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的習性和特徵

2020-11-29 恐龍龍龍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恐龍龍龍,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恐龍的習性和特徵。

恐龍到底是什麼呢?

從英文名字的字面意義來看,恐龍是「可怕的蜥蜴」。恐龍是爬行動物的有鱗後裔,會產下有著硬殼的蛋。站立的時候,恐龍是將雙腿從身體下方垂直伸出的,而不是像鱷魚那樣從身體兩側伸出。更令人感到驚訝的是,有一些恐龍身上還長著羽毛。此外,有些恐龍身上的特徵,在鳥類身上也能找到。事實上,根據某些定義,鳥類也可以歸為恐龍。

恐龍的種類很多,體型和習性也差別較大。從體型來說,大個頭的恐龍,可能會有幾十頭大象加在一起那麼大;小個頭的恐龍,卻只有一隻公雞那麼大。從食性來說,恐龍中既有溫順的草食者,也有葷素都吃的雜食者。在全球陸地系統中,恐龍支配了超過1.6億年之久的時間。它最早出現在三疊紀時期,距今約23億年。到了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由於發生了滅絕事件,所以恐龍也跟著滅亡了。地球上過去所存在的生物,都被記錄在了化石中。

恐龍化石就是在中生代的地層中被發掘到的。科學家們發現了大量的呈現各式各樣形狀的骨骼。不過,在緊接著的新生代地層中,卻完全不見恐龍化石的蹤影。這說明恐龍在中生代已經滅絕了。直如世紀前半期,學家們和大眾媒體都把恐龍描繪成動作緩慢、行為的冷動物。然面,到了20世紀7年代開始的「恐龍文藝復共」,科學界開始提出龍也許是活躍的溫血動物的說法。甚至有科學家指出,恐龍可能還有社會行為。近些年科學家發現的眾多恐龍與鳥類之間關係的證據,支持了恐龍是溫血動物的猜測。

恐龍起源於什麼

恐龍統治著整個中生代,共生存了約1.65億年,不過在三疊紀和侏羅紀早期、恐龍還沒有成為強大的動物。也就是說,恐龍並不是如同人們認為的那樣來勢洶洶,瞬間成為地球霸主的。恐龍是經過了無比漫長的演化,慢慢地在智力上、體型上凌駕於同時期的其他動物之上。那麼,恐龍起源於什麼呢?這依然是一個待解之謎,學術界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推測和假設。大部分古生物學家認為恐龍可能是直接或間接地演化自三疊紀早期或中期的祖龍類。一些古生物學家堅信恐龍的祖先是由單一的槽齒類族群演化而來。

1985年,一位名叫諾曼的古生物學家提出,最早祖龍類是一種小型的食肉類動物,主要生活在高原地區。隨著自然環境的改變,這些祖龍類演化為不同的形態,奔跑速度越來越敏捷,以便於捕捉獵物,同時這也給它們一個成長為大型掠食者的機會。接下來,這種掠食者的四肢直接銜接在軀體正下方,改善其移動的能力,使其具備快速奔走的潛力。對於掠食者來說,速度是十分重要的,而想要達到最高的速度就必須使用頎長的後肢支撐軀體,前肢可以抬舉起來,而尾巴則必須起到保持平衡的作用。科學家們通過遠古化石來推算,這些發展變化過程是由三疊紀早期完成的。

古生物學家認為最早的祖龍類外形與派克鱷類十分相似,派克鱷類是一種小型的槽齒目類,四肢匍匐前行,後肢比前肢長,並具有一個長而強壯的尾巴。派克鱷的頭骨十分碩大,牙齒深埋並且具有非常尖銳的鋸齒邊緣,同時它的頭骨在眼眶前方有一個小孔。派克鱷是一種極為活躍的掠食者,古生物學家推測在大約2.05億年前,類似派克鱷的一支祖龍類演變成第一支食肉類恐龍的祖先。

