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距打贏脫貧攻堅戰還不足百天,尚未脫貧的地區正弓如滿月、戰鼓緊擂。收官決戰之際,大多數貧困地區已成功出列,走出困境,滿懷信心踏上鄉村振興的新徵程。這其中就有鄭煤集團幫扶的伊川縣彭婆鎮西牛莊村。幾年來,在各級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經過鄭煤集團與村兩委共同努力,西牛莊村已脫貧摘帽,原64戶301人建檔立卡戶及貧困人口在收官之年已實現全部脫貧。村裡先後創辦了肉兔養殖基地、箱包加工廠、光伏發電等產業,年均產值1000萬元,人均收入從2015年的不足2000元,達到現如今的人均8000元。集體經濟收入達30餘萬元。
在這些產業中,尤為突出的是肉兔養殖,而這也是鄭煤集團扶持力度最大的產業。如今,商品兔年出欄15萬隻以上,直銷重慶、成都等地,年產值達800萬元。圍繞肉兔養殖特色產業形成了「飼料加工+基地養殖+四川直銷+鮮肉冷凍+美食廣場」五位一體的良性產業鏈,成為伊川縣響噹噹的明星產業。並帶動周邊鄉鎮養殖戶合作加盟,被稱為抱團餵養的「扶貧兔」。
1.選好產業,突出重圍
西牛莊村南坡丁字路口,有棵一摟粗的皂角樹,如冠的綠陰下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對口扶貧援建項目 西牛莊村道路硬化 援建單位:鄭州煤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八日」。
從硬化一段道路開始,鄭煤集團與西牛莊村攜手開創出脫貧致富的新路子。將他們更緊密地聯結在一起的是一根紅線,一頭是國有煤炭企業的社會擔當,一頭是位於山村的貧困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兩地雖然相距二百多公裡,可在各級黨委心中有著共同的目標: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2012年,省委將西牛莊村確定為鄭煤集團定點扶貧村。2015年,黨中央對脫貧攻堅提出「六個精準」,鄭煤集團按照省委省政府指示,選派敢擔當能吃苦的幹部任駐村書記,與伊川縣公路局的扶貧幹部組成扶貧工作隊進駐西牛莊村。彼時,西牛莊村集體產業一窮二白,外債20餘萬元。
「扶貧兔」背後是鄭煤人和村兩委敢闖敢拼精神的真實寫照。
西牛莊村年輕的村支書牛要會回憶說:「2015年的時候,駐村書記王憲剛和我們一起走南闖北,到山東、江蘇等地考察產業項目十餘次。養鴿子、養老鱉我們都試過,最後才確定的養肉兔。」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成為西牛莊村集體經濟的孵化器,結合市場需求,肉兔產業鏈條不斷拉長做強。2016年底,西牛莊村建立肉兔養殖基地,同年成立洛陽金沃土養殖專業合作社。
2017年11月,鄭煤助力西牛莊村決戰脫貧攻堅的接力棒,交到新任駐村書記李孝同手中時,起步不久的肉兔養殖正面臨買飼料缺資金的窘境,有的農戶動搖了,打起了退堂鼓。
「是李書記向朋友借了十萬元支持我們買的飼料。」村支書說,「我們非親非故,他剛來沒多久,卻恁信任我們。他的信任給了我們信心和力量。那時我就想,今後再難也要支持他的工作。」
這就是鄭煤人,到哪都將敢於擔當、真誠務實的工作作風帶到哪裡。到哪都能用真情付出贏得他人的信任,團結帶領大家迎難而上,爭取勝利。
2.伸出援手,助力發展
