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冬病夏治,大家一定不陌生,一直會有人在我們耳邊提起這個詞,特別是我們長輩。冬季氣溫低,人體容易受寒邪的侵入,寒邪進入體內後會一直在體內堆積,因為外界氣溫和體內溫度的,溼邪會很難排出;而夏天外界氣溫較高,加上適量的運動,人體會出汗,出汗的同時溼氣會隨著汗液一起排出體外。
王偉,今年38歲,給人的感覺就是」油油「的,很多人會說怎麼會友友的呢?這個油油是指王偉的外表。王偉從事工具機的工作,每天和機器打交道。但是王偉的頭髮和面部總是出油,很多人會覺得他早上沒有洗臉,其實他還真洗了,只是他出油的速度比較快而已。
正常情況下,女生一般兩天洗一次頭,很多男生因為髮型的原因會一天洗一次,但是王偉的頭就不樣了,他可能需要半天就洗一次頭。早上明明洗頭髮了,到了下午的時候,就能看到王偉的髮型已經油亮了,而且臉上也會泛油光。
王偉自己也覺得天天油光滿面的很不好意思,就去中醫店裡諮詢了醫生,醫生告訴他你這是溼氣太重,在體內排不出來的表現,你要對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進行調整,溼氣排出來了,你的問題就解決了。王偉回到家以後趕緊調理,正值夏天,一個月的時間就有很大改變。
身體內溼氣重,除了王偉的這種情況,還有其他的幾種表現,身體有這幾種表現,一定不可忽視。
1、頭暈腦脹、昏昏沉沉
2、舌苔泛白、舌苔厚膩
3、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4、渾身乏力、沒有精神、嗜睡
5、皮膚瘙癢、胸悶
6、嘴唇發黃
7、尿液顏色發黃,有異味
要想將身體內的溼氣徹底祛除,這個夏天就是最好的時機,溼氣多半是吃進去的。我們都知道,中醫講究:藥食同源,溼氣我們也可以用吃來解決。
一、這些「招溼」食物,越吃溼氣只會越重!看看你經常吃嗎?
1、甜食
很多人生活都需要點甜,其實小編生活也需要來點甜。但是甜食一定要適量,」甜能生溼「,所以像蛋糕、甜甜圈、慕斯、棗泥等這些甜食還是少吃為好。
2、辛辣的食物
重口味的人對辣是瘋狂的熱愛,喜歡追求刺激,越辣越有味,越辣越想吃,雖然吃辣的東西會出汗,但是卻不是排溼反而會加重溼氣。像體質寒溼的的人可以適量吃些辣椒,但是對於體熱的人來說,吃完會上火,反而會加重溼氣。
3、生冷的食物
隨著夏季來臨,天氣越來越熱,對冷的食物更是愛不釋手,冰激凌、冰飲料、沙拉等,只要能吃的都想加點冰。但是這些行為和食物都會加重體內的溼氣,還會導致體內溼氣排不出來反而更嚴重。
二、怎麼把溼氣給吃沒?一起來邂逅這些祛溼食物,讓我們越吃越健康!
1、紅豆薏米湯
原料:紅豆60克,薏米50克,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
①將紅豆和薏米洗淨控幹,把生薏米放在鍋內翻炒,直至炒制表面呈黃色並且有香味為止。
②把紅豆和薏米放入高壓鍋內,加入適量的清水。
③蓋上蓋,熬煮大約30分鐘即可,出鍋後可適量加些冰糖。
另外像荷葉、決明子、鬱李仁等食材,對祛溼排毒也有很好的效果,大家也可以喝中醫推薦的發酵液——火麻荷葉酵液,是由荷葉、火麻仁、茯苓、鬱李仁、決明子等食材發酵而成的,這些食材經過提取發酵,效果會更好。
2、冬瓜粥—利水滲溼
主料:冬瓜120克,粳米120克,鹽、蔥各適量。
製作方法:①將冬瓜帶皮切成塊狀,將粳米洗淨
②鍋中加水,放入冬瓜和粳米,大火開鍋後,小火再煮20分鐘,煮成粥狀即可食用。
3、祛溼排毒」扛把子「——嘗試祛溼茶
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祛溼排溼,老祖宗體恤我們,早就在李時珍《本草綱目》一書中,就告訴了我們造福「溼」主們的祛溼茶,讓身體不再受溼氣的困擾,像薏米仁、赤小豆、芡實、陳皮、麥芽、苦蕎等食材具有健脾祛溼的作用,很多的老中醫也經常推薦給我們這款祛溼排毒小食方,藥食同源的原理如下:
薏米仁: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豐富,可以利尿消腫、健胃補虛,對排出體內溼氣有很好的作用。
赤小豆:利尿,能夠幫助排出體內的毒素和多餘水分。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宣肺止咳的作用。
如果上述材料自己製作泡茶水飲用的話,食材比較多,製作過程有些繁瑣,我們選擇可以中醫推薦的這款茶包,5分鐘衝泡時間,輕鬆搞定。
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卡片獲取,健康值得你這點付出!
上述提到的「招溼」食物,大家一定不要吃或者儘量少吃,不然體內的溼氣只會越吃越重。根據溼氣的幾種表現,大家可以看自己體內是否有溼氣,如果有溼氣的話,大家一定要多吃祛溼的食物,把吃進去的溼氣再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