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戰神名將數不勝數,為何只有關羽成為財神爺呢

2021-01-13 騰訊網

「白菜蟾蜍關羽像,開店求財三大樣」,說的是商人為求生意旺盛財源滾滾,一般會在經營場所擺放三類物件——玉白菜、銅蟾蜍、關羽像,其中尤以關羽像最為常見,在華人中影響最大。

擺放玉白菜很好理解,因為白菜通「百財」,意為招財進寶;銅蟾蜍一般為金黃色,頭朝營業場所內部,意為將財運叼回店內;關羽像要正對大門,可放入神龕供奉。

三類物件中只有關羽是古代名將,而古代戰神名將歷朝歷代數不勝數,為何關羽成為財神爺呢?

財神爺在我國由兩種形成途徑。

一為道教賜封形成,

一為民間信仰形成。

道教中的財神爺稱為財帛星君,掌管天下財務,曾有一部電影講的就是道教財神爺下凡布財,關羽屬於民間信仰形成的財神爺。

上圖_ 清代關公像

其實由民間信仰形成的財神爺有東南西北中五位兩類,分別為文財神東位比幹、南位範蠡,武財神西位關羽、北位趙公明,還有一個中位王亥。

五位財神中只有關羽獲得了儒道佛三家認可,將關羽納入各自的信仰體系裡,儒家稱關羽為「武聖」,與「文聖」孔子並列,道家將關羽奉為「關聖帝君」,為道教護法之一,佛教供奉關羽為「迦藍菩薩」。

到了現代社會除了特殊行業,比如東北二人轉供奉「大師兄」、漁民供奉「媽祖」等,其他各行各業武財神關羽信眾最廣,供奉最多,影響力最大。

上圖_ 關羽(160-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

關羽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民間財神爺呢?

一、關羽被各代統治者推崇

關羽生平讀過三國志的基本都清楚,生年不可考,亡於公元219年,三國時期蜀國名將,出身於鄉野民間,流落涿郡時結識了劉備和張飛,而後一直忠心耿耿的跟隨劉備東徵西戰,直至219年敗走麥城被馬忠所殺。

此後關羽被各代統治者樹為忠義勇猛的代表,公元240年,關羽被劉禪追封壯繆侯;公元1102年,被宋徽宗追封「忠惠公」;公元1107年,被追封「武安王」;公元1613年,被明神宗追封為「關聖帝君」;公元1652年,被清世祖追封為「關聖大帝」,到了清朝被追封為「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羽贊宣德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從侯到公,公到王,王到帝,帝到聖,各代統治者一步一步的將關羽推上神位。

雖說統治者推崇關羽是為了政治服務,但普通百姓並不懂那麼多,他們認為既然皇家都認為關羽可「稱聖列神」,那關羽一定是聖人神仙,官方對關羽的認可引導了民間信仰。

上圖_ 關羽山西運城石刻像

二、關羽忠義精神為商道所認可

古人經商理念為「不義之財不可取」,漢代劉向《列女傳·齊田稷母傳》中寫道:「不義之財,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這段話中看出古人認為不符合道義的財物不應該要。

關羽本身非為行商天才,也不像管仲、範蠡那樣憑藉自己的經商天賦攢下巨大財富,但關羽在曹操處時,被曹操封為「漢壽亭候」,後來決定離開曹操回到劉備身邊,「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關羽臨走前將歷次所受賜的金銀物資全部封存起來,將漢壽亭候的大印掛在堂上離開,此事還產生了一個成語「封金掛印」。

曹操多次欲收服關羽,讓與關羽交情深厚的張遼說服他,關羽言:「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

做生意最講究誠信兩字,關羽在曹操處時不忘劉備,時刻準備離開,對劉備忠誠;受用曹操金銀自覺不應接受不義之財,離去之時金銀大印皆歸還,且華容道放曹操離開是對曹操講信義,這種精神為商道所推崇。

上圖_ 曹操(155年-220年)

三、關羽懂會計,發明商用薄記法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關羽是中國會計行業的祖師爺。

據說關羽非常善於理財,尤擅長會計事務,在曹操處時,先秉明曹操不會一直身在曹營,後來離開曹營找劉備,為了不留話柄,關羽將曹操贈予的金銀物資以原、收、出、存四大科目在帳冊上記帳,臨別時帳冊記得一清二楚,財物分毫不差交還於曹操,所收所支一目了然。

