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年豬裝香腸燻臘肉,這些都是農村的硬菜,粉絲說這樣的才正宗

2021-01-09 百家號

臘肉是炎陵山區的一道特色菜,也是過年時候的一道主菜,以炎陵平樂、石洲、十都、策源、中村、船形等山區最為出名。由於交通不便,大山裡的人們常在年關將至的臘月,邀上自己的親朋好友來家裡,把養了一年的一頭或者幾頭天篷元帥殺豬拔毛,飽餐一頓,這次我們也邀請了來湖南旅遊的朋友。

一般在炎陵農村,主人家將豬肉分一些給客人各自帶回,剩下的基本都要製成臘肉正宗的臘肉都是用火燻的,不過也有隻放在太陽底下曬乾的,那樣會顯得乾淨一些,但口味卻不地道了!真正地道的炎陵臘肉是金黃色的,必須用柴火慢慢燻,急不得。

從我記事以來,每逢過年,家裡都會製作幾塊臘肉。臘肉的燻制一般都選在臘月初,在殺年豬之後,豬肉均被切成一大條塊狀,而後,切割好的豬肉要放上鹽、花椒和辣椒(可根據個人口味調整)醃漬,放置在大水缸裡大概10天的時間後以繩索穿掛,懸掛在火塘炕上用柴火慢慢地燻烤——肉裡的水分被蒸乾了七成時,肉的顏色就變得金黃了,慢慢飄出些許香味,一塊塊的掛在柴火灶的上方。

燻烤臘肉的製作工藝,是很講究的。柴火只能使用材質很硬的雜木乾柴,這樣才有火力,而且它們的煙火特別適合燻烤出色香味俱佳的臘肉;不能使用松樹木,否則煙很多,肉就被燻黑、燻幹了。另外,肉也要距離火遠一點,太幹的肉不好吃。還可以用樟木,或添加橘子皮和柚子皮,這樣燻烤的臘肉更香、更好吃。

燻臘肉的屋子要便於通風散煙。「好的臘肉是細細烘烤的,不好的才用大火煙燻,現在的炎陵臘肉,已經少見金黃色的了。不僅是方法、工藝很講究,並且豬肉也是選用家養吃草料、喝山泉水長大的最好,這樣的豬肉味更清甜可口,口感綿長。這樣的臘肉在鍋裡一煮,肉香在很遠的地方都能聞到。

根據製作方法不同,臘肉的外形和口味會有很大區別;有在醃製後只用太陽曬而不用煙燻的,有用報紙裹起來掛在柴火灶上小火慢燻幾個月的,也有專門架起來用柴火燻的。燻制的臘肉相對比較正宗,製作全過程一般分為備料,醃漬,燻制三步。

選購臘肉,選購炎陵臘肉最好選用肥瘦適當的產品。在質量上主要把握,另外,還要當心「廉價」陷阱,正常情況下,一斤成品臘肉需要1.65斤鮮肉原料,也就是說,如果某種臘肉的價格只相當於1.65斤鮮肉的價格甚至偏低,那麼,消費者應該慎重選購。

中國八大菜系幾乎都有特色的腊味特產,自己家鄉的腊味不見得最好吃,但對每一個人來說肯定最特殊印象深刻的。一個廣東男子在湖南旅遊,邀請他來到了我們炎陵,自從品嘗了山裡好客炎陵人的臘肉,給他留下比較深刻印象,說吃著跟以前吃過的差別是非常大,在廣東也是非常少見到這麼黑不溜秋,但是香味濃鬱的臘肉,所以非常的難以忘懷並好奇。

在廣東,人們將燒味和腊味歸為一類,統稱燒臘。最常見的廣東燒臘包括燒鵝、豬肉叉燒。叉燒是廣東腊味的特色做法,加鹽醃製後加上生抽、蒜蓉、麥芽糖、南乳、五香粉、酒,往鐵插子上一插,放進爐子裡用火隔著烘焙。我們湖南人一般都不喜歡吃鹹甜混合的東西,但是這個廣東人在吃了湖南炎陵的山裡臘肉後,讚不絕口,吃了之後還叫朋友老鄉賣點給他,說要帶回廣東去!畢竟是真材實料,燻的臘肉那叫一個香啊,神仙都擋不住。

再來說說我們炎陵的腊味吧,是因為我小時候經常到各家蹭飯,那個時候我們家五口人,三兄妹年紀都不大,我經常領著弟弟妹妹出外打牙祭,常常在吃飽喝足打著飽嗝走出親戚鄰居家,還對淋在白米飯上的臘肉炒筍念念不忘,我現在吃臘肉吃法很多變,有時候拿來炒辣椒,香辣四溢,有時候放到鍋裡和米飯一起蒸,肉裡的肥油和香氣化入米飯裡,打開鍋一股混合米香和臘肉的香味往鼻裡衝,當場便食慾大增。

有時我又拿來煮筍子湯,筍子加上臘肉薄片,一鮮一陳,口味豐富,幾口下去只覺不枉此生,特別滿足。如今在農村柴火灶越來越少了,燻制臘肉也非常不易,一塊好的極品臘肉要好幾個月,市面上也出現了很多速成臘肉,那口感和品質就真的不敢恭維,不是每個廣東人都會遇到炎陵深山裡的極品臘肉,大家就切齒且珍惜吧!歡迎大家點讚評論轉發收藏走一波,支持一下小編!

