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人類換頭:噱頭、福音還是禁忌?

2021-01-08 快科技

如果你讀過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也許對換頭的故事並不陌生:妙手神醫陸判官給書生朱爾旦先是換了一個心臟,令其文思大進考中舉人,而後,當書生提到妻子不美時,陸判官為朱妻換上了一顆美人頭。你沒看錯,我們今天就是要說說「換頭術」這個聽起來非常不可思議的話題。

2013年6月,義大利都靈的神經學家賽爾焦·卡納維羅在《國際神經外科》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人類頭部移植手術不久將成為現實。還是這個科學家,今年4月卡納維洛接受了一位身患霍夫曼肌肉萎縮症的俄羅斯計算機工程師的請求,預計最快兩年內實施這一全球首例人類頭顱移植手術(所謂的「換頭術」)。你的三觀準備好了嗎?一起來看看這神奇的「換頭術」,真的靠譜嗎?

頭部移植手術在理論上行得通?

在現代科學技術已能成功地進行心臟、肝、腎等人體重要器官的移植之後,人們很自然地把眼光轉向這一新的目標。不過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腦科醫院)趙鋼主任認為頭顱移植在理論上和實際操作上都不可行。

雖然頭顱移植有先例:1956年,來自中國的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趙士傑挑戰狗頭移植,雙狗頭存活5天零4小時,創造了國內最好紀錄。這一移植舉措,開啟了中國器官移植先河。

1970年,美國科學家成功地將猴子的頭顱從一隻移植到另一隻猴子的軀體上,結果猴子成活了。美中不足的是,移植過來的猴頭卻無法控制新的身體。

2001年,美國科學家又進行了一項類似的手術,這些猴子能夠嗅、睜開眼和品嘗食物,但因為無法重新連接骨髓,所以這些頭顱移植猴子很快就癱瘓,並在手術後數小時就死亡了。可以看出,頭部移植困難重重。

「身首異處」,人還能活嗎?

能活,但是時間很短。要實施這項高難度的手術,必須按照嚴格的程序進行。如頭顱移植的雙方都將進入睡眠:頭顱都要被冷卻到12攝氏度至15攝氏度左右。隨後外科醫生要迅速「切掉」兩人的頭顱,並將移植的頭顱與受贈者的身體的循環系統重新相連。這一關鍵部位的切割和連接手術必須在1小時內進行完,因為1小時是人類大腦在沒有血液和氧氣的穩定流動下能夠存活的最長時間。

最為重要的是,在「切掉」頭顱的過程中,必須利用鋒利的手術刀切斷骨髓,並與另外的軀體「機械相連」。這種乾淨果斷的切割是骨髓融合的關鍵,它關係到整個手術最終是否能夠成功。當頭顱被「切掉」後,捐贈者的軀體將被冷卻並將心臟置於完全休眠狀態。一旦頭顱重新連接後,受贈者的心臟就可以重新啟動。

頭部移植相對於其他部位的移植,難在哪?

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顯微外科中心主任任曉平教授給出了形象比喻:如果說內臟器官移植的難度係數是一,那麼手足移植和面部移植的係數就會翻倍,而異體頭身重建的難度係數就是最高的五星,是移植領域的終極挑戰。

換頭術目前主要存在兩大技術難點:一是如何抑制生物學中「排異反應」的產生。為此,必須尋找抗原相同的個體, 它決定著移植後器官的成活率和手術後的恢復過程。但是除了同卵雙胞胎的抗原相同外, 世界上抗原相同的人極少, 因而排異反應或多或少總會產生。然而,近年來由於先進的抑制免疫系統療法的出現,可以有效地防止多數排異反應的產生,這個問題相對比較容易解決。

另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避免身體完全癱瘓。身體癱瘓的原因是大腦和脊髓的固有聯繫被切斷。即使是最先進的顯微外科手術,也無法使這些器官完全連接起來。要想使換頭人能像正常人一樣直立行走並從事各種活動, 就要努力找到使脊柱復原的好辦法。