這種簡單明了的記帳方法流傳開來,被後世商人所用,因此也稱商用薄記法。

關羽懂會計的另一種證據是,民間傳言算盤是關羽發明的。

東漢徐嶽的《數術記遺》記載:「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這是我國現存古籍中最早出現珠算一詞,因此珠算推算在東漢之前已存在,介於關羽發明了記帳法,有人認為算盤也是漢末三國時期關羽發明。

上圖_ 《數術記遺》是東漢時期編撰的一本數學專著,內有中國特色的十四種算法

四、民間小商人自發將關羽當做保護神

古代行商遠不如現在安全,道路不便、環境險惡、野獸出沒、沿路劫匪等等,小商小販們為了行商安全,會在一些人跡罕至沒有旅館的地方建立小舍以中途停留,後來變成建立關羽廟,一方面借關羽的勇謀忠義為自己壯膽,另一方面也是祈求關聖人保護,關羽廟成為行商旅人的中途落腳地,而後漸漸成為行商之人的保護神,再後來發展成為各行各業的財神。

據說關羽早期在鄉野時賣過豆腐,被豆腐屆尊為保護神,打過鐵,被打鐵屆尊為保護神,又因為他的武器是青龍偃月刀,被賣刀的也尊為保護神,各行各業爭相認他為神,久而久之,商界就將關羽當成了財神。

上圖_ 河南省洛陽市關帝廟

洛陽有關帝廟,相傳為關羽首級所葬之地,現在成了人們燒香求財的地方。

筆者亦不能免俗,曾去洛陽關帝廟賞遊,去時正值桂花盛開,香氣撩人,廟內香火鼎盛,遊人如織,上到耄耋老人、下到垂髫稚兒,無不虔誠跪拜關帝神像。神像前方及四周鑲嵌著許多關帝小金身,都是虔誠的信客捐香火錢供奉的。

