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蜈蚣面對一群美洲大蠊的圍攻,能以少勝多嗎?

2021-01-10 動物與環境

一條蜈蚣面對一群美洲大蠊的圍攻,能以少勝多嗎?

看到這個標題的小夥伴可能會覺得,小編是不是沒啥可寫的了?在這「無病呻吟強說愁」……小編在這裡解釋一下,這兩種昆蟲看似在生活中少有交集,但還真不是不會碰面,特別是在人為安排下。比如就有這樣一位網友將一隻海南間腳蜈蚣和十隻美國大蠊放在了一起,你能猜到結果如何嗎?

蟑螂我們又稱它為「打不死的小強」,不但是因為其超強的生命力、適應能力、繁殖能力,以及超強的抗殺蟲劑能力等,還有它另大多數其他物種望塵莫及的抗輻射能力。

數據顯示人體所能忍受的放射量為5rems,而蟑螂基本上是人類的千倍以上,以美洲大蠊為例它能忍受高達967500rems的放射量!當然這並不能說明蟑螂具有什麼攻擊力,這也是我們接下來要說明的問題。

雄性蟑螂普遍好鬥!有研究人員發現,雄性蟑螂會衝撞、撕咬同類,戰鬥有時會將對方的腿咬下來。蟑螂會產生比自身體重強50倍的咬力,美洲大蠊如今我國已有這種蟑螂,它可以長到4釐米左右。

蟑螂會咬人,但是與跳蚤和蚊子等其他咬人昆蟲不同,它們很少這麼做,因為蟑螂不需要以我們為生。僅在其數量超過正常食物來源時才會發生。

說完蟑螂,咱們再來看看肉食性動物蜈蚣。蜈蚣屬於多足類的無脊椎節肢動物,體型普遍細長。蜈蚣生長的足對數不一樣,但清一色都是奇數對足。而且蜈蚣普遍有毒,位於它身體的首節位置是能注射毒液的毒爪前肢,讓獵物插翅難逃!

海南間腳蜈蚣常被玩家當成寵物飼養,具有毒性,性格兇猛暴躁,體長18釐米左右,捕食小型蛙類、蟋蟀和蝗蟲等。

視頻中,一隻餓了很久的海南間腳蜈蚣被放進塑料盒子裡,又一次性放了10隻美洲大蠊進去。結果可能各位已經猜到了,10隻美洲大蠊全軍覆沒。然而過程並不輕鬆,蜈蚣從最開始的不知所措,到試探性攻擊,再到被蟑螂圍攻,看得讓人大感意外。

不過,結局到沒有讓人失望,足足用了兩天時間,10隻蟑螂全軍覆沒,到處都是殘骸和中毒死亡的蟑螂,算得上是一場發生在無脊椎動物之間的慘烈戰鬥了!

蜈蚣在影視作品裡常常以反派和具有恐怖元素的巨型怪物出現,其實感覺是被醜化了,在現實中蜈蚣捕食害蟲,而且在「爬友」眼裡它們還極具觀賞性。比如海南間腳蜈蚣,就被稱為國產最美蜈蚣。

