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魚狗不是狗,蜂虎也不是虎,而是鳥名嗎?

2021-01-08 探密大自然

你能想到魚狗與蜂虎,是鳥名嗎?顧名思義,魚狗就是會抓魚的「狗」,有冠魚狗、斑魚狗等,;蜂虎,就是愛逮蜜蜂、蜻蜓等昆蟲的「老虎」,有藍喉蜂虎、慄喉蜂虎等。

在我國,常見的是冠魚狗和斑魚狗。冠魚狗民間喚作「花斑釣魚郎」。頭具顯著羽冠,一旦發現食物迅速俯衝,動作利落。冠魚狗扎入水中後,還能保持極佳的視力,因為進入水中後,它的眼睛能迅速調整水中因為光線造成的視角反差。所以捕魚本領很強。

斑魚狗外形和冠魚狗非常相似,最大區別就在於冠羽(冠魚狗的更大)和眉紋(冠魚狗沒有白眉紋)。斑魚狗休息時多棲息於水邊樹上,特別是枯樹和巖石上,或突出於水面的巖石和樹枝上。同時注視著水中動靜,一發現魚類,立即衝入水中捕食。

蜂虎因特別喜吃蜂類而得名,身姿美麗,飛行敏捷,善於在飛行中捕食,結群飛翔或嬉戲,成為大自然非常靚麗的風景,也是最上鏡的鳥類之一。蜂虎屬多達22種,比較常見的如黃喉蜂虎、藍喉蜂虎、紅蜂虎等。

黃喉蜂虎:主要以昆蟲為食,尤其愛吃黃蜂類。黃喉蜂虎飛行姿態優美,拍翼和滑翔交替,主要棲於山腳和開闊平原地區有樹木生長的懸巖、陡坡及河谷地帶,在我國分布於新疆北部福海、塔城及西部天山。

紅蜂虎:俗稱非洲紅喉食蜂鳥,是非洲著名的蜂虎。紅蜂虎主要以蜜蜂和蝗蟲、蚱蜢等其他飛蟲為主食,捕食時主要守在棲木上等待飛蟲路過,一衝飛撲捕捉,迅速返回原點啄食。紅蜂虎還喜歡成群跟隨當地部落放牧的羊群,捕捉羊群驚起的螞蚱、蝗蟲、蚊蟲等昆蟲。

藍喉蜂虎一身藍綠相襯,美麗的尾羽飄飄,羽色華麗,動作優美,是非常漂亮的蜂虎。主要以蜻蜒、蝴蝶、蜂類、牛虻等昆蟲為食物,繁殖習性大體同其他蜂虎。喜近海低洼處的開闊原野及林地,分布於我國南部、東南亞、大巽他群島及菲律賓。

