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讀書日,關於讀書閱讀的3個問題的思考

2021-01-08 小新老師全科通

今天是4.23世界讀書日

讀書,在我們的認知當中

一直是一件高尚且值得推崇之事

古人講焚香沐浴,青燈黃卷,汗牛充棟

但這樣的閱讀方式今天仍然有效嗎?

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和現狀究竟如何?

在今天

一個一個的問號值得我們思考

但我們不看冷冰冰的數據

一起來思考三個問題

01

讀書?重知識還是重形式?

不說遠處,在我自己的周邊,就有不少朋友,他們讀書有三大原則:

第一、必須看紙質版

第二、必須有一整段空閒時間

第三、必須有好的環境

讓我們來想像這麼一個場景,一個周末的清晨,一位文質彬彬的讀書之人,信步走向陽臺,泡一壺茶、置一張椅、緩緩戴上眼鏡、手捧一本心愛之書,沉浸在愉悅的閱讀之中。

注意,我並非要說這種生活方式有何不好,相反,我們應該鼓勵大家追逐類似的生活方式,因為它是抵達內心平靜的途徑之一。

只是,這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種知識需求。從馬斯洛需求五層次理論來講,重形式的閱讀要比重知識的閱讀的層次高得多。

但是,二者並沒有孰高孰低,也沒有涇渭分明的人群劃分,只看你現在在什麼人生階段,你當下有沒有什麼外部需求。

比如您是一位衣食無憂的中年成功人士,您可以更多的追逐形式閱讀。但如果您現在突然要考一個證書、或者突然要對公司進行嚴管理,那麼您可能會臨時調整為知識閱讀。

這裡還是要說一下那句很俗的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02

讀書?重功利還是重體驗?

其實,這個問題跟第一個問題幾乎一樣,重知識就是重功利,重形式就是重體驗。那為什麼單獨拿出來說呢?

我自己在念大學時有這麼一段經歷,當時那段時間,我買了一套紙質版的《三國演義》,同時也買了一套電子版的《三體》。

讀《三國》,我真的喜歡嗎?並不,但我卻買了一套,還是紙質版,這不就是重形式嗎?得空的時候抱著一本紙質版的《三國》在陽臺轉悠一下,既「感動」了自己又「感動」了室友。

所以你看,我這個重形式的閱讀行為其實是功利的,並非為了體驗感(我當時讀三國時真的比較痛苦[捂臉])。

可我當時看《三體》的體驗感卻完全不同,說「拍案而起、驚為天人」也毫不為過,好幾次我看到一些精彩的地方真的是從床上驚坐起。

三部《三體》近百萬字,我前前後後看了三個月,經常看到半夜,看完仍感意猶未盡,跟我讀《三國》時的體驗感大有雲泥之別。

你看,《三體》帶給我極強的體驗感,也帶我知識,卻毫無形式感和功利性。所以「讀書?重功利還是重體驗?」這個問題仍然值得我們思考。

我認為不管是為了知識還是為了形式,我們讀一本書的起心動念都應該是為了體驗,哪怕最後它解決了我的一些功利問題,但從心態層面,我們仍要衝體驗去。不然,在你的時間維度上,讀書一定會慢慢淪為一種痛苦和折磨。

03

讀書?系統化還是碎片化?

先釋義,讀一正本書、甚至整套書就是系統化學習,而臨時看一篇文章、聽一段音頻就是碎片化學習。

這個問題是我們這代年輕人才面臨的選擇,因為移動網際網路的出現,電子書來了,知識視頻來了,知識音頻來了,公眾號短文來了,朋友圈的知識海報來了...

知識的呈現形式越來越電子化和精簡化,你只有半小時?市面有半小時的知識產品,你只有一分鐘?市面上也會有一分鐘的知識產品。

舉個例子,喜馬拉雅FM和羅輯思維得到的興起,就是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大眾的碎片化時間,打造了碎片化學習的概念。

而古人,甚至是我們的上一代,他們為什麼偏愛系統性學習?首先當然是他們沒有辦法,那個時候如果你要學寫作,你得系統性學習,如果你要學廚師,你得系統性學習。

而現在,不管是寫作還是廚師,我們都有很多渠道可以獲得碎片化的知識,而且還很有用。(比如學寫作關注一個公眾號,學廚師看關注一個抖音)。

那麼說到底,讀書?到底是系統化好還是碎片化好?