相關焦點

  • 醫生說交給美洲大蠊
    來自遂寧的鄧女士就因口腔潰瘍,經朋友推薦購買了好醫生康復新液,到手裡一看成分,發現是美洲大蠊提取物,便將該疑惑發到朋友圈,同時引發熱議:平日裡常見的蟑螂真的能治口腔潰瘍嗎?了解到這個康復新液成分中的「小強」其實並不是我們家廁所廚房中常出現害蟲,而是美洲大蠊。專家告訴記者,美洲大蠊的提取物能促進傷口癒合,加快組織修復,消除炎症水腫,所以對口腔潰瘍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而且能大大降低口腔潰瘍的復發。  記者向專家諮詢,「口腔潰瘍反覆發作,會給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不便,甚至更嚴重的會產生癌變。那我們日常生活中應該怎麼做才能減少口腔潰瘍的復發呢?」
  • 美洲大蠊生存力強,斷頭也能活
    >美洲大蠊生存力強,斷頭也能活2017-06-28 14:46:5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有科學家做過實驗,在100Gy的輻射照射下,它仍能存活2周,而在同樣條件下,人活不過2天。於是有科學家對蟑螂進行實驗,結果顯示,它們能在180,000拉德輻射下存活——是人類承受能力的200倍。  美洲大蠊身體結構很特殊,即使無頭仍能存活9天。曾有一個科學家在做實驗時把一隻美洲大蠊切掉頭部,過了一會發現原本在實驗臺上的蟲子不見了。
  • 美洲大蠊引關注 好醫生美洲大蠊養殖基地走紅網絡
    好醫生美洲大蠊養殖基地中新網6月4日電 探秘神奇中醫藥創新發展,在四川西昌好醫生美洲大蠊養殖基地,這裡的美洲大蠊由人工智慧算法驅動的全新系統控制,養殖效率達到了較高的水平,每年可以培育60億隻美洲大蠊。
  • 美洲大蠊,在臨床藥物研究中的神奇作用
    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味鹹寒,主血瘀症堅,寒熱,破積聚,喉咽痺,內寒無子」,將之列為中品,屬於既能治病,又能養身的中藥。臨床應用,歷史久遠,歷代本草著作中均有記載。《本草綱目》記載,「蜚蠊,行夜,蛗螽三種,西南夷皆食之。」,《唐本草》中稱美洲大蠊「食之下氣」,《名醫別錄》記載其「通利血脈」。
  • 外來入侵物種——美洲大蠊lián
    生物學特徵 美洲大蠊繁殖能力強,無雄蟲時,雌蟲能進行無性繁殖,一對成蟲一年內可繁殖幾十萬隻;美洲大蠊食性複雜,咬食書籍和衣物,特別偏愛糖、澱粉等有機物質;美洲大蠊喜歡陰暗潮溼、溫暖的環境,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也強,成蟲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可以存活 2~3 個月,在斷絕水源的情況下也能存活 1 個月。
  • 南方大蟑螂,能把北方純爺們嚇哭|中國|美洲大蠊|蜚蠊|蚊子|德國小...
    南方也並非只有一種蟑螂,但能在室內發現其蹤影的品種,也數得過來。我們覺得南方蟑螂大,北方蟑螂小,其實它們根本不是同一個物種,它們的大小主要是由基因決定的。北方的小個子蟑螂也並不是尚未成年的大蟑螂。早在1980-1985年,福建省衛生防疫站就對室內蜚蠊做了調查,美洲大蠊、黑胸大蠊、褐斑大蠊和澳洲大蠊是當時福建廣布的優勢種,這些都是身長可至4釐米以上的大蟑螂。
  • 浙江台州檢驗檢疫局連續截獲美洲大蠊
    浙江台州檢驗檢疫局連續截獲美洲大蠊 2017-04-14 12:17: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台州4月13日消息(記者李佳 通訊員江飛劍
  • 四川解密美洲大蠊基因組圖譜
    近日,四川大學和四川好醫生藥業集團共同發布藥用美洲大蠊全基因組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首次揭示了這一藥用昆蟲的基因組圖譜。  2月9日,該藥業集團總經理助理沈詠梅告訴記者,她最近填寫了幾個國家的申請,希望讓與美洲大蠊相關的中藥更好走出國門。「以前嘗試過多次,因為標準不一還沒成功過。美洲大蠊基因組圖譜研究,將增大中醫藥走出國門的可能性。」沈詠梅說。
  • 蟑螂治病不是傳說,美洲大蠊是唯一入藥品種
    蟑螂治病不是傳說,美洲大蠊是唯一入藥品種市場信息網   2017-07-27 10:49:01   來源: 中國商務新聞網   評論:   鬱悶!胃病服藥後發現主要成分竟是蟑螂提取物?  虛驚!美洲大蠊是入藥品種 市場應用已非常廣泛  近日,家住府青路二段的張女士胃病發作,遂到附近公立醫院就醫。回家服藥後無意發現,醫生所開的其中有一個藥的主要成分竟然是美洲大蠊乾燥蟲體提取物。張女士非常鬱悶:「本不知道美洲大蠊是什麼,好奇之下在網上一搜,居然和蟑螂一個模樣。」
  • 美洲大蠊走向顛覆:從害蟲到可飲食入藥分幾步
    >美洲大蠊走向顛覆:從害蟲到可飲食入藥分幾步2017-07-14 20:07:5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另外,專家繼續向記者介紹說:「蟑螂雖然是害蟲,但蟑螂家族中的美洲大蠊卻是可以入藥的品種,它含有多種胺基酸、多元醇及小分子肽類等,具有消除炎症水腫,促進創面癒合等作用。目前市面上以美洲大蠊提取物為主要成分的藥品有康復新液、美洲大蠊研末、康復馨牙膏、康復馨抗菌凝膠等。
