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5年前體檢查出脂肪肝卻沒治 37歲男子竟成肝癌晚期
鄧和軍為患者檢查身體。
本周星期一下午4點過,市腫瘤醫院肝膽外科發生了令人揪心的一幕:肝膽外科主任鄧和軍看完最後一名患者後正準備起身離開,突然,一名臉色泛黃、疼痛難忍的中年男子貓著腰闖進專家門診室。「痛得遭不住了,還可以看病不?」男子並沒有掛號,走進診室便癱坐在凳子上,鄧和軍見狀立馬迎上前去查看。
患者
5年前體檢就查出脂肪肝
經過檢查,劉先生是原發性肝癌,但已經是晚期,失去了手術的機會。在徵得當事人同意,星期三上午10點,記者在市腫瘤醫院肝膽外科病房見到了37歲的劉先生,剛見面,劉先生就一聲嘆息:「哎!怪我自己沒引起重視,現在已經晚了,不能做手術了。」
原來,早在五年前,劉先生在單位體檢中就查出有脂肪肝。那時,他認為自己年輕,加上缺乏一定的醫學常識,依然我行我素不把醫生的忠告放在心上。2011年下半年,劉先生斷斷續續感到右邊肋骨下方有點疼痛。那個時候,他並不知道那裡恰好是肝區所在的位置。第二年夏天,周圍人突然問起劉先生:「你有沒有注意到,你的皮膚,還有眼睛都黃得有些不正常喲!」開始,劉先生也沒有多想,後來照鏡子,越看越覺得皮膚和眼睛的顏色不對勁,情急之下上網了解,泛黃可能是肝病的「前兆」,不過因為膽子小,又抱有僥倖心理,劉先生一直不敢到醫院檢查。直到痛得受不了,才在朋友的攙扶下到了市腫瘤醫院。
醫生
慢性肝病患者不可掉以輕心
記者就此採訪了劉先生的主治醫生鄧和軍。「有些可惜,這麼年輕竟然查出是肝癌晚期。」鄧和軍遺憾地告訴記者,自己1990年進入市腫瘤醫院當醫生,認識到不少同齡人,他們中有些平時喜歡暴飲暴食、喝酒無度、作息沒規律且長期熬夜的老闆一族,患上肝癌半年不到便「走」了。
鄧和軍告訴記者,肝癌是指發生於肝臟的惡性腫瘤,包括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臨床上最常見的是原發性肝癌。世界衛生組織曾做過統計,全世界每年肝癌新發病例約60萬,居世界惡性腫瘤第五位,中國大約佔55%,男性多於女性。中國的肝癌多在B肝、肝硬化基礎上發病,近年來C肝也在增加,也會發展成為肝癌。
據鄧和軍介紹,可能引起肝癌發病的原因包括:病毒性肝炎,例如B肝、C肝,而B肝最常見。研究證實,約80%的肝癌與病毒性慢性肝炎有關。慢性肝病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好,很可能肝炎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不過,並非所有的肝炎、肝硬化患者都會發生肝癌。因此,患過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者且轉為慢性者,再而發展成為肝硬化者,應戒酒、積極治療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切不可掉以輕心。
肝癌的發病原因很多,長期酗酒者容易誘發酒精肝,再進一步很可能發展為肝癌;長期食用黴變食物、含亞硝酸食物、微量元素硒缺乏是促發肝癌的重要因素;脂肪肝,特別是重度脂肪肝患者,如飲食上不太注意,吃大量高脂肪的食品,使得肝臟負擔加重,也容易誘發為肝癌。此外,存在肝癌家族遺傳史的人罹患肝癌的機率也比常人高。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