相關焦點

  • 你認識蜂虎嗎?它既不是虎也不是蜂,而是空中獵蜂高手
    蜂虎不是蜂,也不是猛獸,而是一類鳥的統稱,它主要的食物是蜂類,故而得名。可能我們在蜂場附近偶爾也能看到鳥類在捕食蜜蜂,但一般會覺得這對蜂群沒有什麼影響,所以平時我們會忽略這一天敵的存在。其實不然,蜂虎和普通鳥類不一樣。一旦處理不慎,它可能會給蜂群帶來滅頂之災。
  • 懷柔村民救助了一隻冠魚狗!它非魚非狗,是只鳥
    5月13日,懷柔區湯河口鎮一村民救助了一隻野生動物——冠魚狗。名字帶「狗」,其實它是一隻鳥!據湯河口森林公安派出所的森林警察介紹,13日上午10點左右,一村民將一隻腿部受傷的鳥送到湯河口森林公安派出所,沒有留下姓名就走了。
  • 北京懷柔村民救助了一隻冠魚狗!它非魚非狗,是只鳥
    5月13日,懷柔區湯河口鎮一村民救助了一隻野生動物——冠魚狗。名字帶「狗」,其實它是一隻鳥!據湯河口森林公安派出所的森林警察介紹,13日上午10點左右,一村民將一隻腿部受傷的鳥送到湯河口森林公安派出所,沒有留下姓名就走了。
  • 文昌魚不是魚斑魚狗不是狗 別被這些動物的名字唬住
    文昌魚  不是魚  斑魚狗  不是狗  也不是魚  慄喉蜂虎  不是虎  更不是蜂  廈門網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 福田生態公園來了一隻「虎」!藍喉蜂虎罕見現身深圳,疑為短暫過境候鳥
    原來,這裡來了一隻"虎"!呃 ..... 當然不是老虎,是藍喉蜂虎。什麼?藍喉蜂虎你也不知道?好吧,那就讓小編給你慢慢道來。現在您知道了吧?原來是"中國最美的小鳥"現身深圳,怪不得那麼多人跑去圍觀了。主角登場!蜂虎因善於捕捉蜂類而得名,是佛法僧目蜂虎科的鳥類。
  • 全球蜂虎圖鑑
    蜂虎科劃分為3個屬,分別是夜蜂虎屬、紫須蜂虎屬和蜂虎屬。白額蜂虎與赤喉蜂虎是本屬最早的演化分支,二者分布於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南緣的熱帶地區。它們開始了群居生活,但是尚未進化出加長的尾羽。白額蜂虎▼燕尾蜂虎對尾羽做了些微小的創新,沒有採用本屬流行的延長中央尾羽,而是選擇了分叉的燕尾。燕尾蜂虎▼
  • 獨家 | 福田生態公園來了一隻「虎」!藍喉蜂虎罕見現身深圳,疑為短暫過境候鳥
    當然不是老虎,是藍喉蜂虎。什麼?藍喉蜂虎你也不知道?好吧,那就讓小編給你慢慢道來。現在您知道了吧?原來是&34;現身深圳,怪不得那麼多人跑去圍觀了。蜂虎因善於捕捉蜂類而得名,是佛法僧目蜂虎科的鳥類。中國有 8 種蜂虎,在深圳能夠見到的有兩種:慄喉蜂虎和藍喉蜂虎。對於深圳而言,這兩種蜂虎都是遷徙過境鳥,通常在四、五月和九、十月可以見到它們。
  • 有獨門絕技的奇特蜂虎,它們名字有虎卻是鳥界「美人」
    在平常中,蜂虎最喜歡的食物就是蟲子,而作為蟲子中的益蟲,蜜蜂是大自然的優秀勤勞工,對花朵而言,它們是幫植物播種的蟲類,但對於蜂虎而言,蜜蜂卻是一道美味的食物。而蜂虎對於蜜蜂而言,就如同老虎一樣的存在,一旦蜜蜂遇到它們,能逃生的機率幾乎為零。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些捕蜂能手吧。綠喉蜂虎它們多在樹冠層枝葉間和花叢中飛翔和覓食,休息時多棲立於高枝頂端。
  • 美洲獅最大的敵人:不是美洲虎也不是狼群,而是無情的他們
    美洲獅最大的敵人:不是美洲虎也不是狼群,而是無情的他們美洲獅也叫美洲金貓、山獅、彪馬,是貓亞科最大的動物,也是美洲地區體型僅次於美洲虎的第二大貓科動物。它們爪牙鋒利,力量大,耐力強,擅長奔跑、攀爬和跳躍。
  • 與慄喉蜂虎的邂逅
    慄喉蜂虎就是其中一個惹人注意的群體。    蜂虎是佛法僧目蜂虎科的鳥類,與大多數同目兄弟一樣,長相不俗,一鳴驚人令人流連忘返。它們色彩豔麗,體態優雅,飛姿輕盈,在開闊的場地上不停地來回穿梭。與其說是精靈,不如說是精靈的神弓,尤其是那一根飄逸的中央尾羽,如蓄勢待發的神箭,為這把利器賦予了靈性。