  • 美洲大蠊研末抗腫瘤成效顯著 已成臨床常用藥
    以肺癌為例,易瑞沙、特羅凱和美洲大蠊研末等都是患者常用的藥物。但前兩者作為化學藥物,副作用大,對患者身體損害嚴重,也讓更多的患者對這些藥物有了更為辯證的看法。據醫藥部最新統計數據來看,好醫生美洲大蠊研末作為美洲大蠊精製而成的抗腫瘤藥物,由於其安全性高和降低腫瘤疾病復發效果好的特點,已經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投入使用,也受到廣大腫瘤患者的推崇,成為腫瘤治療界的「明星」。
  • 美洲大蠊養殖基地走紅
    在四川,因為好醫生美洲大蠊養殖基地的走紅,美洲大蠊的研究引起關注。2010年,由好醫生參與起草的美洲大蠊標準已正式收載入《四川省中藥材標準》。  圍繞美洲大蠊種質資源、科學化養殖、系統藥學與產品研發三大核心方向,好醫生集團建立的藥用美洲大蠊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先後開展課題研究項目74項。
  • 合肥首次截獲隱匿幽靈蛛、美洲大蠊等有害生物
    近日,鳳凰安徽從安徽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處獲悉,在對3個由臺灣進境的裝載水洗白鴨絨和水洗白鵝絨的貨櫃進行檢疫查驗時,發現了蜘蛛、隱匿幽靈蛛、緣蝽和美洲大蠊等4種共計7隻活體有害生物,其中隱匿幽靈蛛和美洲大蠊為安徽首次截獲。
  • 合肥檢驗檢疫局首次截獲隱匿幽靈蛛、美洲大蠊等有害生物
    從安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官網獲悉,近日,合肥檢驗檢疫局在對3個由臺灣進境的裝載水洗白鴨絨和水洗白鵝絨的貨櫃進行檢疫查驗時,發現了蜘蛛、隱匿幽靈蛛、緣蝽和美洲大蠊等4種共計7隻活體有害生物,其中隱匿幽靈蛛和美洲大蠊為安徽省首次截獲。據介紹,美洲大蠊原產於南美洲,食性廣泛、喜食糖和澱粉、汙染食物、傳播病菌和寄生蟲,是世界性衛生害蟲。
  • 日照莒縣公安破獲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和美洲大蠊養殖戶被騙案
    2018年5-6月,莒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在縣局黨委的指揮下,對各類涉及民生的經濟犯罪案件持續保持嚴打高壓態勢,經過細緻排查,精準打擊,迅速出擊,順利破獲了以養老服務為幌子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和美洲大蠊養殖戶被騙案。該兩起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4人,刑拘4人。目前被逮捕2人,取保候審2人。
  • 西昌有座全球最大的蟑螂養殖基地 上萬平方米麵積 一條「護城河...
    但你知道嗎,蟑螂還可以入藥,發揮它的功效。美洲大蠊,是蟑螂家族中體積最大的。在四川西昌,就有一個全球最大的美洲大蠊養殖基地,這裡目前養殖有大約60億隻美洲大蠊,它們在短短6個月內完成一生的「使命」,被製成中藥銷往全國各地。近日,成都商報記者實地探訪了四川好醫生藥業集團位於西昌的美洲大蠊GAP養殖基地。
  • 雲南發現440餘種外來入侵物種 有美洲大蠊波斯菊等
    5月21日上午,雲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動物研究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收錄了雲南省境內發現的小管福壽螺、巴西含羞草、美洲大蠊等外來入侵物種441種4變種。
  • 進境船舶檢出美洲大蠊500餘只!中山港海關24小時燻蒸滅蠊
    後經中山海關技術中心實驗室病媒生物DNA條形碼鑑定和攜帶病原體檢測,該病媒生物品種為美洲大蠊。 據了解,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L.)是蜚蠊科中體積最大的昆蟲,原產於南美洲
  • 被蟑螂「圍攻」後,華師長江學者怒揭「小強」不死奧秘
    北京時間3月21日頂級學術期刊《自然》子刊《自然·通訊》在線發表了李勝團隊重要研究論文美洲大蠊發育可塑性的基因組和功能詮釋在昆蟲進化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用拖鞋打,明明打中了卻打不死;用藥物毒,一兩次之後就沒有效果了。」
  • 《本草中國2》全新展現中醫藥文化 講訴美洲大蠊的奧秘
    在《本草中國2》的第三集,攝製組走進四川西昌,從「本草」的角度,探秘了這個在高原城市一角的全國最大的美洲大蠊養殖基地,而這也是目前全國首家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GAP認證的動物藥材養殖基地。在人們普遍的認知中,美洲大蠊並沒有留下什麼印象,然而,美洲大蠊作為我國傳統的中藥材之一,其治病救人的療效卻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