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常見蜂虎——藍須夜蜂虎

2021-01-21 野生視界

藍須夜蜂虎(學名:Nyctyornis athertoni),又叫夜蜂虎,體長約30釐米,為全身綠色型蜂虎,具藍色蓬鬆胸羽。為不常見留鳥,較其他蜂虎更屬林棲鳥種,分布高度至海拔1800米。食物全為飛蟲,以蜂類為多,也吃蟬和鞘翅目昆蟲,還吃白蟻、蜻蜓等。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印度北部,中國南部包括海南島,東南亞。

本組圖片拍攝自雲南盈江。



亞種分化

藍須夜蜂虎指名亞種(學名:Nyctyornis athertoni athertoni)。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孟加拉國。

藍須夜蜂虎海南亞種(學名:Nyctyornis athertoni brevicaudata)。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海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海南。

(據《鳥類網》)


相關焦點

  • 全球蜂虎圖鑑
    夜蜂虎屬只有兩個成員,分別是藍須夜蜂虎和赤須夜蜂虎,它們位於蜂虎科演化樹的早期分支,在它們身上可見部分蜂虎家族的古老特徵,比如體型偏粗壯、沒有過眼紋,中央尾羽也沒有演化出突出的尖端,飛行能力沒有小型蜂虎敏捷靈動。它們單獨或成對活動,沒有蜂虎屬那樣群居的習性。
  • 新疆首次發現藍頰蜂虎繁殖地
    原標題:新疆首次發現藍頰蜂虎繁殖地都市消費晨報、亞心網全媒體訊(文/記者 趙梅 圖/通訊員 楊新業)黃喉藍臉、周身墨綠。外表看起來婀娜多姿,捕起蜜蜂卻似「老虎」的藍頰蜂虎,近日被確定在新疆伊犁安家落戶。據悉,伊犁鳥友歷經兩個多月,首次在國內拍到這種美麗小鳥的繁育過程,並發現它在國內也有繁殖地。
  • 藍須夜蜂虎-Nyctyornis athertoni
    藍須夜蜂虎(學名:Nyctyornis athertoni)是佛法僧目、蜂虎科的鳥類,體長約30釐米,是綠色林棲型蜂虎,藍色的胸羽蓬鬆,嘴厚重而下彎。成鳥頂冠淡藍,腹部棕黃帶綠色縱紋。尾羽腹面黃褐。亞成鳥全身綠色。
  • 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小鳥」——藍喉蜂虎
    蜂虎是佛法僧目中等體型的一類漂亮的鳥,兩性形似,羽色豔麗,因特別喜吃蜂類而得名。蜂虎科是佛法僧目的一科,共25種。分布幾乎遍及東半球的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有2屬6種。藍喉蜂虎以藍喉為特徵,極具觀賞價值,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小鳥」。
  • 美麗的藍喉蜂虎是如何求偶的?
    【每日科技網】   藍喉蜂虎在求偶、配對期過後,就成雙成對開始在沙地上打洞——做巢產卵。由於藍喉蜂虎的巢多為洞穴,且只有一個出口,為了抵禦捕食者堵住洞口危害生命,蜂虎一般會輪流孵蛋,一隻在巢周圍的高樹上警戒,另一隻在洞中孵化小鳥。
  • 藍頰蜂虎繁殖地首現新疆
    在伊犁霍城縣附近山區拍攝到的藍頰蜂虎。(楊庭松供圖)一身羽毛大多為翠綠色,臉頰是天藍色,好似塗了藍色「粉底」……近日,新疆鳥友在伊犁霍城縣意外發現了幾隻顏色豔麗的藍頰蜂虎,並拍到它們的繁殖地,後據專家介紹,這裡是藍頰蜂虎國內首個繁殖地。27日,記者聯繫到網名為「山貓」的鳥友楊庭松,楊庭松回憶說,5月初,他與鳥友「海王星」在伊犁霍城縣附近山區拍鳥時,一群小鳥引起他們的注意。
