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本是一名武將,為何死後會成為佛教的伽藍菩薩呢?

2021-01-08 密探零零發

關羽,三國時期蜀漢名將,他本是一名勇猛無敵的武將,最後他竟然會出現在寺院,化身伽藍菩薩,成為佛教寺院的兩大護法之一。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實際上,這其中有一段離奇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當年,關羽圍困圍襄樊,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鋒芒,這可謂關羽最輝煌的時刻。但後來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最後兵敗被殺。關羽的頭顱被孫權送給了曹操,並被曹操葬在了洛陽,而他的身軀則被孫權葬在了當陽,因此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裡」。

關羽以忠義而聞名天下,他的故事並沒有因為身死而結束,反而恰恰是剛剛開始。傳說隋朝天台宗的創始者智者大師正在打坐,突然在南方天空湧現一片烏雲,烏雲有一個騎著棗紅馬,青龍偃月刀就是無頭,一邊走一邊說:「我的頭在哪裡,我的頭在哪裡。」

智者大師一看原來是關羽在找自己的頭顱,於是他反問關羽:「雲長,一生南徵北戰過五關斬六將,誅顏良斬文丑,殺了那麼多的人,他們也向你要頭,你可怎麼辦呢?」關羽一聽,低頭不語。隨後,智者大師又跟他講了很多佛法,並勸其皈依佛門,做佛門的護法。關羽聽後,欣然接受,誓願作為佛教的護法,稱為「伽藍菩薩」,並與韋馱菩薩一起並稱佛教寺院的兩大護法神。

關於上面關羽化身伽藍菩薩更多是一種傳說,而關羽之所以能夠成為佛教的護法,主要原因還是人們敬重他的忠義,民間將其神化,將他視為正義的化身和守護神,而佛教就順應民意,將其上升成為「伽藍菩薩」。各位,你們說呢?

