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記得小學語文課本的象鼻山嗎?在現實中的它是怎樣的呢?

2021-01-16 旅行不難

不知道是否還有人記得,小學時候學過的課文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還有一張象鼻山的插圖,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那時我小小年紀,對象鼻山這張插圖一直銘記在心,覺得大自然太奇妙了,等我長大後,有一天一定要親眼去看看。你還記得這張圖嗎?你知道小學課本中的象鼻山在哪裡嗎?

象鼻山位於廣西省桂林市濱江路,桃花江與灕江交匯處,因酷似一隻站在江邊伸鼻豪飲灕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是桂林市的城徽,也是桂林市的地標景點。象鼻山原名漓山,早在唐代已經是遊覽勝地,擁有近千年的遊覽歷史,1986年成立象山公園,就此開始管理。

象鼻山

象鼻山公園內的景點眾多,水月洞、普賢塔、雲峰寺、送子觀音像、「西南保障」榜書、太平天國革命遺址等。

宋薊北處士《和水月洞韻》中「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描繪了月夜裡水月洞中的倒影,月消影不消的生動景象。在象鼻與象身之間的水月洞內,不僅留存摩崖石刻50餘件,還有唐代著名詩人韓愈「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鐫刻洞中。

象山山頂建有明代的的普賢寶塔,專門用來供奉普賢菩薩,大象馱寶瓶就象徵著和平、美好和太平。雲峰寺見證了清末太平天國運動桂林戰役的歷史軌跡,因此在雲峰寺二樓獨立開闢了《太平革命在桂林》專題陳列館,其匾額為國畫大師劉海粟所題。在象山南麓雲峰寺後面的崖壁上,有一千年歷史的唐代「訶利諦母像」一龕。

普賢塔
雲峰寺

在園外因為樹木遮擋是看不見象鼻山的,只有買票進入園內才能一觀象鼻山的神奇。桂林本地人憑身份證進入象鼻山公園是免費的,外地人正價門票75元,可以在網上團購或者旅行社裡面會有更加優惠的購票方式。

太平天國陳列館

我在兩年前去過象鼻山公園,按我個人來看,門票價格略貴,雖然環境挺美,但景點不夠豐富,更像是普通的一個公園。但若是喜歡打卡、追尋歷史文人的腳步,或者是觀看夜景、表演的人,我覺得很可以。

桂林石刻

總之,為了親眼看到小學課本上的象鼻山,心心念念這麼久的這個神奇的地方,就算走這麼遠也無所謂,終於是見到了,滿足了!

有句話說旅行不就是這樣,從自己「呆膩」的地方,來到別人「呆膩」的地方。

象鼻山gongyuan

但是我不這樣覺得,我覺得旅行就是一種自我更新,來到別人生活的城市,看這個城市的日出日落,感受不一樣的他鄉情愫,原來在這個龐大的世界時鐘裡,其他很多人也都跟我一樣,或許會迷茫,但每個人都在認真又向上的活著!

