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消化內科IBD團隊舉辦炎症性腸病義診活動。該院副院長李延青帶領,消化內科賈曉青副教授、楊曉雲副教授、劉超主治醫師、寇冠軍主治醫師,胃腸外科專家姜金波教授,放射科於德新教授,病理科張建平教授,營養科副主任趙妍以及朱愛芳、白建榮護士長參加義診。
「世界炎症性腸病日」是在全球範圍內最具影響力的炎症性腸病群體的節日。本次義診旨在喚起社會對炎症性腸病這一長期、致殘性疾病的關注和對患者群體的關愛,幫助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義診活動歷時4餘小時,前來問診的患者及家屬絡繹不絕,專家耐心地為患者解答相關問題,受到大家一致好評。
炎症性腸病病友會現場,白建榮對平時患者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地講解,讓患者更加了解炎症性腸病的病因、病症與治癒方式。同時,來自各地的患者與IBD專家積極進行互動,提出自己對本身疾病的不解及擔憂之處,楊曉雲、劉超等耐心為病人解答,並對其疾病發展的程度及出現的相應併發症提出相對應的個體化治療方案,使得患者病情能進一步得到緩解。
IBD的診斷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接受一定的輔助檢查,綜合分析才能確定,檢查手段包括抽血化驗、X線、CT、超聲、內鏡等等。患者的外科手術時機非常關鍵,需要外科專家的積極協助。營養支持是一切治療的的根本,營養支持任務艱巨,營養專家是後備支持力量。
IBD目前無法治癒,但通過系統積極的治療,多數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在不影響預期壽命的前提下,正常參與工作、學習,乃至結婚生子。早期診斷,積極系統的治療,正規的隨訪,多學科協作是病情控制的關鍵。患者往往需要反覆接受內、外科治療和長期隨訪,並且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習慣幹預非常重要,因此對於該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成為整個治療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曉麗 通訊員 白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