矸石山下新「愚公」 孫秀芹和她的循環經濟學

2021-01-12 央視網
矸石山下新「愚公」 孫秀芹和她的循環經濟學

原標題:

  新華社瀋陽5月28日電(記者張倵瑃 徐祥達 鄒明仲)當K7328次列車駛抵遼寧省阜新市新邱區時,一眼就能看到有座高大的土山聳立在鐵路橋旁,不時有大卡車在盤山路上行駛。一位乘客告訴記者:「這可不是一般意義的土山,這是我們阜新的『特色』煤矸石山。」

  從這座高聳的矸石山往後望去,是綿延百裡的矸石山脈,從新邱區一直延伸到清河門區。

  煤矸石也可以堆積成山?沒錯。阜新是一座因煤而興的城市,1890年,阜新人在新邱區發現了第一鍬露頭煤,這片土地上從此掀開了煤炭開採的歷史。從清末光緒年間到本世紀初,阜新市經過一百多年的煤炭開掘,留下了巨型矸石山和粉煤灰大型堆放場,總堆積量達到20多億噸。

  在蜿蜒起伏的矸石山下,有一位新「愚公」,她發誓要一步一步把矸石山「吃掉」,要千方百計把這些廢棄物打造成有價值的「寶貝」,還子孫後代一個「青山綠水」。她就是孫秀芹,當地人都親切地叫她「孫二姐」。

  生在矸石山下,立志移走矸石山

  在阜新市新邱區天合環保建築材料廠見到孫秀芹時,她正在洗衣服,樸實的外表、普通的著裝,讓人很難想像出她就是人們口中那個敢想、敢闖的孫秀芹。

  「我落地就生在矸石山底下。」孫秀芹說,「咱們阜新這個地方愛颳大風,當年一颳風,矸石山上的煤灰就四處飛揚;天熱的時候,矸石山某些地方還會自燃,氣味刺鼻。打我記事起,家裡人說話總是嘶啞聲,嗓子裡從來沒透亮過!」

  煤矸石,是掘進、開採和洗煤過程中排出的固體廢物,是煤的伴生廢石,到目前為止,煤矸石的堆積和汙染仍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它佔用大量農田,嚴重汙染城市環境和地下水。「以前阜新有個笑話,我們這裡沒有白鴿子,只有灰鴿子,一颳風,天就黃澄澄、霧蒙蒙的,白鴿子看著也是灰的。」孫秀芹笑著說。

  「要是能把煤矸石山移走多好!」孫秀芹說,她打小就有這個夢想,「誰不想生活在鳥語花香的地方呢?」

  「那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孫秀芹說,她最初是做煤炭生意的,往發電廠送煤。發電廠擴建,廠裡領導問她,能不能把發電廠燒煤的廢棄物粉煤灰「處理掉」。

  孫秀芹動了一番心思,承包了一家燒磚廠,打算將粉煤灰作為燒磚用的「土」。可是,怎麼才能做出粉煤灰磚?那些年,她到處取經,只要國內召開這類經驗交流會她都參加。

  2002年,經過反覆實驗,孫秀芹帶著工人用粉煤灰與煤矸石混合制坯,在老式輪窯內燒制出了紅色的成品磚。

  「當時,還需要把磚坯子露天晾曬,燒磚的設備很先進,但是窯不行,是『大馬拉小車』。」孫秀芹說,「我想,這不行,還得改造,我的目標是從這邊把磚坯子放進去,那邊出來就是成品紅磚。」

  為了這個目標,孫秀芹四處打聽,在2009年,她在山西省引進了烘乾、焙燒一體的一次碼燒隧道窯,真正實現了「制坯不用土,燒磚不用煤」。孫秀芹介紹,去年全年,她的廠生產了1.6億塊磚,消耗煤矸石和粉煤灰100餘萬噸。

  把每一絲餘熱、每一滴廢水都用起來

  在孫秀芹的廠區,綠樹成蔭,種植著各類花卉和果樹。孫秀芹自豪地為記者介紹起廠子的歷史。「從2010年到2016年,我們每年建一個窯,生產規模逐步擴大,在當地引起了很大轟動。」

  生產規模擴大的同時,孫秀芹琢磨起了能源的循環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製成的磚坯是可燃的,在窯裡只需點燃即可,溫度非常均勻。」孫秀芹由此想到,能否把燒磚的餘熱利用起來呢?

