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的祖先是恐龍,那麼恐龍最先進化出鳥的什麼特徵?

2020-09-03 涅槃行者

恐龍

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活躍於侏羅紀,滅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它們統治了地球一億五千萬年,由誕生到繁榮,由繁榮至進化,最終帶著無數謎題走向消亡。

恐龍的突然消失為這些神奇的生物蒙上神秘的面紗,今天我們熟知的鱷魚、龜類,蛇類,蜥蜴類和鳥類的身上都有與恐龍極為相似的地方。

楊氏長羽盜龍

尤其是帶羽毛的恐龍化石被發現,由此逐漸揭開了恐龍到鳥類的進化之謎。

恐龍長羽毛

在侏羅紀期間,全球各地的氣候都很溫暖,這為恐龍的大量繁殖提供了基礎,除了身體巨大的迷惑龍、梁龍、腕龍等,水中的魚龍和能飛行的翼龍等也大量的出現。

在大約1.35億年前的白堊紀期間,氣候最初也是十分溫暖的,但後期驟然變得寒冷,這使得恐龍的生存日益艱難。

但奇怪的事情是,帶有羽毛的恐龍化石最早來自氣候溫暖的侏羅紀,而不是寒冷的白堊紀晚期。

化石記錄清晰地表明,恐龍羽毛的出現是一種不為氣候所左右的早期演化革新,它們出現的原因可能與寒冷和飛行無關。

所以恐龍羽毛到底為何出現,一直是爭論的焦點。儘管迄今為止,關於恐龍羽毛的最早證據來自於侏羅紀的肉食性恐龍,並且鳥類大概也是從相同的時間就開始進化的,但研究人員同時還在親緣關係非常遠的植食性恐龍身上也發現了剛毛一樣的絲狀結構。

如果這些剛毛結構代表了早期的羽毛,那麼它意味著羽毛在恐龍中的進化可能發生在距今約2億年前。

侏羅獵龍

侏羅獵龍屬於美頜龍科,意思是「侏羅紀的獵人」,它們身上長滿羽毛,比狗還要小一些,但屬於肉食性動物,侏羅獵龍最早在中國被發現,在1998年德國也發現了這種動物化石,這說明了長羽毛的美頜龍科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並且生存在侏羅紀。

美頜龍科中有四個屬發現了接近原始羽毛的皮膚痕跡,它們包括:中華龍鳥、華麗羽王龍、侏羅獵龍、以及美頜龍。

化石證據顯示中華龍鳥與華麗羽王龍全身覆蓋著簡單、原始的羽毛,而侏羅獵龍與美頜龍的尾巴與後肢仍覆蓋著鱗片。

因此羽毛可能起源於侏羅紀的美頜龍科。

始祖鳥

通常,我們普遍認為鳥類的祖先是始祖鳥,這是因為它們與今天的鳥類十分相似,始祖鳥比烏鴉大不了多少,渾身長有羽毛,並且已經有了初級飛羽、次級飛羽、尾羽以及復羽的分化,這些都是今天鳥類的特徵。

此外,它在一些骨骼形態上也表現出其它的一些鳥類特徵或過渡特徵,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經與腕骨癒合,但第二和第一掌骨則尚未癒合,因此一些科學家認為這體現了鳥類掌骨都癒合成腕掌骨的開始。

但是也有一些反對意見,認為始祖鳥只是一種小型獸腳類恐龍,相反,它們並不是鳥類祖先,而極有可能是後期恐爪龍類的祖先。

我們今天討論的不是始祖鳥的問題,而是「羽毛」這種最先出現的類鳥特徵,無論始祖鳥是不是鳥類的直接祖先,它們的一些特徵都與鳥類極為相似,或許這種生長羽毛的基因,才是導致恐龍進化成鳥類的一種直接因素。

中華龍鳥

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中國遼寧省熱河生物群化石產地發現了大量帶羽毛的恐龍化石,最初,人們以為這是一種具有羽毛的原始鳥類,所以定名為&34;。

中華龍鳥的發現立刻震動全世界,因為它為我們提供了從恐龍向鳥類進化的新證據。我國的古生物學家研究後指出,中華龍鳥既保留了小型獸腳類恐龍的一些特徵,又具有鳥類的一些基本特徵,成為恐龍向鳥類演化的中間環節。