相關焦點

  • 佛教中的伽藍菩薩,為何還是財富的「守護神?」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農曆正月初五是財神爺生日,華夏大地有迎財神習俗,家家戶戶會懸掛財神像,希冀財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說到財神就不得不提忠勇雙全的關羽,而在佛教中關羽不僅是財富的守護神,還是護持正法、庇佑眾生的「伽藍菩薩」。
  • 從殺敵如麻到佛教護法,武財神關羽是如何成為伽藍菩薩的?
    提到伽藍菩薩,很多人會很自然想到忠勇雙全的關二爺關羽,許多寺院的伽藍殿內,供奉的也是關羽像。其實佛教中的伽藍菩薩並不是單只某一個菩薩,而是所有護法善神的總稱,像佛陀時代的給孤獨長者、波斯王等等都是伽藍菩薩。佛教傳到中國,關羽就成了伽藍菩薩。
  • 揭秘佛教護法伽藍菩薩武財神關公的前世今生
    編者按:關公被廣大佛寺尊為伽藍菩薩,「關公信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信拜人數眾多。2019年適逢關公大義歸天1800周年,各地以不同的方式,紀念以「忠、義、仁、勇」著稱的關公。關羽是三國期間一名武將,為何會在寺廟裡當護法菩薩?鳳凰網佛教特別編發此文,帶您了解。
  • 關於護法神,伽藍菩薩的由來
    很多人會在家裡供奉菩薩,如果你明白這其中的意義,那麼佛像就算是開光了,如果不明白的話,天天像菩薩供奉的水果和香對於菩薩來說就是一種賄賂行為。今天就來介紹人們會供奉的菩薩之一——伽藍菩薩。關於護法神,伽藍菩薩的由來是什麼呢?其實伽藍菩薩的全稱是僧伽藍摩菩薩的簡稱,也就是指僧人們所待的地方。他的職責是獎賞善人,懲罰作惡多端的壞人,除此之外,他還會保護寺廟以及那些修行者。
  • 「伽藍菩薩」的由來!
    關於佛教的財神,前面小禪也跟大家聊過,佛教有自己的財神,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聞天王」他就是佛教的財神。那麼有很多人把,伽藍菩薩當成了「錢來菩薩」!這不前兩天就有一個信士來到寺院問小禪,說錢來菩薩在哪?伽藍菩薩,梵語 sajghārāma 之略譯。全譯為僧伽藍摩。又作僧伽藍。意譯眾園。又稱僧園、僧院。原意指僧眾所居之園林,然一般用以稱僧侶所居之寺院、堂舍。直至後世,一所伽藍之完成,須具備七種建築物,特稱七堂伽藍。
  • 什麼是伽藍?伽藍菩薩是誰?伽藍菩薩的三位代表
    伽藍是什麼意思?伽藍又稱為僧伽藍,是梵文samghārāma僧伽藍摩音譯的簡稱,意為「眾園」,即大家住的地方,特別指的出家人所住的園子。慧苑《華嚴音義》中記載:「僧伽藍,具雲僧伽羅摩。言僧者,眾也;伽羅摩者,園也。或雲眾所樂住處也。」
  • 伽藍菩薩聖誕將至,帶你認識一下你所不知道的「伽藍菩薩」……
    伽藍贊伽藍主者 合寺威靈欽承佛敕共輸誠擁護法王城為翰為屏 梵剎永安寧南無護法藏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伽藍」又名「僧伽藍摩」,是「眾園」的意思,一般是指僧眾居住的場所,也就是指「寺院」。《十誦律》云:「地法者,佛聽受地,為僧伽藍故,聽僧起房舍故。」在漢傳佛教寺院中,為了僧眾能專心辦道及誠謝護法神的護佑之心,特別在寺院建有「伽藍殿」,專門供奉伽藍菩薩。伽藍菩薩,狹義而言,指守護伽藍的諸位菩薩。廣義而言,泛指所有擁護佛法的諸天善神。早期佛教中通常以給孤獨長者、祇陀太子和波斯匿王來代表伽藍菩薩。
  • 農曆六月三日 佛教護法伽藍韋陀菩薩聖誕
    成都青城山泰安寺韋陀像(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攝影:王琬)2014年6月29日,農曆六月三日,韋馱菩薩聖誕。韋馱,現在也常寫作韋陀,是佛教護法神。因此佛教將韋陀尊為驅除邪魔、護持佛法的天神,也是護法伽藍之一(據《七佛八菩薩大陀羅尼神咒經》說,佛教伽藍神是保護伽藍亦即寺廟的神)。漢地寺廟是從宋代開始(或說唐代道宣律師感得韋馱形象之後)供奉韋陀,稱為韋陀菩薩,站在彌勒佛像背後,面向大雄寶殿,護持佛法,也護助出家人。
  • 「08/13(四)農曆六月二十四」恭祝伽藍菩薩「關聖帝君」聖誕
    那這些菩薩,處處示現~關羽的前世,老百姓缺水,他寧可被斷臂,也要想盡辦法用水來給老百姓耕作,所以 關聖帝君的忠義,裡面有一個大慈大悲,叫「外剛內柔」!所以在佛教,你要成就任何事,你要消除種種障礙,一定要禮請護法。將關聖帝君/伽藍菩薩,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修行的護法,因為不可思議!
  • 觀世音菩薩法力並不是最高,為何卻在漢化佛教中最受歡迎?
    作為低於佛一等的觀世音菩薩,他的法力並不是最高最大,而且,他也只是接引眾生往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的左脅侍(右脅侍為大勢至菩薩)。 但令人奇怪的是,觀世音菩薩在東方的漢化佛教中,享有的知名度卻是最高,最受歡迎,這是為何呢?
  • 非佛非道的「九蓮菩薩」是明朝太后,為何會這樣?今日是其誕辰
