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外來物種入侵 美國開始大規模毒殺亞洲鯉魚

2021-01-16 水產養殖網
控制外來物種入侵 美國開始大規模毒殺亞洲鯉魚2009-12-07 10:5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國際在線        瀏覽量: 3683 次 我要評論
  如何控制外來物種入侵一直是讓各國政府頭疼的問題。最近,美國伊利諾州的科研人員與環保人員為了消滅一種身材巨大的亞洲鯉魚,開始向臨近密西根湖的河道(全長10公裡)中投放了大量「殺魚藥」,從而維持水體「生態平衡」,防止這一外來物種進入五大湖。

  目前,上述碩大無比的亞洲鯉魚已沿著密西西比河逆流而上,並正在進入五大湖的周邊水系生活。由於這種鯉魚胃口太大,往往要吃掉許多本地物種所賴以生存的水生物,從而引起了美國生物學家的強烈關注。人們嘗試著在水中架設防魚電網,但這個辦法根本擋不住鯉魚。

  有關資料顯示,這些亞洲鯉魚能輕輕鬆鬆地長到一米多長,其食量可想而知。當地環境部門表示,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五大湖水系的生態平衡。不過,截至目前,有關部門只從被毒死的魚種找到一條身長不過60釐米的亞洲鯉魚,其他被毒死的魚類都是「美國本土公民」。

  據介紹,在下毒開始前,有關水域內的鱸魚和其他有價值的魚類被工作人員用電擊昏後送到安全水域。這些亞洲鯉魚都是35年前從中國進口的。當時,它們主要被美國南方的養殖場用來控制魚塘裡過多的浮遊植物和微生物,或者去對付破壞其它魚類生長的寄生蟲。

  在一次洪水泛濫中,這些鯉魚成功「越獄」,並且沿著密西西比河一路北上。魚類專家表示,成年亞洲鯉魚適應性較強,每天都要吃掉相當於自身體重一半左右的食物。此外,每條雌性亞洲鯉魚能產卵300萬枚,其繁殖力相當驚人。有專家宣稱,在伊利諾伊河內,每英裡平均竟生活著上萬條大大小小的亞洲鯉魚,他們從本土魚口中大量搶奪食物。

  位於美國和加拿大交界處的蘇必利爾湖、密西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統稱北美五大湖,是世界面積最大的淡水水體,更是美加兩國約3000萬居民飲用水來源地、著名旅遊勝地和水路運輸通道。確保這「一盆水」的生態安全,嚴防外來物種入侵,成為美國聯邦與地方政府所關注的重要環保問題之一,並且投入巨資開展消滅亞洲鯉魚的研究項目。

  雖然美國政府在通往五大湖的河道中設立了防禦電網,但似乎沒能有效阻擋鯉魚不斷北上。反對大規模屠殺亞洲鯉魚的人士指出,五大湖水系溫度低,食物少,因此並不適合亞洲鯉魚生存,它們可能會在一些港灣與小湖內繁衍,不會對五大湖水系生態平衡構成直接威脅。

  不過,支持「毒殺鯉魚」的組織和人士強調,不能對這種外來物種掉以輕心,他們甚至提出要通過關閉從密西西比河進入五大湖的運河來阻止亞洲鯉魚的傳播。可是,一旦關閉運河,大量礦石和糧食將被迫通過陸地轉運,將讓本來就陷入衰退的美國內地經濟雪上加霜。

  由於普通美國人不愛吃刺太多的鯉魚,因此除了「大規模屠殺」外,現在似乎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來消滅這些大腹便便的「害魚」。此外,由於亞洲鯉魚容易因受到聲音(比如船隻馬達)刺激而突然高高地跳出水面,可能會傷害到酷愛水上運動的美國人。