中華龍鳥的&34;成片狀,具有羽軸。這些羽毛與現代鳥類的羽毛結構有所不同,代表了早期恐龍演化至鳥類的初始階段。

從中華龍鳥顯示的特徵來看,它比始祖鳥更加古老和原始,中華龍鳥的骨骼特徵像恐龍,頭較大,有牙齒,尾椎數目多,行動敏捷,還不具備飛翔的能力。

但根據全身披有原始羽毛的這一重要特徵,或許可以把它歸入鳥類而不是恐龍類,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恐龍是身上披有盾甲或鱗片的,而鳥類才身披羽毛,這是為了保持體溫和利於飛行。

中華龍鳥的發現只是一個開始,在侏羅紀中期,一群長著羽毛的恐龍橫空出世,現今,更多長羽毛的恐龍化石在全世界被發現。

熱河生物群

九米長的羽王龍

恐龍在侏羅紀進化出了羽毛,當進入白堊紀早期,羽毛恐龍不但沒有衰退,反而興盛起來,它們的種類更多,形態更複雜,這一時期的羽毛恐龍化石几乎都來自中國東北的熱河生物群。

大爪子的北票龍

熱河生物群的發現一次次震驚了世界,顛覆了人們的傳統認知,這裡發現的羽毛恐龍無論在種類還是數量上都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態勢,不僅有小型羽毛恐龍,也有中型北票龍和大型殺手羽王龍等。

最重要的是,古生物學家在熱河生物群還發現了大量千姿百態的原始鳥類化石,這些原始鳥類為恐龍進化為鳥類提供了關鍵性的證據,表明了鳥類在侏羅紀晚期就已經出現,而且與恐龍有著明確無誤的進化關係。

結語

細思極恐,身形巨大的恐龍竟然進化為如此小巧的鳥類,生命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議。