恐龍可以活多少歲

在現生動物中,爬行動物的壽命比較長,龜被譽為最高壽的動物,可以達到200歲以上,甚至有人發現了2000-3000歲的龜。相對而言,哺乳動物的壽命比較短些,大象的壽命比較長,據說它可以活到60-70歲;而猴子的壽命通常是20年,最長壽的活到了53歲,這已經是非常罕見的了。作為遠古時期最龐大的爬行動物,恐龍是否也可以如同龜類一般高壽?科學家通過研究恐龍骨骼的生長環,以及恐龍現生近裔的壽命來推算,發現這些恐龍死去時的年齡大約是120歲。

不過科學家發現很多恐龍或是死於事故或是死於被捕殺,那麼年老、病殘的恐龍大多成為食肉恐龍的捕食對象,至今還沒有發現它們是慢慢老死的證據。也就是說,在排除意外死亡等因素外,大多數恐龍可以活到100歲到200歲,這在動物界可以說是高壽了。恐龍壽命的長短與其生長模式有關,通常來說非限定生長的動物比限定生長的動物的壽命長。如果我們將現生動物的非限定生長模式用於推測恐龍的壽命,那麼一些恐龍從卵中孵化出來到成年所需要的時間分別為:原角龍需要26-38年,中型蜥腳類恐龍需要82-118年,腕龍則需要百餘年。

由此可以推測,腕龍可以活到300歲左右。同時,新陳代謝也是影響恐龍壽命長短的關鍵因素,一般來說冷血動物比溫血動物的壽命要長。溫血脊椎動物的生長速度比冷血動物快10倍,而動物的生長速度越快壽命越短,生長越慢壽命越長。恐龍是冷血動物還是熱血動物,這是我們推測其壽命長短的關鍵。古生物學家蘿拉·米爾斯指出,體型較大的恐龍的壽命通常在75-300歲,當然這個結論的前提是它們是冷血動物。如果恐龍是溫血動物的話,它們的壽命則要短很多。雖然大部分恐龍可以活到一兩百歲,但是當時最兇猛的霸王龍的壽命卻十分短。

