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人工耳蝸落地海南,一歲先天性耳聾患兒首獲益

2021-01-16 澎湃新聞

12月5日,一名來自山東先天性耳聾的一歲患兒在海南博鰲超級醫院進行了一場特殊的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這臺手術由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耳科主任李永新主刀,給患兒植入的人工耳蝸雖然採用了最新技術但尚未在中國內地獲批。

國內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領域的專家與未在內地正式獲批的最新款人工耳蝸是如何相遇在海南?12月10日,李永新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講述了這一場特殊手術背後的細節。

「超級」醫療團隊遇上「超級」藥械

這一手術得以成功進行,源於中國的醫療創新實踐,實驗田就是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以下簡稱「先行區」)。

去年3月博鰲超級醫院落戶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享受加快先行區醫療器械和藥品進口註冊審批等9條國務院賦予的優惠政策,不斷有「超級」醫療團隊進駐,越來越多的「超級」藥械和「超級」技術被引進和使用,開創了諸多國內第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同仁醫院院長韓德民帶領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團隊就是進駐超級醫院的院士團隊之一。

11月5日,在進博會開幕首日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與來自美國、韓國、澳大利亞等的10家國際知名醫療機構籤署合作協議。

在這次籤約儀式上,海南博鰲超級醫院與澳大利亞科利耳醫療籤署了《臨床急需醫療器械採購意向書》。籤約後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首次引進科利耳公司的新產品系列N7聲音處理器和CI532植入體。

12月5日,李永新主刀的人工耳蝸手術的患兒就是此次籤約後的首位獲益者。

「國家敢於開放,把好的設備、好的技術、好的藥品、耗材都拿來(在先行區)用。」李永新向澎湃新聞表示,以前對最新醫療器械有需求的病人出國去做的也很多,現在在國內就能享受這麼好的福利政策。

據海南日報報導,從第一例特許藍牙起搏器臨床應用到內地首針蘇金單抗注射,還有幹細胞治療慢阻肺……得益於「國九條」賦予的優惠政策,自博鰲超級醫院開業以來,已經陸續引進並使用多種特許藥械,開展多項國內首例的治療。

「從我個人來說,這也是第一次做CI532植入體,而且還做的是雙側耳蝸植入。」李永新介紹了這臺手術對他而言的特殊意義。

早在三年前李永新就見識過CI532植入體的精細之處,CI532植入體可以保護耳蝸精細結構,有效實現微創手術,並通過近蝸軸高效刺激,使聽障患兒獲得更好的聽聲效果。「當時美國紐約大學教授就來我們醫院在解剖標本上給我演示過手術操作,內心深處都是很期待能夠做這樣一臺手術。」

聽障兒童患病率在我國呈下降趨勢

「這幾年隨著耳聾基因篩查、新生兒聽力篩查的普及,兒童聽力障礙的患病率是在下降的。」李永新從他接診患者數量以及比例得出結論。

即便如此,李永新團隊每年在北京同仁醫院的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量是300餘臺。兒童在手術量中佔比近90%,以單側植入手術居多。

人工耳蝸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刺激螺旋神經節細胞重建聾人聽覺。現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蝸作為治療重度聾、極重度聾的常規方法。

李永新對澎湃新聞表示,近些年來,聽障兒童國家人工耳蝸項目等一系列公益項目開展,許多聽障兒童獲得了免費單側人工耳蝸植入。

此次在先行區手術的聽障患兒是山東籍的一歲嬰兒,按照山東省殘聯及省衛生健康委共同制定的《山東省聽力殘疾兒童人工耳蝸康復救助項目管理實施細則》,0-18歲的聽障兒童可免費安裝單側人工耳蝸。

那為何患兒最終會放棄了免費單側人工耳蝸項目,而進行了雙側人工耳蝸植入?

李永新對澎湃新聞解釋,雙側人工耳蝸植入可以獲得雙側聽覺,意味著更好的術後康復效果。但是同時手術時間會更長,家屬也需要承擔雙側耳蝸裝置費用。

人工耳蝸越早植入獲益越大,手術難度係數越高

早在十幾年前美國紐約大學就有統計數據,早期植入人工耳蝸植入言語識別率更優,而且早期植入給患兒家庭帶來的經濟負擔較少。

李永新舉了一個例子對比:假如說兒童患兒三歲做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做完以後要去康復,學校康復至少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家庭對康復的時間和金錢投入是很大的。而對比一歲齡患兒裝了人工耳蝸之後,可以將患兒放在正常幼兒園,不用特殊康復,就可以融入正常的兒童群體。

目前李永新做過最小齡聽障患兒是5個半月。但是一個問題值得必須要面對:患兒年齡越小手術難度係數越高。

李永新從2000年開始接受耳蝸植入培訓,在2004年開始摸索微創方法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經過十餘年的探索,如今經李永新手術的人工耳蝸植入刀口都控制在3公分。

「嬰兒麻醉難,手術相應的配套也難。耳蝸這一器官很特殊,小孩一出生耳蝸結構大小和成人是一樣的,但是嬰兒顱骨發育不成熟,要求實施手術的醫生要有極高的技術和經驗,否則非常容易出現面癱等一系列併發症。」