  「我們這個地方冬天很冷,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用餘熱來供暖,這樣一來,就能實現全年生產,工人能多拿好幾個月的工資,我也能增加效益。」2009年,孫秀芹建成了用燒磚窯餘熱為車間和辦公樓供暖的管道系統,真正實現了全年不停工。

  嘗到甜頭的孫秀芹又在琢磨,那些熱源還能幹點啥呢?一次,聽一位造紙行業的同學說,造紙需要大量蒸汽源,她就立刻和這位同學商談將造紙廠挪到自己公司來……去年11月,天合材料廠成功產出第一軸生活用紙,目前已經累計產出200餘噸。孫秀芹告訴記者,在這條生產線上,就連造紙產生的廢水都沒浪費,通過管道循環到制坯車間,用於攪和粉煤灰、煤矸石,做磚坯。

  現在,孫秀芹的餘熱發電項目也開始運轉起來,形成熱源循環利用,從之前的單一制磚到供暖、造紙和發電,產品從磚到紙到電能。孫秀芹的磚廠已經實現了「制坯不用土,燒磚不用煤,造紙不排水,發電靠餘熱」。

  「這個產業很有『嚼頭』。」孫秀芹說,她的6條窯已經井井有條地安排了起來,兩條用來供暖,兩條用來造紙,兩條用來發電。「兩年以後,我要對這六條窯進行經濟分析,哪個利潤最大?分析結果將作為我進一步擴大生產時的參考依據。」這就是孫秀芹的循環經濟學。

  從人見人厭到「香餑餑」,煤矸石實現華麗轉身

  在孫秀芹的辦公室,她興衝衝地找出自己收藏的一本介紹紅磚建築藝術的書,邊翻邊對記者說:「你看這多漂亮,誰能想到咱們眼裡普通的紅磚也能造出這麼漂亮的房子來!」

  下一步,孫秀芹打算鑽研紅磚的藝術創造利用,把環保紅磚的價值進一步擴大,「我想在我的廠裡建一個樣板房,就用我自己家產的紅磚,讓別人都看看,紅磚也有大價值呢!」

  孫秀芹介紹,用煤矸石粉煤灰制出的紅磚品質好,重量輕,保溫性能強,很熱銷。「最近天津的客商還給我打電話,要訂購我的磚呢。」孫秀芹驕傲地說,「以後要把我家的磚賣到南方去!」

  「我就是對這個感興趣,想鑽進去。」孫秀芹說,「咱們阜新有的就是煤矸石,我就想著應該把自己最大的劣勢變成優勢,把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廢棄物也變成資源,再變成產品,最後形成區域優勢!」

  阜新市委書記張鐵民說,在阜新,還有很多像天合環保一樣的企業,在孜孜不倦地探索著煤矸石的環保再利用。目前,阜新市新型建材企業已發展到105家,主要產品有煤矸石燒結磚、煤矸石燒結多孔磚、建築砌塊、路面磚、牆面磚等,新型建材在短短數年內迅速成長為阜新市四大新興產業之一。

  今年1月,阜新市專門成立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實施《阜新市煤矸石與粉煤灰綜合利用規劃》,推動阜新市煤矸石與粉煤灰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按照方案,到2020年,實現煤矸石年利用能力2500萬噸、粉煤灰年利用能力500萬噸的目標。

  離開孫秀芹的廠子正值上午10點,外面天氣很好,陽光灑在不遠處的矸石山上,原本有些模糊的矸石山脈也清晰了起來。正因為阜新有一群像孫秀芹這樣的新「愚公」,阜新的百裡矸石山才能「華麗轉身」。

