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木匠妻子回家後臥床不起,只因做了一件錯事

2021-01-09 半仙侃案子

很多年前,齊村有一個叫張財的木匠,在當地小有名氣,張財本來以種田為生,後來娶了譚木匠的女兒譚小憐。

小憐多次懇求譚木匠將祖傳的手藝傳給自己的丈夫,可譚木匠一直猶豫,這門手藝只傳內不傳外,只傳男不傳女。

可惜,譚木匠只有小憐一個女兒,後來便將張財收為徒弟,將木匠手藝傳授給他,讓他以後不要忘記小憐對他的好。

張財滿口答應,張財跟著譚木匠學了五年,得到了譚木匠的真傳,成了當地有名的木匠,夫妻倆的日子越來越好。

可是好日子僅僅持續了兩年。

兩年後,小憐身染重病去世,張財很是悲痛,辦完小憐的後事,一直呆在家中不出門。

讓張財沒想到的是,小憐下葬之後連續幾日都有媒婆登門說親,張財一開始還有些憤怒,後來也就習慣了。

當初小憐生病的時候,很多女兒家都看中了張財,想嫁於張財為妻。

半年後,張財娶了比他小八歲的如花為妻。

如花嫁入張財家中,趁張財出門做工的時候,將家中關於小憐的東西全部扔掉,張財回到家後大怒。

如花告訴張財,她只不過想跟張財好好過日子,不想讓他再想起小憐。

張財嘆了口氣,什麼也沒說,既然成了親只能忍氣吞聲,路是自己選的,老婆是自己挑的。

村裡人都在背後議論張財,說他忘本,如果不是小憐,他現在還是守著一畝三分地過日子,哪有現在的生活,才剛剛半年就把小憐忘得一乾二淨。

不到一年就續弦已經很過分,竟然還把小憐的東西都給扔掉,真沒想到張財如此薄情。

張財知道村裡人都在議論自己,但他沒有解釋,再怎麼解釋也會顯得蒼白無力。

如花告訴張財,不要在意村裡這些婦道人家的議論,她們只不過是羨慕和嫉妒而已,等張財賺夠了錢,夫妻二人就搬到縣裡享福去。

到時候,張財可以把他的木匠手藝傳給如花的兩個弟弟,一家人一起發財。

張財大呼不可道:「當年我答應過嶽丈,只能傳給自己的孩子,不能傳給外人,我不可言而無信。」

如花笑著說:「人都死了,還什麼嶽丈?你現在跟那譚老頭一點兒關係也沒有。何況內弟哪能算外人?就這麼決定了,我會儘快安排我兩個弟弟來村裡跟你學手藝。」

張財無奈地搖搖頭,他現在知道,大家看上的不過是他的木匠手藝,根本就不是他這個人,真正愛他的只有小憐。

沒幾日,如花的兩個弟弟便來到張財家中等待張財傳授手藝,當晚張財做了一個夢,夢到小憐對他說,木匠手藝絕不能外傳,讓張財不要把手藝傳授給如花的兩個弟弟。

張財一早醒來,夢中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張財將夢中之事告訴如花,決定不將木匠手藝傳給他的兩個弟弟。

