猶如天書,無法辨認,就連蘇軾也望字興嘆,他在《天篆記》中說:「道教方士之書筆勢奇妙,而字不可識。」明代陶宗儀在《書史會要》中也認為,道教的書法「其書類飛白而不真,筆勢遒勁,莫能傳學。」可見,道教書法有自己 的體系和要求,它既來自於書法,又不同於一般書法。

對於道教書法的特徵,陶弘景有過論述。他在《記仙書》中認為,道教書法的主要特徵是「實中之空,空中之有,有中之無象」,這實際上是老子的「道」在書法中的體現。陶弘景認為,道教書法不同於「世間長書」,只能「冥中自相參解。」他還將道教書法分為兩大系列:「今三元八會之書,皇上太極高真清仙之所用也;雲篆光明之章,今所見神靈符書之字是也。」

道教的畫符、書法對文人士大夫們的書法創作 具有重要的影響。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在《白雲先生書訣》中說:「天台綠真謂予曰,子雖至矣,而未善也。書之氣必達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寶齊貴, 萬古能名。」由此可見,他的書法藝術,受到道教理論的浸染。

到了唐代 ,由於上層社會崇尚道教,使道教得以迅速發展。社會上道教的流行,必然給書法帶來重要影響。虞世南、李邕都崇尚道教,他們的書法,帶有明顯的道教特徵。道教書法,對唐代草書的影響,更為直接。傳說,大書法家張旭,他的狂草藝術,更是直接受益於道教宇宙論和狂奔宣洩的道教符。

宋代著名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等人的書法藝術,也都從道教那裡得到啟迪。道教在中國書法藝術發展過程中,起到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