    在我國的佛道神仙文化中,對於後世真人死後被吸收宗教文化裡,並被認定為神仙的人非常多。最著名的就是關羽,道教稱「關聖帝君」,佛教稱「珈藍菩薩」;其他諸如此類的不勝枚舉。這位「九蓮菩薩」不光擁有佛教廟宇,竟還有配饗道教泰山碧霞元君的塑像和大殿,終至於弄的「非道非佛」,可如今為何會這樣仍然存在和供奉呢?這一切都要從明朝萬曆皇帝說起……
  • 靜波法師:家裡可不可以供韋陀和伽藍菩薩作護法?
    供佛菩薩的意義是什麼?(圖片來源:資料圖) 問:家裡供佛可不可以供養韋馱和伽藍為護法? 靜波法師:也不是不可以,可以呀,也完全可以!供護法菩薩也無所謂。但是,你把護法供在那了,你就得向他學習,你也要護持正法。你僱他給你打工,那不行。 你得自己去感悟,自己去擔當、負責任,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不是給你幹活的,他是讓你幹活,讓你去改變你的心態。
  • 佛教紀念日:農曆十二月二十三 監齋菩薩聖誕紀念日
    監齋菩薩(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2013年2月3日,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是監齋菩薩聖誕紀念日。佛教在印度時就有在廚房繪製監齋菩薩的傳統,在佛說經典和義淨三藏的記載中都有所記載。監齋菩薩,指監護僧眾齋食之神祇,在我國稱監齋菩薩。此菩薩為青面朱發,據《禪林象器箋靈像門》載,清代僧寺稱監齋使者為監齋菩薩。依《剪燈餘話》《聽經猿記》等書所說,有袁秀才者,喜戲舞跳梁作小兒態,有時舒兩足坐於龕中,以靛塗面,令廚人向其致敬道:「此洪山大聖監齋也。」此後寺廚即供奉之。《教苑清規‧監齋回向式》云:「奧者,宰一寺之封疆;灶者,典眾人之喉舌。威靈有正,正直無私云云。
  • 八大菩薩分別是誰?佛教八大菩薩的來歷
    他是一生補處的菩薩。所謂補處,是此菩薩可彌補佛陀位置的意思。  彌勒菩薩在大乘佛教經典中,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摩訶薩,是世尊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未來將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來佛),即賢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其龐大思想體系由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闡釋弘揚,深受中國大乘佛教大師支謙、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 與佛有緣之人必備的全年重要佛教節日大全,值得收藏|菩薩|釋迦牟尼...
    2020-11-21 11:58:59 來源: 小佳的生活 舉報   佛教節日是佛菩薩出生
  • 【佛子必備】2021年佛教節日一覽表,值得收藏!|菩薩|釋迦牟尼佛|觀...
    佛教有非常多的節日,是我們佛弟子必須銘記的,即便做不到每日供燈禮佛,至少要在佛教的節日和十齋日,這些重要的日子,來敬拜佛菩薩,在佛前燃燈供養。  其中以農曆四月初八的佛誕日、七月十五佛歡喜日、臘月初八佛成道日為佛門當中最為重要的三個佛教節日。
  • 《禱靈鰻菩薩文》:省庵大師教導如何解決當代佛教三大弊病
    按說,不殺生是佛教的基本價值觀,一位佛子反對殺生是天經地義的事。作為被後世推崇為淨土祖師的出家人,作文反對殺生看似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應該寫不出什麼更有啟發性的內容。但是認真閱讀此文,仍然可以發現一些值得細細玩味之處。佛門聖地殺生緣何成為慣例?從省庵大師的文章可以看出,當地官府殺豬祭祀靈鰻由來已久,早已成為慣例惡俗。
  • 佛教:曇花一現為韋陀,韋陀菩薩與曇花的故事
    韋陀菩薩原是一位古佛化身,以行慈悲故而被稱為菩薩,以降魔護法,破邪顯正之故,而現金甲天神相。中國佛教寺院中,韋馱菩薩像常威武地立於最靠近寺院門口的四天王殿內,面向著寺院,以守護伽藍(即道場之意)。其形像大多為身穿甲冑的雄壯武將,手持金剛杵,或以杵柱地,或雙手合十,將杵擱於肘間。
  • 佛教 地藏王菩薩
    ○ 地藏菩薩的慈悲通常一般人只要提到地藏菩薩,大家的腦海中總是會浮現陰深深的、恐怖、幽冥、地獄、鬼魂、冤魂、好兄弟等之聯想;這也難怪,因為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常救度鬼道眾生,令人難免會「胡思亂想」。其實地藏菩薩並非只管幽冥眾生而已,在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教化區內所有娑婆世界之六道眾生,地藏菩薩都不辭辛苦的加以救拔,使令解脫。
  • 佛、菩薩、羅漢、天神
    佛教諸神有著龐大的體系,在五臺山的寺院中常見的有佛、菩薩、羅漢、天神。佛是佛陀的簡稱,意為覺者,是佛教修行的最好境界。覺有三層含義,自覺、覺他和覺行圓滿。羅漢和天神卻最後兩項,菩薩缺最後一項,只有佛才是三項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