關帝廟最後方是關羽的陵墓,筆者按照廟內工作人員的介紹順時針繞了一圈,這樣就算掃墓了。

傍晚再次經過,廟門已關,仍然有香客在牆根燒香。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關羽斬殺十六位大將,那麼真實歷史關羽如何呢?
    最為人熟悉的有諸葛亮和司馬懿,兩人可以說是三國時期的頂級謀士,甚至是在古代史中,兩人的能力都是異常超群的。可是在歷史上,諸葛亮的名聲要比司馬懿好很多。古代的時候人們信奉」忠君「的思想,從這一點來看,諸葛亮無疑是做到了極致,可是司馬懿就成為了叛臣賊子。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建立了晉朝,從這一點來說,司馬家族就已經是不忠了。
  • 三國時代名將不少,但只有關羽經常中箭,這其中有何原因?
    三國時期的名將不少,但能夠成為受萬人敬仰的人卻不大多,而可混到「武聖」這個級別的人就更加寥寥無幾了。不過關羽關雲長卻恰好完成了這些看起來好像實現不了的偉大藍圖。按照陳壽的《三國志》所載,關二爺是一個忠義無雙的大將。據羅老的《三國演義》刻畫,關羽是位驕傲卻又義薄雲天的猛將。
  • 為何呂城不能修關帝廟,方圓15裡禁止祭拜關羽?與一個人有關
    孔子學院大行其道,人們將文聖孔子的儒學與銅像傳播到世界各地去,但鮮少有人關注武聖關羽,也只有逢年過節以及有求功名利祿之時,人們才會去關帝廟祭拜。當然,這在佛教凋零的現代中國是十分正常的,但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在歷史長河中,呂城竟然一直不能修關帝廟,且方圓15裡禁止祭拜關羽。這背後究竟藏著什麼秘密呢?
  • 關羽一生看得起幾個人?數來數去就4個,2兄弟2名將,名字很熟悉
    說起古代的名將,三國時期的關羽,自然是榜上有名,威震華夏的他,在後世更是有了「武聖」的稱號,除去關羽的才能,大部分人更加佩服關羽的品格,正如《三國演義》裡面羅貫中所說,「雲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然而驕傲,卻同樣也是關羽的弊端,他看不起敵人,從顏良到呂蒙,看不起盟友:孫權希望以其女兒嫁兒子,結果被站定解體的拒絕
  • 「壯繆」是褒義還是貶義呢?為什麼關羽的諡號是「壯繆」?
    公元260年劉禪為了表彰先輩功臣的功績,為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四個人追加了諡號,其中關羽的諡號為壯繆侯。壯繆侯在古代並不是一個好的諡號,古代的諡號有好有壞,好的諡號是宣揚大臣的功績,壞的諡號則是羞辱大臣的過失,一個人如果獲得壞的諡號,還不如不獲得諡號。
  • 關羽武聖值得入手嗎?對比一下冰封戰神的特效,玩家心裡有數了
    你們是不是已經知道關羽武聖30號上線的消息了?這可是五虎將最後一款皮膚,品質是傳說級別,官博更曝光了它的特效。那關羽武聖值得入手嗎?對比一下冰封戰神的特效,玩家心裡有數了。
  • 一代名將關羽為什麼會敗在「吳下阿蒙」的手上
    在我們看來,從「吳下阿蒙」到拜將封侯成為國之棟梁,似乎有十萬八千裡,即使是運氣很好,在戰場上打不死,充其量也就是個曹操手下的典許之輩,或者劉邦手下的灌滕之屬,一勇之夫怎麼就蛻變成了一位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文武全才,成為老大孫權讚不絕口的國士,他究竟有什麼奇遇?其實一點奇遇也沒有。208年,呂蒙跟著周瑜大敗曹軍,佔領江陵,他因功被封為偏將軍兼任尋陽令。
  • 關羽本是一名武將,為何死後會成為佛教的伽藍菩薩呢?
    關羽,三國時期蜀漢名將,他本是一名勇猛無敵的武將,最後他竟然會出現在寺院,化身伽藍菩薩,成為佛教寺院的兩大護法之一。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實際上,這其中有一段離奇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關羽的雕像為何總是閉著眼?不是閉目養神,真實原因讓人膽顫
    關羽的雕像為何總是閉著眼?不是閉目養神, 真實原因讓人膽顫導語:關羽作為三國時期的名將,以義薄雲天以及忠肝義膽著稱,也得到了那個時代很多諸侯的青睞。後來到了唐朝宋朝時期關羽開始被人敬仰,很多地方也有他的雕像。
  • 關羽的雕像為何總在閉目養神?老木匠一語道破:他睜開眼就麻煩了
    而歷史中一直都有很多關於關羽相貌的記載,稱關羽是一位相貌非常英俊的人,傳統的丹鳳眼和一對臥蠶一般的眉毛,就連他的鬍子都是漂亮又長。  然而,既然關羽的眼睛如此漂亮,為何古代的木匠要把武侯祠裡的關羽雕像弄成閉目養神的狀態呢?要知道這一原因,就必須從關羽所在的三國時期開始說起。