  有意思的是,亞洲鯉魚非常聰明,知道如何躲避漁網,並且不會輕易上鉤。一些美國人表示,亞洲鯉魚其實味道不錯,如果能將它們製成好吃且沒刺的魚肉製品,可能會有助於人類更快地「消滅」這種淡水生物。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美國泛濫亞洲鯉魚,澳大利亞泛濫歐洲野兔,我國有物種入侵嗎?
    外來物種入侵對本地的生態系統是毀滅性的打擊,因此每個國家對於外來物種的防控都很嚴格。生物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過程,實際上與很多其它物種都會產生交集,例如被其它物種吃掉或者吃掉其它物種。生物都有過度繁殖的本能,而在食物鏈中它的天敵就可以控制著它的種群個體數量,這就是制約關係。但是外來物種入侵,就打破了這個制約,因為到了一個新的環境中它們不存在天敵,對於當地的食物鏈和食物網。它們就像是旁觀者一樣,根本不需要擔心天敵的存在,因此在舒適的環境中過度繁殖,最後數量一發不可控制,嚴重破壞生態環境。
  • 繼亞洲鯉魚後,「亞洲大黃蜂」入侵美國,當地人拿它沒有辦法
    全球化的過程中,入侵物種的情況特別常見,主要就是因為人為的緣故,導致了不同地區的物種入境到不同的地域,而一個生態系統的演化是循序漸進的,一個外來物種的入侵就可能會強烈影響到該地生態,帶來難以預估的影響。所以物種入侵目前成為很多人都十分關注的事情。
  • 美國黑魚:又一個外來物種,「亞洲鯉魚」泛濫的傷痛還能痊癒?
    黑魚屬於肉食性魚,鯽魚、麥穗、白條、翹嘴,包括鯉魚等等,幾乎湖泊裡的所有淡水魚,都是它的食物,毋庸置疑黑魚佔據了食物鏈的頂尖位置。因此黑魚所到之處,水底頓時「雞飛狗跳」,魚群紛紛逃竄。專家們擔心黑魚稱霸美國水域,不無道理。另一個優勢是它頑強的生命力。黑魚在0-40℃的水溫下均能生存,其中16-30℃是發育、繁殖的最適宜水溫,而美國絕大部分河流、湖泊滿足這一條件。
  • 亞洲鯉魚入侵全球:在美國胖成豬,為什麼在中國卻活不到成年?
    亞洲鯉魚入侵全球:在美國胖成豬,為什麼在中國卻活不到成年? 大家都知道,目前物種入侵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性地大問題,物種的入侵會直接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使得本土的生物出現大規模的滅絕,而在這些入侵物種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亞洲鯉魚了,亞洲鯉魚其實是對於亞洲地區鯉形目鯉科魚類的統稱,其中就包括了我們非常熟悉的草魚、鯽魚等等。
  • 外來物種引全民皆兵反擊入侵 食人魚淘寶價每條僅15元
    御「敵」於國門之外目前世界各國為有效抵禦外來生物入侵,控制入侵生物的蔓延並減少其帶來的危害,一般依據本國國情,從國家行為上加強對外來物種入侵問題進行研究和管理。一些受訪專家認為,面對生物入侵,中國應該構築牢固的防控體系,早發現,早防治,並且,預防應重於治理。
  • 外來物種入侵美國,一分鐘咬死40隻蜜蜂,專家:控制不住了
    最近有個外來物種入侵美國,讓美國很多生物學家都感覺到了不安。從國外的一些網站上我們看到,就像這一篇,2020年5月2日-目睹亞洲大黃蜂的到來使人們擔心這種惡性昆蟲可能會在美國定居並摧毀蜜蜂。亞洲大黃蜂入侵美國這個讓人聞風喪膽的 謀殺大黃蜂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可怕物種 今天大何就帶著大家了解一下 讓非洲殺人蜂蒙羞的可怕生物 亞洲大黃蜂 又稱大虎頭蜂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與東南部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 是亞洲地區最危險的昆蟲之一 昆蟲專家曾在雲南與緬甸交界處發現一隻體長超過6釐米 翼展達到9.3釐米的虎頭蜂 打破了世界體型最大虎頭蜂記錄 因此也被稱為中國大黃蜂
  • 美國被亞洲鯉魚入侵,數億條魚遍布河流,中國網友:我都不敢吃!
