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美麗的蜂虎,其實「住」在土洞裡?

2021-01-12 鴉雀有生

在全世界一萬多種現生鳥類當中,有一類被稱作「蜂虎」,它們見於亞洲、歐洲、非洲和澳洲的熱帶及溫帶地區,以空中飛捕昆蟲為生,尤其偏好取食蜂類。根據這一習性,它們的英文名被稱作bee-eater,而早在商務印書館1922年出版的《動物學大辭典》裡就已經用「蜂虎」來稱呼這一類鳥了。

 

蜂虎科一共有28種,它們以羽色豔麗而著稱,生活在中國境內的9種自然也不例外。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生活在西藏東南部、四川南部、雲南、福建、兩廣地區和海南的慄喉蜂虎(Merops philippinus)。

蜂虎屬「二十五羅漢」,從左至右,從上到下依次是黑蜂虎(M. gularis),「藍須蜂虎「(M. mentalis),藍頭蜂虎(M. muelleri),赤喉蜂虎(M. bulocki)、白額蜂虎(M. bullockoides)、小蜂虎(M. pusillus),藍胸蜂虎(M. variegatus)、紅胸蜂虎(M. oreobates),燕尾蜂虎(M. hirundineus),黑頭蜂虎(M. breweri),索馬利亞蜂虎(M. revoilii),白喉蜂虎(M. albicollis),綠喉蜂虎(M. orientalis),藍領蜂虎(M. boehmi),藍喉蜂虎(M. viridis),「菲律賓蜂虎」(M. americanus),藍頰蜂虎(M. persicus),馬島蜂虎(M. superciliosus),慄喉蜂虎彩虹蜂虎(M. ornatus)、黃喉蜂虎(M. apiaster),慄頭蜂虎(M. leschenaulti)、粉蜂虎(M. malimbicus),紅蜂虎(M. nubicus)和南紅蜂虎(M. nubicoides),引自Birds of the World


霓裳羽衣

慄喉蜂虎頭頂、枕部和背為綠色,腰以下和尾羽則為亮綠藍色,因此其英文名是Blue-tailed Bee-eater,直譯即為「藍尾蜂虎」。它的胸部和腹部淺黃綠色至淺綠色,尾下覆羽則為藍綠色。除此之外,它的喉部為鮮豔的慄色,中文名也由此而來。

空中獵手

時常可以觀察到慄喉蜂虎站在樹頂、電線桿頂或是電線上,這時往往是在準備捕獵。它會仔細觀察周圍飛過的大型昆蟲,伺機起飛追擊獵物。它一般從獵物下方展開攻擊,用長而下彎,像是一副尖鑷子的喙咬住昆蟲。得手之後,它常飛回起飛的地方,用喙叼著在枝幹或其他物體表面反覆摔打獵物,有時還會來回刮擦獵物的腹部,以去除毒刺及毒液。處理完畢過後,它才會放心地吞下大餐,再進入下一次的覓食。蜜蜂、胡蜂、蜻蜓和蝴蝶等較大型的昆蟲都在慄喉蜂虎的菜單上,生活在不同地區的種群主要的取食對象隨當地環境不同而略有差異。儘管雌雄外形相近,但在繁殖期雌鳥會接受來自雄鳥的餵食,這時候就可以憑藉行為上的差異來區分不同性別。

 

土洞居士

跟其他的蜂虎一樣,慄喉蜂虎也是一種洞巢鳥,乾燥的沙質或土質斷崖面是它們最喜歡的營巢地。慄喉蜂虎通常會集群繁殖,多個繁殖對會利用同一崖面築巢。同時,該種還有合作繁殖行為,有的親鳥會有幫手存在,它們一起用喙挖出垂直於崖面的巢洞,深可達1米。雌鳥每窩會產下5至7枚純白色的球狀卵,孵化出雛之後,親鳥及其幫手會一起哺育雛鳥。


參考資料

許小娟,等. 2014. 慄喉蜂虎(Merops philppinus)繁殖生態的研究進展. 生物學雜誌,31 (4):  82-84.


Boesman, F. H. & Boesman,  P. F. D. 2020. Blue-tailed Bee-eater (Merops philippinus), version 1.0. In Birds of the World (J. del Hoyo, A. Elliott, J. Sargatal, D. A. Christie, and E. de Juana, Editors).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Ithaca, NY, USA. 