其實也需要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如果你是一個學生,你要中考、你要高考、你要考研,當然還得系統性學習(買資料、買課程)。如果你是一位想學攝影的中年人,其實也沒有報啥班,利用碎片化時間,在網上看看,再問問,基本就能解決問題。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裡。最後,值此世界讀書日之際,教育部也首次向全國中小學生發布了閱讀指導目錄,附在此處,供大家參考。

(順序為高中-初中-小學)

註:文/重慶新東方

本文系原創,轉載請私信聯繫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世界讀書日|優秀讀者與你分享他的閱讀、思考、成長
    前言: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一直以來,關於為什麼讀書、如何讀好書、該怎麼讀書、讀哪些書有用、讀哪些書無益的問題被反覆探討,其實這些問題,與其說必然有一個正確答案,不如說這些答案對每個人、每個時期、每種選擇而言都是不同的。
  • 用閱讀傳遞戰「疫」力量 市民文化客廳第十四期「4.23世界讀書日...
    但是,當疫情漸趨穩定、援鄂醫療隊回到上海,當我們的生活漸歸正常,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不讓疫情期間湧動的對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隨風而逝」,如何讓醫患之間的理解與包容「天長日久」?我們相信,閱讀自有其形塑社會的緩慢而平和的力量。閱讀傳遞科學的力量,讓我們擁有常識與理性;閱讀傳遞精神的力量,讓我們擁有信念和希望;閱讀傳遞人文的力量,讓我們擁有善良與包容……因為閱讀,社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關愛;因為閱讀,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心與心之間的情感更暖。
  • 世界讀書日|讓孩子在快樂中讀書
    世界讀書日世界讀書日——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11月15日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閱讀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對於幼兒來說,早期閱讀是他們認知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徑,對於提升幼兒語言能力,培養幼兒專注力、觀察力、想像力,開闊幼兒視野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書為友世界讀書日,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和「書」有關的有趣活動,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 世界讀書日 | 「疫」路閱讀有書香 莫負好時光
    推薦閱讀世界讀書日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時期居家抗疫是多數人的生活學習方式閱讀的力量也更為明顯今天,東方女報記者用鏡頭帶你看看這個「特殊的世界讀書日」沒辦法出門遠行我們可以通過閱讀丈量世界1線上服務不打烊,江西省圖書館開啟「雲享閱讀」日前,記者獲悉,在「4·23世界讀書日」期間,江西省圖書館整合海量數字資源,集中推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線上閱讀推廣活動
  • "讀書日"後閱讀熱迅速退潮 全民普及尚需成熟機制配合
    東方網4月28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讀書日」過去才幾天,閱讀氣氛正在這座城市迅速地降溫。閱讀只屬於「世界讀書日」?朗誦經典的名家不見了,到學校推廣兒童文學的活動減少了,讀書講座變得乏善可陳,就連書店裡打折的圖書也恢復了原價。「讀書日」儼然成為「一年唯一的讀書日」。如何讓這座城市的閱讀熱度不減,天天都過「讀書日」,正在引發越來越多的思考。
  • 世界閱讀日是幾月幾日?關於閱讀的名人名言名人讀書的故事
    或許,你也想通過閱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也想擁有更有趣的靈魂,你也想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但面對如白駒過隙的閒暇時光、面對琳琅滿目的各類書籍,你可能會發現,在讀書這件事上,自己有些力不從心、茫茫然不得其法。  今天是第24個世界讀書日,文藝星青年精選八位名家的讀書心得,希望通過他們的讀書方法,能讓每一位讀者都實現「開卷有益」。
  • 奎文區梨園街道:櫻北社區開展「一路閱讀·一路書香」世界讀書日...
    奎文區梨園街道:櫻北社區開展「一路閱讀·一路書香」世界讀書日主題活動為大力倡導多讀書、讀好書的文明風尚,營造全民讀書、終身學習的良好社區氛圍,在第23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4月23日下午,梨園街道櫻北社區組織社區工作人員、藝術團成員及轄區居民代表在六樓會議室開展了「一路閱讀·一路書香」世界讀書日主題活動。
  • 讓寶寶愛上讀書——親子閱讀不能不回答的23個問題
    等等,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解決。每次面對受眾,總是面對親子閱讀中的很多問題,積攢下來,已經可以出一本書了。先把大家常問的貼在這裡,或許對很多家長有些幫助。0-3歲寶寶需要閱讀嗎?能閱讀嗎?  1 沉香:小嬰兒能閱讀嗎?他能看懂圖畫?理解文字?
  • 校長之聲丨高欣蕾:疫情下的世界讀書日·友善教育在思考什麼?
    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就這樣伴隨著「抗疫的步伐」,悄悄地來到了我們每個人的身邊。作為「友善教育」範疇下的「學習共同體」:孩子們、老師們、家長們,我們的「喜歡讀書」目標是該暫時「擱淺」,還是該「一如既往」?作為「喜歡讀書」共同體中的一員,我們該如何用自身的「閱讀力量」去點燃、去影響、去帶動身邊的「他們」去閱讀?