持續更新,歡迎點讚加關注~

相關焦點

  • 印象中小學語文課本裡的象鼻山,曾是大旅行家徐霞客駐足之勝地
    象鼻山位於桂林市區的兩江四湖景區,是處國家5A級景區。「兩江四湖」即灕江、桃花江、杉湖、榕湖、桂湖、木龍湖。它們在桂林市內貫通,形成環城遊覽水系,也是桂林這座城市「山水中有城,城中有山水」的獨特形式。它酷似一個大象,象鼻子伸入江中飲水。江水在象鼻子於象腿形成的洞中川流。
  • 一隻蛐蛐11萬,還記得小學語文課本裡的蟋蟀嗎
    在我們的小學語文課本中也有很多關於蛐蛐的文章,我們就來聊聊小學課本裡的小「蛐蛐」們。該文章載入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7課、冀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26課,目前在全國統一的部編版教材中,安排到了四年級上冊第11課,該文章主要介紹了蟋蟀洞穴的特點和修建過程等內容。在本篇課文中,作者懷著對蟋蟀的喜愛之情,向我們真實地介紹了自己觀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蟋蟀建築住宅的才能,讚揚了蟋蟀不辭辛苦和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 一隻蛐蛐11萬,還記得小學語文課本裡的蟋蟀嗎
    在我們的小學語文課本中也有很多關於蛐蛐的文章,我們就來聊聊小學課本裡的小「蛐蛐」們。該文章載入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7課、冀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26課,目前在全國統一的部編版教材中,安排到了四年級上冊第11課,該文章主要介紹了蟋蟀洞穴的特點和修建過程等內容。在本篇課文中,作者懷著對蟋蟀的喜愛之情,向我們真實地介紹了自己觀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蟋蟀建築住宅的才能,讚揚了蟋蟀不辭辛苦和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 新版小學語文課本,為什麼還是不盡如人意?
    關於目前語文課本的瑕疵、課文對原文的修改,以及語文教育中的教師和家長等話題,他們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新京報:你在《論小學語文:一驚一乍與一精一詐》這篇文章中指出了很多教材問題,許多人很贊同,但也有人認為任何教材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你不在中小學教育的一線工作,關於語文課本的批評很多都是坐而論道,許多指摘過於吹毛求疵。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 你知道小學語文課本裡的插畫和配圖,都是出自哪些畫家之手嗎
    還記得開學第一天拿到《語文》課本的好奇與欣喜嗎?是否曾盯著插圖入迷走神,是否曾「費盡心思」為課本上的畫作「改頭換面」。這些語文課本中的插畫,幾乎承包了我們上課時所有的開小差時間。你知道小學語文課本裡的經典插畫和配圖都是出自哪些大師嗎?比如這幅被人惡搞了無數次的《杜甫像》,作者為水墨人物畫一代宗師蔣兆和。
  • 臺灣中小學語文課本裡怎樣呈現傳統文學經典
    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北師大與師生交流時說,不贊成把古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這一番話引發大陸文化教育界的深思,使在當代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海峽兩岸共同傳承著中華文化,在寶島臺灣,中小學語文課本裡是怎樣呈現傳統文學經典的?
  • 親悅讀|小學語文課本裡有多少種生物?都在這本書裡了!
    你留意過沒有,小學課文裡出現過多少動植物?都有哪些種類?估計絕大多數人都沒注意過吧。有一位老師和她的團隊,專門進行了梳理,發現小學6年12本語文課本中,涉及的動植物共有250種之多!當然,他們不是沒事兒數著玩的,他們把這些生物以及它們背後的知識,以故事的形式表現出來,還出了一本書,叫做《小學語文裡的生物世界》。今天,索菲爸爸就跟大家聊聊這本書。
  • 廣州小學新版語文課本大變臉:不學拼音先識字
    昨日南都記者了解到,今秋開學,廣州小學新生人教版語文教材將大變臉。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學拼音不再是語文第一課,學生們將從簡單漢字學起繼而再過渡到學拼音。此外,新版教材對識字量的要求也有所降低,識字量由舊版的400個減少到新版的300個,口語交際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 民間另類語文書:《Q版語文》、民國語文課本等
    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Q版語文》和民國語文課本(包括「開明」、「商務」和「世界書局」三個版本)。   無釐頭的爆笑顛覆:《Q版語文》  《Q版語文》並不是語文書,而是搞笑類圖書。有「出版界周星馳」之稱的林長治繼《沙僧日記》後的又一搞笑力作。作者將31篇讀者耳熟能詳的語文經典課文徹底打造成無釐頭爆笑故事,內容詼諧幽默,情節出奇,對白趣怪。
  • 小學生為何喜歡民國的語文課本