如花指責張財不該相信夢中之事,可是這一次不管如花如何勸導,張財始終不同意將手藝傳給她的兩個弟弟,如花軟硬兼施,張財始終不改初衷。

如花的兩個弟弟看到姐姐和張財總為此事爭吵,一怒之下將張財打了一頓,回到自己家中。

如花看到張財被打,沒有制止兩個弟弟的行為,視而不見揚長而去。

到了晚上,如花便生了一場怪病,雖然張財很氣憤如花的行為,但還是請來郎中替如花看病。

郎中看完後,讓張財儘快準備後事,如花不是生病,而是中邪,已經無藥可治。

張財沒想到事情竟然如此嚴重,他悉心照顧如花,可是如花不但未有好轉,反而越病越重,看到張財不計前嫌地照顧自己,如花流下了悔恨的淚水,告訴了張財一件事。

當日,如花的兩個弟弟毆打張財時,如花離家去了小憐的墳頭,將小憐的墓碑踢倒,在小憐的墳前辱罵小憐和張財。

結果,小憐的墳頭冒出青煙,如花似乎還聽到了小憐的聲音,嚇得趕緊跑回家,回到家後便覺得身體有些不適。

張財得知此事,猜到如花中邪的原因,他決定去小憐墳上看看,自從和如花成親之後,他還從沒有去看過小憐。

如花聽說張財要去上墳,便提出讓張財帶著自己,她想去小憐的墳前向小憐賠罪,之前的事都是自己的錯,千不該萬不該找一個已逝之人出氣。

張財同意了如花的請求,背著如花來到小憐墳前。

張財將小憐的墓碑重新立好,夫妻二人跪在小憐墳前向小憐懺悔。

二人祭祀一番後回到家中,第二日一早,如花的病情有所好轉,已經可以自己下床走動。

幾日之後,如花的病情痊癒。

夫妻二人再次來到小憐的墳前答謝,從那以後,如花性情大變,再也不像之前那樣刁蠻任性,每逢小憐的祭日,夫妻倆都會來到小憐的墳前祭祀。

兩年之後,如花生下一子,取名張福生,夫妻二人每年都會帶著孩子一同去祭拜小憐,告訴小福生墓中之人是他的大娘,以後爹娘死後也要跟大娘葬在一起。

福生從小體弱多病,夫妻倆很怕孩子長不大,五歲那年,有一天福生從山上回來,告訴張財和如花:「我見到大娘了,大娘還說會護我一生。」

夫妻倆並沒有當真,不過從那以後福生再也沒有生過病,直到八十多歲才壽終正寢。

相關焦點

  • 聊齋故事:半夜醒來丈夫發現有蝴蝶,才知妻子真實身份|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從前,村子裡住著一個小夥子,名叫劉明。劉明身世可憐,從小就失去了父母,他跟隨著年邁的奶奶一起生活。然而在他十歲那年,奶奶也去世了,留下他一個人生活在世上。
  • 聊齋故事:男子撿個孩子,半夜孩子託夢:快去你妻子墳前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兩人成親後的第二個年頭,翠蓮卻遭遇了意外,喪了命。妻子的死,讓阿光深受打擊,整日裡以淚洗面,他更覺得是自己沒有保護好妻子,讓她受到了傷害,一時間,更是不敢面對嶽父嶽母,在妻子下葬後,他又搬回了原來住著的破房子裡。雖然搬走了,但是他對二老的孝敬卻是一點都沒變,每天都會給二老送蔬菜水果,畢竟嶽父嶽母也只有翠蓮一個女兒。
  • 聊齋故事:知恩圖報
    ,他也就聽從了妻子的話。 到了諸城後,楊大哥把自己的姓名告訴了看門人,丁前溪已經不記得了,待到詳盡地說完之後,他這時才想了起來,連忙把楊大哥請到了屋子裡。 丁前溪見楊大哥穿的是破爛的衣服,鞋子還破了幾個洞,就讓他到了暖和的屋子裡設宴席款待,並給他了特別尊崇的禮遇。第二天又為他配做了帽子、衣服,使他在裡裡外外都感到溫暖。
  • 故事:木匠救兒
    古時候,在一個鎮子上有一個木匠叫王大壯,大壯手藝不錯,要價也公平合理,所以周邊的人都喜歡讓他做家具什麼的,一些富人家都是邀請他去家裡定做一些柜子什麼的,給的錢就更多了,所以他攢下了不少錢。王大壯就一件煩心事就是自己的兒子不知道得了什麼病,高燒不退,持續了三天,三天後燒退了,腦子就不太好使了,說得直白點就是有點傻,期間看了好多郎中吃了好多藥都無濟於事。王大壯就想著多掙錢請更多更有名的郎中給兒子看病。