  • 有獨門絕技的奇特蜂虎,它們名字有虎卻是鳥界「美人」
    蜂虎飛行敏捷,習慣在飛行中捕食,尤其擅長捕食蜂類。藍須夜蜂虎藍須夜蜂虎是佛法僧目、蜂虎科的鳥類,體長約30釐米,翅長在130mm以上,是綠色林棲型蜂虎,其藍色的胸羽蓬鬆,嘴厚重而下彎。成鳥頂冠呈現淡藍色,腹部棕黃帶綠色縱紋,尾羽腹面呈黃褐,胸部中央羽毛特長而色豔,尾略凸,與翅膀差不多等長。藍須夜蜂虎的虹膜呈現紅色;嘴黑褐色;腳紫綠色,爪黑色。
  • 中國最美小鳥——藍喉蜂虎,鳥類中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因為體型嬌小,通體以紅、綠、藍三色為主,色彩豔麗多彩,極具觀賞價值,而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小鳥」,這就是藍喉蜂虎。藍喉蜂虎在我國非常少見,其俏麗的身影與獨特的生存習慣被廣大愛鳥人士和拍鳥愛好者追捧,成為鳥類中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藍喉蜂虎體型中等,體長26~28釐米。與常見的翠鳥屬於同一個目,是佛法僧目鳥類。
  • 新疆阿爾金山發現新鳥種:藍頰蜂虎
    藍頰蜂虎。圖/李維東提供在隨後的幾天拍攝和觀察中,李維東發現,這隻藍頰蜂虎很喜歡吃蜜蜂、蝴蝶以及一些甲殼類昆蟲。保護區依協克帕提中心站附近就是依協克帕提湖,旁邊是一大片溼地。每天上午9時左右昆蟲大量開始出來活動時,它就飛到這一片捕食。下午6時左右昆蟲減少後,它就飛走了,它活動過的地方都有吐出來的蜜蜂等昆蟲外殼。此外,藍頰蜂虎愛停在電線上。
  • 中國最美的小鳥藍喉蜂虎,明年還會來長沙麼?
    不要被它美貌欺騙,藍喉蜂虎是名副其實的蜜蜂殺手,為了不被蜇到,它會選擇在樹枝上用喙敲掉毒刺再吞下。 與與大多數鳥類在樹上築巢的習慣不同,藍喉蜂虎在土丘上挖洞生活。外形冷酷,特立獨行,人送外號「冷酷小小鳥」。圖/單國平 對於一枚「菜鳥」來說,想在極短的時間內找到並拍攝藍喉蜂虎是個苦差事,尤其在炎炎夏日面前,對藍喉蜂虎棲息地調查就成為與高溫的搏鬥。
  • 蜂虎抵椰城
    在海口五源河下遊蜂虎保護小區,慄喉蜂虎在樹枝上休息(5月7日攝)。近日,百餘只慄喉蜂虎和少量藍喉蜂虎來到海南省海口市西海岸多個地點棲息繁衍,為椰城增添一抹亮色。據了解,蜂虎每年春夏都會回到固定地點繁殖,由於習性特殊,蜂虎需要在新形成的沙質土坡上做窩。
  • 對藍喉蜂虎你了解多少?藍喉蜂虎知識大全
    藍喉蜂虎,拉丁名為Merops viridis,英文名Blue-throated bee-eater,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今鳥亞綱、佛法僧目、蜂虎科的一種動物。該物種的前額、頭頂、枕、後頸和上背深慄色,下背藍綠色,腰天色,中央尾羽延長,突出約65毫米;肩和翅綠色,內側飛羽藍色,貫眼紋黑色,到眼後變寬。頦、喉和頸側藍色,胸和上腹綠色,腹淡綠色,尾下覆羽淡藍色。幼鳥似成鳥,但頭頂、枕和上背為暗綠色,中央尾羽不延長。虹膜紅色,嘴、腳黑色。藍喉蜂虎棲息於林緣疏林、灌叢、草坡等開闊地方,也出現於農田谷和果園等地。
  • 長沙遇見最美小鳥:藍喉蜂虎,明年還會來長沙麼?
    而事實是,沒有人會在意城市周圍一塊溼地或者山頭的消失,而伴隨它們逝去的是蛙聲、蟬聲,以及如藍喉蜂虎一樣美麗的身影。希望我們這份不完整的「小物種」名單,記錄到的影像與事實能夠打動一些人,影響一些人,投入到荒野保護的行動中來。文/錢燁
