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變聰明公式:動耳、動眼、動嘴、動心,全面開啟孩子的天賦

2020-12-07 天天話育兒

中國漢字裡的"聰"字,左邊是一個耳字旁,右上面是兩點代表人的雙眼,兩點下面是一個口字,下面則是一個心字,這個字其實是想告訴家長朋友們,如何讓孩子變聰明。

3-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聰明的家長都會教孩子動耳、動眼、動嘴、動心,讓孩子大腦高速發展,越來越聰明,全面開啟孩子的天賦。

01動耳

人體有76個對應器官的反射區,其中耳朵設計極其精妙,它負責接受聲音信息,掌管著聲音的處理中心。

有家長反應自家孩子在家挺聰明的,但上了幼兒園後不會聽課,總是記不住老師講的知識點。學習不好的孩子大部分都聽不進去老師的話,十句話只能記住三句,這不是孩子故意不聽,而是他們從小沒有接受過家長的專業訓練。

媽媽怎麼做?培養孩子聰明伶俐的記憶

入乎耳,箸乎心

引用荀子《勸學》篇,君子之學,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

其實荀子講的就是用耳的方法,一個孩子要耳聰,一定要學會用耳朵接受信息,然後反覆背誦,同時用心去記,讓知識點爛熟於心,這樣才能做到脫口而出。

同一首詩,有的小朋友記的快,有的小朋友記的慢,記的快的小朋友一般都經過這樣的訓練。當孩子過3歲左右開始,媽媽就可以時常在孩子耳邊讀一些簡單的詩句,比如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是起點很低的詩,大部分家長都會。)

家長讀完詩後,首先要訓練孩子的專注力,讓他聽三遍,再複述一遍,直到孩子能完全背出來為止。這其實是在鍛鍊孩子耳聽加心記加嘴說,要想做到聰明伶俐的記憶這三樣一樣不能少。

帶孩子到大自然中聆聽

胎兒成長發育280天,他們身體裡每一個細胞都伴隨著韻律節奏裂變生長的。大自然一個四季演奏著美妙交響曲,比如小鳥的叫聲,田野裡青蛙呱呱聲,牆頭蛐蛐叫聲等等。

媽媽可以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聆聽,讓耳朵與心靈接通,讓孩子模仿各種大自然的聲音,是訓練耳朵靈敏、專注最簡單的方法。

PS:眼看進入夏季,馬上到了晚上就會有青蛙呱呱的聲音,家長朋友們記得要帶孩子去感受一下哦。

02動眼

開啟生命之門的第一把鑰匙是嘴巴,那第二把鑰匙就是眼睛。從孩子降生開始,他們的視線範圍很小,慢慢地隨著長大,他們會爬、會走、會奔跑,他們視野會慢慢擴大,因此通過眼睛有了更多的美景記憶。

課堂上老師問"人的眼睛是什麼?""人的一隻眼睛像照相機,把看見的照下來,另外一隻像錄像機,把看見的拍攝下來"這來自一位6歲孩子作答。

小小年紀能有這樣的感悟,這與他媽媽平時動眼訓練脫不了關係。想必這位媽媽曾經帶過這位孩子出去攝影,然後與孩子討論過這個話題,因此孩子才能有脫口而出的答案。

媽媽怎麼做?讓孩子有心明眼亮的魔法

接觸自然,讓孩子眼睛亮、心更明

舉個名人的例子法國印象派鼻祖莫小時候,天天坐在巖石邊看海,專注地觀察海浪在晨光和黃昏中變化出來的各種顏色,沉浸於光的對話之中,發現陽光某一瞬間被波浪染的顏色。童年的經驗後來讓人創造了一座高峰,他自己也成為光之神。

中國有個成語叫心明眼亮。一個人眼睛不亮,就缺少洞察力和判斷力。媽媽常帶孩子走進大自然,比如看溪水流動,看天上的白雲,兩岸的樹木,湖邊的小鴨子......能夠快速啟動孩子右腦的照相記憶功能。

小孩子的想法很奇特,他們能看到成人看不到的一面,他們也會用心去想、去問。

我家孩子長到6歲都沒見過螢火蟲,有一天他回家回我:「媽媽,螢火蟲是什麼樣子?」「螢火蟲啊,閃閃的,亮亮的......」我突然覺得有點虧了孩子,這麼大了居然沒見過螢火蟲的樣子。於是,找一個暑假特地帶孩子回了一趟南方的老家,就是為了讓孩子近距離看看螢火蟲。