2017年,西牛莊村需要一臺灑水車,當駐村書記反饋到集團公司黨委後,任務很快下達到二級單位新鄭煤電公司。在半個月的時間裡,原機修隊隊長樊慶林帶著機修隊的電工、電焊工、鉗工七八個人,利用下班時間,對礦用灑水車從裡到外進行大修。新鄭煤電公司是鄭煤集團產量最大的礦井,機電維修任務繁重。「可聽說是扶貧用的,要的又急,職工們都提著勁幹,就是累點也願意。」樊慶林說。經測試,灑水車各種性能完好能夠正常使用後,職工又自製簡易加工烤漆房,現學噴漆技術。為了趕時間,一連三天,職工們24小時輪流值守噴漆烤漆,灑水車煥然一新。樊慶林笑著說:「我們得把灑水車整得漂漂亮亮的,就像打發姑娘出嫁似的。這代表著鄭煤的形象。」駐村書記說,去年西牛莊一連幾個月沒有下雨,天旱得很,灑水車派上了大用場,天天往兔場拉水。
去年7月18日,鄭煤集團萬合公司將10套刮糞機運抵西牛莊村肉兔養殖基地,解決了人工長期清理兔糞的問題。在這之前的一個多月裡,萬合公司產品研發部人員兩次實地考察,測算設計繪製成圖紙。而由圖紙變為成品,則由獲得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的趙國彬、公司技術能手趙風雷兩位師傅,帶領技術能手歷經多個流程十幾道工序方才完工,併到西牛莊村現場安裝。當天,安裝人員頂著烈日耐著高溫,忍著難聞的氣味,從早幹到天黑。為保證設備運行順暢,趙風雷不嫌髒跳進用水也衝不淨的糞池一次次固定漲緊輪。返回途中大家累得一路無話,可心情舒暢了。
2018年5月,福泰煤礦捐贈給肉兔養殖基地的備用發電機,現在被列為彭婆鎮應急救援物資。
2019年7月,鄭新公司豫能王村煤礦捐贈20噸煤炭。
……
愛心匯聚,目標只有一個;助力脫貧,並非是一個人在戰鬥。
3.拉長產業鏈,提升競爭力
2018年6月初,鄭煤集團領導到西牛莊調研,看到肉兔養殖飼料成本高,當即提出:如果建個飼料廠,就能解決大量外購飼料問題,降低肉兔養殖成本,增加經濟效益。
而建飼料廠需要鋼材,為了減輕村民負擔,集團公司安排下屬單位從廢舊鋼材上解決。接到捐贈工字鋼任務的單位職工說:「我們當時心裡蠻不舍的,這些礦用鋼我們也可以再利用的。可站位大局,響應集團公司決定,這事兒不只是沒得商量,還得挑好的直的運過去。」
2018年8月16日,從新鄭煤電公司、米村礦出發,四輛大卡車帶著鄭煤集團幹部職工助力脫貧的希望、載著價值35萬元的60噸工字鋼落地西牛莊。2019年1月9日,在漫天飄雪的冬日,在陣陣鞭炮聲中西牛莊村迎來了綜合飼料廠的落成投產,這裡不僅增加了10餘名貧困人口轉移就業,每年可節省養殖成本30多萬元,還可對外銷售商品飼料,進一步拉長了產業鏈、提升了競爭力。
飼料廠需要一個升降機,方便工人搬運。接到任務的鄭新公司天治煤礦機電副礦長周根興開著導航直奔西牛莊村,從設計到購買皮帶、託輥、電機、滾筒,再到安裝,周根興親歷親為,他和技術骨幹用一周時間為飼料廠量身定製了一臺13米長,高5.5米的移動升降機,減輕了人工勞動強度,安全便捷。他說:「我們是兼併重組礦井,合作方對這事兒很支持,能為扶貧盡微薄之力,我們都很願意。」
2018年10 月20日,鄭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崇到西牛莊村調研時提出:「要管好現有產業,圍繞肉兔養殖,不斷拓展銷售渠道,把產業做大做強,把脫貧攻堅工作做精準做紮實。」
集團領導的指示是方向,更是動力。這與西牛莊村的發展規劃不謀而合。2019年4月9日,駐村書記和村黨支部書記遠赴重慶考察市場,通過河南商會,幾經周折,尋找到合作夥伴並籤定收購協議,從而減少中間銷售環節,最大程度增加銷售收益。如今每周兩車肉兔直發成都、重慶,截至目前,已發出150車40萬隻肉兔。
省裡每年會為每個省派駐村書記下撥50萬元專項資金,如何用這筆錢?圍繞肉兔做文章! 在肉兔養殖基地旁,鄭煤派駐的駐村書記又幹了兩件大事:
去年建成冷凍倉庫,市場低谷時宰殺儲存,價格回暖時再投入市場,有效減少了肉兔市場淡季造成的損失。
今年建成佔地4000平方米的西牛莊美食廣場。不但要把肉兔賣出去,賣個好價錢,還要把肉兔可利用的技術學回來,提高附加值。7月29日開業當天,「五香烤兔」「秘制滷兔」「麻辣兔塊」等40家農家樂生意異常火爆。
