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能活多大歲數?只有一種動物比恐龍壽命長

2020-12-05 考古紀實

恐龍能活多大歲數?只有一種動物比恐龍壽命長

芬蘭有個叫凱維斯託的人,曾多年任赫爾辛基動物園的園長,他對動物的年齡頗有研究。凱維斯託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動物最高壽命的材料。

哺乳類:象75歲,馬55歲,河馬54歲,黑猩猩51歲,熊47歲,海豹42歲,大猩猩40歲,猩猩37歲,狒狒33歲,豹31歲,獅子29歲,長頸鹿28歲,大蝙蝠25歲。

魚類:鯰魚60歲,狗魚50歲,鯉魚50歲,鱈魚25歲。

鳥類:白鸚鵡69歲,渡鴉69歲,巨角梟68歲,禿鷹65歲,鴕鳥60歲,鵜鶘52歲,鷹46歲。

爬蟲類: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和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龜200多歲,美洲鈍吻鱷38歲,蛇蜥54歲,大蟒34歲,南美蟒蛇32歲。

從凱維斯託園長提供的動物壽命譜中我們發現,恐龍的爬行類親戚(主要是龜)壽命之長超過了所有其他動物。而與恐龍一脈相承的鳥類,也在高壽動物之列。相反,一向自視長壽的哺乳動物,和這些爬行動物比起來,實在相形見絀。

那麼恐龍的壽命有多長呢?作為遠古時代地球霸主的恐龍,能活多久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且繼續往下看。

些古生物學家在對某些恐龍骨骼的生長環進行研究後發現:這些恐龍死亡時的年齡為120歲,沒有證據表明它們是在頤養天年後自己慢慢老死的。許多恐龍死於事故,因此120歲並不是享有高壽的恐龍壽命。

其實恐龍上了年紀後就像我們人類一樣,行動不靈活了,病多了,體力也不支了,這時它們很易受到肉食龍的攻擊而喪生。這就是說,恐龍在沒有「養老保障」的中生代,很難活到它們應該活的最高年歲。老年恐龍,幼年恐龍和病殘恐龍是肉食龍的主要捕食對象。

植食龍可能比肉食龍命大,大型恐龍可能比小型恐龍壽命高。龐大的梁龍、雷龍大概能活到200歲以上,一些小型恐龍頂多能活幾十年。

但不管怎樣,某些種類的恐龍活100到200歲是不成問題的,也就是說恐龍的壽命是在一百到兩百歲之間,這在動物界是非常長壽的了,除了前文中提到的龜比恐龍壽命更長,其他類動物都沒有比恐龍壽命更長的了。