  • 《聊齋》故事:一隻蛐蛐,可讓人家破人亡,也可讓人榮華富貴
    物貴人賤,裝神弄鬼,一夜暴富,《聊齋》中最現實的故事《聊齋》中一隻蛐蛐的故事,折射出古代社會的現實情況《聊齋志異》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根據收集而來的民間流傳的鬼怪故事而編寫的一本小說,在中國古代小說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 民間故事:墨斗縛鬼
    民間故事:墨斗縛鬼清朝乾隆年間,安慶府北邊的山中小村,有個叫杜青的小木匠。他父母在一次天災中丟了性命,不久唯一的親人,奶奶也去世了。從5歲起,這娃就成了孤兒。鄰村有個王木匠,來到他們村裡做工時,看見這個四處吃百家飯的娃可憐,就逗著他玩,沒想到這孩子機靈異常,王木匠心中一動,就把這孩子接回家,和自己女兒做個伴,一塊成長。
  • 只因神威做了這件錯事!
    只因神威做了這件錯事!   夜兔一家的故事作為伴隨了整條銀魂主線的支線劇情一直都很被人關注,而江華更是整個銀魂裡公認最美的女人,本來一家人非常幸福,但是隨著某一天江華突然咳血,一切都改變了,而夜兔一家也開始了分崩離析。
  • 換心換頭終富貴,知足常樂還是持祿養交,《聊齋》這故事發人深省
    「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這是文學大師們對《聊齋志異》的評價。在中國文學史上,《聊齋志異》有著極高的文學價值,歷來受到眾多名家的推崇。《聊齋志異》是蒲松齡一生的心血,它將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發展到了一個新高度,全書近500篇,多寫鬼狐,卻在故事中針砭時弊,警世勸人。
  • 海上志怪|《聊齋志異》裡的軟飯硬吃
    而其中寫得出神入化的,恐怕要算《聊齋志異》了。章培恆、駱玉明主編的《中國文學史》這麼評價聊齋一書:《聊齋志異》長期以來受到人們的喜愛,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中有許許多多狐鬼與人戀愛的美麗故事。……這些小說中的主要形象都是女性,她們在愛情生活中大多採取主動的姿態,或憨直任性,或狡黠多智,或嬌弱溫柔,但大抵都富有生氣,敢於追求幸福的生活和感情的滿足,少受人間禮教的拘束。
  • 新聊齋|書生打蛇救一狐狸,卻害死賢惠妻子,多年後娶一傻姑娘
    新聊齋|狐仙與傻姑  雍正年間,一老書生娶17歲女子,婚後不久妻子被毒蛇咬死。多年後,一少女上門欲以身相許報恩,老書生拒絕。少女幫他找回一傻女,說是他前世媳婦。少女用特殊方法治好傻女,事後留下一隻死狐狸。  這書生名叫陳風,是個老秀才,很有才學。
  • 新聊齋|書生偷吃蛇蛋,回家變成蛇人,妻子不離不棄終獲救
    新聊齋|書生變蛇記  清朝,有一書生到韶州遊玩,入山中借宿養蛇老婦家。不聽勸告,偷吃了一個蛇蛋,回家後舌頭分叉胸口長鱗。村民打算除妖,妻子帶他逃走,回到山中拜老婦為義母,喝下老婦人一碗血方解此難。  書生名叫秦琉,精通四書五經,平時除了喜舞文弄墨外,就是廣遊天下山水。
  • 他有一位賢惠的妻子,是我國歷史上的木匠大師
    我們可以發現,在相同的時代裡,雖然條件是一樣的,但是每個人的遭遇都是各有不同,普通人不提,就拿我們熟悉的歷史人物舉例,在相同的背景下,以範仲淹為首的文人選擇了政治改革,做了新政的推崇者,而以韓愈為首的文人選擇了文學,推動了文學革命,貢獻我們尚且不論,只因為人各有志,他們都給那個時代帶來了重要影響。