    現在上海市江灣中心小學讀二年級的蔡亮,盯著右下方一臉懵懂的永兒肖像咯咯直笑。書頁在她手中輕快地翻動,《語文》課本反被拋在了一邊。「如果拿現今的課本與此讀本相比較,知道了什麼才是孩子喜歡的書籍課本。」「這本書孩子看了幾頁後,甚是喜歡。這更讓我們家長明白好書籍才是孩子的良師益友。」「目前海外的許多華人家庭和臺灣地區,還以此書來教育孩子。」
  • 語文課本上經典的插畫,認出6張以上是學霸,我只猜對了3張
    文/阿蒙聊教育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轉眼,00後也成年了,伴隨我們成長的小學課本,也有了些許的變化,如果回想過去語文課本上的插畫,你能認出幾張?還記得,小時候最喜歡發新書了,一張張妙趣橫生的插畫,讓人忍不住沉浸其中,過去了這麼多年,如今再看到語文課本上的插畫,沒想到只猜對了3張,下面這8張插畫,你能認出幾張?認出6張以上的一定是學霸。語文課本上的這8張插畫你還認識嗎?少年閏土這張相信很多人一眼就能認出來,這就是被「玩壞」的少年閏土,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在課本上亂畫,讓人哭笑不得。
  • 《上學歌》「唱」進語文課本
    其中,小學一年級上冊使用的教材為教育部2016年審定,將要先學漢字,再學拼音,而初中一年級的語文教材,不僅新增了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同時古詩文選篇的題材也更加多樣化。     「即將使用的小學一年級教材,不僅更加明確了拼音在語言中的地位,更注重教學內容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市奎文小學德育主任歐陽固全說。
  • 期末考試語文複習:抓住課本,高分不難!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語文這門學科的複習方法。語文跟數學不同,數學在於練習,語文在於日積月累。語文考的是基本功,單元課文的默寫背誦,部分語句的修辭手法應用;往往試卷上會遇到課本上的原文,所以很多同學意識到課本複習的重要性。如何利用課本來複習?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孩子,家長該如何輔助孩子做好課本複習呢?除了生字表、日積月累外,課文該怎麼複習?如何利用好時間,將正本書複習完?
  • 方舟子質疑某語文課本渲染神秘
    但是很遺憾,他說,時至今日個別正兒八經的教科書居然有意無意地在宣揚神秘現象,他指出,某一版小學第六冊語文課本裡面有一篇課文就叫《月亮上有飛碟嗎?》,題目看似是在質疑,但實際上卻是把這個當成一個事實在講,說是美國太空人在登月的時候,看到月球上排列有很多很多的飛碟,而且那些飛碟還在起飛,太空人還拍了20多張照片。
  • 山水之魂,桂林象鼻山公園,行走在灕江上的大象
    呆呆在桂林的時,大象是從來沒有見到過了,只是在電視或者書本上看到過,這算不上真正的見過,大象是屬於非洲的特產,除非跑去非洲見或者去動物園,但是桂林儘是山山水水,幾乎沒有這樣的物種,那有沒有來到桂林既能看山水也能看大象呢,顯然是有的,小學語文課本剛好就介紹過象鼻山,作為一個旅行愛好者,有這樣的美景還有能滿足看大象的心願是不容錯過的
  • 湖湘自然歷丨那隻從小學語文課本裡飛出的小鳥
    湖湘自然歷丨普通翠鳥 2021年1月16日星期六 小寒第12日 那隻從小學語文課本裡飛出的小鳥 一個冬日的早晨,在幾近枯竭的水塘邊,一隻豔麗的翠鳥守在一支木墩上,輕盈的身子,翠藍發亮的羽毛,專注地看著小片水域。
  • 為什麼一年級造句寫話總是它,因為它是課本中的動物王者
    剛剛入學的小學生對小動物是非常感興趣的,為了讓孩子們喜歡上讀書,我們的語文教材也是貼近了兒童的年齡特點進行設計,課本中出現了很多的小動物,它們或可愛,或有趣,或自大……很多小動物都有自己的特點,那麼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教材中,那個動物才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呢?
  • 人教版小學課本遭吐槽
    ……開學第二天,一名網友通過微博上傳了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的兩篇課文:《燕子專列》和《月球之謎》。網友吐槽課文內容違反常識。記者昨天採訪得知,深圳的小學採用的正是人教版教材,對於網友質疑的教材出錯,老師們認為教材整體結構和內容沒問題,網友存在誤讀。
  • 還記得小學語文《烏鴉喝水》的故事嗎?現在看簡直降智打擊啊
    小學語文課本裡《烏鴉喝水》的故事,大家應該印象都蠻深刻的。畢竟當時我也覺得這隻烏鴉好聰明啊!這個故事當時也是教育我們,面對苦難,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所有困難都會迎刃而解的。
  • 現代社會中,魯迅作品是否應該撤出小學課本?
    從解放前到現在曾經出現的中小學語文課本中的魯迅的文章有40多篇,從這龐大的數量中也可看出魯迅在文學和教育中的地位了。語文教學上一直都存在對魯迅的文章過度解讀的問題,魯迅的作品對小學生來說是否太過深奧?它們是否應撤出小學課本?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小學生要理解魯迅,理解他的文章,自然是有難度的,然而其實很多大人也不十分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