所以說恐龍是除龜以外,壽命最長的動物,但這不代表所有的恐龍都可以活到一百歲以上,不是所有的恐龍都能長命百歲。

相關焦點

  • 解析恐龍壽命長短,它們到底能活多久?
    這項研究導致對它的年齡的估計被修正,現在估計它在43歲時死亡,當時它距離成年後15-20米的全長只有一半的路程。通常,較大的動物往往比較小的動物壽命更長。使用這種方法,像雷龍和梁龍這樣的大型蜥腳類動物的壽命可能約為100年。較小的恐龍可能壽命較短。經過科學家預估恐龍的壽命大概在75--300年之間的樣子。說到這大家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大型動物的壽命就一定會長些嗎?
  • 恐龍為什麼長這麼大?它能活多少歲?這個問題困擾了無數科學家
    恐龍是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體型最為巨大的物種。但我們不禁要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為什麼有些恐龍會長這麼大呢?重量超過100噸的巨型食草恐龍,它究竟能活多少歲?這些問題困擾了無數科學家,也困擾著我們普通人。
  • 恐龍居然可以活這麼久!科學家推測出恐龍大概壽命!
    恐龍世界我們知道,恐龍屬於爬蟲類動物,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爬蟲類動物的壽命普遍比較長,尤其是爬蟲類動物中的烏龜,其壽命之長遠超其它動物根據現代科學家們的認知,鳥類很有可能是恐龍進化而來的,那麼,作為鳥類的祖先,又是長壽動物烏龜的「近親」,恐龍的壽命究竟有多長呢?科學家們研究恐龍壽命的主要依據就是恐龍的骨骼生長環——像樹木的年輪一樣,每過一定的時間就會增加。
  • 「活恐龍」紐西蘭大蜥蜴,恐龍時代爬行動物的後代,壽命長達百年
    體長最長近1米,壽命長達100年,外形與龍有幾分相似,是恐龍時代爬行動物最後的後代。它們就是紐西蘭大蜥蜴,因為僅生存在紐西蘭的某些小島上,所以以此命名。它們有「活化石」和「活恐龍」之稱。一方面就是因為它們外形相似,另一方面,就是它們是從恐龍時代進化來的。
  • 恐龍的習性和特徵
    站立的時候,恐龍是將雙腿從身體下方垂直伸出的,而不是像鱷魚那樣從身體兩側伸出。更令人感到驚訝的是,有一些恐龍身上還長著羽毛。此外,有些恐龍身上的特徵,在鳥類身上也能找到。事實上,根據某些定義,鳥類也可以歸為恐龍。恐龍的種類很多,體型和習性也差別較大。從體型來說,大個頭的恐龍,可能會有幾十頭大象加在一起那麼大;小個頭的恐龍,卻只有一隻公雞那麼大。
  • 恐龍作為曾經的霸主,它們的壽命到底有多長?
    當然對於恐龍存在的時間長度現在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可是對於恐龍壽命到底有多長大家有了解過嗎?從恐龍的化石遺骸中很難判斷它們活了多長時間。基於緩慢的爬行動物生長速度的「傳統」估計,再加上恐龍的巨大體型,使科學家們得出結論,它可能長達幾百年。然而,今天的古生物學家認為恐龍的生長速度要快得多,很像鳥類和哺乳動物。
  • 恐龍的壽命有多長?科學家給出的答案,讓人難以想像
    眾所周知,恐龍曾是地球的霸主,它們曾稱霸地球近2億年的時間。從出土的各類化恐龍石中我們可以得知,恐龍不僅體型龐大,而且攻擊力還非常強悍,在當時根本沒有其它生物能對其造成威脅,恐龍也因此成為了食物鏈最頂端的生物。然而,這樣一種強大的生物卻依舊敗倒在大自然腳下,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它們從地球上消失了。
  • 巨型恐龍到底有多大?地震龍比藍鯨還要長
    恐龍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而最大的恐龍是草食性的蜥腳類恐龍。蜥腳類恐龍的種類繁多,長有龐大的身體、長長的脖子和扁小的頭。有些蜥腳類恐龍甚至有4層樓房高。極龍至少有30米長、12米高,體重超過130噸,是20頭大象重量的總和。 骨頭最重的恐龍
  • 昔日霸主恐龍的壽命有多長,和我們比誰的壽命更長,誰活得更划算
    提到恐龍大家都不會陌生。昔日的恐龍和我們現在的地位差不多,在其它方面稍遜我們人類。但在統治上卻和我們差不多,但也稍遜一點,恐龍捕食其它的動物,有個規律,吃飽了就不會在去捕食了,就會休息!把其它動物吃滅絕了,對我們人類而言也是一件「禍事」,寄生在它們身上的細菌和寄生蟲,因為宿主的「離去」,就會主動變異,變異後就會向人類身上轉移,我們的不一定能全部抵抗得了!萬物都是相剋相生!在看看恐龍,恐龍的壽命有多長呢,根據化石研究,壽命短的3-5年,壽命長的200-300年!呈現一個規律,發育越快的,壽命就越短,發育越慢的,壽命就越長!
  • 恐龍時代的競爭,除了恐龍吃恐龍,還有什麼動物也會吃恐龍呢?
    這其中有一種生命類型是我們人類最為驚奇並且也非常受很多科幻片愛好者喜歡的,這種生物就是恐龍。我相信有無數人的記憶中都有這麼一部影片,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侏羅紀公園》。這部影片的經典程度都不需要做過多的贅述,我們人類一直對這種史前的巨型生物有著濃厚的興趣。要知道這種史前的巨型生物恐龍統治了地球,大概有一億四千萬年這麼長時間。
  • 這種巨型恐龍的壽命很長,比迄今為止發現的任何霸王龍都要長
