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美味佳餚,身為吃貨估計都會嘴饞,不過看完這三道菜餚的做法,讓小編雞皮疙瘩掉一地,哪裡還吃得下去,簡直難以下咽。
第一道菜餚:風乾雞
在三國時期,孫尚香嫁給劉備之後,知道劉備喜歡吃雞,就發明了很多與雞相關的菜餚,其中就有「風乾雞」這道菜,而風乾雞也是劉備的最愛,打仗的時候也方便攜帶,風乾雞的醃製方法在民間流傳至今,風乾雞的做法殘忍度不低,首先要挑選一隻活雞,雞毛要以最快的速度拔乾淨,然而在雞屁股劃一道小口快速取出內臟,放入佐料,再將小口縫上,掛到通風的地方進行風乾。
第二道菜餚:澆驢肉
在北宋時期,是一位屠夫發明了這道菜餚,而這道菜的做法也是非常殘忍,首先要把活驢綁好固定好,將老湯煮沸裝到盆裡,看食用者指定要吃哪塊的肉,就將哪塊的皮剝下,再用沸湯澆那塊肉,等那塊肉澆熟了,再割下來食用。 整個過程驢肯定是嚎嚎大叫,又是燙又是割的,簡直慘不忍睹,可以說比古代的「凌遲處死」更加痛苦。
第三道菜餚:油潑猴腦
油潑猴腦,起源於明末清初時期,當時清兵入關,將士們為了慶祝戰爭獲得勝利,將活猴關在籠子裡,當場敲破猴子的頭蓋骨,取出腦漿食用。經過改進之後,在桌子中間開了一個洞,大小正好可以穿進猴子的頭蓋,用金屬鎖緊猴頭,再用刀貼桌面快速切掉猴子的頭蓋骨,接著倒入煮沸的油,但猴子尚未死去,在桌底下撕心裂肺的慘叫著。
實在是搞不懂當時的人們,在慘叫聲的情況下竟然還能吃得下去,大家看完這三道菜作何感想?你們敢吃嗎?
『煮茶撩歷史』祝您愉快的度過每一天。如有不同的意見,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感謝您的關注、點讚、轉發、以及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