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恐龍寶寶化石顯示其外形特徵與成年恐龍十分相似

2020-11-07 cnBeta

據外媒CNET報導,人類嬰兒和成年人看起來很不一樣。而板龍(Plateosaurus)幼龍的骨骼化石顯示其外形可能與成年恐龍十分相似。板龍是一種曾經居住在歐洲的大型長頸恐龍。一塊特殊的板龍寶寶骨骼化石正在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這些早已滅絕的動物的生活和時代。

這隻恐龍寶寶重達130磅(60千克),身長7.5英尺(2.3米),於2015年在瑞士被發現。德國波恩大學的古生物學家本周在《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雜誌上發表了對這隻暱稱為 "Fabian "的恐龍的研究報告。

一隻成年板龍的重量可能超過4噸。科學家們將恐龍寶寶的骨骼化石與成年標本進行了比較,發現它看起來像一個縮小版的大恐龍。「考慮到板龍幼龍的體重是成年恐龍的1/10,板龍幼龍看起來已經和成年恐龍如此相似,這一點更加引人注目。」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Jens Lallensack 在周五波恩大學的一份聲明中說。

研究小組將Fabian與目前已知的相關恐龍寶寶進行了比較,這些恐龍被認為在年輕時是四足動物,成年後才改用兩足行走。這使得Fabian類似成年恐龍的特徵更加引人注目。

2.2億年前,板龍曾在地球上遊蕩。研究人員在泥漿捕獲生物的「骨床」中發現了成年板龍的標本,但板龍寶寶的骨骼化石非常罕見。研究合著者Martin Sander.說:「較小的個體可能沒有那麼容易沉入泥中,因此在骨床處的代表性不足。」