在村口遇到三十出頭的萬飛嬌,她笑呵呵地說:「今年六月份,駐村書記給俺聯繫去重慶學滷兔、炒兔,坐著往重慶直銷兔子的車就去了,路費都省了。」她和老公是在外打工時相識的,因為長年不能陪伴孩子,孩子變得內向不愛說話讓她很揪心,如今村裡有了扶貧產業,她就在家門口既能掙錢又能照顧孩子,她說:「現在日子都是老美。幾年前這路都是泥巴,駐村隊來了後,俺村變化大著呢。晚上就在美食廣場出攤,收入蠻不錯。」
4.盡己所能,傾力相助
西牛莊村的另一個產業是箱包加工廠,主要生產旅行包、化妝包、背包等系列品。今年年初,箱包廠接下的境外訂單,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產品積壓,銷售成了問題,工人工資開不下來。
鄭煤集團動員二級單位先後分三批購買了一萬個公文包,價值八萬元,為箱包廠解了燃眉之急。早在2018年4月,鄭煤集團捐贈特殊黨費15萬元融入扶貧車間,設立公益性崗位,34戶貧困戶每戶每年收益1000元。
今年中秋節,鄭煤集團還動員各個礦上收購西牛莊村貧困戶家裡種的小米、綠豆,碾的米玉糝等農副產品3萬斤,開展消費扶貧。
駐村隊員還通過小視頻、抖音線上線下幫助村民銷售農產品、特色美食秘制烤兔。駐村書記接受河南農村廣播電臺採訪時,現場帶貨進行銷售。
日常中,幫助困難群眾了解政策,讓群眾享受國家政策,重燃對生活的希望更是工作隊的家常便飯。
「是駐村書記幫我們申請了助學補貼。」今年家中考上研究生的郭巧格言語中滿是感激。幾年前她家兩個孩子都在上學,沒有其他收入,生活拮据,兩任駐村書記用扶貧政策接續幫扶,當年即脫貧。
「是駐村書記幫我們申請大病救助。」因病致貧的趙建修家小院裡的核桃樹枝繁葉茂,新安的臺階扶手在陽光下映出鋥亮的光澤。「駐村書記還幫我們申請小額貸款,把外面的場地平整平整,再上三四臺機器,孩子的病要是能治好,罩在我們家的烏雲就散嘍。」趙建修的老伴對美好生活有著無限的憧憬。
近年來,鄭煤集團每年都會組織總醫院心腎內科、老年醫學科、婦科、檢驗科等科室技術力量雄厚的專家組成團隊,到西牛莊村開展義診活動,並發放藥品。
如今,西牛莊村道路修通了,路面硬化了;危房改造了,路燈也亮了;公交通了,在村裡也能上網了;喝上了安全達標的自來水,垃圾有人清,村子越來越漂亮了。
唱著時代寫就的《新好了歌》,村民們笑逐顏開。
儘管鄭煤也面臨著諸多發展的問題,但在舉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大事上,鄭煤人毫不含糊,無論是國有大礦還是兼併重組礦井,無論是生產礦井還是地面單位,無論是鄭煤職工還是合作方,無論是領導幹部還是一般職工,無論是單兵出戰還是團隊出徵,鄭煤人都盡己所能,全力以赴。
這是時代賦予國有企業的歷史責任,這是鄭煤集團的光榮使命。
幾年來,鄭煤集團班子成員定期到西牛莊村調研指導,為西牛莊村發展出謀劃策,實招連連。
幾年來,鄭煤集團20多名礦處級領導與34個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百餘次走到他們身邊噓寒問暖,排憂解難。
幾年來,鄭煤集團新聞宣傳平臺加大宣傳力度,兩萬多名職工從內心「認下這門親」,在微信平臺紛紛留言:「響應國家號召,讓貧困的人真正脫離貧困。」「幫助貧困村脫貧,為集團公司點讚。」
「扶貧,我們支持。」這是鄭煤人展現出的高度政治自覺。「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我們能為扶貧事業做點事,覺得很有意義。」參與捐獻物資的職工說。
涓涓愛心如細流從鄭煤湧出,匯成強大動能,全力助推西牛莊村在時代的浪潮中激流勇進,在綠色的田野開創新生活。(閆麗 張智富 吳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