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鍾思宇話三農!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
今日已是2021年1月2日,農曆冬月十九,離春節還有41天。此時,大家已經到了準備臘肉、香腸的衝刺階段,鄉下也開始殺年豬、分豬肉。
光陰似箭,再過一個多月就該過春節了,因此,民間關於春節如何過的話題逐漸增多。可不行,前兩天和一個老農聊天,就談到了春節,談到春節的規矩,老農說,在鄉下過春節有很多規矩,但是有一個基本的規矩,那就是,年豬『三不殺』,年貨『三必辦』。
"什麼?鄉下還有這樣的規定?」當時我很疑惑,同時,我也不知道「年豬『三不殺』,年貨『三必做』」到底是什麼意思,所以,就請大家來告訴我。看見自己什麼也不懂,於是,便開言道:
第一年年貨「三件事」
放年貨是中國尋常百姓家不可缺少的第一件大事,年貨包含的種類很多,如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耍的、供地、送的、幹的、鮮的、生的、熟的,都叫「年貨」。
然而,每個家庭的經濟收入是不一樣的,因此,每個家庭購買的年貨種類也會有所不同。特別是過去,民間有許多低收入家庭,他們在辦年貨時十分簡陋,除了買些必需的食物外,連新衣服也捨不得買。
然而,不管多窮的人家,有三件年貨一定要放,那就是爆竹、對聯和年畫。由於這三樣東西能烘託出過年的氣氛,能使人心曠神怡,所以,即使家裡再窮,也要辦這三樣年貨。
上面的話就是「年豬『三不殺』,年貨『三必殺』」這一規律的詮釋。
可是在鄉下,雖然殺年豬大家都習以為常,但殺年豬也有許多講究,比如我們這兒有年豬「三不殺」,意思是說,當遇到三種豬時,遇到這三種豬不能殺,今天老張就來給大家說,到底哪三種豬不能殺?
首先,遇到仔豬產不殺的情況。有些農村家庭會在家裡養母豬,靠賣豬仔賺錢,而家裡有母豬的話,家裡養肥豬就不用再掏錢買豬仔,也能省下一大筆錢。所以在鄉下過年時,殺年豬不能殺生仔豬,是因為大家認為母豬對家庭貢獻很大,母豬養大家一年,全家養母豬過年,也算是感恩之情。
二是不殺病死豬不出售。平常在家裡養豬的人都知道豬很容易生病,有些病比較急,可能是因為家裡沒有及時請獸醫上門,豬已經死了。現在如果有一家屠宰場要上門殺死豬,豬的價格是被拒絕的,因為屠宰場只殺自己殺的豬。因為死豬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它死亡,而殺豬的人不僅負責殺豬,還負責賣出豬肉,如果賣出的豬肉出了問題,他就得對此負責。假如活豬被殺後發現有肉味,比如是黃肥豬,這種豬肉也是不能賣的,要及時挖坑,燒掉掩埋。
三是不明豬不殺。鄉下誰養豬,誰不養豬,基本上鄰裡都知道。由於這個原因,一般殺豬的師傅都會多問一下這頭豬養了多久?豬仔抓到了什麼?可以說知道這隻豬來路正不正,如果來路正不正,正派的殺豬師是不會殺豬的。因為從前一頭豬,可能是家庭主婦一年的勞動成果,也可能是來年生活的基本保障,如果這頭豬來路不正,很有可能是助紂為虐,實際上會害了別人,正如現在收廢品站不收通訊電纜一樣。
在以前的農村,大家還是有很多傳統的,這些傳統也許是農村的龐濤,但是現在農村的養豬戶已經不多了,雖然殺年豬的場面還很熱鬧。每次知道誰家有豬要殺,鄰居們都會紛紛提前打招呼,給自己留一塊肉,畢竟鄉下人家自己餵的豬比較放心,肉也比較嚼頭,大家都說是不是?
本期的內容就到這了,你有什麼想法?評論區一起討論下吧!記得關注我哦!
本文由百家號作者鍾思宇話三農首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