  • 俯首讀書·抬眉思考 ——趙敏語文工作室讀書打卡第七周匯總
    【俯首讀書·抬眉思考】  第23次2020年12月21日星期一【讀書打卡人】張豔瑩【書目】 《名師語文課》【作者】  顧之川【版次】  山東教育出版社,2019年3 【俯首讀書·抬眉思考】 第四十二天2020年12月23日星期三【讀書打卡人】 趙 敏【書目】 《名師語文課》
  • 世界讀書日 跟孩子一起做個快樂的讀書人
    「世界讀書日」的美麗傳說「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譯「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1996年開始為第一個世界讀書日,所以,2016年是第20個世界讀書日。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選擇4月23日的靈感來自於一個美麗的傳說。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隆尼亞地區大眾節日「聖喬治節」。傳說中勇士喬治屠龍救公主,並獲得了公主回贈的禮物——一本書,象徵著知識與力量。
  • 石家莊市圖書館20項活動迎接「世界讀書日」
    無線石家莊消息(記者:葉琳)為認真貫徹落實《公共圖書館法》,進一步激發群眾讀書熱情,促進全民閱讀,提升市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共同建設「書香石家莊」,在2019年「4.23」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石家莊市圖書館精心策劃和準備了20項讀書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 「世界讀書日」引發出版行業發展的思考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每當這個日子臨近的時候,作為一名出版工作者,不禁會引發筆者對「未來的出版事業將如何發展」的思考。隨著電子書的普及,許多人也成為網絡閱讀愛好者。阿里巴巴發布的《2018中國人讀書報告》顯示,相比2017年,2018年圖書消費人口上漲19%,年增長閱讀人口接近3000萬,主要增長力來自90後、00後群體。另據報導,閱讀群體當中,除了學生排在第一位外,緊跟其後的竟是中老年退休人員和農民工。
  • "世界讀書日"讓我們安放一張書桌
    「世上幾百歲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在第20個世界讀書日即將來臨之際,讓我們去老祖宗留下的警句箴言中探尋讀書的意義。西漢文學家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這是對讀書作用比較精準的概括。沒有一個人天生聰穎,也沒有一個人可以無師自通,所有人的聰明智慧都來自於實踐和讀書,來自於對不同領域知識的消化整合。
  • 世界讀書日|一年閱讀500冊書,臨大閱讀之星 書香滿屏!
    書中自有心情好 書中自有未來夢一片昏曉讀書日 正是人間最樂時今天,第25個世界讀書日「讓閱讀滋潤心靈」過去的一年你借閱過多少本書排過幾次清晨的隊伍又多少次沉浸書香直到閉館呢臨沂大學2019年度學生閱讀之星出來了一年借閱近461冊,閱讀近
  • ...書店|義烏|應悅|張靜恬|書香|全民閱讀|朗讀亭|世界讀書日|石薇
    4月23日,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如期來臨。今天,你讀書了嗎?在這滿溢書香的日子裡,義烏各鎮街、學校、社會讀書組織等以形式各異的閱讀主題活動,以實際行動給出了肯定的答覆。讓閱讀無處不在例行開展的讀書分享會上暢談古今中外、每周的親子閱讀課堂令書香浸潤幸福家庭、新建的「豐收悅吧」開啟民眾共建圖書館新模式……對於如今生活工作在後宅街道的民眾來說,閱讀正成為越來越多人每日休閒放鬆的第一選擇。「借著『世界讀書日』的契機,街道也利用了現有的閱讀場所,舉辦了一系列主題活動,營造了濃厚的閱讀氛圍。」後宅街道文化輔導員朱炎君說道。
  • 關於讀書的經典句子:喜歡讀書,助你走向內心的強大與成熟!
    2、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3、世界上任何的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是它們能讓你悄悄的成為你自己。4、讀書的目的,不在於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於,當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時,給你一種內心的力量。5、讀書的兩個作用:一是讓我自以為非,一是讓我有一間自己的房子,有內心生活。
  • 世界讀書日,用讀書給自己賦能!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世界讀書日,小編特為大家精選了7本精品好書和1款助推企業智能化轉型的軟體產品(RS10)。喜歡哪本書可以在下方留言,並註明理由,留言點讚數最多的5位讀者將獲得贈書1本。對RS10產品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並關注下方公眾號,獲取更多相關信息。
  • 世界讀書日臨近 噹噹發布國民圖書閱讀消費報告
    速途網4月17日消息(報導 路途),今日圖書電商噹噹在京發布了「2016國民圖書閱讀與消費報告」,該報告全面整合紙質書與電子書閱讀大數據,從地域篇、性別篇、代際篇、生活篇、數字閱讀篇、童書篇以及史上最全圖書榜單篇不同維度丈量2016國民閱讀的深度與廣度,權威解讀國人閱讀與消費實景。
  • 了解三個閱讀能力,抓住讀書筆記的本質
    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閱讀的能力也從最開始時的只需要記得多、讀得多,變成了需要會搜索、有好奇心、獨立思考。  而學會獨立思考、擁有好奇心、擁有檢索能力就成為我們應該具備的三種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