    物種入侵一直以來都是讓許多國家都為之頭疼的一件事情,因為物種入侵大多數情況下會對本土物種造成毀滅性打擊。比如入侵中國的非洲大蝸牛,就破壞了許多中國的植被和環境,再比如鱷龜,一隻就足以造成一個池塘的魚類都消失殆盡。不過有些入侵物種最後甚至可能成為「盤中餐」,比如我們最愛吃的麻辣小龍蝦,其實一開始就是以入侵物種的身份進入中國的。
  • 鯉魚入侵全球水域,在美國「長成豬」,在中國為什麼活不過幼年?
    參考資料:1、亞洲鯉魚泛濫美國「懸賞」百萬美元求解 .大眾網.2017-02-082、「保衛五大湖」: 美國開始大規模毒殺亞洲鯉魚.人民網.2009年12月07日3、亞洲鯉魚「入侵」美國 傳中國公司欲加工銷回國 .環球網.2013-06-07據福克斯新聞報導,為了阻止亞洲鯉魚在五大湖泛濫現象,美國密西根州州長斯奈德(Rick
  • 知否|亞洲鯉魚那麼好吃,在美國怎麼就成災了呢
    不過對美國人來說,河中高高躍起的亞洲鯉魚,恐怕是他們的惡夢。「亞洲鯉魚」並不是一個單獨的物種。在美國,廣義上,這個名字被用來指代8種引入美國的鯉科魚類。狹義來講,美國人通常說的「亞洲鯉魚」其實就是我們熟知的「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和鱅魚(胖頭魚)。上世紀70年代,它們背負著「解決環境問題」的使命,背井離鄉來到北美大陸。
  • 生物入侵:亞洲的鯉魚,澳大利亞的兔子,到底有多瘋狂?多厲害?
    美國鯉魚,澳洲的兔子究竟有多瘋狂?前段時間亞洲鯉魚在美國泛濫成災。美國政府為了防止亞洲鯉魚進入五大湖,打算投入180億美元,修巨型堤壩。消息一經傳出,中國的吃貨們坐不住了,有人表示要組團去美國吃剁椒魚頭。
  • 可怕,那些危害環境的入侵物種
    可怕,那些危害環境的入侵物種一個外來物種引入後,這個引進種可能成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變或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生物多樣性。下面一起來看看十大入侵物種吧!亞洲鯉魚威脅「五大湖」區,危及飲用水源亞洲鯉魚是原產地亞洲的鯉魚,是美國人對青魚、草魚等這些鯉形目鯉科魚類的通稱。亞洲鯉魚每天能攝入相當於其體重40%的水草、浮遊生物或野生蚌類。美國於20世紀從中國引進這些魚類,以改善生態,但隨著數量的增加,亞洲鯉魚已經向美國和加拿大交界處的「五大湖」區繁殖,危害當地的生態環境。
  • 世界10個臭名昭著的外來入侵物種
    從你關注我開始!   NO1. 瘋狂的葛根  葛根,由於其繁殖過於迅速,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葛根是第一個被編進外來物種史冊的植物,也是入侵物種之一。體型巨大的甘蔗蟾蜍  甘蔗蟾蜍是澳大利亞環境生態的頭號大患之一,它們超強的生命力不但像瘟疫般蔓延整個北部,甚至嚴重威脅原生物種的生存數量。甘蔗蟾蜍的 引進開始是為了控制野兔的瘋長,增長到一定數量,又被放進昆士蘭甘蔗種植園,以控制蟲害。到1937年,超過6萬隻年幼蟾蜍被用於捕食昆蟲,但甘蔗園無法 將它們圈住,它們經常跑出來傷害其它動物和植物。
  • 它是十大入侵物種之一,被美國稱為是惡魔,在中國卻是常見食材
    有時候為了增加地區生物的多樣性,也為了豐富人們的物質生活,會選擇性地從其他國家引入本地所沒有的物種,就像歷史上張騫出使西域引進石榴、胡蘿蔔、葡萄等物種,例如美國從我國引種大豆等等。但是不適當的引種則會使得這些外來物種因缺乏天敵而大量繁殖,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當地生態失衡,也就是常說的「物種入侵「。例如亞洲鯉魚,水葫蘆、緬甸巨蟒,澳大利亞野兔等等都是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種。
  • 廣州投放食蚊魚應對登革熱 引發外來物種入侵擔憂
    廣州投放食蚊魚應對登革熱 引發外來物種入侵擔憂 2014-10-15 18:43:27來源:新華網作者:責任編輯:劉彥領 食蚊魚是被列入世界百大入侵物種之中的魚類,這一措施引發了有關人士對食蚊魚投放引發外來物種入侵,破壞生態平衡的擔憂和爭議。  自9月以來,廣東省出現了嚴重的登革熱疫情,全省已出現登革熱病例3萬多例,其中最嚴重的廣州市佔了27000多例。