相關焦點

  • 大洪山傳統美食(一)血花子湯 燻臘肉 薰香腸
    每年臘月,從鄉村到鎮上的街道,都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家家戶戶歡歡喜喜殺年豬。殺年豬就是備年貨,為慶祝新年的到來,也是犒勞自己一年來的辛勤勞作,也是迎接在外務工、念書的親人,也是籌劃未來的發展。可煎,可下火鍋,可作湯,鄉下農村殺年豬後,上下壪、左鄰右舍都聚在一起,稱作「喝血花子湯」。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鄰裡鄉親的和諧,盡在「血花子湯」之中。
  • 農村「殺年豬」要被禁止嗎?明確了
    那時候的肉食較少,平時是捨不得殺吃的,也只有每年春節難得吃一回肉。而「殺年豬」就在春節的時候,一年辛辛苦苦養的豬,終於可以宰殺,請來專門的殺豬匠,燒上幾鍋熱水,殺豬放血,去毛割肉,除了自己吃以外,剩餘的都賣給村上的鄉親,算是一份辛苦錢。而現在由於農村環境治理,加上沒有多少時間養豬,村裡大部分都外出,殺年豬的就少了許多。
  • 川東年味「殺年豬」
    豬不僅是人們的生活必需品,也是宴請賓客的佳餚,還是農戶的主要經濟來源,自古就有「烏金」一說。長在大巴山農村的孩子對於養豬的事最為熟悉。為了養到放心的土豬,人們更喜歡去熟悉的人家挑選豬苗,原生的黑豬仔比白豬、花豬走俏。當然也可以去豬市上現場選購。豬市一般在離鄉鎮中心街偏遠的角落裡。
  • 散文《殺年豬》 董凱
    殺年豬,是農村的一種風俗。在孩子們的眼裡,盼過年,就是盼著殺年豬。在屯子裡,只要聽到有豬的嚎叫聲,年的氣息就在村子裡瀰漫著……過年的日子也一天天的臨近了。
  • 過年規矩年豬三不殺,年貨三必辦,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鍾思宇話三農!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今日已是2021年1月2日,農曆冬月十九,離春節還有41天。此時,大家已經到了準備臘肉、香腸的衝刺階段,鄉下也開始殺年豬、分豬肉。
  • 農村老人說『年豬三不殺,年貨三需辦』,啥意思?有啥講究?
    如今距離春節不足二個月,外出打工的農民也都開始返鄉了,這些年大家相隔萬水千山,都有說不完的心裡話,嘮不完的故鄉情,當然也是農民購置年貨的繁忙時間,大家上街購買吃的、喝的、用的、玩的,一年忙到頭,也該歇歇養養身子了,以前在農村,農民還要殺豬過年,更顯的年味濃厚,農村老人還說過年有『年豬『三不殺』
  • 年豬叫,年快到!以前農村是這麼過年的...
    殺年豬要挑個好日子,屬牛、屬馬日子最佳,預示著年豬像牛、馬那樣壯實,屬鼠和屬羊日子也不錯。忌屬狗和屬猴日子,預兆年豬像狗和猴子那麼瘦小。也忌屬豬日子,那跟年豬是相衝的。最忌屬虎日子殺豬,老一輩說老虎會把豬叼走的。殺年豬場面很熱鬧,除了殺豬匠,還得需要兩三個壯士,拖的拖,拽的拽,拎的拎,才能把嗷嗷叫的年豬抬上殺豬凳,圍觀的鄉親那是裡三層外三層,擠得水洩不通。
  • 廣南:又到一年殺年豬時
    俗話說:「年豬叫,年快到」,這句話說的就是我國一些地區年前殺豬的習俗,稱為「殺年豬」。在農村,農民往往把殺年豬作為年末最後一件大事,這主要是為了各家過年期間準備好充足的肉食,久而久之,似乎人們就覺得惟有殺頭過年豬,大家才算真正感受到一股濃濃的年味兒。
  • 又到了一年殺年豬時,殺豬匠生意火爆,你家還有肥豬可殺嗎?
    又到了一年的年末,殺年豬成了農村入冬後的第一件大事。這殺豬的日子,是經過挑選的,不過這是以前,現在沒那麼有講究了,現在只需要約好殺豬匠,等著上門就行了。值得一說的是,預約很難,因為殺豬匠的生意實在太火爆。殺豬需要的傢伙事不少,像是滾燙的開水,殺豬用的板凳、大盆等都必不可少。
  • 還記得農村殺年豬嗎?被當垃圾扔掉的豬蹄甲,也有大用處
    在農村裡如果家裡還養豬的話,那再過不久又要殺年豬了。說起殺年豬,農夫就想起童年的很多趣事。 老話常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啊!這句話在今天應該反過來說了,吃豬肉的是真多,但是見過豬跑的卻真的很少了,除了在影視作品中,基本上很難再見到活的豬了,即便是在農村裡也是如此。
  • 又到一年殺年豬時,俗語「屠夫不殺五爪豬」什麼意思?