儘管卡納維羅在其論文中稱, 可以用一種特殊的融合劑來解決脊髓連接融合的問題, 而且這種方法在狗和豚鼠的連接試驗中取得了成功,但能否用於人類,他並沒有十足的把握。此外,這一技術還不得不面臨倫理問題,卡納維羅承認,「換頭術」將創造一種嵌合體,他(她)具有接受者的思想,但他們的後代卻攜帶捐獻者的遺傳物質。

除了這些,其實還有一個難點,它並不是換頭技術的成敗和風險,而是來自傳統醫學道德和社會倫理界的猛烈抨擊。

換頭術是否有違倫理?

儘管前景難卜,卡納維羅仍堅持認為,頭顱移植的試驗對醫學的發展是有益的,譬如那些患肌肉萎縮症、四肢癱瘓和器官衰竭的病人,以及身患癌症但還未轉移到頭部的患者等,都有可能從中受益。

不過也有許多學者認為,用這種「換頭」技術來拯救那些四肢癱瘓的人,不但沒有多少應用價值,而且還會帶來許多社會問題,所以相關的研究應該就此打住。因為這項技術的實施需要很多健康的軀體捐獻者,但這個來源顯然是少而又少;如果未來的超級富翁們想永生不死,他就可以花錢買他人的軀體來為自己實施「換頭」手術;如果這項技術被邪惡集團利用,他們可能會殘害健康的人以獲得健康的軀體,來為自己「換頭」,以獲得永生……想想都很可怕,所以針對「換頭術」這種噱頭強的新聞,不需要太過認真。科技在進步,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換頭術」是炒作還是醫學高峰?老鼠換頭最多活1天
    任曉平:當前,世界上從事異體複合組織移植的醫學家寥寥無幾,這是一個新領域,也是醫學領域公認為終極難度挑戰的難題。這項重大前沿臨床研究的意義在於,挽救那些目前不能治癒、瀕臨死亡的患者生命。「換頭」手術可以治癒許多此前無法醫治的疾病,譬如脊髓損傷、癌症和肌肉萎縮性疾病,同時為尋找抗人類老化方案帶來不可估量的幫助,這將極大地改變人類發展的進程。
  • 首例「猴子換頭」手術在中國完成,共耗資7000萬,猴子後來怎樣了
    接下來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內容,就跟國內首例「猴子換頭」手術有關。而且有資料顯示,這個手術後來還獲得了成功。那麼,耗資7000萬給猴子做的換頭手術「成功」後,猴子後來怎麼樣了呢?不看真想不到!一、換頭手術研究的意義。有人覺得,搞什麼換頭手術簡直就是喪心病狂之舉。然而實際上,這種手術是有很重要的意義存在。
  • 世界首例「猴子換頭」手術,共耗資7000萬,成功後猴子活了多久?
    人們從原始社會發展至現代化科技社會,僅僅只用了5000年,而從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算起,人們的科技不過200餘年,在這200年當中人類科技的發展科研完全可以說是突飛猛進。但是每一項技術發展,都在道德拷問當中前進,AI技術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但人工智慧在未來會不會替代人類呢?這點我們無從得知,不過人類都抱有一種恐慌,因此人類也一直都在抵制人工智慧的發展。
  • 世界上首例成功「換頭」的猴子,手術18小時花費7000萬,現狀如何
    相信大多數人看到「換頭」這2個字,第一感覺都不太好,先不說「換頭」手術難度大,況且把自己的頭「移」到別人身上,即使活下來了,還算不算是「自己本人」呢?所以很多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無法接受這種手術。
  • 第一例活人「換頭」手術,科學家找來一位俄國志願者,結局如何?