相關焦點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它用什麼姿勢學會了飛翔(圖)
    恐龍用什麼姿勢學會了飛翔    鳥類被稱作「活著的恐龍」或是「會飛的恐龍」。從對世界各地的化石研究發現,鳥類是從恐龍演化來的,這一論點在學術界幾乎已成為共識。    最近,在中國遼西發現的四翼恐龍化石震驚了世界古生物學界,為人們了解鳥類的祖先如何學會飛翔提供了新的證據和視角,同時也為樹棲說增加了更大的可信度。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嗎?是什麼力量讓恐龍離開地面,奔向天空?
    目前學術界公認的生物進化論也把生命研究推向了進化歷程。科學家們開始尋找各種動物的祖先,希望發現更多生命的奧秘。有人認為生命起源於海洋,也有人認為陸地和海洋的生命可能是同時出現的。不管是哪種看法,總沒有人會覺得生命起源於天空吧。於是天空中飛翔的鳥類就成了科學家眼中的謎團。這些鳥類從哪裡來?它們為什麼會進化出翅膀?誰又是它們的祖先呢?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嗎?是什麼力量讓恐龍離開地面,奔向天空?
    目前學術界公認的生物進化論也把生命研究推向了進化歷程。科學家們開始尋找各種動物的祖先,希望發現更多生命的奧秘。於是天空中飛翔的鳥類就成了科學家眼中的謎團。這些鳥類從哪裡來?它們為什麼會進化出翅膀?誰又是它們的祖先呢?
  • 鳥類的祖先是恐龍?兩者為何差別那麼大?我國遼西化石給出了答案
    如果說恐龍是鳥類的祖先,可能有不少朋友都不相信,恐龍都是陸地上的龐然大物,鳥類都是天空中輕盈的精靈,這兩種動物怎麼會有關係呢?實際上鳥類早在1億多年前就出現了,是由獸腳龍類中的似鳥龍類進化出來的,如盜蛋龍等,實際上是獸腳龍類中有不少恐龍都已經進化出了羽毛,如我國遼西熱河生物群中發現的「中華龍鳥」化石,這種恐龍就已經進化出了很多羽毛,可以說給恐龍進化出羽毛的事實給出了答案,另外還有鸚鵡嘴龍、奔龍等,在6500萬年前恐龍被滅絕的時候
  •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鳥類是由什麼進化而來?答案是——恐龍。早在1.6億年前,最早的鳥類就已經出現了。在我們印象中,恐龍可是個大傢伙,龐大的阿根廷龍身長可達40米,它的一截腿骨就有2.5米高,把它的大腿骨豎直放在家裡,差不多就能夠到房頂啦。
  •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鳥類是由什麼進化而來?答案是——恐龍。早在1.6億年前,最早的鳥類就已經出現了。在我們印象中,恐龍可是個大傢伙,龐大的阿根廷龍身長可達40米,它的一截腿骨就有2.5米高,把它的大腿骨豎直放在家裡,差不多就能夠到房頂啦。進化成鳥類的當然不是這些大塊頭,而是一些身上長有羽毛的小型恐龍。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為何恐龍都沒羽毛?來看看羽毛是怎麼出現的
    如果說恐龍是鳥類的祖先,可能有不少朋友都不相信,恐龍都是陸地上的龐然大物,鳥類都是天空中輕盈的精靈,這兩種動物怎麼會有關係呢?要是這麼想的話,很顯然是先入之見影響了判斷,因為恐龍也並非都是龐然大物,有些恐龍的體型並不大,而鳥類也並非都會飛翔,如鴕鳥、企鵝等都不會飛翔,但是從已有的古生物證據方面來看,鳥類確實是從恐龍進化過來的。那麼鳥類是由會飛翔的翼龍進化過來的嗎?
  • 恐龍是鳥類祖先,哪種動物是恐龍的祖先呢?科學家認為是這種動物
    在6500萬年前,有一些似鳥類恐龍憑藉著飛行技能可接近恆溫的生理功能,在地球上尋找到了可以生存下去的地,而扛過了那場自然災難,之後逐漸發展演變成了如今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鳥類物種,如今的古生物學也大多認為恐龍就是如今鳥類的祖先。那麼恐龍的祖先又是誰呢?
  • 恐龍進化的中間環節,那些奇葩的龐然大物,誰才是恐龍的祖先?
    恐龍這個群族十分多樣化,包括有史以來已知最大的陸生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也有小型、長得像鳥類的物種。介於二者之間的是一群大大小小的恐龍,它們展示出了脊椎動物最驚人的適應性變化。角、冠以及其他怪異的&34;,這些都是恐龍愛好者所熟悉的適應性變化。
  • 翼龍是鳥類祖先嗎?兩者屬於不同演化支(恐龍關係更近)
    翼龍是鳥類祖先嗎 翼龍和鳥類都是能夠飛行的鳥頸類主龍動物,但是它們的翅膀結構完全不同,只能說它們都同屬於一個雙孔綱目,演化出了兩個不同的分支,但是並不存在翼龍是鳥類祖先的說法,並且目前為止也沒有發現翼膜向著羽毛進化的飛行動物化石證據,但是卻發現了不少和始祖鳥非常類似的有羽小型恐龍化石,而這也充分的說明了恐龍和鳥類存在的親緣關係更近
  • 恐龍和雞真的有親緣關係?科學家讓雞長出恐龍臉,倫理學家擔憂了