    立馬收到明天豬價 在許多農民心中,春節「殺年豬」,絕對是一道別樣的風景。儘管豬很殘忍,但人們過春節時,卻很開心。年豬肉在農村可以用來醃臘肉,想起臘肉的味道就直咽口水了。
  • 殺年豬,童年的幸福
    文|鄭鎖剛我小時候家裡窮,沒有殺過年豬,到了十五歲,贖身的時候,才殺了一頭豬。贖身,是我們慶陽的一種風俗。誰家生了男孩子,都要戴鎖子,意思是用鎖子拴住,就會長命百歲了。戴鎖子的人稱為幹大,一般是父母的熟人,或親戚。
  • 又到一年殺年豬時,俗語「屠夫不殺五爪豬」什麼意思?你怎麼看?
    又到一年殺年豬時,俗語「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你怎麼看呢?今天已經是臘月二十了,還有整整十天就到春節。在南方,一般人家都會在年前殺年豬,南方的年豬真的是自己家養了一整年,等到過年的時候殺了,自己家人用來過年吃肉的。但是在北方,殺年豬比較少,春節前也會殺豬,一般殺的豬是自己家用飼料育肥的豬,這種豬殺了之後除了分給自己家人之外,大部分都是拿出來在大街上擺上桌子往外賣的。
  • 贛南農村酒席上的硬菜,每一道菜都非常誘人,客家人舌尖上的美味
    贛南的農村,自古不論婚喪嫁娶就有自家辦酒席的傳統。像結婚、辦喪事、生孩子、給孩子辦滿月等等,都是需要大請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吃2~3席的。在贛州農村,那宴席上出現的可以說都是硬菜,可以說沒有城裡高檔酒店的漂亮但絕對更美味更親民,在農村上檔次、有分量的菜都可說硬菜,而農村酒席上的菜也都是非常講究有內涵,所以這樣的宴席才令人最懷念和嚮往,因為地道的宴席在城市裡根本吃不到的。
  • 殺年豬發現是「五爪豬」 認為不吉利討說法
    華商報安康訊(記者 張建全)殺年豬時發現豬毛有幾處長成了螺旋狀,紫陽女子唐某按照農村風俗,認為這是一件不吉利的事,便找到當初賣豬仔的男子鄧某討說法。近日,紫陽警方耐心勸導,快速化解了一起因輕信封建迷信引發的矛盾糾紛。
  • 為什麼人們總愛說殺豬過年,而不是說殺牛或者殺羊過年?
    在農村過年殺豬宰羊也殺雞殺牛的,而我們叫到最多的應該是「殺豬過年」,或者說叫「殺年豬」,很少聽到過說殺年羊,殺年牛的,這是為什麼原因呢?這個當然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如果說論數量,殺的雞可能比殺的豬的數量要多,如果說論價值,牛羊肉可比豬肉貴多了。追根到底,這還是民俗的原因。
  • 「吃在保山」年豬飯的記憶
    確定了殺年豬的日子,確定了要邀請的家庭後,主人家就要一一去邀請了,邀請與被邀請的雙方都會把彼此的謙遜發揮到極致。邀請者會說「我家要整那張皮子,你們要一家子來達我向太陽,吃箸醃菜。」不管豬肥或不肥,客人總是會說「這豬真胖啊,一脖刀的膘」 (「脖刀」是本地對菜刀的稱呼,形容豬肉的厚度有菜刀的刀刃到刀背那樣厚),而主人則會說「一點也不胖啊,只有一筷子膘」。彼此都把誇張手法運用到了極致,彼此也都圖個高興。而真正高興的就是我們這些小孩子了,對於一年都吃不上幾次肉的我們來說,殺年豬那天是可以好好的飽一下口福的。
  • 殺年豬,醃臘肉,那些快要消失的四川年俗
    小時候,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在四川的農村,每到過年之前,都是大家最興奮卻也最忙碌的時間。而在這眾多的準備工作中,有一件事情,是大人和孩子們同樣重視,並且感興趣的,那就是殺年豬。小的時候在村子裡,幾乎每家每戶都會養豬,不僅僅是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到了過年的時候,殺掉其中的一頭,用來招待客人,也是一個習俗。在我的記憶中,爺爺奶奶每次養兩頭豬,養半年的樣子豬就長到足夠大,可以用來賣掉或者殺掉吃肉。
  • 《吹年豬》- 殺年豬時最讓人大開眼界的是吹豬皮這道程序
    清理冰箱,發現旮旯裡還存著一袋16年春節冰凍起來的豬皮,當時是從鄉下殺年豬的土豬肉上割下來的,一直捨不得扔,存起來後就忘了,竟然一轉眼已經一年過去了!現在農村家裡殺年豬已經很少見。剛結婚那會兒婆婆家還養過豬殺過豬,此後再也沒有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