  • 控制外來物種入侵要從源頭抓起
    外來物種入侵,是指外來的能在移居地的自然或人為生態系統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擴散的物種,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它們會明顯影響當地生態環境,損害當地生物多樣性。這些外來物種一旦適應了本地環境並大量繁衍,將對生態平衡帶來嚴重影響,並可能導致原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數量減少甚至滅絕。
  • 吉林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 黃花刺茄原產北美洲有毒物種!
    吉林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 黃花刺茄原產北美洲有毒物種!時間:2020-07-26 23: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吉林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 黃花刺茄原產北美洲有毒物種! 隨著世界各國間的密切交流往來,各種原本不屬於本地的外來入侵物種也變得防不勝防。
  • 九三學社:控制外來物種 防治生物入侵
    >>進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勾畫「十一五」建設藍圖專題    今日上海「兩會」看點 昨日上海「兩會」盤點  隨著交通手段的改進、國際貿易和旅遊業的發展,外來生物入侵的概率大大增加目前,水葫蘆、松材線蟲等全國共有的入侵生物種類在上海正成為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當這些被攜帶轉移的物種在新環境下由於缺乏原產地的制約因素而大量繁殖擴散,將對當地的物種、生態環境、人們的經濟和生活帶來相當大的影響。因此,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員會提出,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對已經入侵的物種進行防治,對尚未入侵的物種進行預防,是上海目前急需重視的問題。
  • 聽說中國吃貨太多,入侵物種都會被吃光?
    有意思的是,在中國網際網路上,似乎很少看到外來物種入侵中國的新聞。有人說,這是因為即使有外來物種進來了,也會被中國的吃貨們吃成絕戶。可不是麼?這幾年來,一旦風聞哪個國家有動物泛濫成災,一些中國網友就恨不得馬上飛過去大吃一頓,幫助他們吃光入侵物種。要知道,在我國很多地方,天牛幼蟲就是一道頂級的美味佳餚!
  • 小龍蝦上榜雲南外來入侵物種,專家:人工捕撈反擴大生存空間
    but,小龍蝦上熱搜的理由竟然是:被列為《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中第Ⅱ級嚴重入侵類。這還是中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朱柳融 攝 而小龍蝦成為入侵物種,並不是新聞,早在2010年,環保部和中科院指定的《中國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小龍蝦赫然在列。
  • 外來物種入侵自然保護區,怎麼辦?
    既然外來物種入侵的關鍵因素是人,而自然保護區排斥人類活動,在大多數人眼中,外來物種入侵與自然保護區二者似乎「風馬牛不相及」,前者對後者的影響微乎其微。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由於我國大多數自然保護區內均有原住民居住,人類活動頻繁,自然保護區受外來物種入侵的影響遠非人們想像的那樣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