https://doi.org/10.2173/bow.btbeat1.01

歡迎關注鴉雀有生,這裡有關於鳥獸、自然、保育、圖書等方面的獨到見解

相關焦點

  • 慄喉蜂虎,愛戀中的美麗小鳥
    又到了拍蜂虎的季節,前幾年都是到北海紅樹林拍蜂虎,一直想到雷州天成臺拍戀愛的蜂虎鳥,一直未能如願。今天通過鳥友美女一心攝影師的帶領,一睹雷州慄喉蜂虎的精彩。每年四五月份,蜂虎從東南亞飛來雷州,哺育後代。9月後,又帶著它們長大的寶寶,遷徙到更南的東南亞越冬。
  • 美麗的藍喉蜂虎是如何求偶的?
    由於藍喉蜂虎的巢多為洞穴,且只有一個出口,為了抵禦捕食者堵住洞口危害生命,蜂虎一般會輪流孵蛋,一隻在巢周圍的高樹上警戒,另一隻在洞中孵化小鳥。一旦遇到緊急情況,樹上放哨的蜂虎就會發出急促的警告音,配偶隨之會飛出沙洞以求自保。
  • 慄喉蜂虎--中國最美麗的鳥之一
    視頻:邂逅中國最美麗的鳥之一慄喉蜂虎 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鳥」之一。文昌會文溼地區域是慄喉蜂虎是生活在海南最多的地區。慄喉蜂虎在海南島是留鳥。一般是4-5月份遷徙而來,9-10月離開。慄喉蜂虎:多呈數隻至數十隻不等的群體生活,但繁殖期間亦見有單獨或成對活動的。
  • 中國最美麗的鳥 慄喉蜂虎又來海口了
    在金沙灣慄喉蜂虎溼地保護小區的慄喉蜂虎。 通訊員 陳松 攝金沙灣慄喉蜂虎溼地保護小區內正在覓食的慄喉蜂虎。通訊員 陳松 攝酷炫的黑色過眼紋、慄紅色的喉部、藍色的尾翼、飛行時翅膀下面的羽毛又是橙黃色的,在陽光的照射下,全身閃爍著金屬般的豔麗光澤,這個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鳥之一」——慄喉蜂虎,近日又來海口了。慄喉蜂虎,這種在海口成群棲息的小鳥,甚至引起了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以及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的關注,可以說是海口鳥類中的「網紅」。
  • 藍喉蜂虎--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美麗精靈
    藍喉蜂虎體長26~28釐米。頭頂至上背慄紅色或巧克力色,過眼線黑色,腰和尾藍色,翼藍綠色,腰及長尾淺藍,中央尾羽延長成針狀,明顯突出於外。頦喉藍色,其餘下體和兩翅綠色。嘴細長而尖,黑色,微向下曲。虹膜紅色,腳黑色。
  • 城市自然精靈||慄喉蜂虎
    作為夏日的精靈,中國最美麗的鳥類之一的慄喉蜂虎,可以說是很多廈門公眾都想一睹為快的。每年4月左右我們就有機會在廈門邂逅他們的身影,直到10月左右都有機會觀賞到它們,只要你願意走進自然去觀察。除了五緣灣和騎馬山的慄喉蜂虎自然保護區外,在廈門植物園、忠侖公園、東坪山、仙嶽山以及廈大翔安校區等地方都有機會目睹它們的芳姿。
  • 「中國最美麗的鳥」慄喉蜂虎飛臨雲南劍湖溼地(圖)
    原標題:「中國最美麗的鳥」慄喉蜂虎飛臨雲南劍湖溼地慄喉蜂虎是蜂虎科蜂虎屬的鳥類。有熱帶鳥類羽毛豔麗的特徵,喉部是慄紅色的,黑色的過眼紋,翅膀和背部是綠色的,尾翼是藍色的,飛行時翅膀下面的羽毛是橙黃色的,在陽光的照射下,它們全身閃爍著金屬般的豔麗光澤,被稱為中國最美麗的鳥類之一。
  • 你知道魚狗不是狗,蜂虎也不是虎,而是鳥名嗎?
    你能想到魚狗與蜂虎,是鳥名嗎?顧名思義,魚狗就是會抓魚的「狗」,有冠魚狗、斑魚狗等,;蜂虎,就是愛逮蜜蜂、蜻蜓等昆蟲的「老虎」,有藍喉蜂虎、慄喉蜂虎等。在我國,常見的是冠魚狗和斑魚狗。冠魚狗民間喚作「花斑釣魚郎」。頭具顯著羽冠,一旦發現食物迅速俯衝,動作利落。
  • 蜂虎來湛度蜜月 秀起恩愛甜蜜蜜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創作之源,比如美麗又深情的蜂虎
  • 新疆首次發現藍頰蜂虎繁殖地
    原標題:新疆首次發現藍頰蜂虎繁殖地都市消費晨報、亞心網全媒體訊(文/記者 趙梅 圖/通訊員 楊新業)黃喉藍臉、周身墨綠。外表看起來婀娜多姿,捕起蜜蜂卻似「老虎」的藍頰蜂虎,近日被確定在新疆伊犁安家落戶。據悉,伊犁鳥友歷經兩個多月,首次在國內拍到這種美麗小鳥的繁育過程,並發現它在國內也有繁殖地。
  • 全球蜂虎圖鑑
    夜蜂虎屬只有兩個成員,分別是藍須夜蜂虎和赤須夜蜂虎,它們位於蜂虎科演化樹的早期分支,在它們身上可見部分蜂虎家族的古老特徵,比如體型偏粗壯、沒有過眼紋,中央尾羽也沒有演化出突出的尖端,飛行能力沒有小型蜂虎敏捷靈動。它們單獨或成對活動,沒有蜂虎屬那樣群居的習性。