  • 民間故事:婦人善待老木匠,老木匠知恩圖報,主家的生意轉虧為盈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47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文/小田 在過去,木製家具很少看見釘子。木頭與木頭之間基本都是通過插槽拼接起來的。別看不用釘子,這種手法做出來的木製品那是相當結實、牢固的。 筆者記得小時候家裡用的凳子,還有窗戶框基本都是這樣的,不得不讚嘆老木匠的高超手藝呀!
  • 民間故事:老木匠智鬥黃鼠狼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86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劉老漢,是十裡八村出了名的老木匠了,有著三十多年的木工手藝,而且人還很好,又老實又熱情,有時有人找他幹些小活,只要不搭料的他就基本上不會收人家錢,全當是幫忙了,所以這周圍的人對他都十分的敬重。
  • 民間故事:木匠喝酒回家,欲與人結伴而行,關鍵時刻一泡尿救了他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628期,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作者/小田今天筆者給各位看官講一篇離奇的民間小故事。還是那句話,故事情節雖離奇,但背後蘊藏的寓意才是關鍵,希望各位看官都能引以為戒!文白不多說,民間故事這就開講了:明朝末年,薊州有一個木匠,姓王。王木匠常常與村中其他工匠外出幹活。有時因為趕工期,回家沒有固定時間。
  • 他的妻子製作出了第一把雨傘,他是我國歷史上的木匠大師
    我們可以發現,在相同的時代裡,雖然條件是一樣的,但是每個人的遭遇都是各有不同,普通人不提,就拿我們熟悉的歷史人物舉例,在相同的背景下,以範仲淹為首的文人選擇了政治改革,做了新政的推崇者,而以韓愈為首的文人選擇了文學,推動了文學革命,貢獻我們尚且不論,只因為人各有志,他們都給那個時代帶來了重要影響。
  • 不一樣的「畫皮」故事,《聊齋新傳之畫皮人》開機
    「畫人畫皮難畫心」,這次的《畫皮人》又會講述怎樣的故事?  11月20日,《聊齋新傳之畫皮人》在象山影視城開機。電影由尹波執導,無限精彩(無錫)影業公司、安徽澤深影業出品,此次從全新的角度出發,打破觀眾對聊齋的傳統印象,演繹不一樣的聊齋故事。
  • 閒話聊齋——老漢經歷鬼壓床,急中生智之下用嘴咬鬼
    大家好,我是瀟湘客,從今天開始瀟湘客將著手整理分享古典小說《聊齋志異》的故事。因為原著是文言版,讀起來很不方便,瀟湘客將儘量查漏補缺,把聊齋白話文的故事以最好的方法呈現給大家。大家如果喜歡聊齋故事,就快來關注瀟湘客吧!本文為《閒話聊齋》第1期。
  • 聊齋故事:聰明的八哥|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聊齋裡有很多關於動物的故事,今天就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八哥的故事。這人生地不熟的,上哪去弄錢回家呢?看著一臉愁容的鄉人,八哥就說話了,它說,要不你就把我賣了吧。你把我賣到王府去,一定能賣個好價錢。鄉人聽了後直搖頭,他說,我怎麼能忍心賣掉你呢。八哥就說,不要緊,你拿了錢之後,就趕快離開這裡,然後到城西二十裡外的大樹下等著我就行了。鄉人不得已,就聽從了八哥的話。他把八哥帶到城裡,然後就在大街上,和八哥表演起對話來。
  • 《聊齋》中最荒唐的三個故事,初讀讓人忍俊不禁,再讀卻笑不出來
    《聊齋志異》當中故事有很多,有非常長篇的,也有非常短篇的,有一些故事非常的讓人感動,也有一些故事讓人覺得義憤填膺。其中尤其是一些短故事,讀起來讓人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