相關焦點

  • 道教符籙上制約邪鬼的方法
    按照道教的說法,符籙既具有護身佑福的作用,也能夠驅邪鎮鬼。在影視劇中常能看到很多用符籙鎮壓殭屍的「大場面」,即是利用了符籙制約邪鬼的特性。當代人多半不會相信符籙能發揮這樣的神奇作用,但符籙上制約邪鬼的具體方法,在古代來說是言之成理的。
  • 道教茅山宗詳解:法術、符籙、手決、陣法,讓人驚嘆不已
    文/曉夢閣主道教以天地規律起源,以黃老之術為宗,自天師道陵君創立天師教,將道教發揚光大,經過時光的洗禮,道門之人不斷創新發揚,期間能人異士輩出,不乏有開宗立派之人。吸納和融合以及繼承的基礎上,出現了不同的分支。信手拈來跟道門有關係的歷史名人就有如姜尚、鬼谷子、黃石公、張良、水鏡先生、諸葛亮、司馬懿、李靖、丘處機、劉伯溫等等。
  • 道教:張道陵,普施符籙禳救災禍,被後世尊為五鬥米道教始祖
    這說的便是宋仁宗時,京師瘟疫流行,張天師在江西龍虎山未卜先知,乘鶴駕雲而去,在東京做了七晝夜羅天大醮,普施符籙禳救災禍,瘟疫盡消,軍民安泰,可見張天師的道行不凡。但這位張天師不過是第一位張天師的第二十幾世後人,比他的老祖張道陵差多了。張道陵(公元34-156年),一名張陵,東漢人。他是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實際創立者。
  • 道教高功培訓班符咒課程(道教學習)
    >• 存放:和合符 • 焚化:招魂符、祭草人符(常用於法科) 四、符咒的載體• 紙符:黃、紅、黑、白紙 • 木符:印章、符咒 • 布符 • 絹絲符 • 實物符:鏡、劍五、符咒典籍• 《三洞神符記》• 道教符籙一卷
  • 日本御守VS中國符籙大PK!
    相比於中國道家的符籙,年輕人受到日劇或日漫的影響,日本的御守似乎更加深得這一群體的喜愛。從表面上看,符籙與御守都是貼身佩戴用來祈求實現各種訴求的一類信物,並且兩者的形式也十分相近,但是其實內裡千差萬別,你又知道多少?今天就來談一談中國符籙和日本御守之間的差別。
  • 道教小知識:道教的八大神咒,龍虎山金光咒位列其中!
    本文我們來聊一聊道教的八大神咒。一、淨心神咒太上臺星 應變無停驅邪縛魅 保命護身智慧明淨 心神安寧三魂永久 魄無喪傾修道當先修心,因此淨心神咒為八神咒之首,布壇施法,修煉功課之前都應先誦持此咒,寧靜心神,使心神歸於正道,魂魄安固。此咒能使凡心入於冥寂,返觀道心,入於清靜之中。並有保魂護魄的作用。
  • 道教經典書籍:《三皇經》、《靈寶經》、《上清經》
    在道教史上,東晉南北朝是重要的轉折時期。道教由於門閥士族階級的改造,經歷了一番重大的變革,從早期傳播於民間的道團,直接上升為官方承認的正統宗教,在上流社會普遍流行,同時湧現新的道經,以《三皇經》《靈寶經》《上清經》這三組道經最為重要,即三洞真經。《三皇經》在元朝被焚,現已失傳。
  • 醫用符籙系統,感覺好牛!
    道教「攘除時疫」的「醫療手段」 道門普遍重視符籙治病之術,視其為濟世度人的一個主要內容即所謂行符治病,濟物救人。在這一宗教動機的強有力推動之下,道教醫用符籙的品種、功用不斷得到豐富和完善,最終形成了醫用符籙系統。具體而言,早期道教醫用符比較原始、粗糙,品種單一、籠統,沒有針對某一疾病證候的專科專項符文,通常是一符治百病,其構造也較為簡略,易於破析。
  • 道教的手印,其實手印和咒語同樣重要
    之前我們說到了道教的咒語,並舉例了九字真言的作用,其實咒語不是單獨生效的,說到道教的術數,大多數人都想到了符咒,也就是符籙和咒語,其實除了這兩項之外,還有這罡步和手印,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手印。手印?掐訣?
  • 為你揭秘道教法術!
    道教「攘除時疫」的「醫療手段」道門普遍重視符籙治病之術,視其為濟世度人的一個主要內容即所謂行符治病,濟物救人。在這一宗教動機的強有力推動之下,道教醫用符籙的品種、功用不斷得到豐富和完善,最終形成了醫用符籙系統。具體而言,早期道教醫用符比較原始、粗糙,品種單一、籠統,沒有針對某一疾病證候的專科專項符文,通常是一符治百病,其構造也較為簡略,易於破析。
  • 道教法物的文化內涵
    道教法物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道教神仙信仰、靈魂永在、祈求大同、和平、普濟度物等思想觀念,它的形成是研究道教宮觀建築、教制、戒律等多方面歷史的有力佐證。道教齋醮正式形成可以追根到祖天師的「三官手書」和寇謙之的「雲中音誦新科之誡」,到了南朝劉宋時陸修靜演成大型分類齋儀,陶弘景又因齋設醮,制定出醮儀。從此道教法事綿延不斷,齋醮日臻繁多,道教法物也日漸豐富多彩了。(一)法器道教將用的打擊樂器稱作「法器」,即做法用之樂器。
  • 華語懸疑恐怖片巔峰《雙瞳》,女孩迷信道教,為了修仙犯下命案!
    沒過多久,第三件命案發生了,死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美國神父,法醫給出的結論是,他的腸子被掏出來,洗乾淨,然後又重新縫回肚子裡,而縫線又像極了一種符籙,最後法醫在他的身上也發現了黴菌。這樣的相似的三樁案件,立馬引起了轟動,礙於當時的技術有限,警方高層只能求助美國有經驗的警察凱文,男主黃火土則負責接待凱文。
  • 傳承幾千年的道教門派是這樣流傳的,你能說出幾個道派名稱?
    想必大家都知道,道教是唯一發源於中國、由中國人創立的宗教,所以又被稱為本土宗教。道教秉持「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精神,追求長生不死,不信天命,不信業果,所以有「佛修來世,道修今生」的說法。然而道家並不等同於道教,所以下面夜述封神來為大家梳理一下道教的派別流傳。老子傳尹喜,後傳陳希夷,希夷傳火龍真人,火龍傳張三丰,三豐傳沈萬三、邱元靖、李夫子、汪圓通等,分之眾多,這一派系稱為文始派。雖然文始派很早就開派,但是因為該派秉持祖師教義,僅以法脈傳承,所以知道的人相對較少,所以也稱隱仙派。
  • 日文平假名、契丹文、西夏文與中國道教書法有什麼關係?
    西夏文也是根據漢字重造的一套文字,早期大家都看不懂,跟徐冰的天書一樣,意義不明確,但是漸漸被破譯了,我們現在已經看懂了不少,是現在一般市面上最喜歡寫的。他們的構字法都是組合型的,跟日文看起來相反,但實際上一樣,因為你要組合先要拆解,對不對?把漢字拆開後再來編組。而這種處理文字的方法,我覺得都跟道教有點關係,是從道教的「合文」「復文」中取得靈感。
  • 揭密道教中神秘驅邪解厄的法術「步鬥,雷法和抉乩」
    於是雷法成為道教最具影響力的法術,廣泛運用於濟世度人。雷法十分神秘,它以內修功夫為基礎,融符籙、咒術、指訣、禹步、氣法為一體,並採納吸收了禪學及密教的修持心法、真言秘咒,以雷霆之術為傳道布教的手段。所謂內行則可以修養治身,外用則可以安民濟國,祈雨祈晴,消災卻禍,救生靈困重之厄,超群識幽暗之魂,伐廟除邪,誅妖療病,運雷霆於掌上,致風雨在目前。
  • 原神七七頭上的符咒是什麼 符籙來歷分析
    根據歷史對符咒的記載,一般的符籙都是由符頭,主事仙人,符腹,符腳,符膽等幾個部分組成,常見於驅邪類的符籙,但是七七角色故事裡面卻有著理水疊山真君把七七封進琥珀山的劇情,所以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這個符籙是理水疊山真君親筆畫的,和我們查閱到的歷史記錄一致。
  • 道教祖庭嗣漢天師府全景一覽
    元大德八年(1304),元成宗加封第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兼領三山符籙」,三山即龍虎山、茅山、閤皂山。當時江南的道教,統歸張天師管轄。明朝,朱元璋命張天師「永掌天下道教事」,並賜十五鎰白金在今址上興建天師府地。因張天師號「大真人」,所以府名「大真人府」。
  • 《煙雨江湖》御符籙術怎麼製作 御符籙術製作方法介紹
    符籙有什麼效果?可能有部分玩家對御符籙術的製作條件不是很清楚,下面九遊小編給大家帶來煙雨江湖御符籙術製作攻略,一起來看看吧。 煙雨江湖御符籙術製作條件介紹 一一天兵符... 煙雨江湖御符籙術怎麼製作?符籙有什麼效果?
  • 道教八大神咒,「神咒」指的是什麼?神咒都有哪些?帶你走進道教
    可見在道教法術中,道教咒語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皇經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云:以經中秘法語,能度人籙仙,制星,制魔,制水,鎮五方,濟法界,故曰神咒。從此可看出咒是神明宣經說法的秘言法旨,是具有很多神通力量的一種語言。咒語的種類很多,廣泛應用在道教各類法事科儀及日常生活中。如召請,祝禳,修煉,鎮伏,洗漱,飲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