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交易日,11月股市交易就要結束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11月歐美股市表現相當好,漲幅很大,美國股市創出歷史新高,日本股市創出29年新高,大部分股市漲幅超過10%。相比之下,A股11月表現平平,截至本周五,上證指數11月漲幅只有5.7%,創業板指數則下跌1.39%。
為什麼A股表現比較弱呢?這是因為A股的股價結構陷入兩難境地,箱體震蕩的格局很難打破,上證指數要突破盤局出現大漲,還是要靠金融等大盤藍籌股。
A股本周只有上證指數微漲
先來看本周A股的表現。
上證指數周一表現相當不錯,最高上摸3431.65點,也是本周的最高點,報收3414.49點,當日漲幅為1.09%。時隔2個月,上證指數再次站上3400點大關,雖然沒有突破今年最高點,但已經很接近了。但周二、周三的下跌,使得3400點得而復失。周五在工商銀行推動下上證指數又站上了3400點,報收3408.31點,周K線最終收出小陽線,本周微漲0.91%。值得一提的是,周收盤是今年最高點。
上證指數月K線圖
深證成指月K線圖
中小板指數月K線圖
創業板指數月K線圖
深市走勢完全相反,基本上是一路下跌走勢,深證成指周五報收13690.88點,本周下跌1.17%。中小板指數周五報收9028.19點,本周下跌1.17%,周K線3連陰。創業板指數周五報收2618.99點,本周下跌1.8%,周K線同樣是3連陰。
全球主要股市本周表現都不錯,尤其是亞洲股市,日本股市本周上漲4.38%、韓國股市上漲3.13%。和周邊股市相比,A股的確比較弱,唯一上漲的上證指數,漲幅也非常小。
全球大部分股市11月漲幅超10%
11月股市交易還剩下最後一個交易日,格局已定。這個月全球大部分股市表現相當好,基本上都是收陽線,大部分股市漲幅超過10%。
美國三大指數11月全部創出歷史新高,截至本周五,道瓊指數報收29910點,11月漲幅達12.86%,是今年最大月漲幅;標普500指數報收3638點,11月漲幅11.27%;納斯達克指數報收12205點,11月漲幅11.86%。
歐洲三大股市中,英國富時100指數報收6367點,11月漲幅達14%,為今年最大月漲幅;德國DAX30指數報收13335點,11月漲幅15.4%,創出今年最大月漲幅,而且月收盤位接近歷史高點;法國CAC40指數報收5598點,11月漲幅高達21.85%,這是30年來最大月漲幅。義大利、希臘股市11月漲幅都超過20%。
亞太股市中,日經225指數周五報收26644點,11月漲幅達15.96%,這是25年來日本股市最大月漲幅,創出1991年以來29年新高。韓國KOSPI指數11月同樣大漲16%,創出歷史新高。香港恒生指數周五報收26894點,11月上漲11.56%。澳大利亞、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印度等股市11月漲幅均超過10%。
A股11月表現弱於周邊市場
相比之下,A股11月的表現很弱。截至本周五,上證指數報收3408.31點,11月漲幅為5.7%。深證成指報收13690點,11月漲幅為3.43%。中小板指數11月衝高回落,報收9028.19點,11月微漲0.68%。創業板指數報收2618.99點,月K線收陰,11月下跌1.39%。
上證50指數月K線圖
滬深300指數月K線圖
即使表現最好的上證指數,月漲幅也遠遠小於海外股市。
為什麼A股表現這麼弱?我們看看板塊指數。11月上漲板塊主要是遠洋運輸、有色金屬等各種資源板塊、民用航空、住宿餐飲,遠洋運輸大漲32%,另外,銀行、券商、保險等金融板塊分別上漲9%、6%、5%,表現好的板塊基本上都是周期類股。下跌板塊中,包括體外診斷、疫苗等醫藥股跌幅最大,遊戲、網際網路等科技股都在下跌之列。
很顯然,11月板塊熱點正在切換,之前10個月表現最好的醫藥、科技股出現調整,周期股則開始上漲。上證指數佔比大的依然是周期股,周期股上漲導致上證指數這個月表現最好,值得一提的是,上證5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11月都創出今年新高,這是以金融股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上漲帶來的結果。周五,僅僅工商銀行上漲5.89%,以及其他大盤銀行股的小幅上漲,就使得上證指數上漲了38點。
中小板、創業板指數之前漲幅比較大,主要是一些權重大的科技股、醫藥股表現突出,然而,11月這些股票下跌居多,造成指數下跌。比如,創業板市值最大的20個股票,生物製藥股票佔三分之一,而智飛生物等股票11月跌幅超過25%,加上寧德時代等科技股下跌,也就造成創業板指數的回調。
指數要大漲還是要靠金融股
就是說,A股市場目前兩大板塊出現蹺蹺板現象,以生物製藥、科技為主的新興產業股票和周期股為主的傳統產業股票,無法同時上漲,這就制約了指數漲幅。新興產業股票上漲時候,創業板、中小板指數漲幅較大,上證指數表現就比較弱;周期股表現突出時,創業板指數就比較弱。同時,由於始終是上漲股票和下跌股票對半開,使得指數難以大幅上漲。
歐美股市之所以11月漲幅大,是因為這兩大板塊同時上漲。美國股市中,大市值的科技股如蘋果、微軟、亞馬遜漲幅在5%,雖然漲幅不大,但還是漲的。而周期股如石油、有色金屬、鋼鐵、航空、銀行等股票漲幅相當大,花旗、富國銀行、美國運通等漲幅超過30%。
反觀A股,銀行、石油等漲幅都不大,使得上證指數漲幅不大,加上近一半股票下跌,又拖累了指數,使得A股箱體震蕩的格局很難打破。由於基金等機構截至今年三季度持股結構還是以新興產業股票為主,現在有跡象顯示資金不斷流入周期類股票,會不會出現持倉結構大調整還需要觀察。如果未來周期股出現較大力度的上漲,那麼,上證指數就會有較大幅度的上漲。就是說,上證指數要突破盤局出現大漲,還是要靠金融等大盤藍籌股。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連建明
編 輯 | 陸佳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