相關焦點

  • 長白山下新「愚公」:一座山,三代人,60年
    新華社長春11月27日電(記者邵美琦 司曉帥)有人將老樸一家稱作「愚公」,也對,也不對。對的是,60年前老樸一家就搬到了長白山下,三代人一直與這座山打交道。不對的是,他們不移山,他們守護山。今年是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建區60周年,「愚公」一家也整整守護了這座山60年。
  • 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感受愚公堅持不懈的心態
    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教育家。文章中講述了愚公不畏懼艱難險阻,堅持不懈地挪山,愚公的堅持不懈和智叟的膽小懦弱形成鮮明對比。愚公形象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具有移山填海的信心與頑強毅力,想要取得成功要像「愚公」一樣不怕艱難,堅持不懈,也是本篇文章對人們最大的啟發。《愚公移山》通過文章會了解到有位叫愚公的老先生門口有兩座山,一座叫太行,而另一座叫王屋。
  • 挖寶新「愚公」:沒有精神空鑿釺(圖)
    美少女導引一個夢,夢中的大山有一柜子的金銀財寶和一柜子經書,為夢挖山不止的老馬算不算「愚公」呢?  我們提及「愚公移山」,總是懷有歷史的敬意。《列子·湯問篇》上說:我國古代華北有一位名叫北山愚公的老人,他的家門南面被太行山和王屋山擋住了出路。
  • 河南新鄉:「硬核」愚公,鳳凰山上曾擒「龍」!
    今天一開篇,咱們暫且按下「愚公」不表,先來說說「硬核」是個什麼梗。↓↓↓(攝影 朱新國)硬核,譯自英語「hardcore」,原本指一種力量感強、節奏激烈的說唱音樂風格。後來引申指「面向核心受眾,有一定難度和欣賞門檻的事物」,近年來,則被進一步引申,成為「很厲害」「很彪悍」「很剛硬」之意。
  • 湖北「愚公」洞中居三年 孤身鑿井覓甘泉(組圖)
    詳細報導:土家「愚公」覃遵鳳 鑿山三年引甘泉  水困難解,土家村百年之痛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資丘鎮天池口村,鄂西崇山峻岭中的一個小村莊。  自明朝起,百姓開始在此聚居,由於地處高山,世代缺水,村民吃水必須到數裡外的天池河中去挑。
  • 新疆額敏喀拉蘇二村逯治山:打造循環經濟「新樣本」
    原標題:新疆額敏喀拉蘇二村逯治山:打造循環經濟「新樣本」亞心網訊(通訊員 柳鵬)年出欄肉生豬一萬多頭的養殖場,不僅降低汙染,還能提高土地肥力,帶動農民增收,可能嗎?額敏縣玉什哈拉蘇鎮三泉養殖場場長逯治山通過建立「豬—沼—肥」的循環經濟產業鏈,真真切切地做到了這一點。
  • 搞笑漫畫:老爺爺把山移開!竟然有美女報答?
    搞笑漫畫:老爺爺把山移開!竟然有美女報答?小小漫畫家就是我,我就是小小漫畫家。謝謝大家的到來,希望大家支持我,接下來給大家帶來精彩的內容!愚公他額頭髮紅,身上微微出汗。他好像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手上拿著鏟子,向著他面前的那座大山,發起了挑戰。
  • 陳平:新古典經濟學在中國轉型實驗中的局限
    本文為陳平教授2006年發表的批評新古典經濟學的文章,其中專門批評了科爾奈的「軟約束」理論,並希冀年輕一代經濟學家學會用歷史實踐和國際比較來檢驗互相衝突的經濟學理論,而非用邏輯或信仰來決定經濟學理論的是非。】內容提要:「華盛頓共識」和「休克療法」是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派反凱恩斯革命的新浪潮。他們否認大蕭條的基本教訓,無視歷史的多樣性和經濟的複雜性。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思想全景
    他開創性地提出「政治市場」的概念,認為人類的政治活動和經濟活動都是基於利益關係的行為,完全可以納入同一個理論框架。 2002年獲獎的丹尼爾·卡尼曼和2017年獲獎的理察·塞勒則對傳統經濟學的「理性經濟人假設」提出質疑,開闢了行為經濟學新領域。
  • 「鑿」通致富路——當代「女愚公」鄧迎香的故事(圖)
    鄧迎香,被稱為當代「女愚公」。  這位貴州省羅甸縣董架鄉麻懷村的普通農村婦女,帶領鄉親歷時數年,硬是用鋼釺、錘子開鑿出一條216米長的隧道,將與世阻隔的麻懷村與山外世界連通在一起,給世代貧困的山區帶來希望。  鄧迎香是外鄉嫁過來的媳婦兒。
  • 走爛200雙鞋用壞100把柴刀 衢州"愚公"30多年把荒山變青山
