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心經》的人都知道,這部經書很簡潔,一共才二百六十個字,在這二百多個字當中,最後的這三十一個字,其實就是佛教之中所說的「咒語」,即: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在佛教之中,「咒語」也稱為密說,其它的稱為顯說。而這個「咒語」在譯經人那裡,音譯幾乎是一種共識,也就是以不翻譯為宜。在眾多的譯經大師中,玄奘大師就曾在譯場立下規矩,五種內容不翻譯,「咒語」就是其中之一。
那麼,「咒語」為何要用音譯呢?我個人總結了五點,真知道的人不多。
一、 其實所謂的「咒語」,也稱為佛的密語。也就是說只有佛才能明了它的真義,佛以外覺悟者很難知道,眾生更不可能知道了。換句話說,「咒語」這一語,就算的身處菩薩果位的人也不一定知道其中的全部意義。
二、在佛教之中,「咒語」往往字數不多,但每一個字、每一句咒言都含有大量的信息和意義,這個研究過大乘經的人應該深有體會,不但「咒語」(密咒)是字字含無量義,就是顯說的經文,它的義理也是非常豐富。
因此,佛教的經典,無論是大乘、小乘,或者是了義,或者是不了義,它所蘊含的內涵卻是極其濃厚,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每一讀都能有不同的感受的原因。也就是說,我們從初發心一直到覺悟,甚至更高的果位,佛經都是讀不厭、也讀不倦,何況如來最高的神咒呢?所以,「咒語」也只能音譯。
三、「咒語」裡面往往有很多我們世俗之人體會不到的內容,在佛教之中,這些內容據說包含了六道之中的溝通密語,因此,我們的文字和語言根本無法完全表述。
四、「咒語」在佛教之中,也被稱為諸佛的密印,傳言誦這個「咒語」,能得到諸佛護念,可以無往而不利,而這些其實已超出我們世間語言和文字的範疇。
五、「咒語」的內容,據說存在著諸佛如來不可思議的神力加持,因此,它有這麼豐富,有這麼多意義在其中。玄奘大師本人正是明白了這一點,才認為還是存其音而不翻其義最為圓滿。
其實所謂的密語,並不是說有什麼不可告人之密,而是強調深奧難言之義,因為佛法裡面沒有秘密,因此,佛法裡面所講密,即「咒語」,指的是 「深密」的意思,也就是說義理太深,不是初學的人,不是淺根之人所能夠體會的。
所以稱之為「深密」。因為義理太深,佛觀察眾生的根機,若不是真實上根利智,往往佛就不說這些法,因為說了他們領悟不了,就像「咒語」一樣,說了,我們也不能完全理解。換句話說,就算是成佛的那些人真的悟解了,也不可能通過語言或文字告訴我們。
這就是佛經之中,「咒語」為何要用音譯的真正原因。
【問過藍天】專注國學、佛學,每天都有內容更新,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讚賞,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