    但是困難總會被我們的偉大的科學家克服,阿貓也是聽到了越來越多關於恐龍研究的好消息。就在最近,有一位科學家宣布了一個消息,他告訴我們,儘管恐龍已經不在了,但有一種生物與它們關係密切,但是這是一種,無論從外形還是從內在都和恐龍八竿子打不著的生物,你們猜猜看是什麼?就是鳥類。看到這不論你多麼驚訝,都不得不信,大自然的生物就是如此神奇。
  • 鳥類是恐龍進化而來,為什麼沒有像恐龍一樣,統治陸地呢?
    鳥類是恐龍進化而來,為什麼沒有像恐龍一樣,統治陸地呢? 大家都知道,地球已經誕生了數十億年了,而在這漫長的時間當中,地球上面也先後出現了大量的生物,甚至有一些生物曾經統治著整個地球,比如我們今天要說到的恐龍,恐龍早在65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但是卻依舊由後裔存留了下來,這就是鳥類,嚴格意義上面來說,鳥類是恐龍演化而來的,那麼鳥類既然是恐龍進化而來的,為什麼沒有像恐龍一樣,統治陸地呢?
  • 這個就是恐龍的祖先?美國出土小個子恐龍,被認為是恐龍的祖先
    那麼這隻嬌小的恐龍到底是什麼來頭?為什麼研究人員認為它是所有恐龍的祖先? 研究人員如何發現它可能是恐龍的祖先?起初卡莫若和他的同事也沒想到他們所發現的恐龍可能是所有恐龍的祖先,他們只是被K.kely的嬌小體型所吸引。但在後來深入的研究中,他們逐漸堅定了「K.kely是恐龍祖先」的觀點。
  • 這個就是恐龍的祖先?美國出土小個子恐龍,被認為是恐龍的祖先
    然而實際情況可能並非如此,龐大的恐龍反而可能起源於一種嬌小的恐龍。根據報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期出現了一篇關於探索恐龍祖先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指出研究人員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發現了一種體型十分嬌小的恐龍,並且通過研究認為它很可能就是所有恐龍的祖先。那麼這隻嬌小的恐龍到底是什麼來頭?為什麼研究人員認為它是所有恐龍的祖先?這隻小恐龍是什麼來頭?
  • 鳥類的祖先是誰?古生物學家給出答案,它們出現的時間比恐龍還早
    提起鳥類的起源,很多人都會首先想到始祖鳥,不過它並不是鳥類的祖先,始祖鳥仍然是恐龍的一種,它們存在的時間距今大約有1.5億年的歷史,而且始祖鳥並不會飛,它們最多只能是會進行短距離的滑行。同樣,通過化石分析,它和鳥類在身體結構上也存在很多區別,簡單來說,始祖鳥的身體結構與恐龍更接近,同時,它也被認為是恐爪龍的祖先。
  • 丟了一側卵巢之後,恐龍進化成鳥類,科學家找到恐龍沒毀滅的證據
    鳥類的祖先是誰呢?研究認為,鳥類的祖先是恐龍,雖然這看起來很不可思議,畢竟我們對於恐龍的認知,是一種遠古時期的龐然大物,很難將它們和小小的鳥類聯繫在一起,不過事實上,通過研究,科學家們表示,鳥類的確是從恐龍演化而來的。不過,從恐龍演化到鳥類的開始時間,並不是在6600萬年前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的時候,而是早在1.2億年之前的白堊紀中早期就已經開始了。
  • 鳥類起源於恐龍?科學家有新發現,白堊紀小恐龍竟然會「開屏」
    而在發現烏比拉哈拉小恐龍之前,研究者們一直認為這種通過展示自己來吸引伴侶注意的方式,是鳥類後期演化而成的,不過伴隨著這種小恐龍的出現,讓研究者確認,它們的這種本領,或許是從鳥類的祖先——恐龍身上繼承而來的。鳥類起源於恐龍「實錘」?提到鳥類的起源,雖然現代研究普遍認為,鳥類的祖先是某一種史前爬行動物,不過究竟是誰進化成了鳥類,至今仍然是由很多爭議的。
  • 鳥類不認恐龍做祖宗了
    一派是恐龍派,認為鳥類起源於恐龍,最早由英國著名科學家、進化論的提倡者赫胥黎提出,他發現小型的獸腳類恐龍與始祖鳥有許多相似的構造。現在看來,鳥類骨骼中空、構造輕巧,頸椎較長,的確與一些獸腳類恐龍相近。更讓恐龍派大行天下的事情是帶羽毛的恐龍的發現。
  • 像鳥類的祖先又不是鳥的恐龍,它的特徵和其他恐龍都不一樣!
    比如,它的體形可與以「大塊頭」而出名的暴龍類相比,生長速度甚至快於某些大型暴龍類,但它卻屬鳥類的近親——竊蛋龍類,而該類大都是「袖珍型」的;它身軀龐大,但小腿卻很修長,奔跑能力也強於其他恐龍;它沒有長牙齒,而是發育了一個巨大的喙,尚不知是用來切割植物還是獵食小型動物抑或是用來壓碎蛋殼的。二連巨盜龍具有的許多與鳥相似的特徵以及如此懸殊的體形,使人們認識到恐龍向鳥類演化過程的複雜性。
  • 恐龍是如何演化成鳥類的?
    毫不起眼的鴿子是恐龍的直接後代,其中還包括強大的霸王龍。這兩個物種有著非凡的生物學歷史。 古生物學家Paul Barrett教授解釋了我們對恐龍進化的新認識如何改變了科學家的思維方式。 充滿當今世界天空的鳥類是活的恐龍,讓人聯想到遙遠而陌生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