相關焦點

  • 水牛的特徵和生活習性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水牛有哪些特徵和生活習性呢。 一、特徵。1、水牛是一種瀕危的物種。大多生活在原始森林以及沼澤地裡,它們活動時,一般會成對的活動,吃的是水生的植物,通常會在晨昏去覓食。2、水牛分為了四個物種:低地水牛是其中體型最小的,所以還叫侏儒水牛。它的體長在181釐米;肩只有八九十釐米高;尾長39釐米;150-310千克的重量。
  • 恐龍家族的素食主義者,鳥臀目恐龍的起源、特徵和家族成員
    鳥臀目恐龍的特徵雖然鳥臀目恐龍在體形大小和解剖結構上存在巨大差異,但它們有幾種重要的共同特徵。從這些共同特徵開始,進化向著地球陸地上最不尋常的、特化的、帶頭飾的四足動物邁進。鳥臀目的家族成員鳥臀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約2.17億年前。在一些棲息地,比如菜索託和南非,在發現了&34;的地點找到了早期鳥臀目恐龍零碎的化石。
  • 像鳥類的祖先又不是鳥的恐龍,它的特徵和其他恐龍都不一樣!
    科學家在一次對內蒙古二連盆地進行的科學考察中,發現一種巨大的獸腳類恐龍化石,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研究,最終確定這是一具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似鳥恐龍化石,並把它命名為二連巨盜龍(Gigantotal torerlianensis)。這一發現;引起世人關注。因為,二連巨盜龍的許多奇特形態特徵未見於其他任何恐龍。
  • 重新定義恐龍:是什麼特徵讓一種恐龍區別於另一種?
    這個問題可能會讓很多人聯想到霸王龍巨大的下顎、角龍和劍龍身上獨特的角和板,以及蜥腳類恐龍及其近親的超大身軀。但對於古生物學家來說,要對不同的恐龍進行分類,關鍵在於這些動物的骨骼形態。有了恐龍骨骼的形態學特徵和足夠的化石骨架知識,古生物學家可以大致確定恐龍標本在恐龍家族樹上的位置。然後,通過觀察其他特徵,特別是恐龍亞群共有的特徵,他們可以更詳細地找出這種動物的確切歸屬。
  • 鳥類的祖先是恐龍,那麼恐龍最先進化出鳥的什麼特徵?
    恐龍的突然消失為這些神奇的生物蒙上神秘的面紗,今天我們熟知的鱷魚、龜類,蛇類,蜥蜴類和鳥類的身上都有與恐龍極為相似的地方。此外,它在一些骨骼形態上也表現出其它的一些鳥類特徵或過渡特徵,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經與腕骨癒合,但第二和第一掌骨則尚未癒合,因此一些科學家認為這體現了鳥類掌骨都癒合成腕掌骨的開始。
  • 想養一隻恐龍,有可能實現嗎?
    在北美洲,有牛鸝屬的另外一個種,也具有這種與杜鵑相似的「混蛋」習性,甚至也喜歡停歇在牛背上。杜鵑和牛鸝這兩個屬,它們的身體構造和其他習性差別很大,卻共有著這種奇特的寄生繁殖習性,令人倍感興趣。通過對杜鵑和牛鸝這兩個屬的觀察,他發現了它們的相似習性,並思考這些共同習性的起源問題。進一步,他當然也會思考整個鳥類大家族的起源問題,但在當時,對最早的鳥類是怎麼來的這個科學問題的探究還很難深入,原因很簡單,因為當時與這個問題有關的化石發現實在太貧乏了。
  • 罕見的恐龍寶寶化石顯示外形特徵與成年恐龍十分相似
    據外媒CNET報導,人類嬰兒和成年人看起來很不一樣。 而板龍(Plateosaurus)幼龍的骨骼化石顯示其外形可能與成年恐龍十分相似。 板龍是一種曾經居住在歐洲的大型長頸恐龍。一塊特殊的板龍寶寶骨骼化石正在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這些早已滅絕的動物的生活和時代。
  • 恐龍蛋研究顯示出截然不同的胚胎頭骨特徵
    根據周四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發現的一枚恐龍蛋有著令人驚訝的胚胎頭骨特徵。這枚恐龍蛋與過去發現和分析的其他恐龍蛋的不同之處在於裡面的胚胎頭骨幾乎是完整的。這隻孵化前的小恐龍的頭骨顯示出一些研究人員沒有想到的特徵。
  • 恐龍蛋研究顯示出截然不同的胚胎頭骨特徵
    這枚恐龍蛋與過去發現和分析的其他恐龍蛋的不同之處在於裡面的胚胎頭骨幾乎是完整的。 這隻孵化前的小恐龍的頭骨顯示出一些研究人員沒有想到的特徵
  • 丹頂鶴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想了解的可以看一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下圖片當中的動物,丹頂鶴,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吧,今天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下關於它的生活習性和形態特徵吧。丹頂鶴是鶴類中的一種,大型涉禽,丹頂鶴體長約160釐米,翼展240釐米,全身幾純白色,頭頂裸露無羽、呈朱紅色,額和眼先微具黑羽,眼後方耳羽至枕白色,頰、喉和頸黑色。