    30多年來,柴元有扛下了所有的幸酸苦辣,從沒想過放棄,心甘情願做守護大山的「愚公」。   浙江在線衢州4月8日訊(浙江在線 記者/金許斌  製圖/周舸 編輯/沈正璽) 天還未亮,柴元有便帶上柴刀,走進晨霧中蔥蘢的杉林。眼前是江山市塘源口鄉6萬多株綿延不絕的杉林。  柴元有撩起袖子彎下腰,用柴刀割去杉木邊上的雜草。
  • 傳承愚公精神,財貿學校開展教師職業素養提升培訓
    傳承愚公精神,鄭州市財貿學校開展教師職業素養提升培訓。在學校黨總支副書記丁向群的帶領下,老師們跟隨著講解員的腳步,進行了4個體驗教學,分別是入黨宣誓、皮影戲、老膠片機播放革命事跡展播、獨輪車搬山體驗,深入學習了「愚公移山精神」的歷史淵源和時代價值,大家充分認識到了「愚公移山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黨帶領全國人民團結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重要精神力量。
  • 12年來兩次砍山鑿洞 只為打通一條"脫貧致富"之路
    因山高坡陡、地形複雜,村民外出必須攀越懸崖峭壁,從山腳爬上山峰,再從山頂下到坡腳,僅翻山就耗費兩個多小時,村民建房子一磚一瓦都要靠肩挑背馱運進來。生產生活物資拉不進去,農產品運不出來,麻懷村成了與世隔絕的「世外桃園」,被認為是「不具備生存條件的區域」。最苦的是孩子們,天不亮就起床,每天翻山去學校,一個來回就要4個多小時,疲憊不堪的孩子們上課時直打瞌睡。
  • 關於17位諾獎經濟學得主的22本書(值得推薦)
    藉助這個理論框架,我們在已有的諸如消費函數的討論中融人了更多的金融宏觀經濟學的新發展成果。《最優化規劃論文集》 二三十歲期間,康託羅維奇作為一個青年數學家,已經登上數學奧林匹斯山的高峰。 他的解乘數法打開了解決優化規劃問題的大門。這對現代應用數學和經濟學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這時,康託羅維奇年僅26歲。
  • 古典經濟學:威廉·配第和亞當·斯密理論的——哲學根據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典經濟學:威廉·配第和亞當·斯密理論的——哲學根據,在古典經濟學形成和發展時期,關於哲學和經濟學的相互關係,馬克思有許多直接明確精闢的闡述。在《資本論》中.馬克思考察了古典經濟學的哲學前提,指出笛卡爾和培根的哲學,尤其是笛卡爾的哲學使經濟研究擺脫了古代的神話和迷信。「一般說來,英國早期的經濟學家都把培根和霍布斯當做自己的哲學家,而後來洛克成了英國、法國、義大利的政治經濟學的主要的『哲學家』。」
  • 他用行為經濟學概念解釋經濟問題
    塞勒在個人決策的經濟和心理分析之間搭建了一座認知橋梁。他的實證研究和理論觀點,幫助行為經濟學成為經濟學領域快速發展的新領域,對經濟研究和政策產生了深遠影響。  ⊙張鑫   在現實生活中,最好的東西往往會遲來一步,我們需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和堅守。這也可以用來說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產生過程。
  • 「當代愚公」挖洞開路:用壞了好幾套工具
    「當代愚公」挖洞開路:用壞了好幾套工具 「愚公」趙成新1974年挖洞開路,至今仍在維護這條連接村莊田地的隧道。
  • 陳永偉:為何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備受爭議?
    她的父親是一位數學教授,母親是一位兒科醫生。在迪弗洛幼年時,她的母親經常參與人道主義的醫療援助計劃,這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冥冥之中影響了她後來的職業道路。本科時期,迪弗洛就讀於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最初,她的志向是成為一名歷史學家。為了研究一個關於前蘇聯的歷史課題,她遠赴莫斯科進行了為期10個月的交流和調研。
  • 【萬安山下】面"南山"而居
    我和南山的關係,不僅僅停留在遠望的層面,還時常走進它的內心。南山深處住著我的老姑奶、老姨奶和老姨呢。小時候走親戚,挎著紅長籃,穿著粗布鞋,拿腳丫子去一步一步地縮小親情的距離,摸清了山裡每一條羊腸小道的脾氣,熟悉了那些樹上結的、地裡攀爬的果子的酸甜苦辣。柿子、酸棗,我和弟弟去摘過;紅薯葉子,我和母親去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