Fabian正在填補關於年輕恐龍可能長相的空白,但研究人員很想找到更多的標本,以確定恐龍寶寶是一個例外還是該物種幼龍的典型。

相關焦點

  • 罕見的恐龍寶寶化石顯示外形特徵與成年恐龍十分相似
    而板龍(Plateosaurus)幼龍的骨骼化石顯示其外形可能與成年恐龍十分相似。 板龍是一種曾經居住在歐洲的大型長頸恐龍。一塊特殊的板龍寶寶骨骼化石正在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這些早已滅絕的動物的生活和時代。
  • 瑞士發現的板龍幼龍的骨骼化石顯示其外形可能與成年恐龍十分相似
    瑞士發現的板龍幼龍的骨骼化石顯示其外形可能與成年恐龍十分相似而板龍(Plateosaurus)幼龍的骨骼化石顯示其外形可能與成年恐龍十分相似。板龍是一種曾經居住在歐洲的大型長頸恐龍。一塊特殊的板龍寶寶骨骼化石正在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這些早已滅絕的動物的生活和時代。這隻恐龍寶寶重達130磅(60千克),身長7.5英尺(2.3米),於2015年在瑞士被發現。
  • 恐龍的習性和特徵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恐龍龍龍,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恐龍的習性和特徵。恐龍到底是什麼呢?從英文名字的字面意義來看,恐龍是「可怕的蜥蜴」。恐龍是爬行動物的有鱗後裔,會產下有著硬殼的蛋。接下來,這種掠食者的四肢直接銜接在軀體正下方,改善其移動的能力,使其具備快速奔走的潛力。對於掠食者來說,速度是十分重要的,而想要達到最高的速度就必須使用頎長的後肢支撐軀體,前肢可以抬舉起來,而尾巴則必須起到保持平衡的作用。科學家們通過遠古化石來推算,這些發展變化過程是由三疊紀早期完成的。
  • 恐龍也會得癌?畸形化石顯示,7600萬年前恐龍也深受骨癌之苦
    答案是肯定的,即使是史前的恐龍同樣也會患癌!據一項研究報告表明,加拿大科學家在一隻存活在7600萬-7700萬年前的成年尖角龍骸骨化石中,發現了惡性腫瘤。尖角龍是一種四足食草恐龍,頭上有很多的角。其身長約6-8米、重約3-4噸,成群地生活在白堊紀的北美洲。
  • 鳥類的祖先是恐龍,那麼恐龍最先進化出鳥的什麼特徵?
    恐龍的突然消失為這些神奇的生物蒙上神秘的面紗,今天我們熟知的鱷魚、龜類,蛇類,蜥蜴類和鳥類的身上都有與恐龍極為相似的地方。化石證據顯示中華龍鳥與華麗羽王龍全身覆蓋著簡單、原始的羽毛,而侏羅獵龍與美頜龍的尾巴與後肢仍覆蓋著鱗片。因此羽毛可能起源於侏羅紀的美頜龍科。
  • 研究顯示,有史以來最大的恐龍在出生時有「犀牛角」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極其罕見」的土龍胚胎,顯示這種長頸食草動物鼻子上有一個「犀牛般的角」,成年後就消失了。這具距今8000萬年前還不為人所知的泰坦龍頭骨化石顯示了這隻角的細節。研究報告的合著者約翰·努茲博士在一份聲明中說:「保存在恐龍蛋裡的胚胎恐龍極其罕見。」想像一下《侏羅紀公園》裡的巨大蜥腳類動物,想想它們寶寶的小頭蓋骨,還在卵裡,只有幾釐米長。」
  • 江泓:罕見恐龍胚胎化石證實恐龍出生時鼻尖長角
    ,因為在恐龍蛋殼下面露出了胚胎化石。胚胎頭骨化石,他立刻就判斷出恐龍胚胎化石屬於巨大的蜥腳類恐龍,但是卻不能確定到底是哪一種恐龍生下的。兩隻大眼向前看除了奇特的鼻尖角,恐龍胚胎頭骨的另一個特徵也引起了古生物家的注意,那就是巨大的眼眶孔,表明剛出生的小恐龍就長著一對大眼睛。
  • 德國發現罕見侏儒恐龍化石 距今1.54億年
    「侏儒」恐龍?聽起來很像是老喬治·卡林的一句笑話——龐然大物中的矮子。「侏儒」和「恐龍」這2個詞根本不可能聯到一起,但科學家報告說,在德國北部發現的恐龍化石已然否定了這一說法:一隻恐龍確實進化成一個「侏儒」,它的個頭只是其已知的血緣關係最近的親人的三分之一左右。
  • 化石卵的發現和南極洲的發現,顯示恐龍和海洋爬行動物產卵軟殼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新發現的化石卵顯示,早期恐龍和海洋爬行動物產卵軟殼,就像海龜、蛇和蜥蜴的卵,而不是今天鳥類卵的硬殼。根據周三發表在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恐龍很可能會生硬殼蛋。自然。但是,某些類型恐龍化石記錄中缺少卵子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它們是軟殼的。
  • 科學家在有角恐龍化石中診斷出惡性腫瘤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8月4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8月3日,一篇發表在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腫瘤》上的研究顯示,科學家首次在有角恐龍化石中發現和診斷了侵襲性惡性骨癌——骨肉瘤,這也是首次在該種恐龍中診斷出惡性腫瘤。