  • 「中國最美小鳥」藍喉蜂虎幼鳥罕見現身深圳
    藍喉蜂虎正在捕食。記者 李晶川 攝這幾天,深圳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自然力樂園附近來了一隻藍喉蜂虎,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前來拍攝。藍喉蜂虎是一種中型鳥類,體長26釐米至28釐米。頭頂至上背慄紅色或巧克力色,過眼線黑色,腰和尾藍色,翼藍綠色,腰及長尾淺藍,中央尾羽延長成針狀,明顯突出於外。頦喉藍色,其餘下體和兩翅綠色。嘴細長而尖,黑色,微向下曲。喜近海低洼處的開闊原野及林地,繁殖期群鳥聚於多沙地帶。因為極具觀賞價值,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小鳥」。蜂虎因善於捕捉蜂類而得名,是佛法僧目蜂虎科的鳥類。
  • 藍喉蜂虎--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美麗精靈
    藍喉蜂虎體長26~28釐米。頭頂至上背慄紅色或巧克力色,過眼線黑色,腰和尾藍色,翼藍綠色,腰及長尾淺藍,中央尾羽延長成針狀,明顯突出於外。頦喉藍色,其餘下體和兩翅綠色。嘴細長而尖,黑色,微向下曲。虹膜紅色,腳黑色。
  • 河南商城,熱拍藍喉蜂虎進行時
    河南商城,藍喉蜂虎正在熱拍中。藍喉蜂虎表現依然很活躍,登枝,叼食,餵食,打鬥,飛版等,極易出好片。另外,還有紅綬帶鳥育雛,小鳥已經三天了。巢低,背景比較好。小鴉鵑依然很穩定。下面是鳥友剛剛拍攝的藍喉蜂虎的照片,供朋友們欣賞交流。
  • 藍喉蜂虎:這種動物非蜂非虎卻是攝影愛好者的心頭好,它是啥?
    在湖北省大別山區有這樣一個地方,眾多的攝影愛好者為之神往,我國臺灣、香港等地區甚至國外的攝影師每年都會聚集於此,只為尋找一種動物——「藍喉蜂虎」。看到這個名字,又是「蜂」又是「虎」的,你大概有些糊塗了。這「藍喉蜂虎」到底是「蜂」還是「虎」啊?作者:周權
  • 藍喉蜂虎現身武漢龍靈山 名字裡有個虎,卻是「中國最美小鳥」
    這6隻野鳥,就是有「中國最美小鳥」美稱的藍喉蜂虎。現年50歲的馬小剛是武漢開發區(漢南區)某汽車公司員工,也是一位攝影愛好者,平時愛背著相機外出拍攝鳥類與風景類照片。馬小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9月21日上午11時許,他到龍靈山生態公園遊覽時,突然瞅見一群姿態優美的野鳥棲息在前方大樹樹枝上。
  • 湖湘地理|五隻藍喉蜂虎像五線譜一樣依次排列在電線上
    沙河棲息地內的藍喉蜂虎。組圖/記者錢燁6月29日,沙河大橋北拋荒地內,一群白鷺爭先恐後地站在牛背上。沙河南岸蜂虎棲息地的捕鳥網很常見,對蜂虎及其他鳥類的生存造成威脅。沙河南岸蜂虎棲息地內不僅有捕鳥網還有彈弓打鳥的人,6隻蜂虎隨時面臨著生存威脅。圖/葉子6月29日,沙河大橋北拋荒地內的菰草群落中,一隻純色山鷦鶯在覓食。
  • 你可知美麗的蜂虎,其實「住」在土洞裡?
    根據這一習性,它們的英文名被稱作bee-eater,而早在商務印書館1922年出版的《動物學大辭典》裡就已經用「蜂虎」來稱呼這一類鳥了。 蜂虎科一共有28種,它們以羽色豔麗而著稱,生活在中國境內的9種自然也不例外。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生活在西藏東南部、四川南部、雲南、福建、兩廣地區和海南的慄喉蜂虎(Merops philippi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