  • 慢讀丨斑魚狗竟不是狗?它是捕魚能手……
    並非見得太多,只因這種鳥兒實在太過好認:通體黑白小碎花,與斑點狗頗為相似。斑魚狗擅長高空懸停這一外貌特徵解釋了斑魚狗名字中的「斑」,而「魚狗」則是翠鳥的別稱,因其在靠近水域的樹枝或者巖石上狩獵魚蝦時,身體常像小狗一樣直直地蹲著而得名。看似隨意,「魚狗」一詞卻有淵源。宋代羅願撰《爾雅·翼》,敘曰:「鴗,天狗。
  • 蜂虎抵椰城
    在海口五源河下遊蜂虎保護小區,慄喉蜂虎在樹枝上休息(5月7日攝)。近日,百餘只慄喉蜂虎和少量藍喉蜂虎來到海南省海口市西海岸多個地點棲息繁衍,為椰城增添一抹亮色。據了解,蜂虎每年春夏都會回到固定地點繁殖,由於習性特殊,蜂虎需要在新形成的沙質土坡上做窩。
  • 新疆首次發現藍頰蜂虎繁殖地
    「它們和黃喉蜂虎的體態、捕食習性非常像,」楊新業說,他開始以為這幾隻美麗的小鳥,就是在新疆分布比較多的黃喉蜂虎,仔細辨認了下,發現它們不是,「可能是一個蜂虎科的新鳥種」,他和其他鳥友把這幾隻美麗的小鳥拍下來,回到家查閱資料後
  • 你可知美麗的蜂虎,其實「住」在土洞裡?
    根據這一習性,它們的英文名被稱作bee-eater,而早在商務印書館1922年出版的《動物學大辭典》裡就已經用「蜂虎」來稱呼這一類鳥了。 蜂虎科一共有28種,它們以羽色豔麗而著稱,生活在中國境內的9種自然也不例外。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生活在西藏東南部、四川南部、雲南、福建、兩廣地區和海南的慄喉蜂虎(Merops philippinus)。
  • 藍喉蜂虎:這種動物非蜂非虎卻是攝影愛好者的心頭好,它是啥?
    在湖北省大別山區有這樣一個地方,眾多的攝影愛好者為之神往,我國臺灣、香港等地區甚至國外的攝影師每年都會聚集於此,只為尋找一種動物——「藍喉蜂虎」。看到這個名字,又是「蜂」又是「虎」的,你大概有些糊塗了。這「藍喉蜂虎」到底是「蜂」還是「虎」啊?作者:周權
  • 城市自然精靈||慄喉蜂虎
    ——慄喉蜂虎作為夏日的精靈,中國最美麗的鳥類之一的慄喉蜂虎,可以說是很多廈門公眾都想一睹為快的。每年4月左右我們就有機會在廈門邂逅他們的身影,直到10月左右都有機會觀賞到它們,只要你願意走進自然去觀察。
  • 不常見蜂虎——藍須夜蜂虎
    藍須夜蜂虎(學名:Nyctyornis athertoni),又叫夜蜂虎,體長約30釐米,為全身綠色型蜂虎,具藍色蓬鬆胸羽。
  • 我叫蜂虎,這是我的簡歷,我為海口代言!
    兩隻棕背伯勞棲息在金沙灣蜂虎溼地小區。盧剛和蜂虎的初次相遇,得益於他經常觀鳥練就的好眼力。2009年五一的時候,他從老家探親回來,火車快要進海口站的時候,一隻以前從未見過的鳥闖入了他的視線。下了火車,他就立刻開始在周圍尋找。結果發現這裡有兩種蜂虎,分別是慄喉蜂虎和藍喉蜂虎,而大部分是慄喉蜂虎。
  • 長沙遇見最美小鳥:藍喉蜂虎,明年還會來長沙麼?
    但徐仁修說,他在保護自然的路途中並不是只站在生物這一邊考慮問題的,他的出發點還是普通人,從孩子對待自然的觀念入手,去長遠地解決臺灣的環境問題。尤其是城市周圍的零碎溼地、山丘、動植物,成為徐仁修念念不忘的拍攝對象,而一座擴建中的城市也難免會吞併自然的山體,或者河流、湖泊。
  • 火了,火了,晉江科任村這次真的火了,發現鳥類「美人」慄喉蜂虎
    初夏的五月福建晉江科任村火了因為被稱為最美鳥類的慄喉蜂虎在這裡出現了它吸引了來自不同地方的觀鳥愛好者不僅有來自福建省內廈門、福州、寧德等地的更有千裡迢迢從上海趕來的觀鳥發燒友就是這一地方,別看它不起眼有些人在這裡一坐就是好幾天早上不到七點我就到達了這裡卻發現一排的座位全被佔滿了發燒友長槍短炮早就架設好開拍了為保護慄喉蜂虎的棲息地科任村委將這一塊土地圍攔起來同時用黑色網布搭蓋起一座臨時帳篷一來方便觀鳥愛好者拍攝二來可以有效地防止對慄喉蜂虎地驚擾對於晉江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