03動嘴

早期教育怎麼與孩子說話,怎麼讓孩子說話,這不是小事,而是大事。因為直接影響孩子的視聽。讓孩子心靈愉悅的話、激勵的話,肯定和讚美的話,挑刺、指責的話,都影響孩子心靈成長。所以說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注意力密切相關。

媽媽怎麼說?讓孩子理解語言功能

評價和表揚孩子,一定要就事論事

現在流行"你真棒""你真行"教育,很多年輕的家長不分場合、時間地使用這些詞,結果讓孩子上癮了,以為自己真的多走兩步都很棒。

盲目的欣賞、盲目地表揚,孩子一定會分不清哪是對,哪是錯。孩子的行為需要家長及時評價,但要有的放矢,就事論事,要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事情,再評價孩子的言行對錯。

小時候,每個孩子都表現出來各種各樣的才能,父母的讚美一定要來自孩子的行為,小事可以放大,優點可以放大,但不可草率和概念化、口號化。誇孩子的內容不要泛泛地說:"你能幹""你聰明""你真棒"。

媽媽怎麼做?讓孩子能說會道

小孩子一旦會說話後,總是看見什麼就問什麼,想到什麼就問什麼,這時媽媽不要煩,一定要耐心解答。每次孩子張大嘴提問的時候,都是他的大腦在轉動。

當孩子想學習時,通過嘴發出求知的信號,家長要抓住這種契機,這樣教育孩子才能更能說會道。

「這是什麼顏色?「這是個麼動物啊?」

孩子多問時,媽媽要多答,孩子不問時,媽媽要多問。鼓勵孩子多說多答,這是培養孩子能說會道的關鍵。

04動心

讓孩子敞開心靈,開拓通向外界的路徑,通過孩子手的智慧,創造心靈手巧的智慧。

中國有個成語叫心靈手巧,也可以反過來說手巧心靈,決定手巧不巧,來自3-6歲時期的"眼手心"訓練。

媽媽怎麼做?孩子才能心靈手巧

3-6歲的孩子喜歡抓捏小東西,看起起來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但它是孩子本能的自我能力開發。

訓練"眼手心"遊戲包括投沙包、穿珠子、疊紙、摺紙、打冰球等。

以常見的彈玻璃球為例:1、讓孩子睛睛瞄準,測量距離和路線。2、手要把握擊球的位置和用力的大小。3、教孩子要寧靜不慌,眼手心合一,使能量集中在彈的動作和玻璃球上。

再以常見的疊紙飛機為例:1、讓孩子先看一下疊紙飛機的簡單教程。2、然後手把手教孩子疊一次。3、再讓孩子自己親手疊一個紙飛機,然後試飛一下。4、飛的過程中孩子就會琢磨怎麼樣讓紙飛機飛的更高、更流暢。

就是這樣的一個小遊戲,花不了什麼成本,只需要家長有心、花時間,就可以訓練孩子表心專注、眼手心合一。

PS:現在孩子的玩具越來越高科技,越來越昂貴,但孩子的手卻越來越不靈活了,讓孩子手靈活,心放開,需要家長非常耐心、細心地跟孩子一起玩,進行科學的訓練。

最後,訓練孩子身心投入,培養孩子觀察力、聯想力和探究力,送給家長五種方法。

教孩子觀察:如觀察一粒種子,觀察一朵花,觀察遊動的小魚。教孩子記憶:記憶力訓練,包括照相記憶法,快速記憶法,啟動右腦。教孩子思考:如問孩子什麼是圓的,例舉5-10個寵物。教孩子用心:如邊看書邊講,邊看邊畫,邊看邊做。教孩子想像:如一朵花、一隻鳥會變成什麼,讓孩子畫出一個想像圖。編後語:3-6歲幼兒大腦發育過程中,各種行為都來自大腦發出的信號,尊重孩子的生長發育表現,耐心地和孩子一起練耳、練眼、練嘴、練心,你的孩子會更聰明哦~