    導讀:這種巨型恐龍的壽命很長,比迄今為止發現的任何霸王龍都要長加拿大雷克斯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這種巨型恐龍的壽命也比迄今為止發現的任何其他霸王龍都要長。暴龍是加拿大發現的最大的恐龍骨骼。早在上世紀90年代,加拿大的古生物學家就用了近十年的時間,才從其堅固的砂巖外殼中提取出被稱為「斯科蒂」(ScoTTY)的巨大暴龍骨架。現在,艾伯塔省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對斯科蒂進行了詳細而準確的測量。
  • 地球上還有活的恐龍嗎?為什麼簡單的動物活下來了而恐龍沒有?
    地球上人類未知的地方還有太多,所以還有沒有活的恐龍存在我們也不能有一個肯定的回覆。可能我們地球沒有,在宇宙中另外一個星球上也有也說不定。雖然在地球上沒有讓恐龍漫步的土地——像史匹柏描繪的那般(至少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但是想一下,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周圍沒有與滅絕的恐龍同時代的動物。
  • 你知道恐龍的壽命有多長?科學家給出數據,也不過如此!
    在當時的地球上,恐龍絕對算得上是一方的霸主,沒有任何的生物敢和它進行較量,它們也像現在的人類一樣,站在了生物鏈的頂端,但是就是這樣一種龐大的生物卻敗在了一顆隕石的面前。科學家們認為恐龍之所以會在地球上消失,是由於6500萬年前一顆隕石的到來。對於恐龍這種生物,我們都表現出了極高的興趣。到底是如何出現的?又是如何消失的?
  • 滅絕時間遠超DNA壽命:復活恐龍還有戲嗎—新聞—科學網
    悲劇的是,恐龍可是在6500萬年前絕滅的。 不過,這項研究並沒有蓋棺論定。其他研究者認為還會有許多其他因素影響到DNA的降解,如土壤化學、發掘後儲存條件,甚至動物死去的季節等都可能對結果產生影響。對此,著名恐龍專家、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說:「眾所周知,DNA是有機大分子,沒有壽命之說,對DNA談壽命就不太科學。」
  • 恐龍的壽命有多長?科學家給出答案,讓人意想不到
    可以說,恐龍生活的年代,無論是人類還是科學家們都是十分好奇的。要知道,在恐龍出現之前和恐龍消失之後,地球分別經歷了2次物種大滅絕。第一次是二疊紀末期,當時地球上超過70%的陸地生物和大約96%的海洋生物,都在這次的物種大滅絕中消失了。當地球的氣候和生態環境重新恢復後,時間便來到了三疊紀。這個時候,恐龍開始在地球上出現了,並且它們很快佔據了大陸。
  • 鱷魚跟恐龍是同一時期的動物,為何它沒有像恐龍一樣滅絕呢?
    地球上一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其中第五次大滅絕就導致稱霸地球的恐龍全部滅絕了。不過有些動物卻憑藉自己本事,在大滅絕時期火了下來,鱷魚就是跟恐龍同一時期的動物,它為何沒有像恐龍一樣滅絕呢?難道當時的火山爆發、氣溫變化不會影響鱷魚嗎?
  • 恐龍時期的蟑螂究竟有多大?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恐龍時期指的是2億多年前至6000多萬年前的中生代(包含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三個紀),那個時代地球上的動物體型都很大,恐龍便是其中的代表,最大的阿根廷龍體長超過40米,重量100噸以上,簡直是巨無霸。
  • 重新定義恐龍:是什麼特徵讓一種恐龍區別於另一種?
    北京時間10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古生物學家提出了一個激進的理論,試圖徹底重組長期使用的恐龍分類系統,這對建立在大約一個半世紀研究基礎上的正統觀點提出了挑戰。目前的恐龍演化樹從1887年開始使用,基本上是基於骨盆形態的差異。最近,科學家對這一分類方式的基礎提出了新的觀點是什麼特徵讓一種恐龍區別於另一種恐龍?
  • 恐龍復原圖和真實長相差別有多大?科學家怎麼知道恐龍真實樣子?
    其實,科學家在復原恐龍時,一方面依靠的是恐龍的化石信息,但另一方面其實是靠腦洞。比如:上個世紀時,科學家認為斑龍長這樣。後來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家認為斑龍長這樣應該更合理。最早科學家認為稜齒龍是樹棲恐龍。後來研究了稜齒龍的骨骼、肌肉以及體重之後,科學家認為它們更傾向於陸地行走,而非爬樹。
  • 雞是恐龍的後代,為啥長不成恐龍這麼大?
    (圖片來源:http://www.gxmuou.com/jiankang/19218.html) 恐龍為什麼能長這麼大 恐龍是如何突破體重極限的長成龐然大物的? 截止目前對恐龍體型巨型化的研究,有些恐龍能長這麼大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它們「很能長」。這聽起來是一句沒有意義的話,實際上卻是對問題本身的回答。並不是所有生物一個勁餵給它吃的,它就可以一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