  • 與慄喉蜂虎的邂逅
    慄喉蜂虎就是其中一個惹人注意的群體。    蜂虎是佛法僧目蜂虎科的鳥類,與大多數同目兄弟一樣,長相不俗,一鳴驚人令人流連忘返。它們色彩豔麗,體態優雅,飛姿輕盈,在開闊的場地上不停地來回穿梭。與其說是精靈,不如說是精靈的神弓,尤其是那一根飄逸的中央尾羽,如蓄勢待發的神箭,為這把利器賦予了靈性。
  • 今年百隻慄喉蜂虎在廈門「安家」 月底幼鳥將學飛
    ­  慄喉蜂虎叼著食物餵養巢穴裡的孩子。­  停在樹梢的慄喉蜂虎。­  燦爛的陽光下,它們競相展翅高飛,美麗的小身軀閃爍著金屬般的豔麗光澤,猶如一道道美麗的移動彩虹。它們就是慄喉蜂虎,中國最美麗的鳥兒之一。
  • 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小鳥」——藍喉蜂虎
    蜂虎是佛法僧目中等體型的一類漂亮的鳥,兩性形似,羽色豔麗,因特別喜吃蜂類而得名。蜂虎科是佛法僧目的一科,共25種。分布幾乎遍及東半球的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有2屬6種。藍喉蜂虎以藍喉為特徵,極具觀賞價值,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小鳥」。
  • 蜂虎抵椰城
    在海口五源河下遊蜂虎保護小區,慄喉蜂虎在樹枝上休息(5月7日攝)。近日,百餘只慄喉蜂虎和少量藍喉蜂虎來到海南省海口市西海岸多個地點棲息繁衍,為椰城增添一抹亮色。據了解,蜂虎每年春夏都會回到固定地點繁殖,由於習性特殊,蜂虎需要在新形成的沙質土坡上做窩。
  • 最美小鳥回廈張羅 「人生大事 」 「旅居」南洋的慄喉蜂虎來了
    它,就是慄喉蜂虎,被稱為中國最美麗的鳥之一。天氣漸熱,夏季候鳥們也陸續回到了廈門,其中被稱為 " 最美小鳥 " 的慄喉蜂虎,這段時間也從東南亞陸續飛回了廈門。眼下,在廈門五緣灣騎馬山慄喉蜂虎自然保護區,慄喉蜂虎們正忙著蓋 " 婚房 "、找 " 對象 "。
  • 有獨門絕技的奇特蜂虎,它們名字有虎卻是鳥界「美人」
    說起蜂虎,很多人或許都會產生一個錯覺,那就是以為它們和蜂鳥有關係,但其實它們之間毫無干係,科學家認為之所以將其命名為蜂虎,或許與其喜歡獵食的食物有關。藍喉蜂虎羽色豔麗,體態優雅,鳴唱清亮悅耳,而且飛行技術高超,能在空中做出急速飛行,滑翔、懸停、急速迴轉和仰俯等高難度動作,普通人很難拍攝到它的美照。因其以抓食蜜蜂和蜻蜓、蝴蝶等絕技,故名「蜜蜂殺手」。它們的捕食方式比較獨特,喜呆於棲木上等待過往昆蟲,然後一擊必中!在不擔心食物的季節裡,它們甚至還會從水面或地面拾食昆蟲。一般來說,一隻成年的藍喉蜂虎一天能捕捉幾百隻蜜蜂或蜻蜓!
  • 藍喉蜂虎:這種動物非蜂非虎卻是攝影愛好者的心頭好,它是啥?
    在湖北省大別山區有這樣一個地方,眾多的攝影愛好者為之神往,我國臺灣、香港等地區甚至國外的攝影師每年都會聚集於此,只為尋找一種動物——「藍喉蜂虎」。看到這個名字,又是「蜂」又是「虎」的,你大概有些糊塗了。這「藍喉蜂虎」到底是「蜂」還是「虎」啊?作者:周權
  • 五緣灣慄喉蜂虎自然保護區封閉 中國最美的鳥閉門謝客
    從上周開始,島內唯一的自然保護區——五緣灣慄喉蜂虎自然保護區內的騎馬山關上了大門。這意味著,保護區正式進入了封閉期,短時間內將不再對外向遊客開放。  被稱作「中國最美麗的鳥類」之一的慄喉蜂虎,是蜂虎科蜂虎屬的鳥類,早在2000年就被列入國家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黃喉蜂虎(2)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5月27日 (外代二線)(10)黃喉蜂虎 這是5月25日在德國蘭布斯海姆拍攝的黃喉蜂虎。新華社/歐新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5月27日 (外代二線)(11)黃喉蜂虎 這是5月25日在德國蘭布斯海姆拍攝的黃喉蜂虎。 新華社/歐新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5月27日 (外代二線)(14)黃喉蜂虎 這是5月25日在德國蘭布斯海姆拍攝的黃喉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