本文為【天天話育兒】原創內容,專注育兒領域深耕細作,默默日更,提供更專業的育兒科普。

關注,分享更多母嬰育兒知識~

參考資料:《媽媽這樣做,孩子更聰明》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非在「初中」
    哈佛大學有一項相關研究,理察教授和他們的團隊對大腦進行觀察研究發現,大多數孩子一生會經歷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非很多家長在意的初中階段! 而這個三次變聰明的機會,其實就是大腦經歷了三個發育的高峰期!若是父母能抓住,進行科學的教育和引導,那麼孩子長到後會感激你!
  • 哆啦咪國際音樂早教:讓每個孩子都能開啟音樂天賦
    哆啦咪國際音樂早教機構隸屬於香港DOREMI全國大型連鎖培訓教育機構,輻射華東和珠三角地區,致力於3-12歲兒童的早期鋼琴教育,其獨創的DoReMi教學體系,採用十幾對一獨家定製,顛覆傳統,因材施教,引爆鋼琴教育新潮流。其旗下treblebass國際音樂連鎖品牌也以加盟的形式,覆蓋全國各地。
  • 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機會,是有科學依據的,錯過影響學習
    尤其是0-6歲這段時間,兒童的大腦、運動、語言、情商和社會性都在這個時間段形成。這個階段父母抓住機會,選對方法,有助於孩子發展更加完善!在這些發展中,3歲前大腦發育達到50%,到了6歲孩子智力發育達到70%-80%。想要自家的孩子更聰明,就要抓住這重要的六年。
  • 動眼神經
    右側動眼神經麻痺在眼球向該神經所支配各肌肉運動的方向注視時出現復視,且眼球愈向癱瘓肌運動的方向轉動,則復視愈明顯。向健側側視時,頭轉向健側,以代償眼球的異常位置而減輕復視。晶狀體調節受累使近視力模糊。另有瞳孔括約肌癱瘓而引起瞳孔擴大,對光反射及調節反應消失。
  • 表現為單側動眼神經麻痺的5例患者臨床特點分析
    例3:患者,女性,63歲,因「突發左眼瞼下垂、視物重影8 h,頭痛6 h」就診於我院急診。既往腰椎間盤突出病史,否認高血壓、糖尿病史,否認菸酒史。急診查體神清語利,左眼瞼無法上抬,左側瞳孔5 mm,光反應消失,左眼球外下斜位,上視、下視及內收活動均受限,四肢肌力5級,雙側共濟運動穩準,腦膜刺激徵陰性。
  • 動眼、滑車和展神經
    ②正中核或稱佩利阿( Perlia)核:位於中線上,兩側埃魏( Edinger-Westphal, E-W)核之間,不成對,發出動眼神經的副交感纖維到達兩眼內直肌,主管兩眼的輻輳運動。③E-W核:位於正中核的背外側,中腦導水管周圍的灰質中,發出動眼神經的副交感神經節前纖維人睫狀神經節交換神經元,其節後纖維支配瞳孔括約肌和睫狀肌,司瞳孔縮小及晶狀體變厚而視近物,參與縮瞳和調節反射(圖2-26)。
  • 「6-3=6」!愛因斯坦晚年寫下了這個公式,他想表達什麼?
    導讀:愛因斯坦一生取得了無數科學成就,其中一些甚至改變了人類世界科技的走向,以至於許多人認為愛因斯坦是人類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科學巨匠,在晚年卻寫下了「6-3=6」的荒謬等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讓孩子變聰明的18個方法,很多孩子從中受益,家長趕緊收藏起來
    在本專欄的上一篇文章中,我跟大家分享了哈佛大學的研究成果,哈佛大學行為學家理察教授經過深入的研究發現,孩子一生中變聰明的時機很短暫:最重要的是3歲前,其次是3-6歲,最後是6-10歲。今天這篇文章,我會從更細化的角度去分享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
  • 3-6歲是右腦發育的「黃金期」,3個小方法,讓孩子一天比一天聰明
    科學研究證明,孩子在0~3歲的時候是右腦處於發育的優勢,而6歲是右腦發育的頂峰狀態。所有家長們一定要抓住在孩子3~6歲前的思維發育階段,此時孩子的大腦活躍程度是大人的兩倍多,是智力開發的最佳時期。可以說右腦開發是提升孩子智力的關鍵,良好的開發右腦有利於激發孩子的潛能,提升孩子各個方面的動手能力,在今後的工作學習都會有不凡的表現。同時右腦控制著孩子的好奇心,想像力、創造力、觀察力,如果家長著重培養,形成「超強大腦」,就能與同齡的孩子拉開巨大差距,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 14歲就被北大港大爭著要,智商170的她詮釋了天賦+努力=傳奇!
    14歲,正常孩子上初中的年紀,北大和香港大學已經相繼向這個女孩子拋出了橄欖枝。18歲,正常孩子剛剛成年高中畢業的年紀,這個女孩已經前往美國芝加哥大學開始她的博士生涯。這個凝聚了無數人羨慕又崇拜的目光的女孩,就是王羽堯。
