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11月2日訊(YMG 記者 王梓蓉) 1日下午16時許,煙臺某水族館飼養員李某在餵魚時,不慎被館內「小黃鰩」(鰩魚中的一種,也有叫老闆魚的)尾部的毒刺刺中右手腕部,李某當場暈倒……
鰩魚屬於軟骨魚類,種類繁多,全世界發現的鰩魚有100多種,我國沿海有記載的共13種。鰩魚身子扁平,尾巴細長,有些種類的鰩魚尾巴上,長著一枚或幾枚邊緣鋸齒狀的毒刺,如果被毒刺刺種人體,傷口將疼痛難忍,一旦搶救不及時,受傷者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2008年3月中旬,美國一女子遭「鰩魚」襲擊致死。
2006年10月,美國佛洛裡達一名男子被鷹翼鰩魚的毒刺刺中,所幸的是他最終保住了性命。
同年,一名澳大利亞野生動物研究學者被鰩魚毒刺刺中,最終喪命。
……
點開網絡,全球有關鰩魚毒刺傷人致命的案例還真不少,如今這種威脅已不再是遙不可及。
明知有毒加小心,25歲小夥還是「中槍」
1日下午16時40分,記者在煙臺山醫院急診室見到李某,身上還穿著水族館的特質工作服。「看他暈倒後,我們就趕緊把他送往醫院,衣服也沒來得及換。」陪同李某一起到醫院的水族館工作人員說。
李某告訴記者,自己今年25歲,被刺傷時正在給水族館內的魚餵食。記者看到,李某右臂手腕處有一個明顯的傷痕,大約有1釐米長,傷口周圍紅腫。
「被刺傷後,我當時就嚇暈了。」李某告訴記者,他剛進館時就聽其他人說過「小黃鰩尾部是有毒的」,所以每次餵養時他都會小心翼翼,沒想到這次竟被它刺中。
躺在病床上,李某的身體一直發抖。「現在沒啥感覺,就是上半身覺得麻木,傷口疼,時不時還覺得發冷。」李某說,應該沒多大事,休息一會兒就好了。雖然醫生建議他住院觀察,但李某表示不打算繼續住院治療。
被鰩魚刺傷的病人很少見
「清理傷口,止血。」煙臺山醫院急診外科馬醫生告訴記者,患者李某受傷傷口並不大,但右手手臂有明顯紅腫,等把傷口包紮好後,還要打點滴。不過,馬醫生告訴記者:「患者身體感覺麻木,紅腫都是鰩魚毒刺導致身體中毒所致,雖然,目前症狀表現並不嚴重,但還是建議患者能留院觀察,確保萬無一失。」
「一年也遇不到幾個這樣的病人,這種事也算是比較『稀奇』了。」馬醫生告訴記者,從醫這麼多年來,像李某這樣被鰩魚尾部刺傷中毒的患者並不多見。所以,慎重起見,還是希望患者能住院觀察。
「如果他決意不住院,那我們也沒辦法。」馬醫生很遺憾的告訴記者,因為接觸鰩魚被刺的病例並不多,到底鰩魚尾部毒有多深他並不了解,隨後,記者從醫院急診科了解到,打完點滴後李某和他的同事一起離開醫院。
隨後,記者查閱有關鰩魚被刺的新聞發現,被鰩魚刺傷的新聞並不多見,可是有被鰩魚刺傷的案例,傷者大多最後沒有保命,說明鰩魚毒刺的殺傷力還是很大,醫生提醒市民,一旦被鰩魚尾巴毒刺刺傷後,需及時到醫院治療,嚴重者可能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