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否還有人記得,小學時候學過的課文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還有一張象鼻山的插圖,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那時我小小年紀,對象鼻山這張插圖一直銘記在心,覺得大自然太奇妙了,等我長大後,有一天一定要親眼去看看。你還記得這張圖嗎?你知道小學課本中的象鼻山在哪裡嗎?
象鼻山位於廣西省桂林市濱江路,桃花江與灕江交匯處,因酷似一隻站在江邊伸鼻豪飲灕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是桂林市的城徽,也是桂林市的地標景點。象鼻山原名漓山,早在唐代已經是遊覽勝地,擁有近千年的遊覽歷史,1986年成立象山公園,就此開始管理。
象鼻山公園內的景點眾多,水月洞、普賢塔、雲峰寺、送子觀音像、「西南保障」榜書、太平天國革命遺址等。
宋薊北處士《和水月洞韻》中「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描繪了月夜裡水月洞中的倒影,月消影不消的生動景象。在象鼻與象身之間的水月洞內,不僅留存摩崖石刻50餘件,還有唐代著名詩人韓愈「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鐫刻洞中。
象山山頂建有明代的的普賢寶塔,專門用來供奉普賢菩薩,大象馱寶瓶就象徵著和平、美好和太平。雲峰寺見證了清末太平天國運動桂林戰役的歷史軌跡,因此在雲峰寺二樓獨立開闢了《太平革命在桂林》專題陳列館,其匾額為國畫大師劉海粟所題。在象山南麓雲峰寺後面的崖壁上,有一千年歷史的唐代「訶利諦母像」一龕。
在園外因為樹木遮擋是看不見象鼻山的,只有買票進入園內才能一觀象鼻山的神奇。桂林本地人憑身份證進入象鼻山公園是免費的,外地人正價門票75元,可以在網上團購或者旅行社裡面會有更加優惠的購票方式。
我在兩年前去過象鼻山公園,按我個人來看,門票價格略貴,雖然環境挺美,但景點不夠豐富,更像是普通的一個公園。但若是喜歡打卡、追尋歷史文人的腳步,或者是觀看夜景、表演的人,我覺得很可以。
總之,為了親眼看到小學課本上的象鼻山,心心念念這麼久的這個神奇的地方,就算走這麼遠也無所謂,終於是見到了,滿足了!
有句話說旅行不就是這樣,從自己「呆膩」的地方,來到別人「呆膩」的地方。
但是我不這樣覺得,我覺得旅行就是一種自我更新,來到別人生活的城市,看這個城市的日出日落,感受不一樣的他鄉情愫,原來在這個龐大的世界時鐘裡,其他很多人也都跟我一樣,或許會迷茫,但每個人都在認真又向上的活著!
持續更新,歡迎點讚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