  • 罕見的恐龍寶寶化石顯示其外形特徵與成年恐龍十分相似
    據外媒CNET報導,人類嬰兒和成年人看起來很不一樣。而板龍(Plateosaurus)幼龍的骨骼化石顯示其外形可能與成年恐龍十分相似。板龍是一種曾經居住在歐洲的大型長頸恐龍。一塊特殊的板龍寶寶骨骼化石正在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這些早已滅絕的動物的生活和時代。
  • 鳳頭鸚鵡科外形特徵與生活習性~
    鳳頭鸚鵡科(學名:Cacatuidae)共有21種鳥類,和其他的鸚鵡有相同的特點,都有鉤曲的喙和對趾足。不同的地方主要在幾個生物特徵,包括能夠收展的頭冠,羽毛中缺少令其他鸚鵡羽毛呈現出虹彩的結構。鳳頭鸚鵡平均要比其他的鸚鵡體型大,但其中雞尾鸚鵡卻是一種很小的鳳頭鸚鵡。
  • 開團 | 孩子的第一套可拆分拼搭的恐龍玩具,超鍛鍊動手能力和想像力、觀察力!
    這套玩具是以恐龍為原型,將外型簡單化,還原恐龍的基本特徵,並加以鮮亮的顏色,孩子們看到就愛不釋手,並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不同恐龍的特徵,知道哪只是霸王龍,哪只是劍龍……每套恐龍玩具還配有恐龍的科普小知識,並根據其生活習性搭配一個立體場景,孩子可以根據教程自己動手為恐龍拼出一個家,了解不同種類恐龍的生活習性。
  • 讀《神奇的恐龍世界》——了解神秘的恐龍,了解神奇的恐龍世界
    恐龍,地球上存在時間最長的物種之一。雖早在6500萬年前就已滅種絕跡,但對其遺蹟的發掘和形象的復原一直吸引著人類的目光。人類總是對未知充滿了好奇。 恐龍的遺蹟及復原後的形象,除能在博物館中看到,很多科幻電影和動畫片中也多有塑造,如《金剛》、《變形金剛》、《侏羅紀公園》和《豬豬俠》等。
  • 幾種常見的熱帶魚品種,以及它們的生活習性和特徵
    紅尾鯊(又名:黑鯊、紅尾魚)學名:LabeobicoZorSmith英名:RedtailBlackShark科屬:鯉科Cyprinidae特徵:體呈長紡錘形生活習性:性馴良、和善、安靜,很適合在魚缸中群養。適宜水溫為22—26,繁殖時水溫需提到26—29t左右;魚缸內最好要鋪沙和堆放一些石子,並適當種植兒株水草,根要埋深。它是雜食性魚類,動、植物食物均食,對食物要求不嚴,喜歡在缸底的石隙中尋找殘餘食物,所以有人稱它是魚缸的「清道夫」。
  • 漂亮簡單的觀賞魚介紹,了解它們的特徵和習性
    黑魔鬼形態特徵:黑魔鬼的身體呈刀形,側扁,沒有背鰭,臀鰭寬大而發達,尾鰭呈棒狀;幼魚時期在尾鰭上有兩塊白色斑點,但會隨著生長而退化消失。另以啡色的品種,稱為「咖啡魔鬼」。黑魔鬼的眼睛的已經退化,卻欣然能憑著靈敏的限覺,藉助寬大的陶和一般的尾在水族稻中異常靈敏地穿。沒有哪種魚類的遊姿可以與黑魔鬼相美,靈巧、美妙的遊姿就像一支黑色的羽毛在風中動!
  • 介紹幾種常見的熱帶魚,以及生活習性和特徵
    玻璃剪刀魚學名:RasborafrinneatGSteindachner英名:ScissorsTail科屬:鯉科Cyprinidae特徵:體形修長,嘴微向上翹,眼較大。生活習性:性活潑、易和群、不喜鬥,遊動敏捷,適合群養。適宜溫度為21°c以上,繁殖時溫度需提高到27°C左右。水質的酸鹼度以PH值6.0—6.8為宜。喜食活飼料,也可兼餵一些幹飼料。
  • 鯉魚形態特徵、生態習性以及利用價值
    最近學釣魚網給大家策劃了一系列的內容《魚類百科大全》,介紹魚類的形態特徵能夠幫助大家在獲得大物的時候能夠辨識出來,生態習性的講解主要是有利於大家在垂釣的時候提供一些思路想法,最後就是利用價值,簡略的介紹一下魚類的一個營養價值,經濟價值。
  • 外貌特徵及生活習性
    那麼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柴犬的外貌特徵和生活習性。 二、柴犬體態與特徵樣貌 1、外表體形特色 三、柴犬活動範疇與習性 1、性格活潑好動
  • 恐龍的簡介,恐龍生活的時期和恐龍的分類
    看了《我是恐龍》,原聲中英文雙語字幕的動畫片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喜歡上了恐龍。現在來分享一下有關恐龍的知識。沒有人見過恐龍,最早的人類開始出現在地球上時,恐龍都已經滅絕好幾千年了!人類是從化石中發現恐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