李永新介紹,此次手術僅歷時約2兩小時,非常順利。隨著人工耳蝸開機使用,患兒將開啟有聲世界。

相關焦點

  • 成人耳聾也能植入人工耳蝸 納入醫保後費用大大降低
    今日開診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接診醫生 耳鼻咽喉科 副主任醫生 陳曉雲  繼先天性耳聾小小孩植入人工耳蝸後,去年9月,附一醫開展了成人人工耳蝸植入術,幫助重度、極重度耳聾患者恢復聽力。一年來,醫院已成功為9名耳聾患者植入了人工耳蝸。
  • 接受高難度人工耳蝸植入術,5歲女童有望重獲新「聲」
    6月10日,在南華大學附屬長沙市中心醫院,湖南省耳鼻咽喉學科領軍人才、人工耳蝸植入先驅馮永院長及其團隊,為衡陽5歲雙耳極重度感應神經性耳聾,中耳、內耳畸形患兒江小燕(化名)成功完成一例高難度人工耳蝸植入術
  • 合肥一兒童患有極重度耳聾 現戴上人工耳蝸能正常入園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剛出生的二寶「肉肉」被檢測出先天性極重度耳聾,聽力接近全無,這對於合肥市蜀山區的居民宣梅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為了給肉肉治療,三年來,她和愛人賣了婚房輾轉各大醫院進行檢查、診治、康復。「好在現在都在慢慢變好。」
  • 十張圖了解中國人工耳蝸發展現狀與前景 人工耳蝸價值20萬,且聽且...
    中國聽障患者數量龐大,進口昂貴价格使得望而卻步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的聽力語言障礙的殘疾人數量高達2780萬,且我國每年出生的新生兒中,大約有1‰-3‰患有先天性耳聾,若以我國每年出生有1000萬新生兒計算的話,那麼我國每年大約有1-3萬名新生兒患有先天性耳聾。
  • 這位父親請了解一下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夫婦倆不僅自學手語和孩子交流,並帶孩子到醫院做了人工耳蝸手術。 一、什麼是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是針對於極重度耳聾患者的。包括先天性耳聾的兒童,也包括後天由於各種因素導致聽力極重度下降的成人。對於這一類的患者,使用助聽器是無法得到有效的聽力的。所以,需要通過人工耳蝸的幫助來實現聽力。
  • 打破國外市場壟斷 民族品牌人工耳蝸獲批上市造福更多病患
    然而,在中國市場上,人工耳蝸產品一直為美國、澳大利亞、奧地利廠商壟斷。中國生產人工耳蝸企業數量屈指可數,且市場份額不足10%。  不過,未來,這樣的狀況將會得到改變。  記者13日獲悉,不久前,由海南海藥生產的新一代力聲特耳蝸產品獲批上市。
  • 人工耳蝸國產替代進口加速 海南海藥助患者「從深海上岸」
    聽障是一堵牆,牆內是數以千萬計的失聰者,牆外是大千世界。這堵牆並非不可逾越。人工耳蝸技術從90年代被引入國內,目前是全世界治療重度失聰的常規方法。圓圓是一名先天性失聰者。耳蝸沒電了。圓圓有點慌,她悄悄溜出教室去買電池。街上車來人往,此時的圓圓,就像置身無聲電影裡。
  • 高端醫療器械國產替代加速 海南海藥攜自研人工耳蝸突圍
    2005年,力聲特成功開發了國內第一臺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人工耳蝸,掌握了人工耳蝸的全部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2011年,力聲特獲得中國首個國產耳蝸產品註冊證,打破了國外壟斷,實現了國產人工耳蝸聽障治療應用的飛躍。2019年,力聲特歷時7年研發,經過70例臨床實驗的第二代產品即將上市。
  • 上海重度聽力障礙「人工耳蝸」資助計劃乏人問津 愛耳日呼喚關注
    統計顯示,中國每年新增聽力殘疾人數超6萬人,其中先天性耳聾患兒為3萬名以上。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聽力障礙發生率達40%,其中,3%為中度到極重度聾,而70歲以上重度聾者更高達8%。  不少人感冒後引起中耳炎會影響聽力。新華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楊軍指出:「當我們捏住鼻子用力擤鼻涕時,特別是把兩個鼻孔同時給捏住然後用力向外擤時,有沒有感到耳朵有點不適?」
  • 耳聾孩子裝上國產人工耳蝸 價格僅是目前進口產品的三分之一
    昨天下午的盧灣體育中心四樓異常熱鬧,50多名裝有人工耳蝸的小朋友和他們的父母一起,參加了一場「有聲有色迎奧運」的趣味運動會。先後負責為這些3至12歲的孩子們實施手術的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遲放魯教授告訴記者,國產多道程控人工耳蝸已完成臨床驗證,有望在年內上市,其價格僅是目前進口人工耳蝸的1/3。
  • 神經性耳聾患者為什麼要配戴助聽器或人工耳蝸植入
    神經性耳聾患者為什麼要配戴助聽器或人工耳蝸植入    作者:佚名   2006-12-19 我想說兩句   字體: 無論程度如何,耳聾均可導致聲音的聽取困難和語言交流障礙。輕度聾時對小聲聽取困難,中度聾時對普通的語言交流有影響,重度和極重度聾時大聲談話也有困難。對於小兒來說,耳聾不但會帶來聲音聽取的困難,更重要的是影響語言的學習,如不採取措施就會導致因聾致啞的後果。臨床實踐證明,對於感覺神經性聾,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手段,配戴助聽器或人工耳蝸植入仍是他們克服聽力障礙的惟一途徑。