  • 沒天賦的孩子學不好數學?清華碩士生潘佳生:在小學先做好這3點
    對於數學這一科目,我想應該是很多孩子的噩夢,家長愁孩子愁,一家人都為了數學而煩惱。甚至很多家長都覺得:數學這事兒拼的是天賦,沒有天賦的孩子學不好數學……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在這裡,必須認真地告訴家長們:沒有天生數學差的孩子!清華本碩連讀的學霸潘佳生就給出了答案:數學,拼的不是天賦,而是思維,幸運的是,思維是能通過後天練出來的。
  • 13歲上大學19歲當副教授,「數學大王」歐拉不靠天賦靠努力
    生活中總有很多別人家的孩子,他聰慧、能幹,討家長喜歡,卻讓普通的我們恨得咬牙切齒。不過有的「別人家的孩子」,硬是憑藉一己之力,讓我們連嫉妒的心都生不起來,歐拉就是這樣的人。01 他天賦異稟,9歲讀牛頓巨著,13歲上大學,19歲當上副教授1707年,在瑞士的彼得堡,小男孩歐拉降生了。承載著父親希望的歐拉,在牧師父親的耳濡目染下慢慢長大。
  • 腦神經--動眼、滑車核展神經
    周圍性眼肌麻痺--動眼神經麻痺1.上瞼下垂2.眼球斜向外下方3.瞳孔散大4.瞳孔直接和間接對光反射消失常見於顱內動脈瘤、結核性腦膜炎、顱底腫瘤等。周圍性眼肌麻痺--滑車神經麻痺1.上斜肌麻痺2.眼球向外下方斜視時受限3.下視時出現復視滑車神經單獨損害少見,判定較困難。
  • 其實,我們都會「動耳神功」
    其實,我們都會「動耳神功」 2020-10-26 1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科學家研究出人狗年齡對應公式 狗子6歲相當於人類60歲
    【科學家研究出人狗年齡對應公式 狗子6歲相當於人類60歲】法新社9日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特裡·伊德克領導的團隊在《細胞系統》雜誌上發表一個推算狗齡對應人類年齡的公式,可令愛狗人士深入了解自己的寵物,能夠更好照顧它們。根據這個公式,用狗年齡的自然對數乘以16、再加31,就能得出相當於人的年齡。
  • 越早會笑的嬰兒越聰明?美國專家:第三天會笑的孩子6歲時智商180
    《讀懂嬰語》中提到:笑代表著寶寶的智慧和情感在不斷發展,到3個月還不會笑,那麼智力方面可能出現了問題。 美國兒童專家伊林沃夫跟蹤觀察發現,第三天會笑的孩子在6歲時智商是180。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若有這3個「煩人」表現,你真該高興
    如果你家裡以下三種「煩人」的表現很明顯,說明你孩子的大腦發育良好,比較聰明。一、愛搞惡作劇喜歡惡作劇的孩子總是不討人喜歡,大多數家長會直接批評孩子。但是對於一個2、3歲的孩子來說,他喜歡惡作劇,因為他不明白這有什麼不好,一方面是想知道這麼做會產生什麼結果。從側面證明孩子很聰明。為什麼?
  • 看孩子聰不聰明不用等長大,手上有這三個特徵,孩子未來都笨不了
    同時家長也應該知道大腦發育程度和世俗意義上的聰明也是兩回事,家長認為動手能力強的孩子不聰明,並不一定就是孩子的大腦發育真的不行。 二、繪畫天賦反映孩子的大腦發達程度 而另一點能夠反映孩子大腦發育程度的,則是孩子的繪畫天賦。
  • 很全面的三角函數公式及推導過程(名家收藏)
    sinθ=cosθ·tanθ;tanθ=sinθ·secθ;3)平方關係——陰影部分的三角形,處於上方兩個頂點的平方之和等於下頂點的平方值。sinθ^2+cosθ^2=1^2;tanθ^2+1^2=secθ^2;1^2+cotθ^2=cscθ^2;(二)、誘導公式口訣: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公式一:設α 為任意角,終邊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數的值相等:公式二:設 α 為任意角, π+ α與 α的三角函數值之間的關係:公式三:任意角
  • 「一口唾液」可測孩子天賦 正規機構並無「天賦」檢測
    28日,有媒體報導指出,暑假期間不少家長聽信「幾毫升血液、一口唾液,就能測出孩子的天賦潛質」,帶著孩子去做「天賦基因檢測」項目,想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出未來的「比爾·蓋茨」。所謂的「天賦基因檢測」靠譜嗎?為何成為家長追捧的熱點?廣州市場目前的「行情」如何?羊城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