    但是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態,沒有誰可以躲過死亡,秦始皇最終還是去世了。像秦始皇這樣謀求長生不老的帝王還有許多,諸如漢武帝、唐太宗這樣雄才大略的帝王也不能免俗。現代科學家也在研究長生不老的方法,有人提出過心臟和腦是人類維持生命最重要的器官,如果進行換頭手術或者換心手術,能不能實現長生不老呢?很多科學家開始進行研究。
  • 全球第一隻「換頭」成功的猴子,手術18小時花七千萬,如今怎樣
    ——布魯洛科學進步是全世界人類共同所希望的,不過這四個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都非常地難。在經歷了人類幾千年的繁衍進化中,我們的科學水平才逐漸地被提高到了一個層次。科學技術的進步可以帶給我們很多好處,比如說我們的疾病可以被治癒。比如說,我們的生活質量可以提高。再比如說,我們對於世界的探索會更加前進。
  • 我國實現全球「換腦首例」,對象不是人而是猴子,僅存活了20小時
    終於,在2015年,當一位來自俄羅斯的工程師到來時,這一行動在世界上是第一次。志願者是瓦列裡·多諾夫,當時他已經30歲了。因為先天性肌肉萎縮症,他從小就沒有享受過正常人的生活。帶著擺脫這種痛苦的希望,他自願接受了卡納維羅醫生的手術。手術不僅需要能夠接受手術的患者,還需要願意捐獻遺體的死者。卡納維羅醫生很快找到了一名腦死亡患者,並計劃將志願者的頭顱移植到腦死亡患者身上。
  • 全球第1例「換頭手術」,對象是猴子,成功後為何要把它安樂死?
    所以,自古以來,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都在研究徹底解決大腦疾病的方法。後來,國外某個科學家提出了"換頭手術",他們認為,假如某個人的四肢已經殘缺,但是大腦是靈活的,就可以通過換頭手術讓他重新復活!反過來,假設一個人頭部有難以醫治的疾病,就可以通過換頭手術讓他重獲新生!這個觀點被提出之後,無數科學家就開始圍繞著這個目標進行嘗試了。
  • 全球第一個「換頭」成功的猴子, 手術18小時花7000萬, 如今怎樣了
    當然,換頭手術聽起來也像是天方夜譚。但還真有人回應了他的請求,當年義大利有一位叫賽吉爾·卡納維羅的神經學家,他宣稱自己找到了人類頭部移植的關鍵技術,能讓人重獲新生。並且,他還表示願意給這個30歲的俄羅斯學者免費動手術。
  • 滬長徵醫院實施世界首例枕頸段四椎節切除術
    日前,海軍軍醫大學長徵醫院骨腫瘤外科(長徵脊柱腫瘤中心)肖建如團隊為罹患頸椎巨大惡性脊索瘤的鐘先生實施了世界首例枕頸段四椎節切除術,並為他安裝上了世界首個3D列印人工寰樞椎複合假體,讓脖子重新「挺」起來。這是繼今年8月該中心實施的世界首例3D列印全頸椎人工椎體置換術後,再一次在脊柱腫瘤外科手術中創造的一項新紀錄,填補了枕頸交界區多節段腫瘤切除後個性化假體枕頸前方重建的空白。
  • 「遺體換頭」在哪倫理審查的:醫院和哈醫大校級倫理委均否認
    但哈醫大二院黨委辦公室主任呂麗萍則向澎湃新聞表示,該院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沒有接到過任曉平教授團隊關於「人類屍體換頭實驗」的倫理審查申請。  呂麗萍表示,任曉平團隊的相關換頭實驗是在哈醫大完成,其倫理審查應在校倫理委員會進行。  澎湃新聞致電任曉平,但一直無人接聽,發給他的數條問題簡訊也沒有回覆。
  • 換心換頭終富貴,知足常樂還是持祿養交,《聊齋》這故事發人深省
    儘管多年過去,至今猶記得片頭曲開場時那陰森恐怖的音樂,還有那換頭、換心的片段,曾是兒時揮之不去的陰影。及至年長,多次接觸「聊齋故事」,再回首才發現曾經的恐怖故事也不過如此,只是逝去的那些年卻再難追尋。多年後終究知道那「換頭」「換心」的片段是出自於《聊齋志異》中的《陸判》。1.