  • 植入人工耳蝸,40年來第一次聽見兒子叫「媽媽」……
    「尋聲者」蝸友聯誼會上不少患兒和家屬參與活動 12歲中耳炎腦膜炎致耳聾 40年後重新聽到聲音此外,近40年超長期聽覺剝奪後是否能重新獲得聽覺,這是全世界的難題,即使冒各種風險成功完成植入了人工耳蝸,能否如願聽見聲音,誰也無法保證。 到底值不值得拼一拼?經與家屬的多次溝通,張宏徵教授被陳先生對母親的這份堅定而誠摯的「求聲欲」所感動,決定放手一搏。
  • 關於人工耳蝸植入的那些事兒---觀《耳蝸》電影有感
    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但不幸的是孩子卻患有先天性聽力障礙(重度或極重度感音性聾),經多方求治,需要行人工耳蝸植入才能聽見聲音。為了孩子的康復一家人省吃儉用,五年後才攢下給女兒買人工耳蝸的錢,做完耳蝸植入後經過康復孩子聽力和言語功能明顯提高,家人非常高興,看到了孩子今後融入社會正常生活的希望。
  • 關於人工耳蝸,你了解多少?
    人工耳蝸植入術分別於1985年和1990年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應用於成人和兒童患者。現在,美國約有十萬人使用人工耳蝸。人工耳蝸植入被認為是重度極重度耳聾患者重建聽覺的有效治療方法。2接收器根本不在顱內對於人工耳蝸,大家需要了解兩件事:一是體內的植入體和體外的言語處理器均有磁鐵,二者在耳後隔著皮膚相吸,由射頻信號傳遞;二是不論是接收器還是電極,均不進入顱內。因此,人工耳蝸植入術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開顱手術,丟失後也不需要開顱重放。
  • 關於人工耳蝸,除了造價昂貴,你還了解多少?
    人工耳蝸植入術分別於1985年和1990年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應用於成人和兒童患者。現在,美國約有十萬人使用人工耳蝸。人工耳蝸植入被認為是重度極重度耳聾患者重建聽覺的有效治療方法。接收器根本不在顱內對於人工耳蝸,大家需要了解兩件事:一是體內的植入體和體外的言語處理器均有磁鐵,二者在耳後隔著皮膚相吸,由射頻信號傳遞;二是不論是接收器還是電極,均不進入顱內。因此,人工耳蝸植入術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開顱手術,丟失後也不需要開顱重放。
  • 耳聾患者福利,民生醫院進口耳蝸植入援助
    耳聾患者福利,民生醫院進口耳蝸植入援助 時間: 2020-06-16 15:55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中心根據患者年齡段以及家庭經濟情況的不同,提供有國內外多個品牌、多款型號可供重度耳聾患者選擇
  • 先天聽障兒童人工耳蝸植入,這些關鍵問題你要了解!
    許多聽障兒童一出生就被封閉在無聲的世界裡,無法聆聽外界所有美妙的聲音。聽力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先天聾兒因聽不到聲音,語言發育期很難學會說話,從而喪失語言能力,可能還會伴有運動、認知等方面的障礙。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有聲世界的窗。作為先天聾兒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就是:為聽障患兒植入人工耳蝸,她的聽力就能達到正常水平嗎?
  • 聽力受損耳朵不好使,選擇助聽器還是人工耳蝸
    聽覺障礙、耳聾,離大家並不遠。2019年世衛組織曾發布數據稱,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 ( 12~35歲之間) 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聽覺障礙可能除了影響社交,還可引起頭暈、頭痛、失眠等症狀,甚至導致一些精神心理疾病,對於幼兒,更有可能因聾致啞,影響一生。
  • 植入人工耳蝸 讓天使聽見愛
    5月9日,5歲小姑娘代欣瑞在四川成都市完成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後首次開機,第一次聽見這個有聲世界。來自四川眉山市的代欣瑞出生時就被發現有聽力問題並被確診為極重度耳聾,這給這個農村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和精神負擔,並導致家庭離散。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進行康復訓練,父親代曉強選擇租住在成都雙流一家聽覺語言康復中心附近。平日裡代曉強在家具廠打工,奶奶則照看小欣瑞。
  • 3歲孩子的耳蝸找到了!
    今天中午,市民徐女士向鄭州新聞廣播《百姓陽光熱線》打來求助電話,說自己3歲的侄子在玩耍時不慎將人工耳蝸言語處理器丟失,一時間,熱心市民開始轉發朋友圈全城搜索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