  • 正財神趙公明的前世今生,從隕落的金烏成為掌管天下財運的財神爺
    千萬不要一顆虔誠的心而迎錯了財神,今天閣主就來告訴大家一些關於財神爺的故事。大年初五迎財神——元帥趙公明大年初五迎財神,迎的不是別的財神正是正財神,天下財神之首的財神爺——趙公明,趙大元帥!但是現在很多人往往都是不知道迎接哪位財神爺,經常把財帛星君李詭祖與大元帥趙公明弄混淆,今天我就跟大家來說說趙大元帥的前世今生。
  • 身高9尺的關羽到底多高?2.1米的大將,放NBA裡可當中鋒!
    事實上,關羽之所以能在三國時期被稱為「五虎將之首」,主要是因為他的大高個。試想一下,身高兩米一的關羽在沙場上遇見了身高一米八的敵人,誰的獲勝機率會高一些?舉個容易理解的例子,這就好比易建聯跟郭艾倫一起參加扣籃大賽,郭艾倫要用盡吃奶的力氣才能把球扣進去,而易建聯只需要輕輕一跳。其實,在冷兵器時代,身高確實是個巨大的優勢,可在成為將軍之前,關羽僅僅是一個通緝犯。
  • 孫權為何非要殺死關羽,他的真正目的是什麼?絕非攻佔荊州
    為了給漢中喘息的機會,關羽率領屯養多年的荊州精銳,向襄樊地區的曹仁發起猛攻。如此一來,曹操便揮師襄樊,撤掉長安的大部分兵將,前往救援曹仁,以保中原重鎮不失。然而,關羽畢竟是三國公認的名將。打他主意的人,不單單只有曹操,就連名義上的盟友也會隨時盯上他。
  • 關羽的武器不是青龍偃月刀?而是它,名字更霸氣!
    「青龍偃月刀」的說法出自《三國演義》,它作為關羽的標配,早已深入人心。而三個關鍵的證據,證明歷史上關羽的武器可能根本就不是偃月刀,更不可能叫「青龍偃月刀」,關羽原武器的名字比這更霸氣!其實很多人,並不在乎關羽的武器究竟是什麼,因為在他們看來,一代戰神關羽,所使用的武器一定是十分霸氣的,無論是造型上還是名稱上,因為這樣才符合關羽的形象。
  • 古代兵器到底有多重?三國名將兵器換算成現代重量,很多人被逗笑
    從越王勾踐劍,到秦王劍,再到三國名將諸多武將的神器,以及隋唐演義裡李元霸的鐵錘、裴元慶的銀錘,甚至孫悟空的金箍棒,都可以看出,兵器對戰鬥力的影響,至關重要。自古就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說法,這點在古代的武將身上尤其突出,畢竟有趁手的兵器與沒有趁手的兵器,所發揮出來的戰鬥力可不是一個量級的。
  • 生涯僅僅獲得1次聯賽冠軍,巴蒂為何會被球迷稱為「戰神」?
    如果要在外國的球星中選擇一個氣質最為貼切「武聖」關羽的人,我一定會選擇「戰神」巴蒂斯圖塔。一頭飄逸長發,深邃且堅毅的眼神,風華正茂的巴蒂是如此的帥氣,甚至連央視的主持人都曾經為他哭泣,巴蒂也成為了一代人心目中的偶像。SO,問題來了,生涯僅僅獲得1次聯賽冠軍,巴蒂為何會被球迷稱為「戰神」?
  • 關羽愛兵如子,為何他敗走麥城時,幾乎無人願意追隨?原因很簡單!
    關羽中國古代文明中是一名忠義的武神,在中國人的心中具備非常高的地位。 刨去非常多神話顏色的外套,在經歷上的關羽也是真確神勇無雙。 尤為是在他早些年間,從斬華雄顯威名首先,一起上毫無對手,不管袁紹的名將顏良、文丑,或是曹操為了阻截他所設的五關六將,在關羽看來,都但是是手起刀落罷了。 可即是如許一名武神,在性命的末了階段,卻非常悽楚。
  • 關羽「九尺」,張飛「八尺」,劉備「七尺」,古代一尺到底是多高
    在古代小說裡,尤其是武俠,我們都經常會看到對一個男生的描述是:此人身高八尺。若是要突出其勇猛,通常是:此人身高八尺,威風凜凜。若是要突出其帥氣,通常是:此人身高八尺,面如冠玉。那究竟有多高呢?每尺到底是多長呢?之前也有專家預估過:按現代的釐米測量方法一尺大約等於33.3釐米。
  • 關羽雕像霸氣十足為何又閉目養神?睜開眼代價太大?究竟怎麼回事
    相信關羽這個人大家都不陌生,憑藉自己的一身膽識和超高的武力成為大家炙手可熱想要爭奪的對象;曾經曹操就曾邀請關羽吃飯喝酒,還放下身位同他一起騎馬射箭下棋,就連曹操的嫡系恐怕都享受不到這樣的待遇,但關羽始終思念著自己的兩個兄弟,曹操知道後非但沒有像對待其他人一樣將他處死,反而出人意料的更加鍾意關羽,選擇放關羽回到劉備的身邊,而這也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由來。
  • 關羽張飛二人,一個賣棗,一個殺豬,兩人的絕世武功從何而來?
    而關羽和張飛二人是三國時期的猛將,素有萬人敵的稱號,只是關羽一開始是賣棗的,張飛也是殺豬的出身,他們並不出身於將門世家,為何一出場就有蓋世神功?兩人的絕世武功從何而來呢?關羽曾經打棗五六年,因此臂力驚人,耍得起青龍偃月刀,但是多年打棗的功夫也給他自身帶來了很大的缺陷性。因為他說使用的關刀太過於沉重了,所以他沒有辦法步戰,只能馬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