  • 北極重大發現,罕見恐龍化石出土
    北極海發現顎骨化石,科學家無意間找到新品種恐龍證據。新發現打破了北極地區只是「遷徙路徑」一說,恐龍可能終年在極區生活。科學家發現的顎骨化石十分稀有,推斷屬於奔龍科未成年的恐龍,存活於7000萬年前,北極地區較溫暖的時期。這些掠食性的恐龍與鳥類演化密切相關,成員包括迅猛龍。他們的遺蹟遍布北美洲、南美洲和亞洲,分散在各大陸,但缺乏骨頭化石好讓古生物學家追蹤他們的路徑。
  • 令人驚詫的七大遠古化石:蛇竟吞食恐龍?
    1、恐龍死亡之戰1971年,考古學家發現7400萬年前的恐龍骨骼化石,呈現兩隻恐龍在山體滑坡掩埋之前曾激烈爭鬥。3、蛇吞食恐龍寶寶不同於許多恐龍物種,體型龐大的長頸蜥腳類恐龍不會照顧自己的恐龍蛋,化石記錄中從未發現成年蜥腳類恐龍徘徊在巢穴附近,因此剛孵化的恐龍寶寶們必須自力更生。
  • 確認是恐龍化石!
    此前報導:四川自貢市民散步時,發現疑似恐龍化石12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像鳥類的祖先又不是鳥的恐龍,它的特徵和其他恐龍都不一樣!
    比如,它的體形可與以「大塊頭」而出名的暴龍類相比,生長速度甚至快於某些大型暴龍類,但它卻屬鳥類的近親——竊蛋龍類,而該類大都是「袖珍型」的;它身軀龐大,但小腿卻很修長,奔跑能力也強於其他恐龍;它沒有長牙齒,而是發育了一個巨大的喙,尚不知是用來切割植物還是獵食小型動物抑或是用來壓碎蛋殼的。二連巨盜龍具有的許多與鳥相似的特徵以及如此懸殊的體形,使人們認識到恐龍向鳥類演化過程的複雜性。
  • 馬達加斯加出土化石顯示袖珍爬行動物或為恐龍祖先
    【新華社微特稿】馬達加斯加出土化石顯示,一種體型小巧、以昆蟲為食的爬行動物可能是恐龍和翼龍等龐大生物的祖先。美國研究人員在6日出版的《國家科學院學報》雜誌上載文報告,這種三疊紀爬行動物體長40釐米、身高10釐米,2.37億年前生活在如今馬達加斯加西南部的一片衝積平原上。研究推測,這可能是一種雙足行走的食肉動物,雙腿修長。
  • 重新定義恐龍:是什麼特徵讓一種恐龍區別於另一種?
    這個問題可能會讓很多人聯想到霸王龍巨大的下顎、角龍和劍龍身上獨特的角和板,以及蜥腳類恐龍及其近親的超大身軀。但對於古生物學家來說,要對不同的恐龍進行分類,關鍵在於這些動物的骨骼形態。有了恐龍骨骼的形態學特徵和足夠的化石骨架知識,古生物學家可以大致確定恐龍標本在恐龍家族樹上的位置。然後,通過觀察其他特徵,特別是恐龍亞群共有的特徵,他們可以更詳細地找出這種動物的確切歸屬。
  • 除了恐龍,誰還吃恐龍?
    然而,得益於一些罕見的化石,科學家發現事實並非如此,險象環生的中生代,就存在許多直闖龍巢、大啖龍肉的屠龍者。成年恐龍很強大,但當它們處於蛋殼之中,或剛破殼而出時,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被捕食。根據蛋的形狀、厚度和紋飾,科學家推測出這裡曾是巨龍類恐龍的巢穴。巨龍類(Titanosauria)是蜥腳類恐龍的一支,白堊紀時期取代梁龍和腕龍等成為優勢恐龍類群。隨後,在蛋殼碎片之中,科學家還意外發現了一具鱷魚外形的動物化石。
  • 山東一地發現兩種恐龍,意外證明恐龍時代我國跟美洲是緊密相連的
    其中有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恐龍化石群(恐龍澗化石長廊,超2萬平方米),有世界上單體面積最大的恐龍足跡群(皇龍溝恐龍足跡群,有11000多個恐龍足跡),其中臧家莊化石層疊區重疊著七層化石分布區,涵蓋著多個年代的恐龍化石,對研究恐龍的進化演變有著重要實證價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組認定諸城是舉世罕見的古生物地質奇觀。
  • 恐龍如何孵蛋 孵化恐龍蛋需要多長時間?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恐龍如何孵蛋 孵化恐龍蛋需要多長時間? 科學家利用胚胎化石解開了恐龍孵化時間之謎。 人類通常懷胎9個多月生下孩子,鴕鳥寶寶需42天方能破殼而出,那麼孵化一隻小恐龍要多長時間呢?
  • 這個就是恐龍的祖先?美國出土小個子恐龍,被認為是恐龍的祖先
    ,該論文指出研究人員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發現了一種體型十分嬌小的恐龍,並且通過研究認為它很可能就是所有恐龍的祖先。來自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克裡斯汀·卡莫若是該恐龍的發現者之一,他在研究論文中講到了他們的團隊在馬達加斯加上發現了一種體積如同咖啡杯大小的恐龍化石,並將其命名為「Kongonaphon kely」,簡稱為K.k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