  • 廣東發現世界首例真皮毛孢子菌引起皮膚感染
    南都記者10月10日從廣東醫學院獲悉,該學院附屬醫院皮膚性病科教授樊翌明發現了世界首例由真皮毛孢子菌引起的皮膚感染病例,在此之前,學界僅認為它只會引起人類系統性感染
  • 人類歷史被改寫?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
    本文原標題:《人類歷史被改寫?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但未經醫學倫理報備》推薦閱讀據人民網今天報導,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荷蘭海岸驚現世界首例連體港灣鼠海豚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4日報導,近日,荷蘭漁民在海岸附近發現了世界首例連體雙胞胎港灣鼠海豚由於在世界範圍內,人們很少觀察到此類連體現象,所以研究人員希望這一發現將有助於填補人類對連體水生哺乳動物探索的空白。
  • 全球首例狗感染新冠肺炎:狗狗口罩、護目鏡會催生數萬億市場?
    來源:微拍號 責任編輯:王曉燕沒有一種動物能和狗狗相比,因為狗狗是人類最為親近的動物,沒有之一。狗狗在12生肖中排名第十一,而狗狗也是大家當寵物養的「尤物」,人類不僅給它們穿衣,而且給它們看病甚至有狗狗墓而且價格不菲。
  • 世界首例人類「換頭術」在中國成功完成?真相可能讓你脖頸發涼
    「人類頭部移植的時代即將來臨了嗎 ?」   CNN在2015年曾問過這個聽起來似乎無比怪異的問題。   但近日,一位來自義大利的神經學家卻讓這件不可能的事情在中國發生了——   完美的合作   英國《每日郵報》11月17日報導稱,義大利神經學家塞爾焦·卡納韋羅(Sergio Canavero)當天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世界第一例人類頭部移植手術已經被他在一具遺體上成功實施
  • 德文捲毛貓的存在給予了過敏人士一種福音
    貓咪的世界之中,很多的品種都是不為人知的,除了很多普遍的一些之外,還有一類貓咪是很少出現在人們視線之中的,相反的這種貓咪實際上也是很可愛的。由於市場上的需要等,因此這類品種變成了很少存在的一類,但是這並不表示它們不珍貴,相反的,有很多都是很珍貴的。
  • 傳福音必要懂得的福音特性
    這是教會必須要面對的複雜困境:後現代主義和新紀元運動滲入人心,世俗主義與多元主義裡應外合,成功神學與異端教導甚囂塵上,傳統文化與民粹主義趨向合流……世界的各種「時髦文化理念」——民主自由、能量大法、消費主義、實用主義、成功學、性自由等無孔不入。   誠誠實實地回到聖經,從舊約到新約啟示福音的特性——它們既是福音的定義,也是區別於人文思想的基要。
  • 一隻「臭鼬」引發的風波,次元界掀起換頭狂潮,堪稱史詩級焊接
    導語:《公主連接》這部番已經播放有一段時間了,從四月份到現在,這部番從「公主連結」演變成「公主焊接」,直接在二次元的世界掀起一陣驚雷。當然這對於後面凱露在二次元世界所做的事情而言,微不足道。你們敢說我是「臭鼬」,我就毀你們的二次元,哼!結果焊接風波瞬間席捲整個二次元世界,甚至三次元也受到摧殘。凱露將自己的腦袋到處焊接在其他人的身體上,本以為能夠毀形象,結果造就了二次元的一股清流,讓漫迷們越玩越嗨。當二次元人氣學姐櫻島麻衣,遇到凱露,焊接的完美無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